隶书教学大纲
LT
教案
第一节课(1课时)
1.先自我介绍
2.学生自我介绍
3.汉字的起源:
汉字的起源有种种传说都说文字是仓颉创造的,关于仓颉造字在
我们陕西白水的民间有这样一种传说:远古时候,人们都用结绳的办
法录史记事。仓颉,是黄帝的史官。由于记录史实的结绳形状奇异,
年久月深难以辨识,有一次,仓颉就是从这些绳结记录的史书给黄帝
提供的史实出了差错,致使黄帝在和炎帝的边境谈判中失利。事后,
仓颉愧而辞官云游天下,遍访录史记事的好办法。三年后他回到故乡
白水杨武村,独居深沟“看星星的运动之式,察鸟兽蹄爪之迹”,整理
得到的各种素材,创造出了代表世间万物的各种符号。他给这些符号
起了个名字,就叫做字。
虽然有着这种种的传说但是最确切的说法还是:汉字是由广大劳
动者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慢慢的丰富和发展起
来的。
4.汉字的大致发展和种类:
文字在历史上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
草书等字体
5.隶书的由来:隶书是相对于篆书而言的,隶书之名源于东汉。隶
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
划改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于书写。是汉
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隶书结体扁平、工整、
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点等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
化,具有书法艺术美。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
隶书的特点: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
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燕尾”、
“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
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6.选择隶书作为书法入门的原因:实际是为遵循书法发展的规律,因
为楷书是由隶书发展而来的,楷书字体结构过于严谨,不适合没有书
法底子的人入手,我们从循序渐进的角度来说也要选择隶书作为入
门,并且隶书本身也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所以我们选择它。
7.书写的工具:(文房四宝)笔、纸、砚、墨
毛笔书写与钢笔书写的区别;毛笔由于其分为笔尖、笔肚、笔根的
特点及柔软的特点,可通过提按写出不同粗细程度和大小的字,而钢
笔不行。
8.书写姿势
一、写字的姿势:1、坐书2、立书(有助于把握整体字形);
二、执笔的方法
:
1、指实掌虚与五指法
用拇指的第一节紧贴笔杆内侧,拇指关节捻动笔杆向外稍弯。
押:用食指的第一关节紧贴笔杆的外侧,与大拇指配合起来,
将笔杆捉住。钩:用中指的第一、第二节弯曲如钩地钩住笔杆
的外侧。格:用无名指的指甲根由内向外顶住笔杆的右外侧,
把中指钩向内的笔杆挡住,而且向外推着。抵:小指紧贴无名
指,依托在无名指的下面,不接触笔杆。无名指力量小,不能
单独推着中指的钩,还要小指托在下面,加一把劲。
口诀:
大指食指对着捏,
中指向里顶勾天,
无名指头向外顶,
小指帮忙不要歇。
指实掌虚虎口开,
执笔方法正确与否,关系到笔的控制能力,
运笔的灵活性,书写的速度,直接影响书写
的效果。良好的执笔方法必须从小培养,否
则,一旦形成习惯,纠正起来很难。
2、运腕与悬肘
3、执笔的距离;(离笔尖4-5厘米为宜)
9.书写规则
一般书写习惯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横向书写,而书法要求从右
往左竖向书写(联系生活:对联)
10.汉字的书写笔顺规则
先横后竖(下)从上到下(三)先撇后捺(人)从左到右(川)从外到
内(月)先中间后两边(水)先回头后封口(田)
11.横画的书写
圆头、藏锋逆入稍提圆转(欲下先上,欲右先左)
方头、藏锋顿笔
12.竖画的书写
圆头、藏锋逆入稍提圆转(欲下先上,欲右先左)
方头、藏锋顿笔
13.蚕头燕尾的书写方法
14.根据前面所学
写由横画和竖画及蚕头燕尾构成的简单字如:王、土、士、上、下等
本文发布于:2022-11-15 09:02: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33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