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更新时间:2022-11-14 18:03:35 阅读: 评论:0

栗志家教一对一兼职可靠吗-off和on哪个是开


2022年11月14日发(作者:爱的繁体)

柳永《望海潮》教案

柳永《望海潮》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

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柳永《望海潮》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柳永《望海潮》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词和宋词的相关情况;了解柳永的词作。

过程与方法:分析《蝶恋花》中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赏析最后

两句;分析《望海潮》所采取的铺叙手法和点染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柳永的痴情和对杭州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分析《望海潮》所采取的铺叙渲染手法和点染手法。

教学难点:分析《蝶恋花》中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赏析最后两

句。

教学方法:朗读、鉴赏、背诵、讨论、分析。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型:基本阅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蝶恋花

【导入语】

宋词和唐诗一样,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好诗在唐代已被诗人

们写尽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臻于完善,达到

了空前的繁荣,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

就让我们走进宋词的天地,去细细品位它们的动人之处。

【词和宋词介绍】

词,本来是配乐的歌词,所以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

音乐的,又称长短句。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所以有

人把词称为“诗余”。词有词牌,又称词调。词牌,是原来乐谱也即

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

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定。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叫“填

词”,即按照词牌的格式把词填进去。词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小令

(58字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长调又叫慢

词。词可以分段,分2、3、4段的依次叫双调、三调、四调,不分段

者叫单调。词有四个特点:a句子长短不齐,又叫“长短句”;b有固

定的词牌,字、句数、声韵固定,“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

声”;c结构多为两片或两阙;d押韵要么全押平韵,并一韵到底,要

么全押仄韵,一韵到底,中途换韵不多。

词始于南朝,定形于中晚唐,盛行于宋代。宋代词的创作有一个

发展变化过程。北宋初年,词人不多,所作限于小令和中调;到柳永、

苏轼,词才发展到全盛时期。柳永被认为是婉约派的创新者;苏轼扩

大了词的表现范围,开宋代豪放词的先河。南宋初年,词人目睹中原

沦陷,欲图收复而不能,词中常含愤激之情,代表作家是辛弃疾。待

到局势稍定,一部分词人又把精力放到音律和辞藻上来,代表作家是

姜夔。

宋词分为两种风格: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主要词人有柳永、

周邦彦、李清照、姜夔等,他们认为“词为艳科”“诗庄而词媚”,

多写情愁别绪、个人遭遇,特别讲究音律格律,风格清丽婉媚。豪放

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主张“以诗为词”“无言不可入,无事不

可言”,不肯损害意思以迁就音律,“故为豪放不羁之语”,格调高

昂,取材广泛。

【柳永介绍】

柳永:北宋词人,原名柳三变,字耆卿,排行老七,世称柳七,

福建崇安人。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少年时代到汴京应试,流连于

秦楼楚馆,常为歌妓填词作曲。由于流传的轶事和词中所表现的内容,

人们都把他看作是一个风流浪子,以至不为时人所重,潦倒一生,功

名不扬。尝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宋仁宗

闻而使之落榜,曰“何要浮名,且去填词”。由是自称“奉旨填词柳

三变”。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

名柳永,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死之时,

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而葬。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从他开始,

慢词始盛,打破了小令词垄断词坛的局面,使词体发展进入到一个新

阶段。其词多描写羁旅行役、离愁别恨和同情妓女之作,反映了一定

的社会现实。艺术上,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韵谐婉,

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从上面的介绍我们得知,柳永是最早的歌坛偶像,其在当时的影

响力绝不逊色于今天的“超女”。他的“粉丝”,也是历史上最狂热

最忠诚也最具规模的“粉丝”。

论数量,当时民谣说“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就说明柳永的

“粉丝”到处都有,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多得不计其数。

论狂热,柳永的“粉丝”也丝毫不输于“超女”的“粉丝”。由

于他写得一手绝妙好词,随便给哪个歌妓写上几句,她就会身价倍增。

于是,歌妓们对他爱得发狂。柳永又称柳七,能和柳七亲热唱和,哪

怕是倒贴银子。

论铁杆,柳永的“粉丝”更是忠心不二,无人可匹。柳永死时家

无余财,是他的那帮歌妓“粉丝”集资营葬。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

年清明,认识不认识的“粉丝”们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以至于相沿

成习,称之为“吊柳七”或“吊柳会”,后来的话本还据此传有名篇

《众名妓春风吊柳七》,影响深远。

论影响,柳永的“粉丝”也是不得了的。连宋仁宗都成了他的最

大“粉丝”,虽然他羞于承认,还对柳永有几分嫉妒。

论“副作用”,柳永的“粉丝”也闹出了惊天动地的大动作。追

捧偶像,总难免有一定副作用。传说,柳永的名词《望海潮》使得金

主完颜亮大举进攻南宋,让他差点儿成为汉奸。

基于柳永词的艺术魅力和他在当时的社会效应,我们现在来学习

他的词。

【译文】

我长久地伫立倚靠在高楼上,微风轻细,望尽天边,春愁黯然而

生。碧绿的草色,迷蒙的烟光掩映在落日余晖里,默默无言,又有谁

会理解我独自凭栏的深沉含义?打算放纵一下,追求一醉,面对着美

酒应当放声歌唱,但勉强寻欢作乐又没有什么滋味。衣带渐渐宽松了

我也最终不会后悔,为了她我忧愁得容颜憔悴是很值得的。

【词作赏析】

师:作者一个人长久地站在高楼上做什么?

生:眺望远方。

师:他望到了哪些景物?

生:草色、烟光、残照。

师:他看到这些景物时,想到了什么?

生:看到这些景物,他想到自己的忧伤又有谁能够理解呢?自己

的内心又有谁能够明白呢?因此内心愁闷孤独。

师:词人登楼远眺,看到春草、烟光、夕阳就感受到了内心的愁

闷孤独,说明这首词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呢?

生:情景交融。词人将春景与春愁融为一体。

师:诗人看到这些景物,感受到了自己的愁闷孤独,那么,他怎

样把这种孤独排解出去的呢?

生:打算放纵一下,唱歌喝酒。

师:他的排解方法有没有起到作用?

生:没有,“强乐还无味”,勉强寻欢作乐没有什么滋味。

师:词人到底为了什么事情而感到愁闷孤独?他怎样看待这种愁

闷孤独的?

生:为了情人,思念情人但却见不到她,得了相思病,因而茶饭

不思,胃口不好,造成了营养不良,使得连衣服穿起来都变宽松了。

但他并不后悔,因为那个情人太优秀了,太有才了,所以即使因为思

念她而变得消瘦也是值得的。

师:在上阕中,我们只知道作者很愁闷孤独,但并不知道他愁闷

孤独的原因,直到现在才明白了,原来他是为了情人。因此,“衣带

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句话在叙事抒情的基础上直抒胸臆,

画龙点睛般地揭示了主人公的精神境界,写出了主人公对爱情的坚贞

执著,矢志不移,创造了一个形象鲜明的艺术境界。这也是这句话成

为佳句和千古名句的原因。

望海潮

【导入语】

柳永写了一首词,传说金主完颜亮读到这首词后,对“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的江南美景十分倾慕,遂起“投鞭渡江”之意,于1161年

大举进攻南宋,但出师不利,完颜亮在今安徽采石一战中惨败,自己

也被手下杀死。

谢处厚有感于此,写了一首诗:“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

三秋。哪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作者把完颜亮大动干戈

的责任归到柳永身上。

完颜亮的侵犯是不是就因为柳永的关系?肯定不是的,他们都夸

大了文学的作用。但有一点肯定的是,柳永这首词影响非常大,现在

我们来学习这首词《望海潮》

【翻译】

杭州位于东南方地理形势重要的地区,是江吴的都会,自古以来

就很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

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如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汹涌,卷

起来的浪花就像霜雪一样,天然的壕沟江河无边无涯。市场上陈列着

珠玉珍宝,市民家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相过奢华的生活。白堤两侧

的里湖、外湖与重叠的山峰非常秀丽,山上有秋季的桂子,湖中有十

里的荷花。晴天丽日,处处都吹奏者音乐,菱舟夜泛,传来一阵阵的

歌声,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喜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高高的

牙旗,官员乘着酒醉听箫鼓的演奏声,观赏、吟唱烟霞风光。日后要

把杭州的美好景色画下来,带回朝廷去好让皇帝夸奖。

【词作赏析】

师:“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三句与上阕中后

面的内容在结构上构成了什么关系?

生:总分。

师:上阕前三句是总写,后面的三部分内容是分写,分别写出了

杭州“形胜”、“都会”、“繁华”的特点。那么,哪些语句是扣住

“形胜”来写的,哪些语句是扣住“都会”来写的,哪些语句是扣住

“繁华”来写的?

生:“烟柳画桥”三句写的是“都会”,路桥华美,居室华丽,

人口众多。“云树饶堤沙”三句写的是“形胜”,“绕”字写出了树

的浓密,“卷”字写出了波涛汹涌的气势,“天堑”说明钱塘江就像

一道天然的壕沟阻挡着北方敌人的进犯,地势险要,“无涯”说明钱

塘江无边无际,特别的壮阔,这里的.景象显得雄伟壮观,跟柳永一贯

的婉约风格不一样,体现出豪放的一面。“市列珠玑”三句写的是

“繁华”。

师:可见,上阕着重写了杭州的繁华,其实,杭州不仅仅繁华,

而且还很美。杭州之美在西湖,西湖之美在景美,更在人美。那么,

西湖到底怎么个美法呢?现在我们来看下阕。下阕写景的句子是哪些?

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生:写景的句子是“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三秋桂子”照应“叠巘”二字,写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应

“重湖”二字,写水里荷花,这三句写出了景物的秀丽。

师:写人的句子是哪些?写了几类人?写出了他们的什么特点?

生:写人的句子从“羌笛弄晴”到“吟赏烟霞”,写了两类人,

一是老百姓,一是官员。“弄”字写出了潇洒欢快之情,“泛”字写

出了轻盈愉悦之态,“嬉嬉”写出了安闲自在的样子,总之,老百姓

过着祥和快乐的生活。官员则过着品酒听乐、吟诗赏景的生活。

师:最后两句写要将好景画下来,拿去给皇帝欣赏。景观美好,

实际暗指政绩成就卓越,表达了对官员的祝福。

【艺术特点】

1、铺叙渲染手法的运用。

师:这首词从表达方式来看,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

生:记叙和描写。

师:在记叙时,作者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生:作者用了铺叙渲染的手法。这首词从最有特色的角度,对杭

州的繁华景象进行了淋

漓尽致的描绘,大量选用对偶句,并采取艺术夸张的形式浓墨重

彩地写出了城市的繁荣面貌。

结合。上阕中,开头三句是点,接着从“都会”、“形胜”、

“繁华”三个方面分别详细描绘,是染。下阕中,“重湖叠巘清嘉”

是点,接着的两句“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分别从山中桂花与水

里荷花两方面来些,是染。

作业布置:预习《下一课内容》。

柳永《望海潮》教案2

一、导语设计

公元1161年,金大举进攻北宋。据《鹤林玉露》一书记载:有一

首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

起投鞭渡江之志。”后人谢处厚有感于此,写了一首诗:“谁把杭州

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那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谢

处厚把金兵大动干戈、大举进攻北宋的责任归到这首词及其作者身上。

完颜亮的侵犯是不是就因为这首词的关系?(肯定不是的,他们

都夸大了文学的作用了。)但有一点肯定的是,这首词的影响非常大。

这首词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柳永的《望海潮》。

二、积累·整合

1、柳永介绍。【据中国社科院杨义研究员统计,柳永今存下212

首词中,近40首词近乎全景式地描绘大都市!】

2、题目解说。既是词牌(柳永自制之词牌,与音乐有关),又是

标题(与内容有关)。

三、感受·鉴赏

(一)因声求气,掌握诵读方法。

1、学生朗读。

2、教师正音。

①读准字音。(注意韵脚)

②读对句读。(注意节奏)

③读出情感。(注意抑扬)

3、教师范读。(或听配乐朗诵)

4、学生体味,师生齐读。

①全词感情饱满,适度夸张,铿锵有力。

②上片写形胜之地和钱塘江潮的。壮观:词句短小,“怒涛”、

“霜雪”、“天堑”这类色彩浓烈的而有气势的词语,音调急促,仿

佛大潮劈面奔涌而来,有雷霆万钧、不可阻挡之势。

③下片写西湖清幽的美景,文字优美,词曲变长,节奏平和舒缓,

读出心旷神怡之感。

5、概括主要内容。(结合注释,整体把握全词内容)

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景象。

下片:写西湖美景和人民和平安静的生活状况。

(二)推敲语言,体会炼字技巧。【板书:炼字动词数词】

1、“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朗读】

三句是对“东南形胜”的展开描写。这里选择了钱塘江岸和江潮

两种景物来写。一“绕”字尽显古树成行,长堤迤逦之态。“霜雪”

比喻浪花。一“卷”字又状狂涛汹涌,波浪滔滔之势。写出浪涛力度

与气势,把浪花飞溅的情态写得更形象逼真,大有滔天浊浪排空来,

排山倒海山可催的气势。城外,烟云绿树环绕着江堤平沙,江水涌起

的波涛如霜如雪,钱塘天险无边无涯。钱塘八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举。

写杭州钱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笔。

2、“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朗读】

前两句为互文,即羌管弄晴、泛夜,菱歌泛夜、弄晴。意谓笛声

歌声昼夜不停,在晴空中飘扬,在月夜下荡漾。“弄”使得吹笛人和

采菱女的潇洒欢快之情陡增;“泛”说明人们是在湖中吹笛演唱,笛

声歌声似乎随着湖水荡漾开来,轻盈愉悦之貌全出。

3、“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朗读】

“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是说

湖中广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了。

(三)描述意境,学习点染艺术。【板书:点染】

1、解释“点染”。

词(主要是慢词)中的所谓“点染”,就是说,根据主题与艺术

表现的需要,有的地方应予点明,有的地方则需要加以渲染。“点”

即抽象评点,“染”即具体描写,二者紧密相连,相互配合,里互外

应,便造成强大的攻势,表现鲜明的情志,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点染”很像议论文中的总说与分说,“点”是总提,“染”是分说;

“点”是中锋突进,“染”是侧翼包抄。光有“点”,无法感动别人;

光有“染”,也很难使景物具有感情的光彩。

2、《望海潮》运用了点染手法,请加以说明。

①形胜——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②都会——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③繁华——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④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

钓叟莲娃。

四、思考·领悟

有人说柳永的《望海潮》是投赠之作。这一词的写作目的是为了

求得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因而难免要对对方加以赞扬甚至奉承,

这就使得这首词在最后出现了一个格调不高的结尾。你同意这个看法

吗?为什么?【讨论】【主旨的多元解读】

意见一词的结尾格调不高,冲淡了这里的诗情画意,难怪陈振孙

在《直斋书录解题》中评价柳永“格固不高”。(《教参》的看法)

意见二作者在词中全面、细致地描绘了古都杭州的繁华与美丽,

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和艳羡之情。词的结尾写到

的一个地方官吏的形象,和词中描写的“钓叟莲娃”并没有什么本质

的不同。美丽壮观的景象,繁荣富足的生活,不仅生于斯长于斯的普

通百姓安居乐业,纵使盼望或即将进入中枢的地方官吏也流连忘返。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不过从侧面衬托了此地湖山的清嘉。

曾经住过杭州的人,或是在杭州当官的人,即使高升了,又如何舍得

这里的青山秀水美人呢!只好将它画了下来,带进京去,夸示于同僚

了。

五、应用·拓展

比较阅读柳永《望海潮》与林升《题临安邸》这两首描写杭州的

作品,看看它们在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上的不同。(课堂时间不够,

可以作为课后作业。)

六、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望海潮》。

2、发挥想像,用散文化的语句改写“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天堑无涯”。

柳永《望海潮》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知识。

2.反复诵读,流畅背诵,感知次词的声韵之美。

3.学习铺陈手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词的有关知识

(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

宋代的“流行歌曲“。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

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

词”等。

(2)关于词牌和标题:此的标题是次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次

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3)词的分类

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

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

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

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

姜夔等)

二.导入

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

(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

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

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

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三.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

第七,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三变”“柳七”“柳屯

田”。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

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柳永: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

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

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依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四.朗读本诗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学生自由朗读

五.试着背诵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学生试着背诵

二.学生齐读

三.解题

望海潮,词牌名,柳永开创的。

四.具体分析词

(一)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东南形胜”,是从

地理条件、自然条件着笔写的。杭州地处东南,地理位置很重要,风

景很优美,故曰:“形胜”。“三吴都会”,是从社会条件着笔写的。

它是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那里人众荟萃,财货聚集,故曰:“都

会”。“钱塘自古繁华”,这一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因为杭州具有

这些特殊条件,所以“自古繁华”。下面就对“形胜”、“都会”和

“自古繁华”进行铺叙。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是对“三吴都会”的展

开描写。“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是对“东南形胜”

的展开描写。这里选择了钱塘江岸和江潮两种景物来写。“市列珠玑,

户盈罗绮,竞豪奢”是对“钱塘自古繁华”的展开描写。描写了两个

方面:一是商业贸易情况——“市列珠玑”,只用市场上的珍宝,代

表了商业的丰富、商业的繁荣;二是衣着情况——“户盈罗绮”,家家

披罗着锦。“竞豪奢”,又总括杭州的种种繁华景象。

(二)下片:写杭州人民和平安静的生活景象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写杭州西湖的湖山之

美。这既是进一步描写“东南形胜”,同时又是杭州人游乐的背景。

西湖是美的,苏轼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

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也是写了山

河水量个方面。“重湖”,写湖本身,西湖有里湖和外湖;“叠巘”,

写湖岸,山峰重叠。西湖水碧山青,秀美异常,所以说“清嘉”。

“三秋桂子”照应“叠巘”二字,写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应

“重湖”写水里荷花。红花绿叶,莲子清香,也是很能体现西湖特点

的景物。南宋杨万里说:“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

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三

秋”,从时间着眼;“十里”,从空间着眼。桂在秋季开花,莲在夏

季开花,写出了西湖不同季节的美景。

西湖不论任何季节、任何时间都是美的,所以就有游人去游玩。

接下来就写到“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羌管弄晴”

写的是白天人们悠扬的笛声,“菱歌泛夜”写的是人们晚上快乐欢快

的歌声,“嬉嬉钓叟莲娃”时对前面两句的总括,所以这一句写的是

杭州人民的游乐。“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写的是杭

州官员的游乐,分两方面写的,一是“乘醉听萧鼓”宴酣之乐,二是

“吟赏烟”山水之乐。“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对官员的祝

愿。

五.艺术特色

本文是慢词,所以在艺术手法上与小令有所不同。本词重在用铺

叙的手法,例如“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前面一句

是总说,这几句是对前面的分述;又如“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

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六.背诵本词

本文发布于:2022-11-14 18:03: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90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