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一狼洞其中

更新时间:2022-11-15 08:57:38 阅读: 评论:0

2019年中考网上报名系统-去远足的英文


2022年11月15日发(作者:一直到最后)

《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班级:姓名:

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课外文

言文阅读】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1、【屠】

2、【止】

3、【缀行甚远】【缀】,

4、【投以骨】

5、【从】

6、【两狼之并驱如故】

【并】,【驱】,

【如故】,

7、【窘】

8、【受其敌】

9、【顾】

10、【积薪】

11、【苫蔽成丘]】【苫

蔽】,

12、【弛】

13、【眈耽相向】【耽

眈】,

14、【少时】

15、【径去】【径】,

16、【犬坐于前】

17、【久之】

18、【暝】

19、【意暇甚】【意】,

【暇】,

20、【暴】

21、【洞其中】【洞】,

22、【隧入】【隧】,

23、【尻】

24、【假寐】【寐】,

25、【盖】

26、【黠】

27、【顷刻】

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变诈】,【几

何】,

29、【止增笑耳】

二、重点句子翻译:

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翻译:

2、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翻译:

3、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翻译:

4、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翻译:

5、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翻译:

6、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

翻译:

7、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翻译:

8、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翻译:

9、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翻译:

10、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

三、理解默写:

1、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的性格的句子是:

2、表现狼狡猾的句子是:

3、表现二狼与屠户势均力敌,各不相让的语句是:

4、表明“一狼洞其中”的目的的句子是:

5、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是:

四、课内简答题:

1、文学常识:《狼》选自,本文作者是,他的号是:,

是著名文学家,世称。

2、从文中找出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并用现代汉语说说它的意思。

3、原文有三处描述狼阴险狡诈(黠的本性)的句子,分别是:

4、在两狼的追击下,“屠大窘”说明什么?屠户采取了怎样的行动?

5、文中屠夫的“智”表现在哪里?

6、屠户对狼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7、文章最后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8、请用简练的语言分别概括屠户和狼的特点。

9、读了狼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0、写出两个以上带“狼”字的成语:

11、概括这篇文章的主旨:

五、课外文言文阅读:

《狼》第三则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

屠急捉之,令出不去,但思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

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

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杀狼亦可用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惟有小刀不盈

寸()遂负

之以归()

方缚

以带()非屠,乌能作此谋

也!()

2、对文中屠户的性格特点总结正确的一项是()

A.勇敢、机智,胆识过人。B.善于斗争,深谋远虑。

C.不正面硬拼,善于斗争。D.胆小怕狼,侥幸获胜。

3、翻译下列句子。

①但思无计可以死之。

②股直不能屈,口张不能合。

4、根据文中语句看,本文刻画的狼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1、【屠】屠户。

2、【止】仅,只。

3、【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缀】,连接、紧跟。

4、【投以骨】把骨头投给狼。

5、【从】跟从。

6、【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并】,一起。【驱】,追随、

追赶。【如故】,跟原来一样。

7、【窘】处境困迫,为难。

8、【受其敌】遭受它的攻击。

9、【顾】看,视。

10、【积薪】堆积柴草。

11、【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一样。【苫蔽】,覆盖、遮盖。

12、【弛】解除,卸下。

13、【眈耽相向】瞪眼朝着屠户。【耽眈】,注视的样子。

14、【少时】一会儿。

15、【径去】径直离开。【径】,径直。

16、【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7、【久之】时间长了。

18、【暝】闭上眼睛。

19、【意暇甚】神情很悠闲。【意】,这里指神情、态度。【暇】,从容、悠闲。

20、【暴】突然。

21、【洞其中】在积薪中打洞。【洞】,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22、【隧入】从通道进入。【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23、【尻】屁股。

24、【假寐】假装睡觉。【寐】,睡觉。

25、【盖】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26、【黠】狡猾。

27、【顷刻】一会儿。

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变诈】,巧变诡诈。【几

何】,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29、【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二、重点句子翻译:

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翻译: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

2、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翻译: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

又赶到了。

3、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翻译: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4、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翻译: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5、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翻译: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

盖成小山(似的)。

6、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

翻译: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7、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翻译: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8、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翻译: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

9、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翻译: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10、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

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三、理解默写:

1、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的性格的句子是: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2、表现狼狡猾的句子是: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表现二狼与屠户势均力敌,各不相让的语句是:狼不敢前,耽耽相向。

4、表明“一狼洞其中”的目的的句子是: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5、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是: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四、课内简答题:

1、文学常识:《狼》选自《聊斋志异》,本文作者是蒲松龄,他的号是:柳泉居

士,是清朝著名文学家,世称聊斋先生。

2、从文中找出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并用现代汉语说说它的意思。

句子: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意思:狼也够狡猾的了,然而一会儿工夫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

有多少啊?

3、原文有三处描述狼阴险狡诈(黠的本性)的句子,分别是:

答: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②目似瞑,意暇甚。③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

以攻其后也。

4、在两狼的追击下,“屠大窘”说明什么?屠户采取了怎样的行动?

答:“屠大窘”说明:屠户处境危急。他明白怕死是不行的,退让是无用的,唯

一的方法是杀死狼。屠户采取的行动是:屠户“奔倚”在积薪之下,用来改变

前后受敌的不利条件,“弛担持刀”,准备杀狼。

5、文中屠夫的“智”表现在哪里?

答:①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②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③屠自

后断其股,亦毙之。

6、屠户对狼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由恐惧并对狼抱有幻想到与狼斗争并积极出击杀死了狼。

7、文章最后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答:通过议论的表达方式,点明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

对手,终归会被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8、请用简练的语言分别概括屠户和狼的特点。

狼:贪婪,狡黠,团结凶残.

屠夫:勇敢,机智.

9、读了狼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①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要敢于斗争,善于斗

争,才能取得胜利。②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怎样狡诈,终归是要失败的。③

邪不胜正。

10、写出两个以上带“狼”字的成语:

答:狼子野心、狼狈为奸、引狼入室、狼心狗肺。

11、概括这篇文章的主旨:

答:通过写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

人,我们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五、课外文言文阅读:

《狼》第三则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

屠急捉之,令出不去,但思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

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

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杀狼亦可用也。

【译文】一个屠夫傍晚行走在路上,被狼逼迫。(屠户看到)路旁有(一间)夜

里看地的人留下的草棚,就跑过去进入草棚躲起来。狼从草席里伸爪子进来,屠

夫急忙抓住,使狼爪子缩不回去。但想不出办法来杀死狼。身边只有不满一寸的

小刀。就割开了狼爪子下的皮,用吹猪(取皮)的办法吹狼。用尽力气吹过的时

候,(屠户)觉得狼不大动了。才用腰带绑上(狼爪子)。出去一看,那么狼胀的

象牛一样(大),大腿笔直不能弯曲,嘴巴张开不能合上。于是屠户背着狼回了

家。不是屠户,怎么能够想出这种办法来!

这三件事皆出自屠户,那么屠户的残忍,也可以用于杀狼。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惟有小刀不盈

寸(满)遂负

之以归(背)

方缚

以带(捆绑)非屠,乌能作此谋

也!(计策)

2、对文中屠户的性格特点总结正确的一项是(C)

A.勇敢、机智,胆识过人。B.善于斗争,深谋远虑。

C.不正面硬拼,善于斗争。D.胆小怕狼,侥幸获胜。

【解析】C通过描写可以看出,屠户不正面硬拼,善于斗争的特点。

3、翻译下列句子。

①但思无计可以死之。

翻译:但想不出办法来杀死狼。

②股直不能屈,口张不能合。

翻译:大腿笔直不能弯曲,嘴巴张开不能合上。

4、根据文中语句看,本文刻画的狼有什么特点?

答:这一则故事,表现了狼的愚蠢。

本文发布于:2022-11-15 08:57: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32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一狼洞其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