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张良拾履

更新时间:2022-11-15 05:53:35 阅读: 评论:0

囧妈百度网盘-熟的组词


2022年11月15日发(作者:刘伶)

从幸福出发一中国民间故事阅读微课程的

建构与实施

作者:戴树琴

来源:《小学教学设计·语文》2018年第6期

在儿童读物百花齐放的今天,民间故事往往被遗忘在角落里。但是,对于母语阅读而言,

中国民间故事是不可或缺的,母语文化的魅力需要民间故事去彰显。因此,我将中国民间故事

的阅读引入高年级,并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试图构建一个中国民间故事阅

读的微课程,并希望借助这样的微课程将学生带入民间文学的殿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微课程的初始阶段———被误读的民间故事为了让阅读拥有一定的长度,我觉得必须

要保证阅读时间。首先要求学生每天中午半小时阅读;其次,每天的家庭作业也布置学生阅读,

撰写阅读感受;然后每周进行一次10~20分钟的阅读交流。

交流之后,结果出乎我的意料:

今天,我读了民间故事《张良拾履》。这天,张良在桥上散步。突然,一个老头儿把鞋子

扔下桥,还要叫张良下去捡,并给他穿上。张良按照他的要求去做了。后来,老头儿给了张良

一个帛书。张良得到这个帛书,就天下闻名了。看到这儿,我多么希望自己也能遇到这个老头

儿啊!

———《张良拾履》读后感

我觉得这七个儿子好幸福呀!因为他们娶的全是天上美丽的仙女。

———《七仙女和仙浴潭》读后感

《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故事好感人呀!祝英台真幸运,竟然遇到梁山伯这样好的男同学。

唉,再看看我们班的男生,整天只知道追逐打闹,一个个都像洪教头一样粗鲁无礼,一点都没

意思。什么时候,我才能遇到我的梁山伯呀?

———《梁山伯与祝英台》读后感

学生们从民间故事中读到了这些,与最初“如沐春风”的想法大相径庭。固然说的是心里

话,但多半缺乏正能量,甚至有不端正的思想苗头。

针对这种情况,我进行调查了解。有学生说,民间故事离我们的生活很远,找不到什么共

鸣的地方。还有学生认为,民间故事里许多观念与时代已经脱节了。难道真的找不到民间故事

与学生的生活相勾连的纽带吗?

二、微课程的重新建构———幸福的主题引领

阅读民间故事,首先必须了解民间故事想表达什么。民间故事一般由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

民间故事尤其是生活类的故事表达的是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这一点,应该让高年级的学

生知道。当然,民间故事的内涵很丰富,但我们应该从儿童的视角出发,选择一个明确聚焦的

主题来贯穿始终。基于共生课堂的理念,致力于学生的发展需要,我决定以“幸福”为主题,

重构中国民间故事阅读的微课程。

1.依据主题,重构教材。

虽然学生人手一本《中国民间故事》,但书并没有按照我所设定的“幸福”主题编排。我

决定从中选择,自行编选,让选文能“关联学生的当下生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我根据“幸福”这一主题,设定好教师的角色———幸福的引领者,学生的角色———幸

福的感悟者。当然,要更好地读懂中国民间故事里的幸福主题,还需要教学媒介的使用。比如

学生可以借助网络了解中国民间故事的特征,可以欣赏名曲《梁祝》,可以欣赏电影《白蛇传

说》,可以学唱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有了这些环节的渲染,学生会对“幸福”这一主

题更感兴趣,同时,也为读懂民间故事中的“幸福”做了铺垫。

3.依据主题,关注表达。

关注表达,其实是整体感悟“幸福”的无限延伸。每篇民间故事读完后,我都会带着学生

一起关注民间故事的表达智慧,关注创作者是怎样塑造正反人物形象的。虽然这些故事都是用

一些质朴的语言来表达,但是读起来别有一番味道。进而让学生明白,并非只有华丽的词藻才

能俘获读者的心,平实的语言也能吸引人。

三、微课程的具体实施———回到幸福的原点

1.感受幸福内涵,了解百姓梦想。

幸福究竟是什么?我觉得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故事内容感受幸福内涵,先初步感受“幸福”,

让学生明白农耕社会时,老百姓的幸福就是男耕女织、儿女双全。再联系故事主人公以前的生

活理解幸福必须有爱,有自由。让学生由浅入深地感受幸福内涵,明白民间故事其实就寄托着

老百姓的幸福梦。比如在《牛郎织女》的读书交流课上,我让学生结合故事内容谈谈自己对幸

福生活的理解。学生先找到直接描写牛郎织女生活的内容,初步感受“幸福”。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种幸福的?

生:男耕田、女织布的生活虽然忙碌,但牛郎织女通过自己的勤劳创造幸福。

生:而且他们还有儿有女,可以享受天伦之乐。

生:我还想补充,牛郎织女这样的生活没有战乱,日子安稳,所以这生活是幸福的。

生:我从“转眼间”感觉到了这生活是幸福的,如果日子难过,就会感觉时间很漫长。

师:有道理!幸福的时光总是那么匆匆。男耕女织,有儿有女,日子安稳,家庭和睦,这

就是古代老百姓认为的幸福生活。

如果对幸福的感悟仅限于此,那还停留在浅层次,还应该让学生往更深层次理解幸福。于

是,我接着引导学生通过对比牛郎织女以前的生活,以此来感受现在的幸福。

师:还有哪些内容让你对幸福有所感悟?

生:我是结合牛郎以前的生活来理解这种幸福的。牛郎以前的生活很不幸,一对比,就觉

得现在的生活幸福。

师:牛郎以前的生活怎么就不幸了?

生:牛郎是个孤儿,因为没有爸爸妈妈去爱他。

生:而且哥哥嫂子待他也很不好,吃剩饭,穿破衣裳,天不亮就赶他上山放牛。

生:我们现在还有谁吃剩饭,穿破衣裳呀?如果让我天天过这样的日子,我肯定会感到很

痛苦。

师:你能联系自己的生活谈体会,很好的读书方法!

生:牛郎还没有名字,可以看出没有人重视他,没有人关心他。

师:你们看,这就是牛郎原来的生活呀!缺少关爱,不幸福。

生:我觉得织女原来的生活也不幸,到人间洗澡都这么开心。洗澡对我们来说很普通的事,

看来,在天上连洗澡都不能。

师:天上真的不能洗澡吗?

生:不是的。能洗澡,但不能享受洗澡的快乐。

师:说得真好!织女原来的生活,还有谁也想说?

生:天上天规森严,织女在天庭没有自由。

生:而且织女每天都要织很多彩锦,很累。

师:织女和牛郎在一起之后也要每天织布,不也累吗?

生:不一样,现在有儿女陪着她,即使辛苦,也不会感到累。

生:她现在织布,是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且也自由。

生:织女在天上织布,既累又枯燥,没有自由。

师:没有自由,这就是织女原来的生活!

通过对比感受幸福,学生懂得了幸福还需要有爱、有自由,这是精神层面的幸福,是更深

层次的幸福。这样的幸福观在其他民间故事里也有,读了之后,学生发现原来民间故事寄托着

老百姓的幸福梦。

2.探索幸福两端,感悟百姓情感。

中国民间故事的人物形象比较单一,一般都分为正反两派,正面人物是幸福的追求者或成

全者,而反面人物则是幸福的破坏者。他们个性鲜明,非好即坏。这是民间故事的一大特点。

例如,在《牛郎织女》第二课时的阅读交流课上,我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感受幸福的成

全者和破坏者形象,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动作两方面去感悟正反人物形象。

对于老牛这个幸福的成全者,我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感悟人物形象。让学生想象老牛会怎样

地说,并谈谈这样说的理由。最后再交流:从老牛的话中,你读出什么样的老牛?有学生说老

牛知恩图报,有学生说老牛重情重义,也有学生说老牛善解人意,还有学生说老牛很神奇。我

适时引导:古时候,老百姓的日子太苦了,他们渴望有神奇的力量出现,改变现状,这头神牛

正寄托了老百姓的幸福梦呀!这一环节,学生明白了老牛朴素的语言,道出的却是对牛郎织女

幸福生活的牵挂。

对于王母娘娘这个幸福的破坏者,我引导学生通过动作感悟人物形象,并告诉学生,一个

人的坏从她的动作中最能看得出来。学生先从王母娘娘的一系列动作中感受到她的冷酷无情、

心狠手辣,然后透过动作揣摩王母娘娘的内心活动,再次感受她的无情无义。细小的动作,让

学生们见识了一个破坏幸福的小人形象。

交流《孟姜女》的人物形象时,教学目标是进行对比,并明白正反对比的作用。学生将正

面人物孟姜女和反面人物秦始皇进行对比,他们发现这一对比,人物形象就更鲜明了。大家更

喜欢正面人物,也更讨厌反面人物。进而明白民间故事之所以善恶分明,是因为它融入了老百

姓爱憎分明的情感。

3.拓展幸福想象,感受百姓语言。

民间故事的一大特点就是口耳相传,以“幸福”为主题的中国民间故事阅读微课程,其终

极目标就是让学生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仅仅讲原故事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延续幸福想象,

续讲故事。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经常让学生续讲故事,尤其是悲剧结尾的故事。让学生续讲,更能

表现他们向往幸福的美好愿望。我尝试让学生用口语甚至是方言去讲,学生能更好地了解民间

故事口耳相传的特点。此外,方言讲述的形式会更有趣,创设了多元卷入的学习情境,吸引学

生来读民间故事、讲民间故事,传承民间通俗文化。比如《牛郎织女》教学结尾,可以让学生

想象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情景,续讲故事。为了让目标落到实处,我设计了这样的学习单:想

象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幸福情景,小组内讲一讲。尽量用口头语言,还可以尝试用方言哟!

小组成员互评,评价标准:

绎能将相会的幸福情景讲完整。

绎绎通过动作、语言等将相会的幸福情景讲生动。

绎绎绎通过动作、语言等将相会的幸福情景讲生动,并且能使用口头语言。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工业园区东沙湖学校)责任编辑王韧

本文发布于:2022-11-15 05:53: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24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弦长计算公式
下一篇:桂花的样子
标签:张良拾履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