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明月何时照我还——
羁旅乡思
2
第四课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乡思
项城一高史明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重点把握羁旅乡思类诗歌的特征,了解诗
人在诗歌中寄寓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理解、品味诗作的描写、抒情方式,分析
诗人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艺术效果。理解诗
人借助明月等意象进行表情达意的技巧,探究
怀乡诗的语言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1)筛选文中的信息。诗歌中作者、作品、
意象、意境等信息,诗中内容信息,以及诗中
叙述、描写的人物事件、节令特征等信息,都
是阅读鉴赏时所应筛选整合的。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诗的内
容,主题相对文章而言,显得较为隐晦,阅读
时,要注意通过诗的语言和主旨,把握相关内
容。
3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俗话
说,诗言志。诗人对社会生活、自然万象、人
生百态的观察、思考和结晶,作者于诗中有鲜
明的喜好或厌恶情感,这是阅读过程中必须把
握的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品味诗作的描写、抒情方式,分
析诗人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艺术效果。理解
诗人借助明月等意象进行表情达意的技巧,探
究怀乡诗的语言特点。
2、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鉴赏张九龄《望月怀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思乡怀人诗。思乡,指客居在外的
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表现出一种怅惘的乡
愁;怀人,指怀念异地的亲朋好友,表现出一
种思念之情。这是古典诗词最常见的主题之一。
4
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
天涯)等不少名篇都是思乡之诗。这类诗中还
应包括思妇思念丈夫的闺怨诗(如李白《玉阶
怨》、王昌龄《闺怨》)。这类诗或者由景生情,
情景交融,意境清幽,形象传神;或者即景抒
怀,感情激越,沉郁顿挫;或者借物抒情,虚
实相生。当然也有直抒感情的。我们来看看赵
嘏的一首《江楼感旧》:“独上江楼思渺然,月
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
去年。”该诗是一首典型的怀人之作,它首句即
为全诗奠定伤感的基调,次句通过冰凉的景物
进一步渲染伤感之情,末两句点明题旨,表明
他是因怀人而感伤。
二、了解羁旅诗的常见特点。
1、意象:驿道、征铎、马、船(舟)、杜鹃、
鸿雁、月、客、浮萍、飞蓬等
5
2、情感:旅途艰辛、漂泊无依、浪迹天涯、归
期遥遥、孤独彷徨、思乡思亲、怀才不遇、幽
怨愤慨等
3、思乡缘由:战乱频仍,背井离乡;山长水阔,
有家难回;久戍边关,遥无归期;宦游在外,
身不由己。
4、常用手法: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烘托,
还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
①乐景反衬哀情。②侧面落笔(想象)。不说
自己,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
三、题目解说
《望月怀远》中一首五言律诗中望月怀思的
名著,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诗人望见明
月,立刻想到远在家乡的新人,此时此刻正与
“我”同望。整首诗情意缠绵,却不流于伤感,
语淡情深,清丽婉转。
四、走近作者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一名博物,
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唐中宗景龙初中
6
进士,玄宗朝策试高第,位至宰相。在位直言
敢谏,举贤任能,为一代名相。曾预言安禄山
狼子野心,宜早诛灭,未被采纳。他守正不阿,
为奸臣李林甫所害,被贬为荆州长史。开元末
年,告假南归,卒于曲江私第,谥号文献。他
七岁能文,终以诗名。其诗由雅淡清丽,转趋
朴素遒劲,意境深厚,运用比兴,寄托讽谕,
对初唐诗风的转变,起了推动的作用。有《曲
江集》。
五、赏析
(一)结合注释,朗读理解
(二)质疑、讨论
1、本诗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
的。
明确:本诗通过对美好月亮的无限怜爱来表现
对远方亲人的缠绵相思之情。“海上生明月”意
境雄浑阔大,当此景象,怎能无动于衷!“天涯”
多情之人自然“共此时”,不忍辜负这明月。睹
月思人,无以为赠,本拟手把月色送于远方亲
7
人,却不堪“盈手”,只好“还寝梦佳期”,希
望在梦中与亲人相会了。全诗就是以月亮为纽
带,寄托相思之情。
2、本诗的一个主要意象是“月”,诗人通过这
个意象寄托了相思之情,中国古典诗词中还有
很多以明月这一意象来寄托情感的,那么明月
这一意象多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试结合自
己读过的作品加以分析。
明确:我国古典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
常用的笔法。
古诗中的月亮可以思乡。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窗。举头望明月,低
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唐人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
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
时。”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欲问吴江别来
意,青山明月梦中看。”
古诗中的月亮可以怀友。李白《闻王昌龄左迁
8
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
到夜郎西。”
古诗中的月亮可以反映诗人骚客孤独与寂
寞的心态。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古诗中的月亮可以寄托哲思。张若虚《春江花
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
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李白《把酒问月》: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
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苏轼《水调歌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共难全。”
古诗中的月亮可以是母亲与女性的化身。
卢照邻《长安古意》:“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
朝朝骑似云。”《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
兮①,佼人僚兮②。舒窈纠兮③,劳心悄兮④。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⑤。舒懮受兮,劳心慅兮
⑥。月出照兮⑦,佼人燎兮⑧。舒夭绍兮,劳
心惨兮⑨。”
9
①皎:毛传:"皎,月光也。"
②佼(jiāo):同"姣",美好。"佼人"即美人。僚:
同"嫽",娇美。
③舒:舒徐,舒缓,指从容娴雅。窈纠:与第二、三
章的"懮(yǒu)受"、"夭绍",皆形容女子行走时
体态的曲线美。
④劳心:忧心。悄:忧愁状。
⑤懰(lǐu):妩媚。
⑥慅(cǎo):忧愁,心神不安。
⑦照:照耀(大地)。
⑧燎:明也。一说姣美。
⑨惨(zào):当为"懆(cǎo)",焦躁貌。
《诗经·陈风·月出》译文
多么皎洁的月光,
照见你娇美的脸庞,
你娴雅苗条的倩影,
牵动我深情的愁肠!
多么素净的月光,
照见你妩媚的脸庞.
10
你娴雅婀娜的倩影,
牵动我纷乱的愁肠!
多么明朗的月光,
照见你亮丽的脸庞,
你娴雅轻盈的倩影,
牵动我焦盼的愁肠!
古诗中的月亮可以是美丽的化身。白居易
《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
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滟滟
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
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
白沙看不见。”
古诗中的月亮可以是避世的化身。王维《竹
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
知,明月来相照。”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千古名句,
说说大家喜欢的原因。
明确:“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看
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
11
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海
天浑融的气象。“生”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
的景象,不仅富有动感,而且点染了海和月的
同生共命的缠绵,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亮从
无到有的过程。这一句其景可爱,情状可爱。
“天涯共此时”:由景入情,一是诗人与远
在天涯的伊人共此一轮明月,望月生情;二是
融融月光洒满人间,天下离人此时都在望月怀
远。这一句其情美妙。)
4、全诗是如何扣住“望”和“怀”来写景抒情
的?
明确:首联:第一句望月,第二句引发怀远之
情。
颔联:望着这样一个漫长的月夜,不禁心生其
“怨”,“怨”更因怀远。
颈联:“怜”由怀远而生,因相思难眠,便离家
来到月下。
尾联:望月而生暇思,“赠”月不成,还寝求梦,
在梦里与远人相会,传达深切的思念之情。
12
(三)总结
1、主题思想:本诗抒发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
情。诗人望月,怀念天边亲人与他同望;徘徊
于室内外,依旧驱散不去思念之情。忽然想到
月光虽美却不能赠予人,倒不如寻个美梦,或
许可期得欢娱约会。
2、艺术特色
(1)由景生情,情景交融。诗人望见辽阔无
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想到远相天边的亲
人,此时此刻正与他同望,思念之情就更加浓
烈,以至于彻夜难眠,埋怨长夜漫漫。徘徊于
室内,吹灭蜡烛,更加爱怜满屋月光;披衣出
户,流连于庭院,又感到露水沾衣。如此境地,
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
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许可期得欢娱
的约会。
(2)全诗意境清幽秀丽,形象细腻传神,情
感真挚,缠绵不尽,细细品味如嚼橄榄。“海上
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不千古佳句,脱中而出,
13
自然浑成,意境雄壮阔,明朗豁达。
六、拓展
阅读岑参《逢入京使》回答问题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
情。
2、“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
理?
明确: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
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
3、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
画面。
明确: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
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
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
袖。
4、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
“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似乎有些矛盾,
你是怎样理解的?
14
明确:不矛盾。“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
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
表达了思家的深情。这“传语”二字,寄托了
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却是
家人最挂怀的讯息。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远
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也表现了边防将士高
昂的爱国精神。
七、作业:背诵《望月怀远》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鉴赏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二、题目解说
这是一首七律,是韩愈七律诗中的佳作,
左迁,贬官。蓝关,蓝田关,在含今陕西省蓝
田县南。侄孙湘,是韩愈爱侄韩老成的儿子,
两家向来如同一家。韩湘听说叔祖父孤身上路,
非常不放心,起来和他同行,在离京不远的蓝
田赶上了韩愈。
15
三、走近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谥文,世称
韩文公,因祖上为昌黎望族,又称韩昌黎,河
阳(今河南孟县)人。唐代散文家、诗人,唐
宋八大家之一、曾与柳宗元一起倡导古文运动,
主张文道合一,在文章内容上提倡言之胡物,
在形式上提倡散文,反对骈文。其散文在继承
散文的基础上颇多创新,风格雄奇奔放,富于
变化,而又流畅明快。代表作有《张中丞传后
叙》《送李愿归盘谷序》《师说》《杂说》等。有
《昌黎先生集》。
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
安石曾巩
四、背景介绍
元和十四年(819)正月上书谏迎佛骨,触
怒宪宗,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这是他在
南行途中所作。左迁,犹言下迁,古代贵右贱
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当韩愈到达蓝田关时,
16
他的侄孙韩湘赶来送行,于是写了这首诗送给
韩湘,抒写忠而获罪的愤慨、为国除弊的决心
和眷恋朝廷的心情。
五、赏析
(一)结合注释,朗读理解,学生互相点评。
(二)学生质疑:
奏:向君主进言或上书,这里是献上、呈
上的意思。
贬:降职。
圣明:指天子。
惜残年:爱惜残年的生命。
(三)翻译大意。
早晨向朝廷呈上一封奏章,傍晚就贬往八
千里外的潮阳。
一心想替皇上消除国事中的弊政,哪里肯
因为老病而顾惜残年余命。
阴云遮蔽秦岭,不见家乡何处;大雪阻塞
蓝关,征马不愿前行。
我知你远道而来的心意,好为我收尸于瘴
17
气弥漫的岭南水滨。
诗的前四句皆叙“左迁”,后四句转写“至
蓝关示侄孙湘”。
诗的开端直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第三
四句申诉自己非罪远谪的愤慨,第五六句写征
途中回望远瞻,流露出隐隐的悲哀,结句更加
沉痛地表达了将会客死他乡的忧怨。
(四)讨论交流。
1、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表明了什么?
明确:肯将衰朽惜残年。表明自己凛然无悔、
刚直不阿的品格。
2、仔细体会“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
前”这两句诗。诗人是怎样融情于景,抒写途
中的感受的?
明确:这两句借景语言情思。诗人忠而获
罪,远贬潮阳,抛妻别子而南行,心中是极其
伤痛的。这两句诗就是通过景物描写委婉地表
达这种情感。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
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云横雪
18
拥”,境界雄阔。“横”状广度,“拥”状高度,二
字皆下得极有力。上一句是回顾,诗人不独系
念家人,亦伤怀国事。下一句是前瞻,立马蓝
关,大雪寒天,联想到前路的艰危,因而徘徊
不前。“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
英雄失落之悲。
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在虚词的运用上非
常得体,如:“欲为”“肯将”,试简要分析其作
用。
明确:韩愈以文为诗,实开宋诗议论先河。
律诗有严谨的格律上的要求,而此诗仍能以“文
章之法”行之,而且用得较好。如“欲为”状
诗人之理想抱负,“肯将”写诗人矢志不渝之信
念,可谓老当益壮、穷且益坚。虚词的运用,
使得诗歌既有“文”的特点,同时亦有诗歌的
特点。全诗叙事、写景、抒情融合为一,诗味
浓郁,诗意盎然。
(五)主题思想
这首七言律诗,抒发了韩愈对横遭贬谪的悲
19
愤之情,显示了韩愈刚正不阿的品格。从思想
内容上看,说明作者思想上进步的一面。韩愈
站在儒家道德立场,出于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
反对崇佛佞佛,反对统治者崇佛以惑民,愚民
以误国的行径,有其进步的历史意义。
(六)艺术特色
1、沉郁顿挫,对仗严整。
就艺术上看,此诗是韩诗七律中的佳作。
其特点是“沉郁顿挫”。沉郁指其风格的雄浑,
感情的深厚抑郁;而顿挫是指其手法的高妙;
笔势纵横,开合动荡。如“朝奏”“夕贬”“九
重天”“路八千”等,对比鲜明,高度概括。一
上来就有高屋建瓴之势。三、四句用“流水对”,
十四字形成一整体,紧紧承接上文,令人有浑
然天成之感。五、六句宕开一笔,写景抒情,
“云横”“雪拥”,境界雄阔。“横”状广度,“拥”
状高度,二字用得极有力。故全诗大气磅礴,
卷洪波巨澜于方寸,能产生撼动人心的力量。
2、即景抒情,感情激越。
20
“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将被贬的悲愤寄
托于景物上。作者回首长安,只见“云横秦岭”
因“云横秦岭”而不能再俯瞰长安城,表示回
故乡,回朝廷的路已被截断。“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作者此时不独系念家人,更
多的是对国事的感伤,对长安的留恋。“雪拥蓝
关马不前”,则表示作者感到前途艰难渺茫,连
马也为自己悲伤得不肯前进了。“马不前”是由
于作者心事过重的缘故。这里托物寄兴,表达
内心的委屈。这样就更进一层地抒写了作者无
罪被贬的愤慨和痛苦。颈联严峻的雪景更渲染
了颔联那种崇高的牺牲精神,更加不深了悲壮
的氛围。
六、拓展
阅读戎昱的《闻笛》回答问题
1、理解大意
大意:夜深了,我的思念也愈深了,远处传
来悠远的笛声,清幽却又哀伤。我的心缠满了
愁绪,那笛声却愁更愁,还是不听吧,斜枕而
21
卧。夜里的大风吹断了塞外的稠云,那边关的
寒月清晰可见。我独自惆怅,满院梅都谢了。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全诗以"独惆怅"为中心,写了诗人在边
关的夜里独自惆怅,思念故园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有哪些艺术特色?
明确:语言清丽婉朴,铺陈描写,虚实结合
的手法,意境上写得悲气纵横(诗中“哀”“愁”
等字),颇为感人。
七、作业:背诵《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板书设计:
韩愈——文以载道古文运动宏伟奇崛
首联: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
颔联:书“除弊事”表刚直不阿之态。
颈联:就景抒情,情悲且壮。
尾联: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鉴赏温庭筠《商山早行》
教学过程
22
一、检查作业
二、题目解说
《商山早行》是唐代著名的羁旅行役诗之
一,为诗人离开长安时所作。“早”字是这首诗
所描写的中心,诗中的一切动作、场景、情绪
都围绕着它而出发,为镜头焦点之所在。“鸡声
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已成为众中传诵的名句。
三、走近作者
〔温庭筠〕(约812-约870),本名歧,字飞卿,
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世居太原,是晚唐
著名的诗人、词家。在晚唐的诗人中,温庭筠
声名鹊起,诗与李商隐齐名,人称“温李”。都
是唯美诗风的代表作家。在晚唐的词家中,温
庭筠填词最多,和著名的与韦庄齐名。人称“温
韦”。他的词,在构思的精巧,语言的含蓄,声
律的和谐等方面,都有自己艺术风格上的特点,
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在词在发展史上占有一定
的地位,有着突出的贡献,被誉为“花间派”
23
鼻祖。有《温飞卿诗集》
四、写作背景:
诗人本来是太原祁人,但由于在长安南郊
安了个家,所以在他的一些诗歌里,是把长安
南郊说成他的故乡的。唐宣宗大中末年,他离
开长安,出外宦游。当他在商洛一带的山区里
跋涉的时候,还念念不忘“故乡”;晚上住
在茅店里,也在做着“杜陵梦”。
五、赏析
(一)结合注释,朗读理解。‘
.注释①征铎(duó):征,远行。铎,远行
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②槲(hú):一种落
叶乔木。“槲寄生”(《〈物种起源〉导言》)(补
充:斛hú,容器;檞jie,一种木质像松的树。)
③枳(zhǐ):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驿
墙:驿站的墙壁。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
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明”使…明艳。
这句说: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④凫(f
ú):野鸭。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这句写的
24
就是“杜陵梦”的梦境。(二)整体感知读懂
诗意
清早起马车铃响声叮当,
出门人想家乡倍感悲伤。
雄鸡唱茅草店残月当空,
踏寒霜人脚印留板桥上。
槲树叶纷纷落满山满路,
月光下枳树花映照驿墙。
思故乡我昨夜梦回杜陵,
春天里凫和雁布满池塘
(三)讨论交流。
1、这首诗表现主题的诗句是什么?抒发了诗人
怎样的感情?
明确:“客行悲故乡”;抒发了诗人怀念家
乡,心系长安的心情。
2、作者悲什么?“悲”换成“思”好不好,为
什么?“悲故乡”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1)他悲生不逢时,仕途多舛,前途未
卜,也因思故乡而悲,所以“悲”字所表现的
25
情感超越了“思”。(2)“悲”定下了全诗的
基调,“悲”故乡点明了题旨。
3、这首诗营造了两幅不同的画面,一幅是异乡
的画面,一幅是故乡的画面,找出相应的诗句。
并分析其意境。
明确:异乡的画面“鸡声茅店月,人迹板
桥霜”,故乡的画面“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
塘”。
一座茅草店,沐浴在晓月的余辉中,木板
桥上,覆盖着早春的寒霜,早已印着行人凌乱
的足迹。枯败的檞叶,落满了山间荒径,驿站
墙头枳花开放,闪烁着白色的光。唯有报晓的
雄鸡啼声高亢,但它们并未给这灰白冷寂的世
界带来丝毫生气。营造出凄清、冷寂的意境。
春天来了,我的家乡杜陵,一群群凫雁,
正欢快地嬉戏在曲折、温暖的池塘里。营造出
温馨、美好意境。
4、第二联历来脍炙人口,请分析这两句诗表现
出的意境。这两句诗上下句除对仗外,其构成
26
形式还有何特点?与我们学过的哪些诗词句子
异曲同工?
明确:(1)这两句诗写早行景况:天边残
月未落,山中茅草屋顶的小客店传来阵阵报晓
的鸡鸣;村外,木板小桥上蒙着一层银霜,旅
人的足迹疏落可辨。其中“鸡声”“残月”“晨
霜”点明了早行的特定时间;“茅店”“板桥”
表现了山村的荒凉与孤寂。这两句诗不仅用自
然景物表明了“早行”的题旨,也流露出行路
的艰辛和旅人内心的冷落之情。
(2)这两句诗均为三个名词并列,纯用名
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
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
(3)与此类似的意象叠加的诗句还有:“杨
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枯藤
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
致远《天净沙.秋思》),“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细草微风
岸,桅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等。
27
5、这首诗中哪些描写表现了“早行”的“早”
字?
明确:表现早行的有:“晨起”“鸡声”“(残)
月”“(晨)霜”“枳花明驿墙”“梦(醒)”。
直接表现:晨起动征铎(清晨起床,车马
铃声叮叮当当,旅客套马、驾车活动已暗含其
中。)
间接表现:鸡声茅店月(未晚先投宿,鸡
鸣早看天);人迹板桥霜(莫道君行早,更有
早行人);枳花明驿墙(明反衬天暗,说明“早”
“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
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的暗,
突出了“早”)。
6、作者在旅途的奔波中他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
现的故乡景象“凫雁满回塘”。“凫雁满回
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这里运用了什么手
法?联系首联解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明确:“凫雁满回塘”描写了一幅故乡
杜陵春天的画面:春天来了,回塘水暖,凫雁
28
在明净的池塘嬉戏,自得其乐。表现了春回故
乡、野鸭满塘的温暖意境。这里运用了虚实相
生的手法。虚实相生指由眼前所见到心中所想,
进而把眼前的实象与心中的虚象有机聚合在一
起的一种表现手法。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有
时能形成渲染烘托的作用,从而突出诗歌的中
心。以乐景衬悲情,通过这个温暖的乡梦反衬
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对家乡杜陵深切的思念。
(四)主题思想
此诗是温庭筠离开长安经商山时所作。诗
人形象鲜明地幻画了山村早晨的景色,真切地
表达了羁旅愁思。
(五).艺术特色
1、意象叠加,形象生动。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十个字
全是名词,组合为鸡声、茅店、月、人、板桥、
霜六种形象。“鸡声”和“月”,点明是早晨;
“茅店”点明是乡村;“板桥”点明是野外。上
句写旅客在旅店里听到鸡叫声就爬起来看望月
29
色,见月朗天晴即穿衣整理行装的情形;下句
写凌晨行于野外和凄凉感受。诗人抓住足以代
表村野清晨特征的景物,通过精心的选择配置,
突出意义,从而以精简的笔墨,构成一个完整
的带有典型意义的环境。这纯用名词组合构成
典型环境的艺术手段,多为后人效仿。元朝马
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对这一艺术手
法的继承和发扬。
2、借景抒情,虚实相生。(见上面4)
六、拓展
1、阅读张籍的《秋思》回答问题
(l)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
解。
答: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本叶黄落,百
花凋零,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因而虽无形
可见,却又处处可见。用“见”就将秋风与秋
风所带来的肃杀的秋景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暗
示和联想。
(2)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
30
崛”,本诗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正体现了
王安石的评价。请你找出来,并作简要的分
析。
答: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寻常的)
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
“又开封”。“行人临发又开封”,既照应了“意
万重”,又紧承“复恐”,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
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微妙的心理,让人在看似
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乡思。
2、阅读贾岛的《渡桑干》回答问题
(1)诗的前两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明确:十年是一个很久的时间,十年积累起的
乡愁,对于旅人来说,显然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所以诗的前两句抒写了作者久客并州的思乡之
情。
(2)怎样理解后两句诗?
明确:十年以前,初渡桑乾,远赴并州,是为
的什么呢?诗中没有说。而十年以后,更渡桑
乾,回到家乡,又是为的什么呢?诗中说了,
说是没来由,也就是自己也弄不清楚是怎么一
回事。果真如此吗?不过是极其含蓄地流露出
当初为了博取功名,图谋出路,只好千里迢迢,
31
跑到并州作客,而十年过去,一事无成,终于
仍然不得不返回咸阳家乡这种极其抑郁难堪之
情罢了。过去只感到十年的怀乡之情,对于自
己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而万万没有想到,
由于在并州住了十年,在这久客之中,又不知
不觉地对并州也同样有了感情。事实上,它已
经成为诗人心中第二故乡,所以当再渡桑乾,
而回头望着东边愈去愈远的并州的时候,另外
一种思乡情绪,即怀念并州的情绪,竟然出人
意外地、强烈地涌上心头,从而形成了另外一
个沉重的负担。前一矛盾本来似乎是惟一的,
而“无端又渡”以后,后一矛盾就突了出来。这
时,作者和读者才同样感到,“忆咸阳”不仅不
是唯一的矛盾,而且“忆咸阳”和“望并州”在作
者心里,究竟哪一边更有分量,也难于断言了。
以空间上的并州与咸阳,和时间上的过去与将
来交织在一处,而又以现在桑乾河畔中途所感
穿插其中,互相映衬,宛转关情。每一个有久
客还乡的生活经验的人,读到这首诗,请想一
32
想吧,难道自己不曾有过这种非常微妙同时又
非常真实的心情吗?
此诗风格沉郁
七、作业:背诵《商山早行》
本文发布于:2022-11-14 19:44: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96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