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礼数
中国古代的礼数
楼主睿昕(发表于2008-09-0814:08)
一、立容:
贾子曰:固颐正视,平肩正背,臂如抱鼓。足闲二寸,端面
摄缨。端股整足,体不摇肘,曰经立;因以微磬曰共立;因
以磬折曰肃立;因以垂佩曰卑立。
参考文物,经立时正身、平视,两手相合,掩在袖子里。手
从胸口到下腹,放在任何位置都行,甚至持着、拄着东西也
行(古人是很通融的^_^)。注意:中国人注重自然,而不是
笔挺,所以手臂要柔软,切忌僵直——这样汉服才会顺势铺
成柔和的曲线,展示出華夏之美。
我们常见夫子行叉手礼的像——但这个动作应当是配合磬
折来表达敬意的——也就是说,腰应当同时弯曲大概三十
度。当然,处于艺术上的考虑,画家还是画成了直身。二、
坐容:
贾子曰:坐以经立之容,胻不差而足不跌,视平衡曰经坐,
微俯视尊者之膝曰共坐,仰首视不出寻常之内曰肃坐,废首
低肘曰卑坐。
参考文物,汉代的经坐(这在古人就叫坐,现在为了区分,
专称雅坐)是膝盖并紧,臀部坐在脚跟上,脚背贴地,双手
放在膝盖上,目视前方。对于胡坐,道理一样,端正,两腿
不得叉开,双手放在膝盖上。双手可以握拳,冲前方;也可
收拢抱在腹部。三、行礼:
1、正规揖礼:左手压右手(女子右手压左手),手藏在袖子
里,举手加额,鞠躬九十度,然后起身,同时手随着再次齐
眉,然后手放下。
2、一般揖礼:直立,两臂合拢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
附其上,两臂自额头下移至胸,同时上身鞠躬四十五度。正
规场合,对朋友。
3、拱手:类揖手,只是身子和胳膊不用动。
4、颔首致意。
5、正规拜礼:直立,举手加额如揖礼,鞠躬九十度,然后
直身(这段叫鞠躬),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双膝同时
着地,缓缓下拜,手掌着地,额头贴手掌上(这叫拜),然
后直起上身,同时手随着齐眉(这叫兴)——然后根据礼节,
平身或再拜……平身时,两手齐眉,起身,直立后手放下。
6、一般拜礼(用于雅坐时):抬起臀部,直起上身,膝盖支
撑身体,然后拜手(手至地,头贴手)或叩头(头扣地)或
稽首(时间长)或顿首(时间短)。
7、女子行礼:本着平等的精神,不要求女子特殊行礼。但
处于忍让的风度——女子行礼两手合拢放胸前,微屈膝,微
低头即可;若拜礼,上身直,膝着地,拢手下垂,头微低,
即可。
应用:5用于一般用于祭祀,或非常敬重的场合。6用于雅
坐时。1到4,应当作为汉服时的日常行礼,依据具体情况
——对方受尊敬的程度,和具体场合容许你表现礼节的程
度……现在人缺少礼仪观念,不必过分要求,但拱手应当能
做到。如果在与人交谈的时候又有人来,当注意问候时要根
据身边人的情况,决定行礼的程度。四、迎宾:
古人迎宾讲究衣冠严整,所以如果主客在门口不期而遇,那
么主人会装作不认识,不理不睬地把门关上,等换上衣服再
开门迎宾。迎宾时,主人立在门右(其实就是主人在东,客
人在西——如果在外面迎接客人就更是如此),客人走门左。
迎客进门以后,为客人指路,每到拐角,要说“请”,客人
答“请”,要为客人开门、掀帘子……主人请客人上座(就
是做到右边的椅子上),客人请辞——最终看情况决定坐次。
五、宴请:
东道先说“请”,客人辞让,东道固请,同时拿筷子就可以
了,不必过分谦让。
喝茶、饮酒时,用左手的大袖挡住杯子,以求雅观。
古代饮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
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
生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并加以赞扬令主人高兴;最后仰
杯而尽。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要回
敬主人(叫酢),敬酒时还有说上几句敬酒辞。客人之间相
互也可敬酒(叫旅酬)。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酒(叫行酒)。
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普通
敬酒以三杯为度。
释奠礼礼记-文王世子载: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
亦如之。可见释奠之礼起源甚早,释者舍也,停也,释奠的
意思,不过荐馔酌奠而已。释奠用以尊崇先师、先圣,所以
只以释奠示敬,不用迎尸以求报功。周制释奠礼,以虞舜、
夏禹、商汤、文王为先圣,以当时有德者为先师。至汉代,
乃定周公、孔子为先圣,各以经师为先师。隋代至初唐,以
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东向陪祭。至唐显庆二年(657年),
乃尊孔子为先圣,而周公另外配祀武王。至开元二十七年
(739年),乃封孔子为文宣王,从此南面受祭。同时配祀先
师,也有最早颜子一人,渐渐增至四配、十哲、东西两庑九
十一人从祠。
孔子逝世后的第二年(西元前479年),鲁哀公将孔子故宅
改建为庙,收藏先师的衣冠琴车书册等遗物,年年祭祀。至
汉高祖12年(西元前195年)过鲁,亲自以太牢祭奠,封
孔子后裔为奉祀君。后汉武帝崇儒,开始了官方修庙……于
是,经过两千多年的历代崇荣,由最初的三间故宅,成为今
日九进五重门的曲阜孔庙。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于
是各政权分别于京城建孔庙,至隋朝庙学合一,孔庙乃随州
县学府遍布各地。
释奠先师的仪程根据历代对孔子的尊号而有所改变,从六佾
八佾,到舞乐安排,到拜礼占位的细节……但是,迎神奠帛,
三献读祝,饮福望瘗的基本构架却是几千年一脉相承的。今
以明末释奠礼为例,详加叙述。————————————
————————————
1、释奠礼在每年仲春、仲秋的第一个丁日,因为五行中丙
丁属火,象征礼乐文明,而丙为明之初,丁为明之盛,故而
在丁日祭奠先师。2、参礼人员要斋戒,并于祭祀前一日省
牲——检查祭品、宰杀牺牲,演习舞乐。此时,官员身着常
服,常服乃是明代官员平时所着,袖宽一尺,回挽至肘,胸
绣补子,头戴乌纱。3、正祭日服饰:献官着公服,袖宽三
尺,回挽至肘,胸绣补子,乌纱帽为长展脚,盘带,带笏。
国学舞乐生着蝉冠朱盘领袍,革带云履:蝉冠,夏布为之,
漆黑色,如梁冠,但梁上不设金,而于正前抹额上涂金绘作
金蝉,取其高洁之义,再加青丝为冠缨。衣用红绢,如公服,
盘领右衽,袖宽三尺,回挽至肘,只是两侧不加百,不加补
子,而绘以大朵红花绿叶扶疏,不加边缘。革带用青布裹起,
加黑角为饰。履用皂帛,前后有云缘,用白线作装饰,鞋底
用皮革。外郡邑,则着生员所穿的儒巾襕衫,或者着依据性
理大全作的深衣。4、陈设:正位:太牢(牛一羊一猪一);
登一实以太羹;铏二实以和羹;十笾实以形盐、乾魚、枣、
栗、榛、菱、芡、鹿脯、白饼、黑饼;十豆实以菁菹、芹菹、
醯醢、兔醢、筍菹、魚醢、脾析、豚(月+白);簠二实以
黍、稷;簋二实以稻、梁;篚一实以制帛;另酒尊三、爵三、
馔盘一,祝文案(在坛西),罍洗一,盥盆二。四配四坛:
羊一,豕一,铏二,爵三,簠二,簋二,笾十,豆十,篚一,
馔盘一。十哲五位共一坛:每坛豕一,篚一,爵三,馔盘一;
每位爵一,铏一,簠一,簋一,笾豆各四。东庑(西庑同):
共用豕一,篚一,爵三,酒尊一,罍洗一,盥盆一,馔盘一;
每三位为一坛,簠簋各一,笾豆各四,爵四。5、舞乐:钟
十六,磬十六,柷一,敔一,建鼓一,摶(tuan2)拊二,琴
六,瑟二,(竹子头+逐)六,笙六,鳳萧二,横笛六,埙
二,篪二,翟(头上装三根野鸡毛的杖)籥(一种管乐器)
各四十八人(六佾),麾一,引节二。6、礼仪:A就位:鼓
初严(遍燃庭燎香烛)、鼓再严(乐舞生执事者各序立于丹
墀两傍。丹墀chi2,大成殿堂前的高台。)、鼓三严(赞引引
各献官至戟门下立候)。通赞唱:乐舞生各就位。(乐舞生各
以序进立于殿庭奏乐之所,司节者分引舞生至丹墀东西两
阶,各序于舞佾之位。)通赞唱:执事者各司其事。(各执事
依次位。)通赞唱:配祭官各就位。(各赞引引各分献官至拜
位,各赞引退立东西讫。)通赞唱:献官就位。(赞引引献官
至拜位,赞引退立于献官东西两傍相向立讫。)B、瘗毛血:
通赞唱:瘗毛血。(执事者捧毛血,从正庙中门出,四配东
西哲由左右门出,两庑随之,瘗于坎,遂启俎盖。)C、迎神:
通赞唱:迎神。(舞生执羽籥,麾生举麾。)唱:乐奏咸和之
曲。(击柷作乐)通赞唱:鞠躬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献
官以下俱拜讫,麾生偃麾,乐停。)D、初献:通赞唱:奠帛
行初献礼。(捧帛者各捧帛,执爵者各执虚爵。赞引诣献官
前)唱:诣盥洗所。(引献官至盥洗所,司盥者捧盆)赞引
唱:搢笏。(献官搢笏,盥毕进巾)赞引唱:出笏。(献官出
笏)赞引唱:诣酒樽所。(引献官至酒樽所)赞引唱:司樽
者举幂酌酒。(执爵者以爵受酒,同捧帛者在献官前行。先
圣帛爵由中门入,四配帛爵左门入,各于神案之侧,朝上立。
赞引随引献官,亦由左门入)赞引唱:诣至圣先师孔子神位
前。(麾生举麾)唱:奏宁和之曲。(击柷作乐,赞引引献官
至神位前)唱:跪。(献官跪)唱:搢笏。(献官搢笏,捧帛
者转身西向跪进帛于献官右,献官接帛)赞引唱:奠帛。(献
官献帛,以帛授接帛者,奠于神位前案上,执爵者转身,西
向跪进爵于献官右,献官接爵)赞引唱:献爵。(献官献爵,
以爵授接爵者,奠于神位前)赞引唱:出笏。(献官出笏)
赞引唱:俯伏兴平身,诣读祝位。(读祝位设于庙中香案前,
赞引引献官至祝位,麾生偃麾,乐暂止,读祝者跪,取祝文,
退立于献官之左)赞引唱:跪。(献官并读祝者皆跪)通赞
随唱:众官皆跪。(陪祭官俱跪讫)赞引唱:读祝。(读祝者
读毕,仍将祝文跪置于祝案上,退于堂西)赞引与通赞同唱:
俯伏兴平身。(麾生举麾,不唱。乐生接奏先未终之乐)赞
引唱:诣复圣颜子神位前。(引献官之神位前)唱:跪,搢
笏。(献官搢笏,捧帛者跪于献官右,进帛于献官,献官接
帛)赞引唱:奠帛。(献官献帛,以帛授接帛者,奠于神位
前案上,执爵者跪于献官右,进爵于献官,献官接爵)赞引
唱:献爵。(献官献爵,以爵授接爵者,奠于神位前)赞引
唱:出笏。(献官出笏)赞引唱:伏俯兴平身。赞引唱:诣
宗圣曾子神位前。(仪同复圣,但捧帛执爵者跪于献官左,
进帛爵讫)赞引唱:诣亚圣孟子神位前。(仪同前)通赞随
唱:行分献礼。(各赞引诣各分献官前)同唱:诣盥洗所。(各
赞引引分献官至洗所,司盥者酌水)赞引同唱:搢笏。(各
分献官搢笏,盥毕进巾)赞引同唱:出笏。(各分献官出笏)
赞引同唱:诣酒樽所。(引各分献官诣酒樽所)同唱:司樽
者举幂酌酒。(各执爵者以虚爵受酒,与捧帛者俱在分献官
前行,各至堂及两庑神案之侧,朝神位立候正庙)赞引唱:
诣东哲西哲东庑西庑神位前。(各赞引引各分献官诣东哲西
者俱由左门进,东庑西庑各诣庑至神位前)同唱:跪。同唱:
搢笏。(献官并各分献官搢笏,东哲东庑捧帛者转身跪于分
献官右,西哲西庑捧帛者跪于分献官左,进帛,分献官接帛)
赞引同唱:奠帛。(分献官献帛,以帛授接帛者,奠于神位
前案上,捧爵者转身进爵如进帛仪。分献官接爵)赞引同唱:
献爵。(分献官献爵以爵受戒爵者,献于神位前)赞引同唱:
出笏。(各献官出笏)赞引同唱:伏俯兴平身。赞引同唱:
复位。(麾生偃麾栎敔,乐止,各赞引引各献官至原拜位立,
执事者亦随至樽所立候)E、亚献:同赞唱:行亚献礼。(赞
引诣献官前)唱:诣酒樽所。(引献官至酒樽所)赞引唱:
司樽者举幂酌酒。(各执爵者以虚爵受酒,前行至庙如初献
仪,赞引引献官亦由左门入)唱:诣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前。
(麾生举麾)唱:乐奏安和之曲。(击柷作乐,赞引引献官
至神位前如初献献爵之仪,行礼讫。赞引引献官如前出至原
位。麾生偃麾栎敔乐止)F、终献:通赞唱:行终献礼。(赞
引引献官并执事者,仪同亚献但麾生举麾)唱:乐奏景和之
曲。(击柷作乐行礼,复位俱如初。惟执爵者不必出庙外,
俱在庙内两傍立候撤馔。麾生偃麾栎敔乐止)G、饮福:通
赞唱:引福受胙。(进福酒者捧爵进福,进福胙者捧盘立于
神位之东,又令一执事取正坛羊左肩胙,置于盘)赞引唱:
诣饮福位。(饮福位乃读祝位也。又令二执事先立于庙内两
傍,赞引引献官至饮福位,捧福酒福胙者转身向西,立于献
官傍,前庙内二执事行于献官西,于捧爵胙者相对)赞引唱:
跪,搢笏。(献官跪,搢笏,进福酒者跪于献官右,进爵于
献官)赞引唱:引福酒。(献官接酒饮讫,两傍接福酒者跪
于献官左接爵。捧福胙者跪于献官右,进胙于献官)赞引唱:
受胙。(献官接胙讫。西傍接福胙者跪于献官左,接捧胙,
由中门出)赞引唱:出笏。(献官出笏)赞引唱:俯伏兴平
身,复位。(赞引引献官至原拜位)通赞唱:鞠躬拜兴拜兴
平身。(各官俱拜讫)H、撤馔:通赞唱曰:撤馔。(麾生举
麾)唱:乐奏咸和之曲。(击柷作乐,执事者各于神位前将
笾豆稍移动,复位立于原位。舞生直执其籥,与翟同。司节
者在东,进于东一班舞生之首T谖髡呓⒂谖饕话辔枭
住>俳诔希忠枭诘け荻鳎蛄⑾嘞颉@志。馍
洒忤輸牐种梗?lt;BR>
I、送神:同赞唱:送神。(麾生举麾)唱:乐奏咸和之曲。
(击柷作乐)通赞唱:鞠躬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各官
俱拜讫,乐尽,麾生偃麾,栎敔,乐止)通赞唱:读柷者捧
祝,进帛者捧帛。(执事者各诣神位前,待读祝者先跪取祝
文,捧帛者跪取帛,齐转身向外立)J、望瘗:通赞唱:各诣
瘗所。(正殿右中门出,四配十哲由左门出,两庑执事者取
帛随班出)通赞者唱:望瘗。(麾生举麾)唱:乐奏咸和之
曲。(击柷作乐,捧柷帛者过讫)赞引唱:诣望瘗位。(各赞
引引献官分献官陪祭官至瘗所)赞引唱:祝板一帛一段数至
九段。待焚讫,乐尽,麾生偃麾,乐止。赞引通赞同唱:礼
毕。
先王制乡饮酒礼以示尊贤养老,申孝悌揖让之道。自古乡里
有教,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周制每三年选乡间贤能,
于是在乡校由乡大夫举行乡饮酒,邀贤能之士和年高德上者
为宾、介、众宾——这一制度沿袭最久,宋代行于科举之时,
名鹿鸣宴,以嘉学子。另外,周代尚武,男子出生则悬弧,
三日则出门射箭,然后一直到髦老之际,习射皆为本分,故
于每年春秋习射,其礼大同乡饮,唯以三番射,故称乡射礼
(详后)。再就是周制十二月腊祭,乡饮尽欢,于揖让之内
斗酒自劳,一乡若狂,而又能中规中矩。汉代取周制,以周
十二月当夏十月,故于每年十月行乡饮。唐代改为季冬之月,
则为夏历十二月。自明太祖驱逐胡虏,重建中華,哀華夏礼
仪之殆尽,于是特别注重民间风化,定每岁正月十五、十月
初一,于乡校儒学行之。盖我中華广土众民,虽乡党皆有儒
学社学,而匹夫匹妇每日劳作,亦鲜能识文奉教,故先贤不
强求民间进学,但以进退揖让、尊荣贬斥之礼,使人耳濡目
染间,知老者有养,贤者有尊……于是孝悌之大道乃能行于
举手投足间。
今以明代乡饮酒礼为例,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以府州县长吏为主人,以乡之致仕官有德行者一人为宾。择
年高有德者为僎宾,其次为介,又其次为三宾,又其次为众
宾,教职为司正。赞礼、赞引、读律,皆使能者。另外,乡
校生员也全部列席,并根据他们的表现示以奖惩。并且古代
的仪式并不排斥群众围观,从大门外迎宾到堂上奏乐……都
是展示在乡民面前的。華夏重孝,但问题在于如何才能让人
们认识到老人应当尊敬呢?古人的方法便是让州县长吏(在
周代是乡大夫)来表示对老人、贤者的尊敬,这样,人们看
到连官员都尊敬老人,才知道老人是不能轻视的。以致仕而
有德者为主宾,是因为古人认为他们了解乡人中的贤达,长
官可以向他们询问,然后观察他们在礼仪中的举止,以便向
朝廷举荐。2、宾、介在堂西,主人、僎在堂东。设席:六
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堂下者
二豆,主人同宾。在东阶下离开等于堂深的位置设洗。3、
仪程:
迎宾:主人出门,在门东,宾、介、众宾在西,主人拜宾,
宾答拜,主人拜介,介答拜,这都是再拜。然后主人揖众宾,
宾揖介,介揖众宾,入门。至中道,揖,至阶,揖。然后宾
主在堂上交拜,是再拜。
主人献宾:主人取爵,降阶为主人洗爵,宾也降阶,主人辞
让,宾辞让,主人辞,宾立于西阶等候。宾主一揖让,升阶,
回到原位子,相互一拜。主人降阶盥手(表示洁净),宾亦
降,揖让而升。主人进爵,宾拜手受爵,主人回原位拜手送
爵。进脯醢俎豆,宾祭肺,哜肺,祭酒,啐酒,宾拜手称赞
酒美,主人亦拜手,卒爵。宾主相互一拜。
宾酢主人:大类上边,只是由宾献酒就是了。
主人酬宾:主人降洗,如前揖让,一起揖让升阶。主人执觯
(zhi4,酒器,形似尊而小)执事斟酒,与宾俱北向揖。主
人跪祭酒,饮讫。相互一拜,主人降洗,宾亦降。揖让升阶,
主人进觯于宾席前,宾拜手,主人回东阶后拜手。宾奠酒不
饮,宾主揖让降阶。
主人献介:略同献宾,但不用拜洗,不哜肺不啐酒,以示降
于宾。
介酢主人:略同上。
主人献众宾:主人拜众宾,众宾答拜,主人三拜,三宾各答
一拜。主人揖三宾升阶。后降洗。升阶,献三宾,拜手。荐
脯醢,三宾跪祭酒,起身卒爵,复位。主人以爵遍送堂下众
宾,荐脯醢,众宾坐祭,卒爵。主人揖宾,宾揖让,宾揖介,
介揖众宾,升阶。
一人举觯:礼生一人取觯就洗,由执事酌酒,然后由西阶升。
执觯者揖宾,宾答揖。举觯者坐祭、饮尽,揖宾,宾答。执
觯者自东阶降洗,自西阶升,至宾席前,献宾,退立于西阶。
宾揖,举觯者揖。宾奠觯,礼生复位。
迎僎、主人献僎、僎酢主人:僎至,主人、宾、介、众宾皆
降,如初入门之位。三揖三让升阶,主人拜至。主人献僎如
介礼。为僎加席,进脯醢折俎,僎祭酒祭肺如宾,不哜肺不
啐酒如介,卒爵,拜。僎酢主人如介礼。主人揖宾,宾揖僎,
僎揖介,介揖众宾,依次升阶,复位。
乐宾、献工、献笙、备乐:歌《鹿鸣》、《四牡》、《皇皇者華》。
主人献工,瑟长一人跪受,拜谢,主人拜手。为众乐工上脯
醢,瑟一人祭脯醢,祭酒,饮酒,授爵。笙入,奏《南陔》、
《白華》、《華黍》。主人献笙,笙一人拜受,主人拜送,荐
脯醢,笙一人祭脯醢,祭酒、饮酒,授爵。歌《鱼丽》,笙
奏《由庚》,歌《南有嘉鱼》,笙奏《崇丘》,歌《南山有台》,
笙奏《由仪》,奏《周南》、《关雎》、《召南鹊巢》、《周南葛
覃》、《召南采蘩》、《周南卷耳》、《召南采蘋》。
司正扬觯:主人请傧为司正,一番谦让,傧同意。主人拜,
司正答拜。司正取觯,洗讫。由西阶升,诣主人,主人请安
宾,司正诣宾席问安。司正立于两楹之间,宾主交拜(北向
再拜),司正揖宾主,复位。司尊为司正斟酒,司正自西阶
降于中庭,饮讫,揖,平身,洗觯,奠觯。
旅酬:笙《由庚》,宾持俎西之觯至主席,宾主北面揖,宾
饮讫。执事斟酒,宾授主人,主人饮讫。宾主北面揖,复位。
然后主人酬介,此时歌《嘉鱼》,然后主人酬僎,笙《崇丘》。
司正升西阶,相(辅助)旅,于是三宾依次降阶,一宾酬次
宾,次宾酬三宾,三宾酬堂下觯宾,然后司正复位。
二人举觯:礼生二人,洗觯由西阶升,揖宾、介,宾、介答
揖。二人祭酒,饮讫。自西阶降洗,升阶,执事斟酒,献宾
与介,相揖如前,宾、介奠觯。
坐饮无算爵,无算乐:司正自西阶诣主人,主人揖,请宾坐,
司正请宾坐,宾辞以俎。如是撤俎。然后乃升席坐饮,可以
进羞,无算爵,无算乐……这才算进入通常意义上的饮
酒……大家这时才可以坐下,不醉不归了。
宾出:乐奏《陔》,主人由东阶,宾、介、众宾由西阶,僎
于西阶下,至于门。再拜相送,宾、介先退,主人与众宾揖,
众宾退,主人入门,僎出,主人送,再拜,主人复位,礼毕。
以上采自李之藻《宫礼乐疏》,书中尚有奏乐曲谱。这一仪
程,基本沿袭古礼,不过没一动作,皆由通赞、引来唱告。
需要说明的是:按仪礼,在乡饮的第二天,还要宾拜谢主人,
和主人设宴慰劳司正。
《明史》中所记乡饮酒与之稍有不同,仪式简化了,但也添
加了内容:1、司正扬觯,加入司正的话:恭惟朝廷,率由
旧章。敦崇礼教,举行乡饮,非为饮食。凡我长幼,各相劝
勉。为臣竭忠,为子尽孝,长幼有序,兄友弟恭。内睦宗族,
外和乡里,无或废坠,以忝所生。2、紧接着,赞礼唱读律
令,执事举律令案于堂之中。读律令者诣案前,北向立读,
皆如扬觯仪。有过之人俱赴正席立听,读毕复位。3、次序、
内容不同,《明史》上是迎宾-迎僎-司正扬觯-读律令-
供馔-献宾-献僎-宾、僎酬主人-执事为三宾、众宾斟酒
-饮酒(三行或五行,供汤三品)-撤馔。其中也未提及奏
乐。参考《明集礼》,仪式基本同于《宫礼乐疏》,只是在旅
酬之后加入读律。从《明集礼》看,州县礼仪最完备,县邑
次之,里社就简化多了。
总之,《宫礼乐疏》的仪式更加冗烦,也就更加接近仪礼的
精神,虽然仪程并不完全相同。而《明史》的仪式,则反映
了明代对于乡饮酒礼的期望。我们说,古代乡间自治,各自
以其状况更定礼仪,所以在大原则不便的情况下,仪礼或简
或繁,本不受什么强制。《宫礼乐疏》所云,或者是以明伦
堂举行的太学乡饮酒礼为基础,故而礼乐完备,而朝廷律例
之说就可以不必。《明史》所说则接近乡间饮酒礼的状况,
更加实用,但依然不失精神。
自周至明,乡饮之礼与乡规民约并存,为華夏乡治之基石。
然而自满洲入关,严禁民间结社,后来虽容许诗社义庄存在,
然而百年文字之狱,民皆视国事、社党为畏途,于是乡饮遂
废,而乡间德治之传统亦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附乡射礼:周制春秋习射,这一活动不仅是教
民以战,更是教民以揖让之道。故而乡射礼实际上是含有习
射的乡饮酒礼。于是仪式上,乡射礼便是在乡饮酒礼的旅酬
之前,加入三番射。第一番射侧重教练,由司射挑选六名弟
子,两人为一耦,组成三耦。第二番射,侧重比赛,为每耦
的上射、下射分别记筹,以判定输赢。第三番射与第二番基
本相同,只是要跟着奏乐的节拍发箭,也只有合节的发箭才
能记筹。周代的乡饮酒礼是穿朝服的,也就是玄衣、素裳、
爵鞸,所以乡射也是。但在射箭的时候,要脱去左臂的袖子,
戴上护腕,并在右手拇指套上扳指。由于后代不再那么重视
射艺,所以乡射礼一般不在施行,不过有类似的投壶礼,只
是作为娱乐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附燕礼(即宴礼):很遗憾,除了《仪礼》的燕
礼(这是国君宴群臣的)和公食大夫礼,我还没找到其他的
古典记录。按照一般的理解,宴礼至少注意:
1、男女分席;
2、要注意座次,然后入座。仪礼是主人在东阶,客人在堂
西。后代有了八仙桌,就以朝南的坐位为上,而同排中以右
为上。如果不止一张桌子,那么要安排重要人物分别做上位,
然后由主方作陪。
3、主人要相客人敬酒(献);客人回敬(酢);主人自饮然
后劝酒(酬)
本文发布于:2022-11-15 04:27: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20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