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仪测量高程的方法和步骤(总
17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
2
水准仪测量高程的方法和步骤
内容:理解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掌握DS3型微倾式水准仪、自动安平水
准仪的构造特点、水准尺和尺垫;掌握水准仪的使用及检校方法;掌握水准测
量的外业实施(观测、记录和检核)及内业数据处理(高差闭合差的调整)方
法;了解水准测量的注意事项、精密水准仪和电子水准仪的构造及操作方法。
重点: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的外业实施及内业数据处理。
难点: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高程测量(HeightMeasurement)的概念
测量地面上各点高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测量。高程测量根据所使用的仪器
和施测方法的不同,分为:
(1)水准测量(leveling)
(2)三角高程测量(trigonometricleveling)
(3)气压高程测量(airpressureleveling)
(4)GPS测量(GPSleveling)
§水准测量原理
一、基本原理
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量两点间高差,从而
由已知点高程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3
a——后视读数A——后视点
b——前视读数B——前视点
1、A、B两点间高差:
2、测得两点间高差后,若已知A点高程,则可得B点的高程:
。
3、视线高程:
4、转点TP(turningpoint)的概念:当地面上两点的距离较远,或两点的高
差太大,放置一次仪器不能测定其高差时,就需增设若干个临时传递高程的立
尺点,称为转点。
二、连续水准测量
如图所示,在实际水准测量中,A、B两点间高差较大或相距较远,安置
一次水准仪不能测定两点之间的高差。此时有必要沿A、B的水准路线增设若
干个必要的临时立尺点,即转点(用作传递高程)。根据水准测量的原理依次
连续地在两个立尺中间安置水准仪来测定相邻各点间高差,求和得到A、B两
点间的高差值,有:h1=a1-b1
h2=a2-b2……
则:hAB=h1+h2+……+hn=Σh=Σa-Σb
结论:A、B两点间的高差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
4
§水准仪和水准尺
一、水准仪(level)
如图所示,由望远镜、水准器和基座三部分组成。
DS3微倾式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
1、望远镜(telescope)——由物镜、目镜和十字丝(上、中、下丝)三部分
组成。
5
2、水准器(bubble)有两种:
圆水准器(circularbubble)——精度低,用于粗略整平;水准管(bubbletube)
——精度高,用于精平。
特性:气泡始终位于高处,气泡在哪处,说明哪处高。
3、基座(tribrach)
6
二、水准尺(levelingstaff)
水准尺主要有:单面尺、双面尺和塔尺。
1、尺面分划为1cm,每10cm处(E字形刻划的尖端)注有阿拉伯数字。
2、双面尺的红面尺底刻划:一把为4687mm,另一把为4787mm。
三、尺垫(staffplate)
放置在转点上,为防止观测过程中水准尺下沉。
7
四、水准仪的使用
操作程序:粗平——瞄准——精平——读数
(一)粗平——调节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1、方法:对向转动脚螺旋1、2——使气泡移至1、2方向的中间——转
动脚螺旋3,使气泡居中。
2、规律:气泡移动方向与左手大拇指运动的方向一致。
(二)瞄准
1、方法:先用准星器粗瞄,再用微动螺旋精瞄。
2、视差
概念:眼睛在目镜端上下移动时,十字丝与目标像有相对运动。
产生原因:目标像平面与十字丝平面不重合。
消除方法:仔细反复交替调节目镜和物镜对光螺旋。
(三)精平
1、方法:如图所示微倾式水准仪(tiltlevel),调节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气
泡成像抛物线符合。
8
2、说明:若使用自动安平水准仪(compensatorlevel),仪器无微倾螺
旋,故不需进行精平工作。
(四)读数——精平后,用十字丝的中丝在水准尺上读数。
1、方法:从小数向大数读,读四位。米、分米看尺面上的注记,厘米数尺
面上的格数,毫米估读。
2、规律:读数在尺面上由小到大的方向读。故对于望远镜成倒像的仪器,
即从上往下读,望远镜成正像的仪器,即从下往上读。如图所示,从小向大读
四位数为米。
§水准测量的实施与成果整理
一、水准点(BenchMark)
通过水准测量方法获得其高程的高程控制点,称为水准点BM,一般用表
示。有永久性和临时性两种。(见图)
二、水准路线(levelingline)
水准路线依据工程的性质和测区情况,可布设成以下几种形式:
9
1、闭合水准路线(clodlevelingline)。由已知点BM1——已知点BM1
2、附合水准路线(annexedlevelingline)。由已知点BM1——已知点BM2
3、支水准路线(spurlevelingline)。由已知点BM1——某一待定水准点
A。
4、水准网:若干条单一水准路线相互连接构成的图形。
三、水准测量的实施(外业)
1、观测要求
如图,有:
(1)水准仪安置在离前、后视距离大致相等之处。
(2)为及时发现观测中的错误,通常采用“两次仪器高法”或“双面尺法”。
两次仪器高法:高差之差h-h'<±5mm;双面尺法,①红黑面读数差
<±3mm②h黑-h红<±5mm。
2、水准测量记录表
10
注意:(1)起始点只有后视读数,结束点只有前视读数,中间点既有后视
读数又有前视读数。
(2),只表明计算无误,不表明观测和记录无
误。
四、水准测量的成果处理(内业)
(一)计算闭合差:
1、闭合水准路线:
2、附合水准路线:
(二)分配高差闭合差
1、高差闭合差限差(容许误差)
对于普通水准测量,有:
式中,——高差闭合差限差,单位:mm
L——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n——测站数
11
2、分配原则:
按与距离L或测站数n成正比,将高差闭合差反号分配到各段高差上。
(三)计算各待定点高程
用改正后的高差和已知点的高程,来计算各待定点的高程。
五、水准测量的成果实例
【例】如图为按图根水准测量要求施测某附合水准路线观测成果略图。
BM-A和BM-B为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图中箭头表示水准测量前进方向,路线上
方的数字为测得的两点间的高差(以m为单位),路线下方数字为该段路线的
长度(以km为单位),试计算待定点1、2、3点的高程。
解算如下:
第一步计算高差闭合差:
第二步计算限差:
因为,可进行闭合差分配。
第三步计算每km改正数:
第四步计算各段高差改正数:。四舍五入后,使。
故有:V1=-8mm,V2=-11mm,V3=-8mm,V4=-10mm。
第五步计算各段改正后高差后,计算1、2、3各点的高程。
改正后高差=改正前高差+改正数Vi
12
H1=HBM-A+(h1+V1)=+=(m)
H2=H1+(h2+V2)=+=(m)
H3=H2+(h3+V3)=
HBM-B=H3+(h4+V4)=+=(m)
可用EXCEL软件计算如下图: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一、水准仪轴线的几何关系
水准仪轴线应满足的几何条件是:
1、水准管轴LL//视准轴CC
2、圆水准轴L'L'//竖轴VV
3、横丝要水平(即:⊥竖轴VV)
如下图所示:
13
二、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一)圆水准器的检验与校正
1、检验:气泡居中后,再将仪器绕竖轴旋转180°,看气泡是否居中。
2、校正:用脚螺旋使气泡向中央移动一半,再用拨针拨动三个“校正螺
旋”,使气泡居中。
(二)十字丝横丝的检验与校正
1、检验:
整平后,用横丝的一端对准一固定点P,转动微动螺旋,看P点是否沿着
横丝移动。
2、校正:旋下目镜处的十字丝环外罩,转动左右2个“校正螺丝”。
14
(三)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i角)的检验与校正
1、检验:
(1)平坦地上选A、B两点,约50m。
(2)在中点C架仪,读取a1、b1,得h1=a1-b1
(3)在距B点约2—3m处架仪,读取a2、b2,得h2=a2-b2
(4)若h2≠h1,则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有i角。
因为①h1为正确高差②b2的误差可忽略不计,故有:
对于S3水准仪,若i角大于时,需校正。
15
2、校正方法有二种:
(1)校正水准管
旋转微倾螺旋,使十字丝横丝对准(a2'=h1+b2),拨动水准管“校正螺
丝”,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2)校正十字丝——可用于自动安平水准仪
保持水准管气泡居中,拨动十字丝上下两个“校正螺丝”,使横丝对准a2
'。
§自动安平、精密、电子水准仪简介
一、自动安平水准仪(compensatorlevel)
1、原理——与普通水准仪相比,在望远镜的光路上加了一个补偿器。
2、使用——粗平后,望远镜内观察警告指示窗若全部呈绿色,方可读数;
最好状态是指示窗的三角形尖顶与横指标线平齐。
3、检校——与精通水准仪相比,要增加一项补偿器的检验,即:转动脚螺
旋,看警告指示窗是否出现红色;以此来检查补偿器是否失灵。
16
二、精密水准仪(precilevel)(每公里往返平均高差中误差1mm)
1、精密水准仪——提供精确的水平视线和精确读数。
精密水准仪
2、精密水准尺——刻度精确(铟钢带水准尺invarlevelingstaff)。
3、读数方法
(1)精平后,转动测微螺旋,使十字丝的楔形丝精确夹准某一整分划线。
(2)读数时,将整分划值和测微器中的读数合起来。如:。
三、数字水准仪(digitallevel)及条纹码水准尺(codinglevelstaff)
1、具有自动安平、显示读数和视距功能。
17
2、能与计算机数据通讯,避免了人为观测误差。
§水准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
来源有:仪器误差、操作误差、外界条件影响。
一、仪器误差
主要有: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i角)的误差、水准尺误差
二、操作误差
主要有:水准气泡未严格居中、视差、估读误差、水准尺未竖直。
三、外界条件影响的误差
主要有:仪器下沉、尺垫下沉、地球曲率、大气折光、气温和风力。
四、水准测量的注意事项:
(一)观测:
1、观测前应认真按要求检验水准仪和水准尺;
2、仪器应安置在土质坚实处,并踩实三角架;
3、前后视距应尽可能相等;
4、每次读数前要消除视差,只有当符合水准气泡居中后才能读数;
18
5、注意对仪器的保护,做到“人不离仪器”;
6、只有当一测站记录计算合格后才能搬站,搬站时先检查仪器连接螺旋是
否固紧,一手托住仪器,一手握住脚架稳步前进。
(二)记录:
⒈认真记录,边记边回报数字,准确无误的记入记录手簿相应栏中,严禁伪造
和传抄;
⒉字体要端正、清楚、不准涂改,不准用橡皮擦,如按规定可以改正时,应在
原数字上划线后再在上方重写;
⒊每站应当场计算,检查符合要求后,才能通知观测者搬站。
(三)扶尺:
⒈扶尺人员认真竖立水准尺;
⒉转点应选择土质坚实处,并踩实尺垫;
⒊水准仪搬站时,应注意保护好原前视点尺垫位置不移动。
本文发布于:2022-11-14 17:08: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87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