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

更新时间:2022-11-12 03:49:03 阅读: 评论:0

高中补课-圈字组词


2022年11月12日发(作者:cad建筑制图入门)

纸上谈兵阅读答案

纸上谈兵阅读答案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阅读答案,

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你知

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可以有效帮助到我们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

家收集的纸上谈兵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纸上谈兵阅读答案1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短文,完成第11第14题。(15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

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

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赵奢)

言兵事,奢不能难(驳倒),然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

(危险的场合),而括易言之。使赵(赵国)不将括即已,若比将之,破赵

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赵国大将),悉更约束(规定),易置军吏。秦将白起

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

十余日,军饿,赵括出(带领)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

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节选自《史记》)

1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3分)

①公将鼓之。()②既克,公问其故。()

④秦悉坑之。()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尝与其父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答:

21.根据乙文内容,用一个成语做乙文的标题,并说说成语的意

思。(3分)

成语:(1分)

意思:

22.根据这两段文字的内容,你认为曹刿的论战与赵括的谈兵有

什么不同?说说你的看法。(3分)

参考答案:

19.该题考的是理解常用的文言词。(4分)

(1)击鼓(进军)(2)已经(3)埋

20.赵括曾经和他的父亲谈兵事,他的父亲不能驳倒他,却不说

(赵括)善于打仗。(2分)

21.该题考的是成语。(3分)参考答案:纸上谈兵(1分)在文

字上谈用兵策略,比喻不联系实际情况,发空议论。(2分)(没有比

喻义,只给1分)

22.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3分)答案示例:曹刿的论

战源自于他对战场情况、形势的仔细观察与准确分析,源自于他丰富

的实践经验;而赵括的谈兵只抱书本知识,没有实践经验,只会夸夸

其谈,没有实践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各2分)

纸上谈兵阅读答案2

纸上谈兵

《史记》上说,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学习兵法,

善于谈兵,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代替廉颇当将军,只按兵书条例

办事,不懂得灵活变通,结果,长平之战被秦兵打败,全军覆没。后

用“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

成为现实。

1、“纸上谈兵”的“兵”意思是____________。

2、词典一般对成语的出处、典故都酌情引述。“纸上谈兵”这个

成语出自_______;故事中指(谁)_______“纸上谈兵”。

3、用“~~~~”画出这个成语所比喻的意思。

4、根据词典的解释,请你判断下面句子中的“纸上谈兵”的用法

是否正确。(正确的打√,不正确的打×)

(1)在安装机器设备时,他只会纸上谈兵,讲得头头是道,弄了

半天机器还是不能运转起来。()

(2)王宏铭纸上谈兵的工作作风,深得大家的好评。()

参考答案:

1、用兵,指打仗。

2、《史记》赵括

3、“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

实”。

4、(1)√(2)×

纸上谈兵阅读答案3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

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

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

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

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④,所友者以百数,

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

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

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

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

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

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

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

悉坑之。

【小题1】用些线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王以/为何/如其父B.王/以为/何如其父C.王/以为何/如

其父D.王/以为何如/其父

【小题2】解释文中划线的字(2分)

(1)、使赵不将括即已()(2)、及括将行()

【小题3】说说“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的

意思(2分)

【小题4】从文中可以看出赵括是个怎样的人?(2分)

【小题5】读了这段文字你获得了一些什么启示呢?(2分)

答案

【小题1】B

【小题1】(1)、以……为将(2)、等到

【小题1】(赵括)曾经和他父亲赵奢谈论军事,赵奢不能难住他,

然而(赵奢)并不赞美他。

【小题1】只会夸夸其谈、没有真才实学、贪图钱财(或贪图小利)

【小题1】例如:(1)、成功来自于生活实践,读死书或死读书

行不通。(2)、做人必须踏踏实实,不能光说不练,只会夸夸其谈的

人是不会有真才实学的。(3)、做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

生搬硬套书本知识。(4)、从赵王做决定可以看出,为人为事要善于

听取别人的有益建议。

解析【小题1】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根据句子的含义

划分节奏。B正确。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

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

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

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小题1】只要观点正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纸上谈兵阅读答案4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

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

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

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

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

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

以应。

(节选自《愚公移山》)

【乙】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使括代廉颇

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

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

大王及宗室所赐币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

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

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

愿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

即有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曰:“不也。”括既行,代廉颇。三

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括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节选自清代吴敏树《书谢御史》)

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荷担者三夫__________________(2)赵兵果败,括死军覆

__________________

(3)母置之,吾计已决矣_______________(4)即有不称,妾得

无随乎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

分)

A.且焉置土石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括母上书言于王曰

C.尽以与军吏、士大夫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D.始龀,跳往助之王终遣之

22.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节奏,划两处。(2分)

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

23.翻译下面文言语句。(4分)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乙文描写了一位有德有识的母亲。她上书推辞儿子为将,说

明她深明大义,有自知之明;她能看出儿子和丈夫的差别,说明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讨得“无随”的承诺,说明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

20.(1)肩负、扛(挑)(2)覆灭(3)放弃,放下不管(4)

称职(4分)

21.D(2分)

22.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2分)

23.(4分)

(1)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和小孩子都

比不上。(2分)

(2)他父亲当时做(是)大将,用自己的俸禄供养的食客(谋士)

要以“十”这个数目来计算,所结交的朋友要以“百”这个数目来计

算(此句可意译,翻译出大意即可)(2分)

24.考虑问题周到,观察细致入微(答出一点即可)见识深远、

处事周密(答出一点即可)(2分)

纸上谈兵阅读答案5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

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

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

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

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④,所友者以百数,

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

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

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

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

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

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

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

悉坑之。

用些线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王以/为何/如其父B.王/以为/何如其父C.王/以为何/如其父

D.王/以为何如/其父

解释文中划线的字(2分)

(1)、使赵不将括即已()(2)、及括将行()

说说“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的意思(2分)

从文中可以看出赵括是个怎样的人?(2分)

读了这段文字你获得了一些什么启示呢?(2分)

答案

B

(1)、以……为将(2)、等到

(赵括)曾经和他父亲赵奢谈论军事,赵奢不能难住他,然而

(赵奢)并不赞美他。

只会夸夸其谈、没有真才实学、贪图钱财(或贪图小利)等

例如:

(1)、成功来自于生活实践,读死书或死读书行不通。

(2)、做人必须踏踏实实,不能光说不练,只会夸夸其谈的人是

不会有真才实学的。

(3)、做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书本知识。

(4)、从赵王做决定可以看出,为人为事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有益

建议。

解析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根据句子的含义划分节奏。

B正确。

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

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

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

思想性格特征。

只要观点正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纸上谈兵阅读答案6

我不过是纸上谈兵的人

秦珍子

当卡洛琳接起电话的时候,她的丈夫托马斯·萨金特正像往常一样,

急匆匆地准备出门,他要搭乘火车去普林斯顿大学。在那里,研究生

们在等着他上宏观经济学理论课。

然而,这注定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早晨,电话里带着瑞典腔调的人

为托马斯·萨金特报告了一个好消息,这位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获得了

20xx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一同获奖的还有他的老同学、老同事普林斯

顿大学的克里斯托弗·西姆斯教授。

比起西姆斯的惊喜,萨金特显得很淡定。我还没备好课。这位68

岁的老教授说。他既没有马上将喜讯昭告天下,也没有对瑞典皇家科

学院发表任何获奖感言,而是按时登上了纽约开往普林斯顿的.列车,

并伏在车厢的小桌上认真备完了课。

我获得了诺贝尔奖,但是讲不好课,学生们是不会饶恕我的。萨

金特说,他让随后而至的所有采访电话都扑了空。

这份坚持早在50年前就显露无遗。那时,17岁的高中生萨金特

正面临一个重大选择提前一年毕业,去俄勒冈州立大学攻读;或者再

等一年,就能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托马斯的父亲正好有机会在

俄勒冈州开一家公司,全家都能搬去。我不要去俄勒冈,我要去伯克

利。如今91岁的查尔斯回想起儿子当时倔强的表态,禁不住笑出声来。

家人一路向北搬迁,而那个有主意的年轻人则沿着他的学术道路奔跑

下去。

如果为全能型的萨金特涉足的学术领域画张地图,那绝对称得上

是横跨文理。他在伯克利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又在哈佛大学获得了

哲学博士学位。在研究经济学和在几所大学任教的过程中,这个一直

逃避数学的青年学者渐渐意识到了数学的重要性。他花了十多年时间

投入数学学习,甚至已经当上教授了,还常常到数学系本科生和研究

生的课堂上去旁听。

萨金特努力让外行的记者们了解自己的研究,我们基本上算是数

据历史学家。而在跟诺贝尔基金会官员的对谈中,萨金特干脆更加简

要地表示,我们只不过是纸上谈兵的人物,靠观察数字来努力搞清楚

正在发生的问题。萨金特这种平实、通俗的风格在严肃的经济学理论

界是出了名的。在被问到他的理论可否预测资产价格时,他的回答只

有一句:市场价格集合了所有交易者的信息,所以很难预测。

萨金特对学生的要求从不休闲。他非常严格,即便是研讨小组,

学生也不得无故缺席,还规定讨论时不得胡乱引申。一个学生回忆道,

在要找工作的那个学期,萨金特会把所有学生组织起来,一个个进行

模拟面试。有学生私下请教论文撰写中的问题,他也会坚持用正式答

辩的方式解决。在纽约大学,萨金特和妻子卡洛琳组织了一个论文研

讨小组,他负责学术,妻子提供食品饮料,还用自家的炉子烤制风味

蛋糕。小组讨论几乎风雨无阻,地点有时在学校,有时就在萨金特自

己家中。

除了严谨和亲善,许多学生都知道,老萨最爱讲故事。从打野鸭

到钓鲑鱼再到选红酒,萨金特什么都讲。即便是在诺贝尔经济学奖新

闻发布会上,萨金特也没忘记对严肃的问题做一些幽默的化解。在西

姆斯回答完美国财政赤字问题后,话筒被推给了萨金特,结果他搪塞

了一句:我以为你会问欧元的问题。一阵笑声和掌声过后,记者配合

地又问:那欧元会怎样?这一次,萨金特直接把话筒推给了身边的西姆

斯,并带着调侃的语气说:你觉得呢?又引来一阵哄笑。

在某一堂宏观经济学和《百年孤独》串讲课即将结束时,他向学

生们告别,你们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能力,我看过许多学生,我知道你

们这些人超出我教过的平均水平,我想说,不要放弃研究。说着,他

拍掉手上的粉笔灰快步向门口走去,学生们集体鼓掌,直到他走进楼

梯再也听不见。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1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文中非同寻常一语,既是对萨金特获奖日子的意义的强调,也

是对他淡定态度的褒扬。

B.萨金特父亲欣赏儿子的坚持,没有让萨金特随家北迁,而是让

他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书。

C.萨金特说我们只不过是纸上谈兵的人物,表明他的研究是基于

数据的,同时表现了他的朴实与谦逊。

D.在学生毕业前夕,萨金特会组织学生逐一进行模拟面试,这反

映了萨金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E.本文选取萨金特教学和应对外行的几个场面来表现他的可亲可

敬,同时采用倒叙手法来突出他的学术成就。

14.文中写西姆斯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5.从萨金特身上,可得到哪些治学启示?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13.(5分)BE(B项:文中没有反映当时父亲欣赏儿子坚持的信息;

E项:本文时空交错,并未采用倒叙的手法。)

(5分。答对一项给3分,答对两项给5分。)

14.(4分)交代一同获奖的还有西姆斯,并以西姆斯的惊喜来突出

萨金特的淡定。写西姆斯把话筒推给萨金特一事,通过萨金特的应答,

突出萨金特的幽默、低调与机智o

15.(6分)示例:

①要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学术规范,认真负责地对待自己的学习

与研究工作o②要相信自己,有自己明确的治学追求,并能坚持不懈。

③要努力发现自己的不足,扩大自己的学术视野,以求融会贯通,提

升自己的治学水平。(一点3分,答对两点即可。如有其他观点,言之

成理亦可。)

纸上谈兵阅读答案7

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自幼熟读兵书,谈论起行军打仗来,

头头是道,有时连他父亲都说不过他。赵奢知道自己的儿子只是说说

而已,没有带兵打仗的真本事,临终前对赵括说:“你不是当大将军

的人才,千万不要担任将军的职务。如果你当了大将,会给赵国军队

带来覆灭的命运。”

公元前262年,泰国进犯赵国。久经沙场、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

大将军廉颇领兵二十万前往抵抗。廉颇见秦军强大,就在长平筑垒固

守,最终与秦兵形成对峙局面。秦国见一时无法取胜,就派间谍到赵

国去散布流言,说廉颇惧怕秦兵,秦国特别担心赵王任命赵括为将。

赵王听信谗言,任命赵括为大将,再领兵二十万,把廉颇换下来。

赵括接受任命后,立即改变以前的作战方案,传令全军做好战斗

准备,随时准备攻击秦军。

公元前260年的一天,赵括向秦军发起全面攻击。秦军假装战败,

边战边退,赵军一直被到秦军大寨前。赵括知道中计,忙下令撤

军,可是为时已晚,退路已被秦军堵死;他又下令攻打秦军大营,但

秦军防御工事坚固,根本奈何不得;等他下令收兵暂歇时,秦军又四

处骚扰,赵军得不到休息。又进退不得,成了瓮中之鳖。

秦军将赵军紧紧围困,并切断赵国援军和粮草救济。几十万赵军

内无粮草,外无援军,陷入绝境。

赵括决心孤注一掷地向外突围。可还没跑到秦军阵地前,就被乱

箭射死。主帅一死,赵军全线崩溃,饿坏了的官兵,不得不向秦军投

降。最后赵国四十万军队被秦将白起活埋。

1.请划出加粗字的错误读音。

对峙(chìzhì)崩溃(guìkuì)筑垒(lǐlěi)谗言(chánchǎn)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词语。

(1)比喻逃脱不了的人或动物。()

(2)比喻在危急关头用尽所有力量做最后一次冒险。()

3.赵奢是怎样评价自己的儿子赵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成语故事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

合本文谈谈自己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划去:chìguìlǐchǎn

2.瓮中之鳖孤注一掷

3.只是说说而已,没有带兵打仗的真本事。

4.纸上谈兵

5.除了读书以外,还要积极参加实践,把书本上所学到的知识和

实际结合起来,方可提高自己的能力。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03:49: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1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