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谢太傅盘桓东山

更新时间:2022-11-12 03:50:44 阅读: 评论:0

天津新东方中考冲刺班-开拓近义词


2022年11月12日发(作者:我的歌声里歌词 曲婉婷)

谢安的小故事

风神秀彻

谢安还只有四岁的时候,桓温的老爸桓彝到谢家来做客。这桓

彝也是个有名的大名士。桓大名士到了谢府,一见到四岁的谢安,立

刻就喜欢上了,忍不住地赞叹,哎呀,这孩子好啊:“风神秀彻,后

当不减王东海!”这个王东海就是王承,也是当时很出名的人物,为

官清静,很受百姓爱戴,并且极有风度。桓大名士这话,还是颇有道

理,后来,谢安的功绩和名声果然是“不减王东海”。

“潇洒”的来历

谢安和王羲之是非常好的朋友,但谢安和王献之也是非常好的朋

友。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大书法家,继谢安之后的又一代

风流领袖。谢安跟父亲和儿子的关系都很好,全当是平等的朋友,王

献之对谢安说话,也常没大没小。王羲之另一个著名的儿子,那个“乘

兴而来,兴尽而去”的王徽之,同谢安交往时,也常如此。但谢安从

来没有不高兴,好像还挺喜欢。

王献之一生都是非常爱戴谢安的,并在他的官府里做长史。一次,

王献之忽然称赞谢安说:“您本来就是最潇洒的。”谢安回答说:“我

不潇洒,你这么说我很高兴,我自己就是身心比较顺畅罢了。”

偶像效应

谢安俊雅的容貌,潇洒的风度,很快就使他成为了那个时代的

偶像。有一回,还因为这偶像效应,让他的一位穷老乡发了笔不小的

财呢。他这位穷老乡最早是个县令,后来被免了官,日子过得不咋样,

想回家里去,但盘缠都不够用。谢安有心赠他些盘缠,但又怕伤了他

的面子。于是就问他还有什么能换钱的东西。这个穷老乡说,他别的

什么也没有,就是去年想做生意没做好,还剩下五万把根本卖不出去

的蒲葵扇。谢安想了想说:“不如我给你推销推销吧。”于是,他就

从中随意地拿了一把,平时与名流们交谈的时候,就总是拿在手里,

显得很喜欢的样子。诸位名流见此,想:哎呀,原来这蒲葵扇也很好

啊,拿在手里也蛮潇洒嘛。于是,名士们还有那些倾慕名士的人,纷

纷购买,建康居然掀起了一股蒲葵扇抢购风,五万把蒲葵扇不久就倾

销一空。谢安这个穷老乡,不但挣了盘缠,还发了笔不小的财,喜滋

滋地回家去了。

这就是“新会蒲葵”的故事,一直到清末民初,“新会蒲葵”都是个

很响亮的品牌呢。

老翁可念

谢安从小性情温和,不很爱说话,是懂事的乖孩子。七八岁时,

大哥谢奕当了县令,他把小谢安接到身边来玩儿。

有一回,他审案子,谢安穿着青布裤,乖乖坐在一边儿看着。

正好有一个老头儿犯了法,谢奕想不出好办法惩罚他:这老东西,打

也打不得,关也关不得,可怎么办?他忽然脑袋一热,想出了个妙法。

他让手下取来两壶酒,命令老头儿喝下去,都喝了,就饶了他。老头

儿虽然害怕,但也没办法,咕咚咕咚喝起来了。老头儿喝完一壶,醉

得满脸通红,实在喝不下了。谢奕看了,哈哈大笑起来,命令他接着

喝。这时,谢安忽然对谢奕说:“阿兄,这老翁多可怜,你怎么能这

样做呢!”谢奕没想到这孩子居然来教育他,但看谢安十分郑重的表

情,也觉得有点儿不合适了。于是说:“你是想放了他吧。”说完,

就下令把那老头儿放走了。

两位宰相的“会晤”

历史上东晋两位最有名的宰相,一个是王导,一个就是谢安,

东晋能够维持这么多年,他们俩是最大的功臣了。有趣的是,这两位

宰相,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首先他们都是道家的推崇者,执政时都采

用清静不扰民的政策,让百姓休养生息,所以两人当政时,都把国家

治理得十分安定。其次,他们都风度潇洒,是一代风流领袖。

当时人们常把他们两个相提并论。只是说,谢安要更文雅一些。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里的王谢就指王导的家族瑯

琊王氏和谢安的家族陈郡谢氏。他俩都是各自家族里最辉煌的人物。

在谢安十几岁的时候,这两位宰相,还曾经有过一次“会晤”呢。

其实,王导比谢安大44岁,王导去世那年,谢安才19。王导去世的前

几年,谢安曾经去拜访他,结果彼此都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王丞相对

这个后辈大为欣赏,结果很快,谢安的名声就又上了一个台阶。而王

导也给谢安留下了终生不忘的好印象,当他执政时,对当年王导的很

多治国之道,仍然十分认可呢。

难缠的爱弟

谢万是谢安的弟弟。有一年,谢万当了官,谢安深知他不是那块

料儿,就老得给他出主意,想办法,还时不时地到他当官的地方去(吴

兴郡),每天早上叩屏风叫他赶紧起床办公。谢万当将军,谢安得一

一亲自去拜访他的手下,以“深著恩信”。后来要不是谢安替他聚拢了

人心,谢万不战即溃后,就差点儿被手下们杀了。谢安出仕前,估计

有30%的心思都花在了这好弟弟身上。不过奇怪的是,谢安居然一辈

子都十分喜欢他。谢万去世后,,谢安伤心得不得了,居然十年不听

音乐。

言传与身教

谢安绝对是个温存的家长,他是从不训斥子弟们的,体罚那就更

不可能。这就是以身作则。有一回,他的夫人刘氏管教儿子(刘夫人

可是个既机智又厉害的女人噢!)。她教训了儿子半天,可谢安却在

一边儿一语不发。夫人一看他的悠闲,立刻不满意了,问他:“哎?

我怎么从来没看见你教训儿子啊?”谢安笑着说:“噢,我只是喜欢

用自己来教育他们罢了。”

“熏老鼠”的故事

胡儿的爸爸是谢安早死的二哥谢据,胡儿打小身体就很不好,

因为这些原因,谢安对这个孩子一直特别疼爱。谢据很小的时候,有

老鼠常常跑到房顶来,他就曾经爬上房去,点起烟熏老鼠。后来,社

会上的人说起这件事,都嘲笑谢据,觉得他这行为很愚蠢。有时当着

小谢朗也会说,但只说“有人”,却不提是他老爸干的。傻谢朗一点儿

不知道,就跟着人家一起嘲笑。这样的事儿还发生了不止一次。

谢安听说此事觉得,这事儿得告诉胡儿了,老跟着人家嘲笑自

己死去的爹,他自己还得意呢。于是有一天,等谢朗又说起这事儿来,

谢安就很温和但又很郑重地对他说:“胡儿,你知道吗?人们常拿这

个来嘲笑你父亲,并且还说是我跟他一起干的……”谢安不愿意让胡

儿小看他父亲,就宁愿背黑锅,把自己也一起扯上,好让胡儿早点儿

明白。

胡儿听了谢安的话,一下子就怔住了,好半天说不出话,想起自

己从前的行为,羞愧地跑进屋子里,好几天不出门。而后来,当再听

到别人嘲笑什么人什么事,他都不再随意地附和了,他已经认识到,

嘲笑别人是不对的行为。

“咏絮才”

一个大雪天,谢安把孩子们召集起来,给他们讲文章义理。这时,

雪下得更大了,谢安忽然兴致大起,欣然问孩子们:“白雪纷纷何所

似?”这时,胡儿谢朗立刻回答:“空中撒盐差可拟!”而当时只有

六岁的谢道韫想了想,忽然充满暇想地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

安听后,十分欣赏,笑得合不拢嘴。这就是“咏絮才”的来历。

谢太傅盘桓东山

谢安隐居东山时,和孙兴公等人乘船出海游玩。突然风起浪涌,孙绰、

王羲之等人神色惊慌,提议回去。太傅这时兴致正旺,吟啸不语。船

夫觉得太傅散淡高兴,就继续向前划去。不久,风越发大了,浪也猛

起来,众人都大声叫嚷,坐立不安。谢安慢条斯理地说:“这样看来,

恐怕是该回去了吧?”大家立即响应,就回去了。从这件事里人们明

白了谢安的气度,认为他完全能够镇抚朝廷内外,安定国家。

惮其旷远

桓公(桓温)埋伏好甲兵,摆下宴席,请朝中的大臣都来赴宴,

准备趁此杀掉谢安、王坦之。王很害怕,问谢安:“有什么办法吗?”

谢安神色不变,对王坦之说:“晋室的存亡,在此一行。”于是和他

一起赴宴。王坦之内心的恐惧,越发在脸上显现出来。谢安的沉着从

容,也更是表露在外表。他望着台阶,走到座位上,还像洛阳书生那

样,吟诵嵇康的“浩浩洪流”诗句。桓温被谢安的旷达高远的气度所

慑服,就急忙撤掉了伏兵。王坦之、谢安以前齐名,自此以后,二人

的优劣就分辨出来了。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03:50: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1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已知a
下一篇:empty的反义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