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维生素c的含量检测
中文名称:维生素C
英文名称:vitaminC
化学名称:L-3-氧代苏己糖醛酸内酯
其他名称:抗坏血酸(ascorbicacid)
定义:显示抗坏血酸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的通称,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水果和蔬菜中含量丰富。在
氧化还原代谢反应中起调节作用,缺乏它可引起坏血病
维生素C的分子模型。黑色是碳,红色是氧,白色是氢。
维生素C(VitaminC,AscorbicAcid)又叫L-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食物中的维生素
C被人体小肠上段吸收。一旦吸收,就分布到体内所有的水溶性结构中,正常成人体内的维生素C
代谢活性池中约有1500mg维生素C,最高储存峰值为3000mg维生素C。正常情况下,维生素C
绝大部分在体内经代谢分解成草酸或与硫酸结合生成抗坏血酸-2-硫酸由尿排出;另一部分可直接由
尿排出体外。
一、原理结构
物理性质
外观:无色晶体
熔点:190-192℃
沸点:(无)
紫外吸收最大值:245nm
荧光光谱:激发波长-无nm,荧光波长-无nm
溶解性:水溶性维生素
比旋度:+20.5°至+21.5°
化学性质
CAS号:50-81-7
维生素c结构式
EINECS号:200-066-2
InChI编码:InChI=1/C6H8O6/c7-1-2(8)5-3(9)4(10)6(11)12-5/h2,5,7-10H,1H2/t2-,5+/m0/s1
IUPAC名:2,3,4,5,6-五羟基-2-己烯酸-4-内酯
分子式:C6H8O6,是电子供体,是一种含有6个碳原子的酸性多羟基化合物,维生素C虽然不含有羧基,
仍具有有机酸的性质。天然存在维生素C有L与D两种异构体,后者无生物活性。
分子量:176.13维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
注释:酸性,在溶液中会氧化分解,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加热或在溶液中易氧化分解,在碱性条件下更
易被氧化,为己糖衍生物。
溶解性:水溶性维生素
注意: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也是一种辅酶。对生物以及人体有意义的"维生素C"是纯的左式右旋
光(光学异构)抗坏血酸。
维生素C是具有许多生物学功能的水溶性葡萄糖类物质,一个具有6个碳原子的酸性多羟基化合物,
其分子中2位和3位碳原子的两个烯醇式羟基极易解离,释放出H+,而被氧化成脱氢维生素C。维生素
C也能自身氧化产生过氧化氢(hydrogenperoxide,H2O2)损伤DNA,诱导细胞凋亡,一些实验已证
明维生素C与癌症的治疗和发生有非常密切关系。在生物体內,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维生素C同
时也是一种辅酶。对生物以及人体有意义的维生素C是纯的(左式)右旋光维生素C;维生素C有3型,氧
化时形成仍具有生物活性的脱氢型维生素C。
检验维生素C
C6H8O6(维生素C、抗坏血酸)+I2(碘)=C6H6O6(脱氢抗坏血酸)+2HI(碘化氢)五元环
上羟基脱氢。
二、功能作用
维生素C缺乏的后果
维生素C缺乏后数月,患者感倦怠、全身乏力、精神抑郁、多疑、虚弱、厌食、营养不良、面色苍白、
轻度贫血、牙龈肿胀、出血,并可因牙龈及齿槽坏死而致牙齿松动、脱落,骨关节肌肉疼痛,皮肤瘀点、
瘀斑,毛囊过度角化、周围出血,小儿可因骨膜下出血而致下肢假性瘫痪、肿胀、压痛明显,髋关节外
展,膝关节半屈,足外旋,蛙样姿势。
营养价值
维生素c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免疫力,预防癌症、心脏病、中风,保护牙齿和牙龈等。另外,坚持按时服
用维生素c还可以使皮肤黑色素沉着减少,从而减少黑斑和雀斑,使皮肤白皙。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
花菜、青辣椒、橙子、葡萄汁、西红柿等,可以说,在所有的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都不少。美
国专家认为,每人每天维生素c的最佳用量应为200~300毫克,最低不少于60毫克,半杯(大约一百毫
升)新鲜橙汁便可满足这个最低量。而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膳食参考摄入量(RNI),成年人为100mg/
日,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为1000mg/日。
功效
胶原蛋白的合成
胶原蛋白的合成需要维生素C参加,所以VC缺乏,胶原蛋白不能正常合成,导致细胞连接障碍。人
体由细胞组成,细胞靠细胞间质把它们联系起来,细胞间质的关键成分是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占身体蛋
白质的1/3,生成结缔组织,构成身体骨架。如骨骼、血管、韧带等,决定了皮肤的弹性,保护大脑,并
且有助于人体创伤的愈合。
治疗坏血病
血管壁的强度和VC有很大关系。微血管是所有血管中最细小的,管壁可能只有一个细胞的厚度,
其强度、弹性是由负责连接细胞具有胶泥作用的胶原蛋白所决定。当体内VC不足,微血管容易破裂,
血液流到邻近组织。这种情况在皮肤表面发生,则产生淤血、紫癍;在体内发生则引起疼痛和关节涨痛。
严重情况在胃、肠道、鼻、肾脏及骨膜下面均可有出血现象,乃至死亡。
詹姆斯·林德,是英国皇家海军外科医生,1747年,第一次记录对照实验,
证实新鲜水果能够治疗坏血病。
预防牙龈萎缩、出血
健康的牙床紧紧包住每一颗牙齿。牙龈是软组织,当缺乏蛋白质、钙、VC时易产生牙龈萎缩、出
血。维生素C略带酸性,作为微量营养素被摄入体内,经体内溶解、消化,其酸碱性对人体的影响
是微乎其微的,所以不必过份在意它的酸碱性。维生素C有助巩固细胞组织,有助于胶原蛋白的合成,
能强健骨骼及牙齿,还可预防牙龈出血,长期服用对牙齿、牙龈无害而且有益。
预防动脉硬化
可促进胆固醇的排泄,防止胆固醇在动脉内壁沉积,甚至可以使沉积的粥样斑块溶解。
抗氧化剂
可以保护其它抗氧化剂,如维生素A、维生素E、不饱和脂肪酸,防止自由基对人体的伤害。
治疗贫血
使难以吸收利用的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促进肠道对铁的吸收,提高肝脏对铁的利用率,有助于治
疗缺铁性贫血。
防癌
丰富的胶原蛋白有助于防止癌细胞的扩散;VC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抵御自由基对细胞的伤害防止细
胞的变异;阻断亚硝酸盐和仲胺形成强致癌物亚硝胺。曾有人对因癌症死亡病人解剖发现病人体内的VC
含量几乎为零。
保护细胞、解毒,保护肝脏
在人的生命活动中,保证细胞的完整性和代谢的正常进行至关重要。为此,谷胱甘肽和酶起着重要
作用。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的短肽,在体内有氧化还原作用。它有两种存在
形式,即氧化型和还原型,还原型对保证细胞膜的完整性起重要作用。VC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其本身
被氧化,而使氧化型谷胱甘肽还原为还原型谷胱甘肽,从而发挥抗氧化作用。酶是生化反应的催化
剂,有些酶需要有自由的巯基(-SH)才能保持活性。VC能够使双硫键(-S-S)还原为-SH,从而提高
相关酶的活性,发挥抗氧化的作用。从以上可知,只要VC充足,则VC、谷胱甘肽、-SH形成有力
的抗氧化组合拳,清除自由基,阻止脂类过氧化及某些化学物质的毒害作用,保护肝脏的解毒能力和细
胞的正常代谢。
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白细胞含有丰富的VC,当机体感染时白细胞内的VC急剧减少。VC可增强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和
变形能力,提高杀菌能力。促进淋巴母细胞的生成,提高机体对外来和恶变细胞的识别和杀灭。参
与免疫球蛋白的合成。提高CI补体酯酶活性,增加补体CI的产生。促进干扰素的产生,干扰
病毒mRNA的转录,抑制病毒的增生。
提高机体的应急能力
人体受到异常的刺激,如剧痛、寒冷、缺氧、精神强刺激,会引发抵御异常刺激的紧张状态。该状
态伴有一系列身体,包括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和皮质激素分泌增多。肾上腺髓质所分泌的肾上腺
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是有酪氨酸转化而来,在此过程需要VC的参与。
主要生理功能
1、参与羟化反应。羟化反应是体内许多重要物质合成或分解的必要步骤,在羟化过程中,
必须有维生素C参与。
⑴促进胶原合成。维生素C缺乏时,胶原合成障碍,从而导致坏血病。
⑵促进神经递质(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合成。
⑶促进类固醇羟化。高胆固醇患者,应补给足量的维生素C。
⑷促进有机物或毒物羟化解毒。维生素C能提升混合功能氧化酶的活性,增强药物或毒物的解毒(羟化)
过程。
2.还原作用。维生素C可以是氧化型,又可以是还原型存在于体内,所以可作为供氢
体,又可作为受氢体,在体内氧化还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⑴促进抗体形成。高浓度的维生素C有助于食物蛋白质中的胱氨酸还原为半胱氨酸,进而合成抗体。
⑵促进铁的吸收。维生素C能使难以吸收的三价铁还原为易于吸收的二价铁,从而促进了铁的吸收。此
外,还能使亚铁络合酶等的巯基处于活性状态,以便有效地发挥作用,故维生素C是治疗贫血的重要辅
助药物。
⑶促进四氢叶酸形成。维生素C能促进叶酸还原为四氢叶酸后发挥作用,故对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也有一
定疗效。
⑷维持巯基酶的活性。
3.解毒。体内补充大量的维生素C后,可以缓解铅、汞、镉、砷等重金属对机体的毒害作用。
4.预防癌症。维生素C可以阻断致癌物N-亚硝基化合物合成,预防癌症。
5.清除自由基。
6.协同作用。维生素C和生育酚、还原型辅酶Ⅱ在体内可协同清除自由基。
高维C水果柑橘是第一种能够携带至船上的富维生素C的食物。
维生素C的防病作用
调查表明,每天稍增加一些水果与蔬菜的摄入,就可能起到防病作用。维生素C可能对若干慢
性疾病有保护作用。然而,从前瞻性的研究结果来看,维生素C与心血管病或癌症的关系,并非始终如
一。为了评估血浆维生素C的水平与所有原因(心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和癌症)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英国剑桥大学临床医学院Khaw等,对19496名45~79岁成人,进行了4年的前瞻性调查。(Lancet
2001,357∶657)纳入的研究对象填写一份健康和生活方式的问卷调查表,并接受身体检查。研究者
随访4年,追踪死亡原因。这些人按性别特异的血浆维生素C5分位值加以划分。研究者采用Cox比例风
险模型确定维生素C与其它危险因素对死亡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血浆维生素C浓度,与男女两性
所有原因(包括心血管病和缺血性心脏病等)的死亡率呈负相关。位于维生素C最高5分位组的死亡危
险,为最低5分位组的一半(P<0.0001)。整个维生素C浓度分布,与死亡率连续相关。血浆维生素C浓
度每上升20μmol/L(约相当于每天增加水果或蔬菜摄入量50克),所有原因死亡危险下降约20%(P<
0.0001),且不受年龄、收缩压、血胆固醇、吸烟习惯、糖尿病和补充剂应用等的影响。在男性中,维生
素C水平与癌症死亡率呈负相关;但在女性则不然
维生素c的药物作用
维生素C在体内参与多种反应,如参与氧化还原过程,在生物氧化和还原作用以及细胞呼吸中起重要作
用。从组织水平看,维生素C的主要作用是与细胞间质的合成有关。包括胶原,牙和骨的基质,以及毛
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的接合物。因此,当维生素C缺乏所引起的坏血病时,伴有胶原合成缺陷,表现为创
伤难以愈合,牙齿形成障碍和毛细血管破损引起大量瘀血点,瘀血点融合形成瘀斑。
(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四、获取来源
主要食物来源:柑桔类水果、蔬菜等。生食蔬菜水果可以摄取最多的维生素C。
从蔬菜水果中摄取维生素C,是可以防止坏血病的,但是不足以保持所有器官的最理想的状态,更
无法积极地对抗病毒传染的疾病。
维生素C片在市面上很普遍,早年是有从天然水果提炼的,现在则完全是从葡萄糖用化学和发酵方
法合成的。合成的维生素C因为经过细菌发酵,和天然的维生素C完全相同,都同样的有右旋旋光性。
还有药厂将1克维生素C粉末和碳酸钙,碳酸钠等的粉末压片装在小塑料袋中,服用时倒入水中,就像
汽水一样冒泡,称为维生素C泡腾片。
玫瑰果是一种维生素C特别丰富的来源和其他大多数动物一样,山羊亦能自制自身需要的维C
五、维生素c含量的检测
方法原理
供试品加新沸过的冷水与稀醋酸使溶解,加淀粉指示液,立即用碘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
液显蓝色并在30秒内不褪,读出碘滴定液使用量,计算维生素C的含量。
试剂
1、水(新沸放置至室温)2.碘滴定液(0.05mol/L)3.淀粉指示液4.冰醋酸溶液
仪器设备:试管、铁架台、烧杯、滴定管、胶头滴管、玻璃瓶、精密天平、量筒、容量瓶、玻璃棒、
垂熔玻璃过滤器、酒精灯、
试样制备
1、碘滴定液(0.05mol/L)配制:取碘13.0g,加碘化钾36g与水50mL溶解后,加盐酸3滴与
水适量使成1000mL,摇匀,用垂熔玻璃滤器滤过。标定:取在105℃干燥恒重的基准三氧化二砷约
0.15g,精密称定,加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10mL,微热使溶解,加水20mL与甲基橙指示液1滴,
加硫酸滴定液50mL与淀粉指示液2mL,用本液滴定至溶液显浅蓝紫色。。每1mL碘(0.1mol/L)相当
于4.946g的撒母氧化二砷。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三氧化二砷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贮
藏:置玻璃塞的棕色玻璃瓶中,密闭,在凉处保存。2.淀粉指示液取可溶性淀粉0.5g,加水
5mL搅匀后,缓缓倾入100mL沸水中,随加随搅拌,继续煮沸2分钟,放冷,倾出上清液,即得。本液
应临用新制。
(注1:如图所示的为垂熔玻璃漏斗过滤器。通常有垂熔玻璃漏斗、垂熔玻璃滤球和垂熔玻璃滤棒三种。
结构:以均匀的玻璃细粉高温熔合而成具有均匀孔径的滤板,再将此滤板粘接于漏斗中即成为如图所示
的垂熔玻璃漏斗过滤器
应用:由于垂熔玻璃的孔径较均匀,常作为精滤或膜滤前的预滤用。)
操作步骤
1.取本品0.2g,精密称定,加新沸过的冷水100mL与稀醋酸溶液10mL溶解,
2.加淀粉指示液1mL,立即用碘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色并在30秒内不褪色,
3.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4记录消耗碘滴定液的体积数(mL),每1mL碘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8.806mg的C6H8O6。
(注2:“精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称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
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03:22: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9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