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方法
河北省永年县讲武总校郝晓涛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教学,不是阅读教学的点缀,而应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的全过程。抓好词语教学,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
法理解词语,及是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训练项目。
关键词:语文 词语 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教学,不是阅读教学的点缀,而应贯
穿于整个阅读教学的全过程。抓好词语教学,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
法理解词语,及是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训练项目。
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的词语教学呢?
一
、词语教学的目的要求
词语教学的目的是和小学语文教学的总目的分不开的,主要在
于提高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理解是吸收的过程,学生
理解了词语的含义,才能顺利阅读全篇文章;运用是表达的过程(包
括口头和书面),学生理解词义,会用词语是正确地表达语言的条件
之一。因此,词语教学的要求就是使学生深刻理解词义,达到自觉
地运用,并且还要丰富学生的词语数量,达到运用自如。所谓自觉
地运用,就是对词义理解深刻,能够顺利地阅读和用词。这是掌握
词的质的方面的要求,也是理解深度的要求。在这个深度上,可分
为三种水平:(1)就词解释,初步理解;(2)结合课文领会词义及
用法,深入理解;(3)达到会用,能遣词、造句,及在说话和作文
中运用。这三种水平,是密切联系,逐步深入的。所谓运用自如,
就是掌握词的量的方面的要求。这要经过日积月累,学生掌握一定
数量的词语之后,用词才能精选,避免词汇贫乏。所以在词语教学
中,既要重视对词语的理解,又要重视词语的运用,还要重视词语
的积累。使理解词语与运用词语统一起来,做到质与量结合,才能
真正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小学语文的词语教学方法
1、情境表演法
(1)学生情境表演
小学生特别喜欢模仿和表演。因此,借助有效的表演可以使学生
获得亲身体验,通过形象的动作神态理解抽象的词语含义,这较简单
的“说教”或借助工具书会有更深刻、灵动的效果。有人说:“看到
的不易记。听到的容易忘,动手做才能学得会。”此话不假。体验是
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去感知、理解、掌握知识的过程,而且在表
演过程中,学生的心灵得到放飞,想象得到展现,创造力得到开发。
(2)教师情境表演
教师表演包括老师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肢体语言。例如教
学《老人与海鸥》时,写海鸥扑向老人遗像时,“海鸥飞成了白色的
漩涡”一句中的“漩涡”,教师可通过演示使学生理解词义。
(3)多媒体演示
使用现代化电教媒体,将词语所表示的意思、意境直观地再现
在学生眼前,可以起到变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形象,便于他们准
确生动地理解。
现代化电教媒体的使用可以再现课文所描述的优美境观,既释
词又解句,使学生更好地把课文了然于心。教学实践证明,电教手
段的使用是优化释词过程的重要途径。
2、运用比较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的解释定义,记诵文句,
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
46 l 中华少年2013 11(下】2013 总第22期
体会,一字一句都不轻易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征。”因此,运用比
较法进行词语教学不失为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1)近义词比较:就是让学生在比较近义词的异同时,仔细分
辨它们之间的细小差别,从而明确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体味词语背
后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异词比较:就是不同两个词语之间的比较,形成强烈的对
比,很好地品味出文本的情感、突出主人公思想境界。
(3)同词异义:指同时一个词,用在不同的句子中所表示的意
义不同。
3、模糊意会法
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过程具有递时性,要经历“模糊一清晰一模
糊”三三个步骤,并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
词语,学生只要意会,基本上知道其意思,能运用就可以了,不一
定要求他们理解得很确切。随着对文章的深入阅读和阅读量的增大,
学生经历一个自我模糊、不断理解的过程,并由模糊趋向清晰。教
师教学时采用意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激发他们自我
探求的兴趣。
4、组词换词法
组词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组词,调动学生的词语积累,让学
生组出更多的词语,从而从所组的众多词语中推想出课文中词语的
意思,这种方法多用于对古诗词的理解上。在组词时,最好是以孩
子说为主,老师只要将其写出即可,这样可以提高孩子的积极性,
同时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在进行词语教学时,还可以运用换词法。换词就是用互换词语
的方法理解词语。换词不但能让孩子联系已有的知识,启发新的知
识,还可以体会到作者使用这个词语时的情感体验。
5、朗读体会法
《课程标准》有这样的要求:“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
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朗读
需要多感官参与,是一种复杂的心智过程。一篇声情并茂的文章,
都是作者精心选词,精确用词的结晶。在朗读课文时,对表达安静、
失望等情绪的词语时,应读得慢一些;对表达热闹、高兴等情绪的
词语时,应读得快一些。因此人情入境的朗读不失为是一个理解词
语的好办法。教师在教学中,不要让孩子死记硬背词义,要引导孩
子有感情的朗读,对一些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词、难词,要重
复朗读,重复启发,让孩子在读的过程中逐渐理解词的意思。朗读
不仅可以拉近孩子与语言文字的距离,使孩子对文字有感情,更有
利于孩子深刻理解和学以致用。
6、联系生活实际法
小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已经接受了大量的
信息。有一部分信息已与书面词语建立了对应联系,在生活实际中
已理解掌握了这些词语。但更多的信息与书面词语并未建立联系。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这类词语时,教师如果指导学生联系生活
实际去理解,则可收到最好的效果。
本文发布于:2022-11-14 21:00: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99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