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开宝寺塔

更新时间:2022-11-15 06:08:49 阅读: 评论:0

录像回放通知作弊-一个西一个米


2022年11月15日发(作者:幼儿新闻)

营造构法:古代各个朝代的塔,都有什么特点?

中国古代的塔基本是佛塔,是随着佛教从印度传⼊的。佛塔最初是⽤来供奉舍利、经卷或法物的,佛经中也说:“见塔

如见佛”,所以塔对佛教来说很重要。

随着汉传佛教的形成,佛塔样式也由印度的覆钵式塔汉化为具有中国建筑风格的亭阁式塔、楼阁式塔等。那么,每个朝

代的塔有什么特点呢?我们⼀起来看看吧。

东汉三国塔

佛教于东汉⼤规模传⼊中国以后,与盛⾏的神仙崇拜相结合,也许在当时的民众看来,西域佛陀与本⼟仙⼈差别不⼤,

从⽽将其置于⾼楼之上便在情理之中。东汉末年,在江淮之间,开始建造佛塔。

初平四年(193年),丹阳⼈笮融擅⾃截留三郡钱粮,在下邳城南建造浮屠寺,寺内佛像外涂黄⾦,披锦彩袈裟。寺中

塔九层⼋⾓,每层皆有飞檐,每⾯镶有铜境,塔顶亦有⼀⾯铜镜朝天,称为“九镜塔”。塔下为重楼阁道,可容三千余⼈

诵读佛经。每到浴佛会时,参观拜佛的百姓多达万⼈。笮融在下邳所建佛塔,成为我国早期佛塔的典型,影响直⾄唐

初。

两晋南北朝塔

280年,晋武帝灭吴统⼀中国,但门阀政体加剧社会⽭盾,动摇王室基础。⼋王之乱和其它外患,导致胡⼈南侵,西晋

灭亡。317年,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即位,为晋元帝,东晋建⽴。东晋与北⽅的⼗六国并存,史称东晋⼗六国。

420年,刘裕废晋安帝,建⽴刘宋,进⼊南北朝时期。南朝(420-589年)包含宋、齐、梁、陈四朝;北朝(439-589

420年,刘裕废晋安帝,建⽴刘宋,进⼊南北朝时期。南朝(420-589年)包含宋、齐、梁、陈四朝;北朝(439-589

年)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在不安宁的环境中,佛教得到很⼤发展,凿⽯窟建寺塔,盛极⼀时。

云冈⽯窟第七窟浮雕多层塔

⼭西塑县崇福寺九层⽯塔

云冈⽯窟内⽅形塔柱

北朝佛教更盛,从平城(今⼤同)到洛阳各地,都曾⼤量建造佛寺、佛塔。北朝期间以北魏最繁盛,在北魏⼀百多年

间,寺塔林⽴。

隋塔

隋代⽴国仅37年(581-618年),但由于皇帝喜奢华,⼤兴⼟⽊,故建造了⼤量的宫殿、寺塔等。佛教盛⾏,隋⽂帝杨

坚为其母祝寿,分三次在全国各州建塔约100多座。据刘敦桢先⽣研究,所建都为⽊塔,由于兵⽕均未保存下来。在多

年的野外考察中,⼭东历城四门塔是隋塔唯⼀实物。不过,⼤量建塔碑⽂可资佐证,唐释道宣《⼴弘明集》卷⼗九中,

有⽂帝“⽴舍利塔诏”。

唐塔

唐代⼴泛吸收外来⽂化,佛教得到很⼤发展,所建佛寺及佛塔数量甚多,分布地域也很⼴。现存唐塔有⼏个集中地:⼀

是中原⼀带,以河南嵩⼭为主;⼆是关中⼀带;三是⼭西⼀带;四是云南⼤理下关⼀带,存有南诏塔⼋、九座;五是北

京房⼭⼀带。近年在吉林发现⼀座渤海国的塔。唐塔的现存总数,⼤约百余座。

唐塔平⾯以⽅形为主,少见六⾓、⼋⾓或圆形,其原因在于延续早期塔对⽊结构房屋的模仿。砖塔外观主要有两种,⼀

为楼阁式,⼀为密檐式,形体都很⾼⼤,青砖砌筑,灰浆采⽤黄⼟泥。内部结构多呈空筒状,各层设置⽊扶梯,年久腐

烂,或遭⽕灾后,内部成为⼀个空筒。

唐代⼤型塔中多为砖塔,常不设基座,塔⾝拔地⽽起,门洞分券形和⽅形两种。密檐塔的第⼀层较⾼,⼆层以上逐步缩

减,轮廓优美。塔⾝⼀般不做雕刻,很少使⽤⽃拱。檐下多⽤菱⾓⽛⼦叠涩,檐上多⽤反叠涩。塔门仅开在第⼀层,其

余各层很少。

塔刹北⽅⼀般⽤砖、⽯,造型粗壮;关中及南⽅塔刹则多⽤⾦属制作,极其细致。云南昆明、⼤理附近的塔刹⾼⼤,四

⾓还有⾦鸡作装饰,未见于他处。

唐代⼩型塔中多为⽯质墓塔,便于在塔⾝雕刻,如在门侧雕刻四⼤天王、⼒⼠或飞天等。⼭西原平县城外的唐代⽅形⽯

塔,塔刹部位雕刻城墙、城楼、⾓楼、⾼阁,具有史料价值且⼗分壮丽。

塔,塔刹部位雕刻城墙、城楼、⾓楼、⾼阁,具有史料价值且⼗分壮丽。

五代⼗国塔

唐以后,⾃907⾄960年的半个多世纪,为五代。这⼀时期战争频繁,佛寺佛塔的建造较少。但在南⽅的闽和吴越两

地,由于王⽒和钱⽒政权实⾏保境安民,发展经济,崇信佛教的偏安策略,出现过若⼲座著名的寺塔,闽如福州于⼭⽩

塔、福州乌⽯⼭乌塔等。吴越如苏州虎丘云岩寺塔、杭州凤凰⼭梵天寺塔、西湖雷峰塔、灵隐寺双塔、临安功⾂⼭塔、

黄岩灵岩寺塔、义乌双林寺铁塔等。此外,其他著名的佛塔还有南京栖霞寺舍利塔、⼭西平顺⼤云院塔等等。

五代⼗国塔的平⾯从⽅形过渡到六⾓形及⼋⾓形,雕饰渐渐复杂,极⼒模仿⽊构建筑。内部结构,由空筒式逐步向回廊

式、壁内折上式过渡。楼阁式塔显著增多。

宋塔

从960年始,宋历时三百余年。宋初经济繁荣,佛教发展。佛塔建造达到⾼峰。宋代佛塔中少数兼作其他⽤途,如瞭

望、标志、引航等。唐及唐以前的寺院以塔为中⼼,所以塔在殿前,或⾃成塔院。宋代寺院则以殿为中⼼,所以塔在殿

后,或在殿旁,形成塔和殿并列的格局,如陕西周⾄⼤秦寺。

宋塔类型可以分成两类:⼀是体量较⼤的楼阁式塔,占全部宋塔的80%以上,其中⼜可分为带外廊与不带外廊两种,显

著特点是都能登临。另⼀类是体量较⼩的实⼼塔,包括造像塔、宝箧印塔、⽆缝塔三种。还有⼀部分塔外观为楼阁式,

实为实体的雕刻。例如,瑞安观⾳寺⽯塔。

宋塔结构除沿⽤隋唐的空筒式外,创造了新型的壁内折上式。这种结构⽅式将塔⾝、楼层、塔梯三部分结合在⼀起,使

横向与纵向构成⼀个整体,⼤⼤增强了砖塔的结构强度。宋塔的建筑材料,有⽊、砖、⽯、铜、铁和琉璃等。⽊塔仅东

京开宝寺塔以及临安梵天寺塔,现已不存。砖塔数量最多,⾄今⼤部分完整保存。

辽塔

辽代寺院规模不等,有的建塔,有的不建塔。在有塔的寺院内部,都将塔建在中轴线上,或⼤殿前⾯,或⼭门之内,完

全依照唐代布局。从寺与塔并存的⼭西灵邱觉⼭寺、辽宁朝阳凤凰⼭云接寺、内蒙古喀喇沁左旗精严寺、河北蓟县观⾳

寺、辽宁锦州⼤⼴济寺等,都可发现这⼀特点。

辽代砖塔多密檐式,此外辽塔也有少量楼阁式塔,辽塔台基⼤都扁⽽平,距离地⾯砌出70-80厘⽶⾼度,平直⽆雕刻,

例如辽宁锦西塔⼦沟⼩塔与上京南塔。少数将台基做成很⼤的侧脚,如辽宁义县嘉福寺塔,有的将台基砌得宽⼤,⽐基

座宽出甚多。辽塔的门以券形为多,不同于唐宋塔多开⽅形门洞。券门内常施佛像,使之具有佛龛作⽤。

辽塔中⽐较重要的都层层做⽃拱,彻底模仿⽊构建筑。⽤砖制做的⽃拱,有砍磨与烧制定型两种⽅式。塔⾝⼤多雕刻佛

像、伞盖、飞天,以及建筑形象如塔、经幢、城楼、⾓楼、飞桥、城门、城墙等。

⾦塔

⾦塔

公元1115⾄1234年,在我国东北,⾦取辽⽽代之。上京会宁府在今⿊龙江省阿城县,⼜设六京分管各区域。⾦代皇室

也崇信佛教,故寺塔在其统治区内得到较⼤发展。⾦代寺院中多数建有佛塔,但保留到今的不多,⼤致有四种类型。

第⼀种仿唐塔,以洛阳⽩马寺塔、河南陕州宝轮寺塔等较具代表性。⽅形平⾯、内部空筒、外部密檐,轮廓优美。檐下

做菱⾓⽛⼦砖,以叠涩砖层增加弧度。塔⾝⽆雕刻。各层施门窗,上下相对。第⼆种仿辽塔,为数较多,如辽阳⽩塔、

辽宁开原⽯塔寺塔、北京昌平银⼭⼤延圣寺塔、吉林农安塔等。第三种为⾦刚宝座塔,如正定⼤⼴惠寺塔,此塔是中⼼

⼀座⼤塔,⾓部四个⼩塔,造型奇特。我国现存这种类型的塔,仅此⼀座⾦代,其余皆为元明清遗物。第四种为幢式

塔,⼀般体型⼩、多系⽯材建造,如北京潭柘寺塔林中⼏座⽯基塔。

总之,⾦代塔除仿唐、仿辽两⼤类外,其余没有统⼀风格,也不成体系。造成此种情况之原因是,⾦代尚未发展就灭亡

了。

元塔

从忽必烈⾄元⼋年(1271)建国,到惠宗⾄正⼆⼗⼋年(1368),元历时近100年。元代推⾏喇嘛教,建寺造塔甚多,

⼤部分是藏传寺塔。北京妙应寺⽩塔,是⼀座⼤型喇嘛塔,建于⾄元⼋年(1271)。这座塔的设计有尼泊尔⼈阿尼哥参

与。

昆明官渡镇妙湛寺,建于元泰宣四年(1327),原有东西双塔。道光⼗三年(1833)⼤地震,西塔倾记,仅余东塔。

密檐实⼼⽅形砖塔,⼗三层,⾼17.5⽶。第⼀层塔⾝特别⾼,第⼆层以上叠涩出檐。东南西北各辟⼀窗洞,上下在⼀条

直线上。塔顶以相轮作刹,四⾓各⽴⾦鸡⼀只,尚存唐代风格。元代的汉式佛塔均仿照中原地区的标准建造,建成楼阁

直线上。塔顶以相轮作刹,四⾓各⽴⾦鸡⼀只,尚存唐代风格。元代的汉式佛塔均仿照中原地区的标准建造,建成楼阁

式或密檐式,数量不多,也⽆特殊创造。

明清塔

明清两代经济⽂化⼀度发达,建塔超过千座。帝王们信佛⼜信风⽔,故建造佛塔以外,还建造风⽔塔。制砖业发达,故

砖塔甚多,仅南⽅有⼀些砖⽊或砖⽯混合塔。明塔中百分之⼋⼗为楼阁式,平⾯以⼋边为主,也有⽅形和六边形。⼤型

塔多为⼋边,多⼗三层,每层有塔室。楼梯多为壁内折上式。层层有檐,顶为⾦属刹。塔的构造继承宋代,将楼梯、楼

层、外壁三者结合,空筒结构很少,都有台基和基座。门窗洞⼝,南⽅开圭形或壸门形,北⽅开券形。明清塔中还有阿

育王式、喇嘛式、⾦刚宝座式,种类齐全,但总体质量不如宋代。

【中式营造记录】

中式营造|寻踪中国现存唐代⽊结构古建筑

中式营造|寻踪中国现存五代⼗国时期⽊结构古建筑

中式营造⼁寻踪中国现存宋代⽊结构古建筑

中式营造⼁寻踪中国现存辽代⽊结构古建筑

中式营造⼁寻踪中国现存⾦代⽊结构古建筑

中式营造|假期考察南禅寺复尺活动回顾

考察回顾|追随中式营造脚步~记录与发现

考察回顾|记录修缮中的~平遥清虚观

考察回顾|⽆限风光在浊漳~航拍采集记录

考察记录:经历过28次地震依然还在的蓟县独乐寺过去与今天

【中式营造往期分享】

营造技艺⼁北⽅官式建筑—⼤⽊结构

营造技艺⼁攒尖建筑的主要特征及形式

营造技艺|《营造法式》隐藏千年的美学密码

营造技艺|古建筑的模数与权衡制度

营造技艺|中国古建筑的形制

营造技艺|古建筑中门窗墙⾯构件详解

营造技艺|古建筑中的⾓梁构造解析

营造技艺|⽃栱在南⽅叫做牌科?

营造技艺|古建筑的⼤⽊歌谣(⼝诀)

营造技艺|中国古建筑—梁架结构

营造技艺|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即为⼋⼤作

营造技艺|七踩单翘重昂平⾝科

营造技艺⼁传统⽊结构建筑⾓梁榫卯图⽂解析

营造技艺|常见柱类榫卯||制作安装技术要点

营造技艺|图说中国古建筑⽊柱

营造技艺|中国古建筑名词图解辞典

技艺传承|《营造法式》与晚唐官式栱长制度⽐较

⼁中⼁式⼁营⼁造⼁

传承传统⽂化精神

微信号:Chine-Construction

欢迎转发朋友圈,

其他平台转载需后台留⾔授权。

了解更多中式⽂化开启传统建筑之旅

长摁上⾯的⼆维码⾃动识别关注

本文发布于:2022-11-15 06:08: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25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乃小念什么
下一篇:女字旁一个予
标签:开宝寺塔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