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代诗歌鉴赏:早岁那知世事
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
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
许-(总4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2
高中古代诗歌鉴赏
1,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蜀相》和《书愤》都有对诸葛亮的追怀,也都有作者因难以实现
理想抱负的感慨,比较阅读,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A.《蜀相》前四句写景,由远而近,不写建筑而着眼草木,透露出诗
人面对青草啼莺时感受到的寂寞和苍凉,从而形成了全诗的感情基
调。
3
B.《蜀相》中的诸葛亮不仅是作者游祠时的瞻拜对象,更是他心仪已
久的名臣楷模,遥想诸葛亮的伟业和早逝,同所有英难一样,杜甫早
已涕泪纵横。
C.《书愤》的题义是书写愤懑,诗中虽无“愤”字却以愤贯穿始终,从
早年的壮志难酬到暮年的报国无门,都表现了理想与现实冲突在诗人
心中造成的创痛。
D.与杜甫诗借景仰诸葛亮之情不同,陆游在《书愤》中以诸葛亮自
况,意在借《出师表》之名发出师之呐喊,要求朝廷尽快整军北伐。
2.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较这两首诗,探究它们在歌颂诸葛亮
功绩、抒发个人情感、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1,【答案】
1.D
2.不同点:①歌咏诸葛亮功绩方面:《蜀相》着重诸葛亮的“功盖三
分国”,“天下计”“老臣心”。《书愤》着重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现
出的精神品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个人情感:《蜀相》,表达
对诸葛亮的追慕,抒发了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和自己不得
重用、壮志未酬的痛苦;《书愤》陆游以诸葛亮自况,渴望北征复
国,建立功业。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壮志,抒发了壮志未酬、功业未成
的愤懑。③写作手法:《蜀相》借乐景抒哀情“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
黄鹂空好音”;《书愤》用典、白描、对比。
【解析】
4
1.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表达技巧的赏析的能力。题干要
求选出“《蜀相》和《书愤》都有对诸葛亮的追怀,也都有作者因难以
实现理想抱负的感慨,比较阅读,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这属于综合
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选项D,“意在
借《出师表》之名发出师之呐喊,要求朝廷尽快整军北伐”理解有偏
差。根据理解诗句,陆游以诸葛亮自况,立志北伐恢复中原。故答案
选D。
2.本题考查的是从诗歌的内容、情感、手法三个角度赏析诗歌的能
力。诗歌的对比阅读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一道题目中出现两首诗歌,
运用一首诗歌和课本中的一首诗歌进行对比,一般选择课本的首歌都
是要求背诵的名篇。命题方式有比较异同、相同点或不同点,有时给
出比较的对象,有时不给。如果给出就按要求进行比较,如果不给可
以从诗歌的意象的选取、诗歌的意境特征、情感差别、手法的运用、
写景的角度、诗歌的格调等方面着眼分析,此题为比较不同,并且给
出比较的范围,较为容易,结合诗歌作答即可。题干上明确要求了:
探究它们在歌颂诸葛亮功绩、抒发个人情感、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不同
之处。考生在作答的时候从“诸葛亮的功绩”、“抒发情感”、“表现手法”
三个角度赏析两首诗歌的不同即可,例如从抒发情感上,杜甫的诗歌
注重的是抒发壮志难酬的悲痛,陆游的诗借助诸葛亮自况,抒发了作
者主战的态度和建功立业的决心。
【点睛】
诗歌鉴赏的选择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
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
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
5
好的作答这类试题。总之,考生要认真研读诗句,然后将选项内容与
诗句进行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了。
本文发布于:2022-11-15 08:39: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32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