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基本简介
唯心主义[英文:SubjectiveIdealism]哲学的基本形式之一。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
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
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因
此,在主观唯心主义者看来,主观的精神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客观世界的事物则是派生
的、第二性的。片面地理解主观唯心主义会导致唯我论,因为它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看作
是个人自我的主观精神的显现和产物,实际上就是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只能存在于个
人自我的主观精神之中,没有个人自我的主观精神,也就没有世界上的事物。中国宋明时期
的陆王学派所谓的“心即理”、“吾心即是宇宙”、“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英国贝
克莱的所谓“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等观点,就是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主
观唯心主义和唯我论观点。
2代表人物
英国贝克莱(1684年—1753年);
德国费希特(1762年—1814年);
中国孟轲(约前372年—289年)、陆九渊(1139—1192)、王守仁(1472年—1528
年)、庄子(约前369-前286)。
3基本主张
“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英国);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康德(德国);
“物是感觉的复合”——马赫(奥地利)
“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古希腊)
4相关评价
主观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
有些共产党员以为,我们信仰的是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而佛教是主观唯心主义
的宗教。事实上,佛教的理论是相当深奥的。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思想领袖陈独秀先生,1920
年在上海组织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被选为总书记,他说:“佛法之广
2
大精深,余所素信不疑者也。”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唯物唯心的判断就能把二者完全对
立起来的,它们只不过是不同的系统而已。
大家都知道,哲学是对人生、宇宙世界总的看法,涉及到精神与物质、自然与社会等各
种现象而超越于各门具体学科,并对人们认识世界提供总的方法论和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
义的观点,佛教就应该是一种哲学。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说:“宗教是整个世界总的理论,
它是包罗万象的纲领。”中国早期著名革命家章太炎则说:“佛法„„与其称为宗教,不如
称为哲学的实证者。”并且佛教也是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在历代高僧大德对释迦牟尼佛的
经文教义进行解释和注疏过程当中,形成了许多的流派,比如中观派和唯识派等等。关于对
伟大中观学派思想的开创者龙树菩萨的认识,前苏联科学院院士彻尔巴茨基教授在《佛教涅
盘概论》中说:“龙树应列入人类伟大哲学家之一。”他还把龙树的中观思想和英国现代哲
学家布拉德烈以及德国伟大思想家黑格尔的哲学观点互相进行比较后说:“布拉德烈对于日
常世界中差不多一切的概念,如事物和性质、关系、空间与时间、变化、因果、动作和自我
等都一一加以驳斥,与龙树的否定论互相吻合,这是很令人注意的。从印度人的观点来看,
布拉德烈可以说是一个纯正的中观派的哲学家;在这些相同之外,在黑格尔辩证法和龙树的
辩证法之间或者可以发现更重大的亲切的类似。”
再者,佛教的思想理论也并非盲目或随心所欲地发展起来的,它建立在严密的推理论证
基础之上。在藏地寺庙中曾有过的上千座辩经院就是一个明证,在这里佛法乃至人类思想中
许许多多的概念和观点都要通过理性的检验。所以恩格斯也在《自然辩证法》中称赞:“佛
教徒处在理性思维的高级阶段。”又说:“只有辩证的思维才是有效的。只有东方的佛教徒
和希腊人处在人类辩证思维的较高发展阶段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有一篇研究释迦牟尼佛和
黑格尔的文章,从文章的内容可看出黑格尔的辩证思想,是受到佛教思想影响的。而对于马
克思主义思想的历史渊源作过研究的人们都知道,马克思辩证思想则是与德国古典哲学特别
是与黑格尔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佛教中有丰富的辩证主义思想,并直接影响到世界
包括古今的很多大哲学家和大思想家,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者也承认的,如恩格斯在世间论中
说:“人类到释迦牟尼佛时代,辩证思维才成熟。”从此语中可得知,佛陀以前整个人类都
处于迷茫而无有成熟辩证思想的状态之中。
另外有一些人以为佛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佛法里所有的教义和理论也是凭空
唯心构造,或是仅凭个人的经验和信仰而建立起来的,并不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只有马克思
主义哲学和科学才是客观的、唯物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但这样的看法并不被佛教徒所认
同,因为佛法包括教法与证法,教法就是对宇宙世界中万事万物的看法,但它不仅仅停留在
理论阶段,而且还包括有一整套的修行实践,这就是证法。一个人若是完全地遵照佛法的教
义去实行,最后他就会亲证到佛陀所说的境界,那时佛法的教义就不只是书本上的理论而已,
而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了,所以历代证悟了的高僧大德皆异口同声地称赞释迦牟尼佛金口所言
的每一句经文皆真实不虚。从需要客观实践的验证这一点来看,马克思哲学、科学与佛教也
都是相通的,而并不是相悖的,如科学家哈尔坦因所说:“有智慧的人将宗教和科学理论并
用。”李石岑教授,曾赴欧洲各国考察西方哲学,是较早介绍宣传马克思哲学的著名学者之
一,他说:“我以为佛学的提倡,不特于对科学毫无抵触之处,而且能使科学的方法上加一
3
层深密,科学的分类上加一层正确,科学的效用上加一层保证。”现代科学之父、相对论的
开创者爱因斯坦则说:“完美的宗教应该是宇宙性的,它超越一个人化的神,无须死板的教
条及教义,包含自然现象和精神领域,基于对一些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的经验而成一体,只
有佛教才能符合这些条件”。科学是最讲求客观实际的,既然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都认为
佛教能与现代科学相依并用,那么对于那些思想陈旧老化的人,依然以为自己信仰的是客观
唯物的科学和马克思主义,是与“主观唯心主义”的佛教水火不相容,抱着这些老思想的人
现在是应该认真观察的时候了,不要以为自己的智慧和对现代科学的认识比爱因斯坦还伟
大。
如今,在物质飞速发展的世界各国正在出现种种佛教中所说的事实,如很多人能够回忆
前世,显示神通神变,以及发现非人城市等,若这些实实在在的真实例子都不承认,那就只
有在这个世界中闭塞视听来过日子,否则将无法面对现实。假如真正的现实也不承认,那怎
么还会是一个真正的辩证唯物主义者呢?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思想意识应该真
实地反映客观现实,并且我们的现实世界和社会又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的,所以我们的思想
意识也应跟得上现实社会的发展进步,如果只是一味地抱着一些陈旧观念,机械地摹仿一些
过时的传统教条模式,那怎么会有新鲜的活力和强盛的生命力呢,这也违背了马克思关于事
物是辩证发展的观点,这岂不成了假唯物主义了?
我们无论谈什么,都应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服从最符合事实的观点,这是合理的科学态
度,也是佛教的精神所在,印度前总理尼赫鲁说:“要商谈任何问题,都必须在和平及民主
的气氛中进行,就如佛教所作的教导。”可惜在我们现代的有些人没有什么观察能力,对一
些观点和说法也不知道用辩证发展和公正的态度去好好地思维。
实用主义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一派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一切有真正科学头脑的人,都要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承认先有物质世界,后有
精神现象,承认精神、意识、感觉、思想等等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也就是要承认
“物质是第一性的东西,精神是第二性的东西”这一个哲学上最根本的唯物主义原理。唯物
主义原理是一切科学对于世界的理解的唯一正确的基础。如果否认唯物主义的原理,而采取
了唯心主义的原理,如果把精神、意识、感觉、思想等等看作第一性的东西,看做是最先存
在的东西,而把一切物质现象认为,只是这些精神要素的表现,如果否认物质是不依赖于人
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存在的东西,如果采取了这一系列的唯心主义原理,那就必然要得到与一
切科学的成果完全相反的荒谬经伦的结论。
我们说实用主义只是列宁所粉碎过的马赫主义的一种流派,因此我们先就马赫主义来作
一个简单的说明。正如列宁所揭露过的,马赫主义,在实际上只是十七世纪英国已出现过的
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再版。这类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共同的特点,就是把人的主观
的感觉当做第一性的东西,他们认为我们周围的世界仅仅是由人的感觉要素所构成,而否认
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他们认为人的认识仅仅是感觉与感觉之间的联系,而否认认识是客观
存在的物质世界在人的主观里的反映。这类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会引导出怎样荒谬可笑的、与
4
任何科学常识完全相反的结论来呢?
这在列宁的《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一书里就告诉了我们:(一)自然科学证明世界是
在人类出现以前早已存在,证明人类和人类的感觉是物质世界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自然
科学在这里正是符合于物质是第一性的东西,精神是第二性的东西,客观世界在先,主观感
觉在后这个唯物主义原则的。然而,主观唯心主义者——马赫主义者却说世界不能离开感觉
而存在,那末,当世界上还没有人类或任何具有感觉的动物出现以前,自然界是否存在呢?
自然科学告诉我们是存在的,
但马赫主义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却是相反地不能不引出否认这个存在的结论。怎样避免
主观唯心主义和自然科学之间的这个尖锐的矛盾呢?
马赫主义者阿万那留斯对这问题就用了一种强辩的办法,硬说只要我们“设想”自己是
人类出现以前的世界的目击者,也就是“设想”那时也有我们的感觉,那时的世界就存在了。
但强辩并不能真正解决矛盾,这仍然不外是说,人类以前的世界原本是不存在的,只因为我
们设想自己在目击着它,于是就由于我们的“设想”而凭空出现了这个世界!而且由此还
可以推出更荒谬的结论:只要我们设想自己是天堂或地狱的目击者,那末天堂和地狱也应该
存在的了!
(二)主观唯心主义在逻辑上必然要“走向唯我论”的结论,即认为世界的一切事物都
只是“我”的感觉的表现:除了“我”和我的感觉而外,世界上不存在任何其他的东西;就
是我周围的朋友,我的父母,也是我的感觉所产生的!
(三)自然科学证明:人的思想是人脑的作用。但是按照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来说,人
的思想也不能算是脑的作用,因为脑的本身也无非是一种“感觉的复合”。在这个问题上,
阿万那留斯竟把“头脑底思维”叫做“自然科学底拜物教”,公开地向科学宣战了。(注:
以上参看列宁:《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第一章。)
(二)实用主义不承认“实在”是物质的客观实在
实用主义哲学的反科学本质,与列宁所揭露的这一切并没有多少差别。实用主义同样不
承认物质的客观实在,而把它归结为感觉和观念的复合。胡适写过一篇《实验主义》的文章,
对实用主义做了个全面介绍,这篇文章里说明了实用主义者是如何来看“实在”的。胡适根
据詹姆士的话这样说:“我们所谓‘实在’含有三大部分:(A)感觉,(B)感觉与感觉之间及
意象(注:“意象”也可译作“观念”。)与意象之间的种种关系,(C)旧有的真理”(见《胡
适文存》,卷二,一○五页)。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实用主义不承认“实在”是物质的客观实在,相反地却把实在看做
仅仅是人的主观领域以内的东西。实用主义者所谓实在,原来是和马赫主义的看法一样,只
是感觉,感觉(及意象)之间的关系,以及“旧有真理”等主观要素的复合。(实用主义者
的所谓真理,也是纯主观的东西,即“真理原来是人造的,是为了人造的,是人造出来供人
用的。”)这不是很明白的主观唯心主义么?
从实用主义观点看来,“实在”既然是感觉和观念的复合,它自然是人造的了。胡适说:
5
“实在是我们自己改造过的实在。这个实在里面含有无数人造的分子。实在是一个很服从的
女孩子,他百依百顺的由我们替他涂抹起来,装扮起来。”(《实验主义》,见《胡适文存》,
卷二,一○六页)他举了一些例子,如诗人的感觉和植物学者的感觉如何不同,一百个大钱
可以有各种摆法等,企图使人相信他们那一套胡说。其实,无论诗人或植物学者,其感觉都
是物质的客观实在影响于其感觉器官而后发生的,人们的感觉虽然不同,物质的客观实在却
自有其本来面目,决不因人们如何感觉它而改变。一百个大钱尽管可以有不同的摆法,可是
这些摆法,无非反映了一百个大钱这一客观实在所有的各种数的关系,要多一种摆法或少一
种摆法,都不是人所能任意造作的。
实用主义者从他们的主观唯心主义出发,荒谬地认为客观实在的变化发展是人的主观所
“制造”出来的。胡适引用他的老师的话:“实验主义以为实在正在制造之中,将来造到什
么样子便是什么样子”,并把这种实在论称为“创造的实在论”(《实验主义》,见《胡适文
存》,卷二,一○七页)。我们反对形而上学,反对把“实在”看做一成不变的东西,但也
反对这种主面唯心主义的所谓“创造的实在论”。
客观实在的变化发展是客观实在自己的运动,这样的运动产依循着客观实在本身所固的
规律的,决不是象主观唯心主义所说的那样由人的主观所任意“制造”出来的。天体的演化,
生物的历史,人类社会的发展,一切事物的运动,毫无例外地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这个原
理,而反驳着主观唯心主义。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人的主观对客观实在的能动作用。我们是很重视这种作用的。人
通过实践能够认识客观实在,能够发现客观实在本身所固有的运动发展规律。自然科学和社
会科学就是研究和揭发这种客观规律的学问。不但如此,人还能够依靠、利用这种客观规律,
来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这正是人区别于物的地方。可是,辩证唯物主义承认人的主观的能
动作用,和实用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说人能够任意地“涂抹”、“装扮”客观实在,任意
地“制造”客观实在的变化发展,是根本不同的。首先是前提不同。承认物质是第一性的东
西,精神是第二性的东西,承认人们的生活条件决定人们的精神生活,这是辩证唯物主义承
认人的主观的能动作用的前提。而实用主义却相反。人的行为、行动,都是通过主观的,但
人的主观,他的所见、所思、所欲,为什么正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却只有在人的主观的外面
才能找到真实的答案。人的愿望、目的,要服从于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规律,在客观条件所许
可的限度内,才能够实现,或大体上实现;否则一定要在实际行动中碰得头破血流,一定要
遭到失败。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原理。主观唯心主义却不承认这些原理,要把客观实在
任意地“涂抹”、“装扮”和“制造”。
实用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荒谬,和马赫主义是同样的。不管他们怎样狡猾地躲闪,总
是免不了引导出唯我论的和彻底反科学的结论来。但仅仅指出这一点还是不够的。实用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的荒谬可笑的反科学的观点,是反映着一种极端反动腐朽的阶级实质的。
帝国主义时期的资产阶级,已是处于“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垂死境地,社会发展的客观
规律注定了他们的必然灭亡的前途,而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斗争,就是要依循着社会
发展的规律,把它一步一步地送入坟墓。但反动派并不甘心于自己的死亡,他们还要用一切
方法极力挣扎,以图苟延残喘。其方法之一,就是在思想上否认物质世界有其自己发展的客
6
观规律,否认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硬说“实在”的变化是可以任随便“制造”的。用这样
的谎言来欺骗人民,其目的是想使人民看不清现实生活,看不清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看不
清残暴腐朽的反动统治者的必然灭亡前途,看不清人民自己的斗争力量就是打倒反动统治者
以促进它的灭亡的决定力量,这样来图谋解除人民的思想武装。在后又在另一方观,趁机制
造种种花言巧语,来把“实在”加以“涂抹”和“装扮”,把十分丑恶和腐配的反动派统治
这一个“实在”“装扮”成纯洁无罪的漂亮女子,使它能够骗取人们的拥护,以达到苟延残
喘的目的。实用主义者胡适,就曾经用了最大的努力想使他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发挥这样的
反动作用的。他无耻的任意“涂抹”中国历史和中国现实。他否认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否认
旧中国有封建势力的存在,硬说中国的封建制度在两千年前已经消灭了。妄图以此来欺骗人
民,否定工人阶级所领导的广大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这就是实用主义用主观唯心主义来歪
曲“实在”的真正的用意!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客观规律,究竟是不依赖人的意志为转移
的,客观实在决不是可以任凭人的主观意志来随便“装扮”的“狠服从的女孩子”。只有认
识了这些规律,依循着和利用着这些规律,才有可能胜利地进行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活动。
只有象原子物理学家那样揭示了原子能的规律,才可以使这种无比伟大的自然力量服从人的
役使,使它变为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只有象马克思主义者这样认识了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
规律,才能领导劳动人民推翻俄国沙皇的统治,击败法西斯反动军队,打垮美帝国主义和蒋
介石匪帮在中国的统治,才能建设美妙无比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反之,如果违背了
自然发展和社会发的客观规律,妄想依着主观的企图来倒行逆施,任意“涂抹”和“制造”
客观实在,那末,最多也只能在极短暂的时间之内造成一种自欺欺人的假象,而这假象终归
要被客观发规律淹没得干干净净的。中国古代传说中有“宋人”用“拔苗助长”的方法想人
工地使自己田里的庄稼快些长起来,结果一转眼间他的麦苗反而死掉了,这是说自然界的变
化并不是那样“百依百顺”地可以任人随意“装扮”和“制造”的。中国古代的老子曾主张
使人类社会恢复原始公社的某些状态,但原始公社终归一去不回。胡适死心塌地地拥护美蒋
反动统治,但丝毫不能挽救美蒋的垮台。真麻烦,社会的“实在”竟是那样“顽固”,竟不
肯成为胡适所幻想的那种“很服从的女孩子”!
胡适并不是不曾苦心地努力来把他那主观上的“女孩子”“涂抹”过和“装扮”过,但
是,真麻烦,胡适的纸上的“涂抹”和“装扮”竟丝毫也没有改变客观实在的本质,甚至于
也不能改变客观实在的外形,中国人民始终看得出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狰狞的野兽面貌,
并且已经用自己的力量把它打倒了。人民并没有因为胡适的“涂抹”“装扮”而把它们误为
漂亮女子。
(三)用“经验”这字眼来掩盖的主观唯心主义
我们已经根据实用主义才所谓的“实在”这个概念,揭露了它和马赫主义是同样的主观
唯心主义哲学,对于这一个事实,胡适的拥护者丁文江曾公开承认过,他在一篇叫做《玄学
与科学》的文章里说:“„„赫胥黎、达尔文、斯宾塞、詹姆士、皮尔生、杜威,以及德国
马哈(注:马赫的异译。)派的哲学„„以觉官感触为我们知道物体唯一的方法,物体的概
念为心理上的现象,所以说是唯心。”并把这种唯心主义叫做“存疑的唯心论”(见《科学
与人生观》上卷,该文,一二~一三页)。
7
意思就是说这是对于外界事物的客观实在性抱有怀疑态度的唯心主义。但是,胡适却不
象他的徒党这样老实,他极力想掩盖实用主义的主观唯心主义的面貌。他跟着他的狡猾的美
国老师杜威假装说实用主义不谈唯物唯心的问题。他举了杜威关于“经验”的“见解”作为
例子,想证明杜威对于唯心唯物的问题是采取了“以不了了之”的态度,并且还借此大捧杜
威一顿,说杜威能把这样一类的问题撇开不谈,可算得“在哲学史上,是一个大革命家!”
可惜,胡适对于哲学的历史未哆懂得太少了。实际上杜威并不是第一个这样的“大革命家”。
以某种关于“经验”的见解为标榜来掩盖唯物唯心的区别的“大革命家”,在马赫主义者阿
万那留斯的信徒中间早已出现过了。列宁在《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一书里这样写道:“我
们只能怜惜那些相信阿万那留斯及其一伙的人,他们以为经过‘经验’这个字眼就可超越唯
物论与唯心论底‘陈旧的’差别。”(注:《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三年
版,一七六页。)
杜威也正是企图经过“经验”这个字眼的把戏来使人们相信他真是超越了唯物唯心的
区别的。杜威真的超越了这个差别吗?让我们来仔细研究罢。据胡适的介绍,杜威关于经验
的见解,有以下几条——
“(1)旧派人说经验完全是知识。其实依现在的眼光看来,经验确是一个活人对于自然
的环境和社会的环境所起的一切交涉。
“(2)旧说以为经验是心境的,里面全是‘主观性’。其实经验只是一个物观(应译作客
观。——艾)的世界,走进人类的行为遭遇里面,受了人类的反动发生种种变迁。
“(3)旧说于现状之外只是承认一个过去,以为经验的元素只是记着经过了的事。其实
活的经验是试验的,是要变换现有的物事;他的特性在于一种‘投影’的作用,伸向那不知
道的前途;他的主要性质在于联络未来。
“(4)旧式的经验是专向个体的分子的。一切联络的关系都当作从经验外面侵入的,究
竟可靠不可靠还不可知。但是我们若把经验当作应付环境和约束环境的事,那末经验里面便
含有无数联络,无数贯串的关系。
“(5)旧派的人把经验和思想看作绝对相反的东西。他们以为一切推理作用都是跳出经
验以外的事。但是我们所谓经验里面含有无数推论。没有一种有意识的经验没有推论的作
用。”(《实验主义》,见《胡适文存》,卷二,一一一、一一二页)
胡适还引用了杜威的话,把这几条作了一个简单的概括,说:“经验就是生活”,“经
验不光是知识,经验乃我对付物,物对付我的法子。”(同上,一一三、一一四页)杜威的这
些“见解”,乍看起来是很令人迷惑的。在这里,他把人和环境,主观和客观,过去、现在
和未来,个体和周围的关系,以及思想等等,这就是说,一切的一切,象煮大杂烩一般地全
部搅在他的“经验”概念的锅子里,以为这样一来,就可以“掩盖了哲学上唯物论的路线和
唯心论的路线”(注:列宁:《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三年版,一七五
页。),就可以使人得到一个“以不了了之”的印象了。其实,
杜威怎能掩盖得了?他又何尝是真的“以不了了之”的态度来对待唯物唯心的问题呢?
8
他的这些“见解”里既然涉及到人和环境,主观和客观,我和物之间的关系,既然把经验解
释做“我对付物,物对付我”的关系,就不能回避那划分哲学上唯物主义路线和唯心主义路
线的根本问题:在人和环境,主观和客观,“我”和物两者之间,哪一方面是第一性的,哪
一方面是第二性的呢?
如果杜威把人的主观或“我”看做第一性的东西,而把客观环境和“物”看做是必须依
赖人的主观为转移的东西,那末,不管他在表面上的样子是装得多么不偏不倚,而在实际上
他仍然只是在唯心的路线上来解释经验,根本没有“超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而
事实上恰恰就是如此。为要证明这一点,首先我们不要忘记实用主义者对于“实在”的主观
唯心主义的看法。实用主义者既然把“实在”看做人的感觉和观念的复合,看做是任人随意
“涂抹”“装扮”的“百依百顺”的“女子”,那末,他们对于客观“环境”或“物”(这
当然是属于“实在”的范畴之内的)也就不会看做是不依赖人的主观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东
西,而只能把它们也看做主观的感觉和观念的复合。所以,尽管杜威在表面上装得好像四平
八稳地说经验是人和环境,主观和客观,“我”和“物”的“相互关系”,似乎是把两者平
等看待的,然而在实际上他终归是按唯心主义原则把人和主观或“我”放在第一性的地位,
而把客观环境或“物”看做主观感觉和观念的表现。为要证明这一点,我们不妨让杜威用他
自己的话来供出他是如何了解“环境”这个概念。杜威说:“环境,换句话说,就是与个人
的需要,欲望,目的和能力相互作用着以构成现有经验的任何的条件。一个人即使建筑一座
空中楼阁,他也是与其在想象中所构成的对象互相作用着。”(见美国拉特纳尔编《杜威的
哲学》选集,一九三九年纽约版)这些话告诉我们什么呢?它告诉我们,杜威没有把“环境”
看做不依赖人的主观意志而在外界独立存在着的客观条件,而仅只是在与人的(而且是“个
人”的)主观需要、欲望、目的和能力等相互作用中才能存在的条件,它的存在是从属于个
人的的主观的;而经验则是与人的主观幻想中的“空中楼阁”在原则上相同的东西。
本文发布于:2022-11-15 03:14: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16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