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更新时间:2022-11-14 17:13:36 阅读: 评论:0

我本初高中的解压密码是多少-匹读音


2022年11月14日发(作者:天籁之声)

画家张僧繇的简介

张僧繇,南朝梁吴中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画家。梁武帝天监502年-519年中

为武陵王国侍郎、在宫廷秘阁掌管画事,历任右军、吴兴太守。子善果、儒童,师于父,

均擅绘宗教画。

张僧繇以善画佛道著称,亦兼善画人物、肖像、花鸟、走兽、山水等。他在江南的不

少寺院中绘制了大量壁画,并曾奉命给当时各国诸王绘制肖像,能收到“对之如画”的效

果。他的“画龙点睛”传说颇为脍炙人口。

张僧繇从事绘画创作,构思敏捷,工作勤奋,数十年中,手不释笔。在技法上,能独

辟蹊径,广收博取,曾将晋代女书法家卫铄《笔阵图》中的书法用笔方法融入绘画,使其

更富于表现力。他的艺术手法简练,富于变化,创造了一种“笔才一二,像已应焉”的画

法,与唐代的吴道子一同被后世推为疏体的代表,与以顾恺之、陆探微为代表的密体各擅

千秋之誉。

他同时又善于吸收和消化外来艺术的表现手法,据记载,他曾在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

一乘寺用天竺今印度传入的凹凸画法创作壁画,所绘物象,远观具有立体感,近视则平,

因此该寺又被人称为凹凸寺。

张僧繇于佛像人物用功最深,形成自己的风格,人称张家样。他画人物,能做到朝衣

野服,今古不失,“殊方夷夏,皆参其妙”,能从被画对象的特定身份、时代民族等方面

着眼,成功地画出其各自不同的形象特征和风貌。

张僧繇擅作人物故事画及宗教画,时人称为超越前人的画家。梁武帝好佛,凡装饰佛

寺,多命他画壁。所绘佛像,自成样式,被称为“张家样”,为雕塑者所楷模。亦精肖像,

并作风俗画,兼工画龙,有画龙点睛,破壁飞去的传说。他曾在建康一乘寺门上用天竺

古印度画法以朱色及青绿色画“凸凹花”,有立体感。姚最《续画品录》中说:“善图塔

庙,超越群工。”张彦远家曾藏有张僧繇的《定光如来像》,并亲眼看到过他的《维摩

诘》、《菩萨》等作品。张僧繇生平勤奋,《续画品录》说他“俾昼作夜,未曾厌怠,惟

公及私,手不释笔,但数纪之内,无须臾之闲。”足见他业精于勤的可贵精神。在色彩上,

吸取了外来影响。

据《建康实录》所载:“一乘寺,梁邵陵王纶造,寺门遗画凸凹花,称张僧繇手迹。

其花乃天竺遗法,朱及青绿所造,远望眼晕如凹凸,近视即平,世咸异之,乃名凹凸寺

云。”据传他又创造了一种不用轮廓线的“没骨”法,全用色彩画成,改变了顾陆以来的

瘦削型的形象,创造出比较丰腴的典型,画人“面短而艳”。张怀瓘评语“象人之美,张

僧繇得其肉,陆探微得其骨,顾恺之得其神。”张僧繇的“疏体”画法,至隋唐而兴盛起

来。后人论其作画用笔多依书法,点曳斫拂,如钩戟利剑,点画时有缺落而形象具备,一

变东晋顾桤之、南朝宋陆探微连绵循环的“密体”画法。

后人将其画法与唐吴道子并称为“疏体”。子善果、儒童,均擅绘宗教画。

张僧繇的作品有《十八宿神形图》、《梁武帝像》、《汉武射蛟图》、《吴王格武

图》、《行道天王图》、《清溪宫水怪图》、《摩纳仙人图》等,分别着录于《宣和画

谱》、《历代名画记》、《贞观公私画史》。传世作品有《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现藏

于日本大坂市立美术馆。

一天,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这四条龙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

奇怪的是都没有画上眼睛。游客,觉得缺少神韵,很是惋惜,就请张僧繇把龙的眼睛补上

去。张僧繇推辞说,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游客不信,都以为张僧繇在唬人。大家一再

要求,张僧繇只好提起笔来,轻轻一点。霎时间,只见雷鸣电闪,风雨交加,两条巨龙撞

毁墙壁,腾云驾雾,凌空而起,飞向天空去了。没有画上眼睛的那两条龙,依然留在墙壁

上。后来比喻作文或话时在关键处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华南寺壁画上有龙,隋朝的时候寺院附近毒龙潭飞出两条真龙来和画上的龙斗法,风

雨大作,沸沸扬扬。道士丁玄真画了铁符,二龙穿山飞去,可是那画龙还在。丁玄真怒了:

“这是谁画的龙?都画成仙了!!”和尚说:“是张僧繇大人啊!”丁玄真更加生气:“画就

画,点眼睛干嘛!!”搞了两个铁钉钉入壁画龙眼,终于把画龙收服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发布于:2022-11-14 17:13: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88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