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鲁肃代周瑜

更新时间:2022-11-14 16:32:47 阅读: 评论:0

肥东理工学校很脏-边旁


2022年11月14日发(作者:国产手机哪个牌子好)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1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之课外文言文翻译

2008-06-1215:54

一、鲁肃过蒙屯下

原文: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

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

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

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

“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

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

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

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时蒙与成当、宋定、

徐顾屯次比近,三将死,子弟幼弱,权悉以兵并蒙。

蒙固辞,陈启顾等皆勤劳国事,子弟虽小,不可废也,

书三上,权乃听。蒙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

如此。(《三国志。吕蒙传》节选)

翻译:鲁肃取代周瑜(为水军都督),当陆口驻屯,

经过吕蒙所在的屯下。鲁肃(当时)对吕蒙还比较轻

视。有人对鲁肃说:“吕将军的功名一天比一天显著,

不可以用旧眼光来看待,您应当去拜访他。”(鲁肃)

就去拜访吕蒙。酒过三巡,吕蒙问鲁肃:“您受到重

任,与蜀汉的关羽为邻对峙,您将用什么办法来防止

不测的发生。”鲁肃轻率地回答:“事到临时怎么适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2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宜就怎么办吧。”吕蒙说:“现在长江东西双方(指

西蜀和东吴)虽然看上去很和睦,像一家人一样,而

关羽实际上是像熊虎一样有野心的人,怎么能不事先

预订好应急方案呢?”就这个时机吕蒙为鲁肃筹划了

五个应急方案,鲁肃就站起来离开自己的坐席,来到

吕蒙身边,拍着吕蒙的背说:“吕子明啊,我不知道

您的才能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鲁肃就拜望了吕

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交为挚友后分别。

二、三人成虎

原文: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

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

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

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

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

去大粱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

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翻译:魏国大臣庞葱,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

临行前对魏王说:“现在有个一人来说街市上出现了

老虎,大王可相信吗?”魏王道:“我不相信。”庞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3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葱说:“如果有第二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

可相信吗?”魏王道:“我有些将信将疑了。”庞

葱又说:“如果有第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

王相信吗?”魏王道:“我当然会相信。”庞葱就

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

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

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

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才好。”魏王道:

“一切我自己知道。”庞葱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

有再召见也了。

原文:魏武将见匈奴使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

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

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

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

追杀此使。

翻译:魏武帝曹操将要接见匈奴来的使节,自己认为

外貌不好,不足以震服远方的国家,于是便命令崔季

扮成自己去接待,武帝则拿着刀站在座位的旁边。已

经接见完毕,命令间谍问匈奴来的使节:“魏王怎么

样?”匈奴的使节回答说:“魏王风采高雅,非同一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4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般;但是座位旁边拿刀侍立的人,这个人才是个英

雄。”曹操听说这件事,连忙派人追赶,杀掉了那个

使者。

四、江革传

原文:革幼而聪敏,早有才思,六岁便解属文。柔之

深加赏器,曰:“此儿必兴吾门。”九岁丁父艰,与

弟观同生孤贫,傍无师友,兄弟自相训勖,读书精力

不倦。十六丧母,以孝闻。服阕,与观俱诣太学,补

国子生,举高第。齐中书郎王融、吏部谢朓雅相钦重。

朓尝宿卫,还过候革,时大雪,见革弊絮单席,而耽

学不倦,嗟叹久之,乃脱所著襦,并手割半毡与革充

卧具而去。《梁书。江革传》

翻译:江革汪时候就很聪明,早早就表现出写文章的

才能和情思,六岁时就会写文章。江柔之非常赏识他,

说:“这个孩子一定会振兴我的家族。”

江革九岁时父亲去世,他和弟弟江观一起生活在孤苦

无依的贫困中,也没有老师朋友作伴,兄弟两人就互

相激励,读书的精力始终没有表现出疲倦。十六岁母

亲去世,他因为孝顺闻名。服丧完毕,江革就和弟弟

江观一起到太学,被增补为国子生,在考核中评为优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5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秀等次。

南齐的中书郎王融、吏部(官员)谢朓对他很推崇。

谢朓曾经担任皇家夜间警卫,回家时(顺路)拜访江

革。当时下着大雪,(谢朓)看见江革盖着破棉被,

铺着单薄的席子,但是沉醉于学习中不知疲倦(寒冷),

叹息了很长时间,就脱下自己穿的棉衣,并亲手割下

半片毡给江革作为卧具才离开。

五、

原文: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遂询主人之性情、

年纪、状貌并何年得科第,而独不言尺寸。其人怪之。

成衣者曰:“少年科第者,其性傲,胸必挺,需前长

而后短;老年科第者,其心慵,背必伛,需前短而后

长。肥者其腰宽,瘦者其身仄。性之急者宜衣短,性

之缓者宜衣长。至于尺寸,成法也,何必问耶!”

余谓斯匠可与言成衣矣。今之成衣者,辄以旧衣定尺

寸,以新样为时尚,不知短长之理,先蓄觊觎之心。

不论男女衣裳,要如杜少陵诗所谓“稳称身”者,实

难其人焉。

翻译:裁缝这行当各地都有,而宁波人尤其多。现在

京城内外做衣服的,都是宁波人。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6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从前有个佣人拿一匹丝绸让裁缝裁剪。(这个裁缝)

于是问主人的性情、年纪、长相,而且问哪年参加科

举考试以及等级等,却单单不提衣服的尺寸。这个佣

人感到很奇怪。

(这个)裁缝说:“青年科考中举的人,他的性情傲

慢,一定挺着胸,衣服需前身长而后身短;老年科考

中举的人,他的心情一定疲懒,背一定弯曲,衣服需

前身短而后身长;胖人他的腰宽,瘦人他的身子窄;

性子急的人适合穿短衣服,性子慢的人适合穿长衣服。

至于尺寸,自有一套程式,何必问呢!”

依我(指作者)看,可与这个裁缝谈论做衣服的道理

了。现在一般的裁缝,总是比照旧衣服定尺寸,拿新

样式当时髦,不懂得衣服长短的道理,倒先存着贪污

布料的非分之想。不论男女衣服,要都做到像杜甫诗

里所说的“稳称身”那么妥贴合身,实在太难为现在

的裁缝了。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文学常识(4)第三单元

2008年04月01日星期二下午01:02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

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

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

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

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7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

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0、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日扳

仲永环谒于邑人。(扳:)(2)卿今者

才略。(者:)

(3)不能称

前时之闻。(称:)(4)见往事

..

耳。(往事:)

21、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2、甲文中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乙文中吕蒙才略

的惊人长进的原因又是什么?阅读两文后你有什么感想?(4分)

23、甲乙两篇文章所谈内容都与学习有关,你能写出几句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吗?(至少两句,3分)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文学常识(3)第二单元

2008年04月01日星期二下午12:56

第二单元

1、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那一句?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国作家。

《木兰诗》选自,这是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答案:都德法《乐府诗集》南北朝

1、《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的对偶句是,。

④《木兰诗》中描写军情紧急,将士疾速奔赴前线的诗句是__________,。

⑤“扑朔迷离”这一成语出自《木兰诗》,文中的原句是:__________,。

(一)阅读下文,完成5~9题。(14分)

木兰诗

①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②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

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

此替爷征。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

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

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④万里赴戒机,关山渡若飞。溯气传金拆,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

十年归。

⑤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

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⑥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妹闻姊来,磨刀

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⑦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5.找出画线句子的错别字。(2分)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8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6.指出文中流传至今的一个成语,并解释它的意思。(3分)

7.《木兰诗》中的对偶句比较多,请在文中找出两组你所喜欢的对偶句。(2

分)

8.本诗是写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但为什么对十年的征战生活写得比较简略

呢?请你探究一下其中的原因。(3分)

9.木兰的形象是中国文学史中不朽的巾帼英雄形象。这个形象集中了中华民

族哪些优秀品质?(4分)

黄河母亲河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黄河意味着民族,意味着腾飞,意味着母亲。p

我很不幸,因为在这十几年中,我未曾拜访过母亲,民族的母亲——黄河,对于

一个华夏子孙来说,这是一种不孝,一种莫大的不孝。

人们都说母亲是宽宏的,母亲是无边的,虽然我未曾领略过母亲的魅力,但在梦

中,在心中,母亲用她的惊涛骇浪浊流宛转,激励着我,关怀着我。

一声声浪声,将我的心飘进了母亲的怀中,母亲用她的气吞山河之势领着我前进

领着我奔腾,领着我感受母亲的豪迈。人们尽情的吮吸着黄河,吮吸着母亲的乳

汁,他们渴望母亲的爱抚,他们需要母亲的滋润。

文人墨客以精美绝伦,豪迈壮观的语句来形容黄河,望着日夜奔腾的黄河,望着

我心中的黄河,我太过心酸,千年不停的流动,母亲累吗?母亲微笑着告诉我,

为了这个民族,为了爱她的儿女,这是一种必须,一种必须的付出,为了华夏子

孙能够腾飞,为了民族精神能够延续,她必须不停的流动,不停地提醒华夏子孙

能够腾飞,必须滋养这个民族。

腾飞,子孙……我眼睛湿润了,为了她爱的人们,她甘愿受到风吹日晒,甘愿受

到上天的折磨,只要民族能够腾飞,为了子孙能够过的比她好,她甘愿随这一切,

“只要你过的比我好。”从风中,从浪中传来一阵阵呐喊。

泪水情不自禁的在心中,在我的血液中泛滥,母亲啊!母亲你目睹这你的子女为

了自我而自相残杀,为了自己的幸福甚至将魔爪伸向了您,可您却甘愿随,甘愿

忍受,甘愿不辞辛苦的传扬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啊!我伟大的母亲我心爱的

母亲,你让我敬佩,你让我感动,你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责任,你让我知道了我

们应该腾飞,带着您的精神,您的祝福流向世界,流向辉煌,我懂了,我懂了,

我深爱的母亲,我心中的黄河。擦干眼泪,将对心中黄河的爱化作一种永恒,带

着母亲给予我的责任,我该起程了,我该付出了,我该道别了。

“母亲,请好好珍重,您的儿女不会让您失望,带着我的祝福,继续滋养您的儿

女们吧,一路保重,保重。”

别了心中的母亲河——黄河,带着希望,带着祝福,带着必须腾飞的信念,我开

始奔腾,全华夏子孙们开始了辉煌的征程

本文发布于:2022-11-14 16:32: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86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1l等于多少ml
标签:鲁肃代周瑜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