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话“说话”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行动研究》
一个人的说话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他的力量,口才好的人往往容易被人尊敬,而口才
差的人容易被人冷淡遗忘,由此足以显示“口才”两字立于人生旅程是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新课
标要求“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同时又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
语文素养的一部分,因此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就能为将来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打下基
础。
交际决不能离了说话,这是与他人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学生将
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也是一个由内化到外化的过程。低年级学生词汇量少,抽
象思维能力较弱,这些都影响了学生说话能力的提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指导低中年
级学生进行说话,使学生敢说、乐说、善说,真正做到“能说会道”呢?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叶圣陶说:“语文课的目的是培养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表达方
面,说和写同样重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
生通过典型的话题实践,积累口语交际的经验。
现阶段,我国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存在不少问题,最大的特点是:年级越高口越难开,
会“说”而乏“倾听”。
运用语言文字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理解别人、有效进行人际交流的能力,是现代公民
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中外调查研究也表明:在人们日常的语言应用过程中,听占45%,
说占30%,读占16%,写只占9%,听与说加在一起占75%,可见听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
的重要。口语交际能力如此重要,但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却很难落实。
据市教委教研室教研员介绍,口语教学在课堂上难以落实,主要原因一是受“君子敏于
行、讷于言”等传统观念和东方人稳重含蓄性格特征的影响,养成了学生不太喜欢在课堂上
主动发言的习惯,且年级越高,越是“金口难开”;二是课程标准本身在听说方面要求较为
含糊,使中小学口语教学在实践中难以操作;三是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语文考试目前只有
笔试没有口试,口语教学自然难以受到教师、家长、学生重视了。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
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口语表达,口语交际,因此,在学校教育里,必须尽可能地加强学生口
语交际的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
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的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为此,本课
题制定了以下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
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具体涉及口语交际活动中的情感与态度、语音表达、内容的呈现、倾
听与交流、体态表情和语言修养等六个方面。
本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是:营造宽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于说话,培养
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加强基础训练,注重积累,逐步做到读得准确,讲得响亮,说得有内
容、有条理;复述、转述准确;造句训练要达标;做好围绕中心句展开成段的训练;口头小
作文训练;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开展各种语文活动,让学生有说的空间和时间。
为此决定实施以下方法:
1、课前进行语言练习并及时评价
戈布尔说:“健康的儿童是乐于发展、前进的,乐于提高技艺和能力,乐于增强力量,
因此要对每个人的内在潜能发展产生兴趣。”
要准确地运用所学的字、词,就必须理解字词的意思,空洞地讲解,只会越讲越糊涂,
只有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生才能很深刻地记忆、理解,而说一句话、一段话,是比较有
效而便捷的一条途径。
我们可以尝试在每天的语文课前,花几分钟时间,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可以是发生在身
边的新鲜事,可以是班里的趣事,还可以是自己课外阅读中印象较深的小故事,甚至是课文
里故事的复述。无论孩子讲得怎样,都要给予他合理的评价,以鼓励为主,让他们敢说、爱
说。
2、观察插图练说话,多媒体齐亮相
运用课文插图,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常用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它有利于集中学生
的注意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多媒体的亮相让孩子们更好地将注意力集中,并随
着动态的画面进行跳跃思维,教师一引导一提问,孩子就会争相举手发言了。就以人教课标
版三年级下册的《太阳是大家的》为例。那里的一副插图画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名族的孩子
在放飞白鸽。第一眼,孩子们看到的是人和鸟,第二眼,看到的是孩子和白鸽,第三眼,看
到的是不同肤色不同打扮的孩子相聚在一起放飞和平鸽,第四眼看到的便是在同一片蓝天
下,孩子们在阳光中露出灿烂的笑容,一起放飞和平鸽,希望我们这个世界,这个大家园和
平、幸福。那不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吗?
3、课堂中进行“倾听”、“说话”互动练习
课堂是提高语言能力最好的场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引导孩子
们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倾听他人,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并指导孩子对同伴的回答进行有礼貌的
评价,如“我对某某的话有补充„„”“我觉得他讲得很好,我还有一种想法„„”教师也
要及时地对孩子的回答进行评价,并给予肯定,让他们乐说、会说。
4、利用各种活动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马斯洛认为,人最终不是被浇铸成或塑造成人的,而是依靠自身实现潜能的,环境的价值在
于促进潜能的现实化。
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氛围,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如在班级里开展讲故事、演讲
比赛,课本剧的表演等等;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也是进行训练的好机会;教师可利用课间时
间,让学生谈谈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新鲜事。此时的学生无拘无束,十分乐意谈感兴趣的
话题,这样起到了交流信息、训练说话的作用。
研究这个课题已经整整一年了。在这一年中,我也和课题组的成员在努力实践着。现
在,孩子们已经三年级了。我觉得,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能清楚、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
法是很需要锻炼的能力。为此,每学期,我都要组织两次比赛。第一次是可以拿书上台,课
内朗读也好,课外精彩语段也罢,能够走上讲台,想必在这之前必定是做了一番努力的。至
少会读好几篇文章,然后再选其一。或许还有一些孩子请他们的父母做评委,以便纠正不足,
这个过程也锻炼了他和家人的交际能力。而我在此次比赛中担任的当然是主评的角色了。所
有的孩子都在大家鼓励的掌声中走上了讲台。有的孩子很害羞,还是忍不住将脸蛋藏在书背
后,我轻轻提醒他再响点,孩子像是受到了极大肯定般,更自信了,声音响了很多,当然,
台下孩子们的掌声也更热烈了。有了这一次的尝试,孩子们纷纷期待下一次比赛的来临,他
们在心里已经准备好了。
还记得那篇名为《果园机器人》的课文。讲的是果园机器人帮助果农干活,可那长长
的电线和随时可能用光的电池让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不少缺陷,科学家们准备研制一种只吃地
上果子的机器人,利用特殊电池将果子中的糖分转化成电而使其工作更加便利。孩子们看到
那长得酷似一个鸡蛋画了脸,再长两条腿的可爱模样和那个带着调皮笑容背着满满一筐苹果
一面拣起地上的甜甜苹果,一面大口大口地吃着,那两个苹果吃了似乎还不够塞他牙缝,看
他的眼睛,除了地上的用于他们制造能量的苹果,还有什么呢?孩子们都忍不住喜欢上了他
们。看到他们那开心的模样,我的一个问句让孩子们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你觉得这个机器
人还可以怎样改进?”第一个孩子说“用太阳能!给机器人穿上可吸收太阳能的衣服或者是
装上太阳能电池,就再也不用担心它会‘罢工’或‘饿倒’啦!”这一说似乎给其他孩子带
来了启发,他们纷纷从身边的事物出发想出新的电子。有孩子说:“机器人也要休息一下,
他也在白天工作,晚上休息。那就装上备用电板吧!就像汽车有备用轮胎,手机有备用电板
一样。”还有的孩子说:“给他装上个遥控器。连上电脑。万一机器人出现故障了就发指令让
他及时回来,即使他无法回来,工作人员也可以根据方位显示很快找到。”也有孩子给机器
人专业分工,既然图上的机器人有分工,有人专业采摘,有人专业装箱,有人专业运输,那
当然还可以有专业负责维修的。要是哪个机器人“病倒了”,“医护”人员就赶到那里直接治
疗,人也就更加便利啦!看到孩子们涌出的这么多新点子,我的心里也乐开了花,在下一节
关于发明机器人的口语交际课上,孩子们更加活跃地展示了他们的奇思妙想。
有位哲人说“这个宇宙什么都不可爱,除了孩子。”孩子是最有想象力,最有可塑性的。
期待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成长得更茁壮。
所有的研究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这些尝试中,有收获的欣喜,当然也还有不少未解
的谜团。期待专家和同仁能多指点迷津。
谜团一:如何让每个孩子口语交际课堂上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谜团二:在口语交际课中,常常出现一些学生受同伴影响,产生思维定势,甚至
人云亦云的现象,教师如何打开学生思路,让学生有个性地表达和对话互动?
诸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庆同小学王伟芳
2009-4-28
本文发布于:2022-11-15 06:46: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26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