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形声字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2-11-14 16:04:16 阅读: 评论:0

南昌有几个大型的补课机构-巳读音


2022年11月14日发(作者:ascend p2)

形声字解读(上)

形声字解读(上)

【提要】从有⽆声标⾓度看,汉字的造字⽅法只有“两书”:形意法和形声法。形声字的形意符不表具体字义,只表字的抽象意

类所属;声韵符不标注字⾳,只标⽰该字的韵部所属。“形声字”实际上应称为“意韵字”。形声字的声韵族中,韵母存在“韵辙联

通”现象。声韵符到今天始终都在为标注字⾳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它所蒙受的千百年的冤枉委屈应得以洗雪。形声字的构

成,⾃有其清晰严整的规律。形声字是完全可以解读的。【导语】形声字的解读问题是个⽼问题,⽼到起码有两千岁,因为从

许慎所著汉语史上第⼀本字典《说⽂解字》开始,⼈们就不⼤明⽩为什么形声字的很多声旁不太管⽤。到现代⼈⼿⾥,这个问

题就更厉害了。据统计,现在声旁能正常⼯作的,只有25%左右。也就是说,有75%的形声字,其读⾳是模糊的。考虑到形声

字在汉字中所占⽐例之⼤,这个问题是令⼈震惊。⼀般认为,形声字在汉字中占有95%的⾼⽐率。即使把字数限定在3500常

⽤字内,这个百分⽐⾄少也有90%。那么,在常⽤字中,形声字就是3150字。这些字中,有75%字⾳难以读准,那就是2360

多字。这么⼤的数字,还是很惊⼈的。

由于这个问题的长久存在,受影响最⼤的是识字教

育。后来⼈只是从许慎《说⽂解字》的《序》中知道,周朝的国⼦监⾥,“(依据)周礼,⼋岁⼊⼩学,保⽒教国⼦,先以六

书”。后⼈始终弄不明⽩,周代⼈是怎样⽤“六书”为学童⽂字启蒙的,为什么现代⼈⽤起来就不好使了呢。其实,不但现代⼈不

明⽩,⾄少2200多年前的秦代,⼈们就已经弄不明⽩了。李斯那作为“书同⽂”字形规范和国家标准的汉字启蒙教材《仓颉

篇》,所使⽤的识字⽅法,就已经开了摒弃字理、多读多背、死背硬记的先河,可谓后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

⽂》的滥觞。

针对“三百千”识字⽅法的弊端,百年前的新⽂化运动,终结了这种识字⽅法,改为分散的“随⽂识字法”。满以为这种“随⽂识

字”给每个字的出现找了⼀个温暖的家,⾃然应该⽐“三百千”识字法有更好的表现,然⽽⼈们逐渐认识到,其识字效果竟还⼤⼤

不如被⼈废弃的“三百千”。因此,这种“随⽂识字法”逐渐被⼈们所厌弃,也是必然的事。上世纪的80年代,识字改⾰已形成⾼

潮,各种识字⽅法如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可惜,不管什么识字法,⾯对90%的形声字⽽束⼿⽆策,就不是⼀个成功的识字法。我们已经不⽆遗憾地看到,多少识字法,

莫不在形声字这只拦路虎⾯前败退下来,裹⾜不前,⽆所作为。期间,不时有⼈主张依据汉字科学,按照每个字的造字原理

来“科学识字”。不过,现在的汉字科学,

对形声字的解读问题,并不能给出令⼈满意的阐释,这就⼤⼤降低了“科学识字”的科学性,甚⾄让⼈怀疑,这种“汉字科学”难

道真地存在吗?长时间来,多少为解决形声字的解读这⼀⽼⼤难问题⽽⾟勤努⼒,百折不挠,忘我⼯作,⽆私奉献。本⼈也不

顾地厚天⾼,莽撞地裹挟⼊这⽀队伍,与众⼈⼀起,试着来破解这⼀千古迷局。

⼀、形声字——汉字的主流和⾼级形式

⾃古及今,在识写和使⽤汉字时,⾯对⼀个个⾯孔各异的⽅块字,有些⼈不免会产⽣种种疑问。这个字为什么会是这个样⼦?

为什么这么念?为什么有这个意思?为回答这些追问,早在1900多年前,汉代的⽂字⼤家许慎,就从造字⽅式的⾓度,提

出“六书”理论,并依此撰写出中国历史上第⼀部字书《说⽂解字》。许慎的书,对当时的9353个汉字的形、⾳、义各⽅⾯,⼀

⼀作出了回答,成为近两千年来⽂字学领域的颠峰之作。后⼈针对“六书”理论的某些缺憾与不⾜,不时有不同说法。清戴震提

出“四体⼆⽤”说,今⼈唐兰⾸倡“三书”说。近年来,甚⾄有⼈提出“⼗书”说。但不管⼏书说,“形声”这⼀书的地位是确定⽽牢固

的,得到⼤家的⼀致公认,争议只在其它⼏书之中。

笔者认为,如果以“有⽆声⾳”标志为标准,汉字则只分为两类:形声字和⾮形声字,亦即“两书”。⾮形声字中,不论是单体象

形因形见意,还是合体象形拼形会意,都是围

绕着形与意的关系这⼀核⼼,这是它们的共同特征。因⽽,把这类⾮形声字称为“形意字”最为合适。当然“形意字”还可以往下

再分为不同的⼩类。

从形意字和形声字的关系来看,形意字是由图画⽂字简化抽象⽽成的最早的⽂字,是汉字⽣存和发展的基础。正是有了“形意

字”这⼀雄厚基础,才有形声字的产⽣和发展。可以设想,如果没有这千百个形意字作为基础,肯定不会有形声字的产⽣。不

过,与形声字相⽐,形意字毕竟只是汉字发展的原始形式和低级阶段。同样可以设想的是,没有形声这种形式的出现,汉字恐

怕就难以得到发展,甚⾄难以存活和流传下来。仅凭千百个形意字,不可能满⾜记录汉语的需要。我们知道,世界上考古发现

的另外⼏种古⽂字,都和汉字⼀样,脱胎于图画,以形表意。我不知道它们的消亡是否和解决不了字⾳问题有关,但汉字确实

是由于形声⽅法的出现,才最终解决了汉字发展道路上字⾳这样⼀个⽣死攸关的⼤问题。⼏千年前的我们的先民们,不知哪⼀

个聪明⼈,在⼀个形意字旁,标注了另⼀个形意字的⾳,造出了⼀种全新的⽂字。这种字,既能表达出长期以来难以表达的意

义,更能读出其字⾳来。这就有效地解决了⾃有⽂字以来始终困扰着⼈们的⼀个⼤难题。从那⼀时刻起,汉字就同其他⽂字产

⽣了本质上的区别,划清了彼此的界线⽽从此分道扬镳了。这⼀形声法,

有效地解决了汉字的形、⾳与义之间的关系问题,为汉字的⼤发展开辟了⼀条宽阔平坦的⼤道。⽽其他古⽂字,或因⽆法解决

形、⾳与义的关系问题⽽不得不忍痛舍弃了字形,只⽤抽象的字母去单独记⾳,拼⾳辨意了。回望⼈类⽂字发展的历史,我们

真要为形声法在当时那⼀关键的历史时刻所⽴下的伟⼤功绩⽽⾼声喝彩。

汉字到底产⽣于何时,现在并没有明确的答案。甲⾻⽂的出⼟,让我们知道了,商朝的甲⾻⽂字已是⽐较成熟的⽂字。当时的

⼈们,早已解决了形声字问题,甲⾻⽂中的形声字已占20%以上。到了两千年前的许慎⼿中,形声字已达80%以上;到现代,

更占到90%以上。可见,形声字是汉字的主流和⾼级形式。可以说,汉字的繁荣和发展,实际上就是形声字的繁荣和发展。

由此可见,⽆论从汉字的数量上,还是性质上,或是发展史上,形声字都占有⼗分独特的、绝对重要的地位。历来各种关于汉

字构成的理论,不管是⼏书说,都没有对形声字的重要地位给予尊崇和重视,只是把形声字这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级别的汉字

等同于其他各类低级别的汉字。在汉字研究中,⼈们只是对各种造字法均分⼒量,作平⾯研究,并且只满⾜于说明各种造字法

古时的存在,并不⽤以指导当今汉字教育与语⽂教学的实践,不去对汉字特别是形声字做彻底的清理,更没有总体的宏观阐

释。传

统上普遍认为,由于汉字流传时间悠久,地域辽阔,形声字的实际读⾳已与作为声⾳标志的声旁的读⾳,相吻合的很少,绝⼤

多数已不相吻合,有的甚⾄相去甚远。⼀些看似形声的字,根本⽆法辨识,令⼈如坠五⾥雾中,形声字领域⼀⽚混乱,令⼈只

能望⽽却步了。可以说,汉字的问题,⾸先是形声字存在的问题。汉字混乱,主要是由于形声字混乱⽆序;汉字难学,主要原

因在于千百年来形声字始终处于纷纷扰扰、杂乱⽆章的局⾯,⾄今难以理出⼀个头绪。

⼆、形声字因声求义,以声为义

⽂字是记录语⾔的。汉字的形⾳义三要素中,⾳义与语⾔的关系更为密切,正如现代⽂字学家唐兰所指出:“⼀个字的⾳和

义,是属于语⾔的。”周作⼈说得很有意思,他在《⼗⼭笔谈》中批驳“汉字难”论时曾说:“汉字难学乃是外国⼈的说法,……

若是在中国⼈,他平常说的是从母亲怀中学来的中国话,⼀个字的⾳与义原是熟悉的,余下来的只是⼀件事,即是认字形,这

⼯作已经只剩三分之⼀了。”由此可知,⼀个字的⾳与义,要到⼝语中去寻求,也只能由语⾳来提供答案。

汉字依据“两书”所划分的“形意、形声”两类字,⾳与义对⼝语的依赖程度是不⼀样的。

形意字:由图画⽂字发展⽽来,是具象的,明摆在⼈

们眼前,可直接缘形见意或拼形会意;唯有字⾳,则需完全依赖于⼝语。例如“象”字,眼前就是⼀头⼤头⼤⽿长⿐⼦的⼤

象;“叶”字,眼前就是细树枝上挂着⼀⽚叶⼦,原本是对⽣的两⽚,右边的⼀⽚已经掉落,只留着⼀段叶柄。看见了字形,头

脑中很容易幻化出实物图形,⼝中不由得喊出名称,由此,字⾳就⾃然出来了。即使像“保”这样的因长期流传,⼏经规范⽽早

已固定下来的现代字形,只要联系甲⾻字形就可知道,“保”字的两个部分原来是⼀体的,是⼀个⼤⼈,⼿臂环绕到背后,背着

⼀个⼩孩,就是右⾯的“⼦”,“⼝”是⼩孩的头,“⼗”字是⼩孩的⾝⼦和双臂。下⾯的⼀撇⼀捺,原来是由于字形规范⽽被断开的

⼤⼈的⼿。了解了字形演变的曲折经历,⾯对现代字形,⼈们的眼前⾃然会浮现出⼀个⼩孩,被⼤⼈(⽗母)紧紧环护在后背

上,攀岩跳涧,狩猎采⾷,躲避危险,逃离灾难。⼈们会在想象中把字的两部分联系起来,把“亻”中代表⼿臂的那⼀撇与右边

的那⼀撇⼀捺还原成⼀⽀完整的⼿臂。⼈们会很⾃然地说出这个字是⼝语中保护、保守的“保”,字⾳也就出来了。原来这

个“保”字根本就没有“呆⼈”的意思,和“傻⼦”没有任何关系。表现⼤象、叶⽚、保护这样的客观事物的图画,摆在不同民族⼈们

⾯前,各族群⼈们的叫法是不同的,⽽在作为抽象简笔画的汉字“象、叶、保”摆在中国⼈⾯前,他们只能依据⾃⼰的语⾔⽽发

出每个字的特定读⾳。

据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形意字的形⾳义三要素中,字形确实可以直接表义,但字⾳,也确实只能从语⾳中来来。那种认为汉

字可不经过语⾔⽽直接表义的说法,刻意在割裂汉字与语⾔的⾎⾁联系,是⼗分错误的。

形声字:其字形是由两种抽象符号构成,字形对于字义是虚幻的,不能直接表现字义,字的⾳义两⽅⾯都要返回到⼝语中去寻

求。其实,古⼈早就看到了这⼀点。宋代⼩学家郑樵曾指出:“(六书中)五书尚义,谐声尚声。”他⼜慨叹:“⽂字之⽤,莫博

于谐声,莫变乎假借。因⽂⽽求义⽽不知因声以求义,吾未见其能尽⽂字之情也。”他主张,形意字,“因⽂⽽求义”;形声

字,“因声以求义”。他的观点多么明晰、准确。

三、认清声韵符的庐⼭真⾯⽬

传统认为,形声字“形旁表字义,声旁标字⾳”,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先,“形旁表字义”的观点是荒谬的。形意字进⼊形声字成为形意符以后,变成了⼀种抽象的指⽰符号,提⽰本字的意类所

属。“两分”后,形意符相对集中,它的这种抽象性,表现得更加明晰凸显。如“摸、掏、揉、挠、扒、扬、抚、扪、抡、护”等

字,字中的⼿旁并不表⽰具体的字义,只提⽰⼈们这些字都属于与⼿有关的同⼀个意义类别。如果说⼿旁这⼀意类符号表⽰的

是具体的字义,那么,在

3500常⽤字的形声字中,带有“⼿”旁的,共有160字,这160个字不是就都表⽰同⼀个意义了吗?每个字的具体字义是什么,

形意符本⾝⽆⼒回答,只能从意义类别上略微提⽰⼀下,具体字义还要靠字⾳来回答。

其次,“声旁标字⾳”的说法,也是不正确的。声旁的真实⾯⽬,说来话长,只能慢慢分析。既然形声字的字义要返回⼝语,靠

字⾳来揭⽰,那么,就要读准字⾳,以便与⼝语中早已熟悉且不知讲说过多少遍的该字⾳义相对应,从⽽实现“因声以求义”。

然⽽,形声字要“读准字⾳”,谈何容易!因为,我们⼿中仅有的⼀条可资凭借的线索——声旁,似乎历经三千多年⾬雪风霜的

侵蚀,早就变得凌乱不堪、⾯⽬全⾮了。据统计,声旁还能正确标注字⾳的,只占25%。尽管如此,要想解决形声字的字⾳问

题,也只能从声旁⼊⼿,没有别的路径和⽅法。现在我们就来研究如何看待和评价声旁的真实作⽤这⼀解决形声字字⾳的核⼼

问题。研究中摸索到,把同⼀声旁的形声字集中到⼀起形成⼀个个的字族,进⽽归纳分析,是⼀种⾏之有效的⽅法。我们先来

看⼀个声韵符在为形声字标⾳时,它本⾝字⾳所起的作⽤。请看下⾯两例:

(1)“马”族:马-妈吗码玛蚂骂

(2)“尞”族:尞-撩僚嘹缭燎镣

平素分散的字现在集中在⼀起,多么清晰,多么整

齐!上⾯两例,每族中的各个字的字⾳与声旁本⾝的字⾳之间,不但韵母相同,⽽且声母也相同,只有少量的字声调与声韵符

存在差异。不过,这样的例⼦是很少的。再看下⾯的例⼦:

(3)“秀”族:秀-绣锈透诱

(4)“果”族:果-裸裹棵颗课

(5)“我”族:我-鹅俄蛾饿

例(3)“秀”族中,“绣、锈”⼆字,字⾳与声韵符“秀”完全相同;“诱”⽤“秀”的韵母⾃成⾳节;⽽“透”,韵母也不相符,只⽤

了“秀”的核⼼韵母ou,缺介⾳i。再看例(4)“果”族。5字中,前两字⽤了声韵符的韵母o,后3字竟变成了e;⽽例

(5)“我”族,4个字的韵母竟全都变成了e,声韵符的原韵母⼲脆撇弃不⽤。看来,声韵符的韵母已完全不能正常发挥标⾳作

⽤了。

难道这不就说明声韵符真的就失去作⽤了吗?难道形声字真的就已是⼀⽚混沌、不可索解了吗?是不是还有什么隐含的东西尚

未发现呢?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宽⼀些,视⾓放⼤⼀些,我们就会发现,每⼀族中的⼏个字,尽管它们的字⾳声母不⼀,韵母不

尽相同,但它们之间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同属于⼀个韵部。如例(3)“秀”族,我们以与现代汉语关系最密切的“⼗三

辙”为标准来归类的话,族中4字应同属于油求辙,例(4)“果”族,5字同属

于梭波辙。如果把族与族联系起来看,⼏个族可能属于同⼀韵辙,如例(4)和例(5)两族就同属于梭波辙。这样,所有的

形声字所组成的⼀个个声韵族,就分属于⼗三个韵辙之下。在分析归类中发现,梭波和乜斜两辙的字,实际上是混同为⼀的,

所以,为称说⽅便,我暂且把梭波和乜斜两辙混称为“波斜”辙。上⾯列举的三例,从“⼗三辙”的眼光来看,“秀”已经⾮常成功地

完成了⾃⼰的使命,⽤⾃⼰的核⼼韵母ou正确地为全族各字标了⾳,这就⾜够了。如果硬要⽤声韵符与被标注字的声、韵、

调三个⽅⾯都必须完全吻合为标准来要求它,就不但是太强⼈所难了,⽽且事实上也办不到。如果是那样,声韵符的作⽤将⼤

⼤降低,形不成字族,并且,声韵符数量就不是⽬前的⼏百个,⽽是千万个,类似于古代字典的直注法了。再看例

(4)“果”族,5字中,前两字⽤了原核⼼韵母o,后3字竟变成了e;⽽例(5)“我”族,4个字的韵母竟全都变成了e。按传统说

法,这两个声旁已经基本或完全不起标⾳作⽤了,但从“⼗三撤”的视⾓看来,这不正是“梭波”辙内两个核⼼韵母o、e间正常的

转换吗?这些声韵符不是已经出⾊地完成了⾃⼰所承担的重任了吗?

把“⼗三辙”引⼊形声字字⾳研究,我们发现,⼀个形意字进⼊形声字⽽成为声韵符,在完成标⾳任务时,它本⾝的声母、声

调,包括构成原韵母的介⾳,都不再起标⾳作

⽤,只有韵腹和韵尾在起作⽤,我把它称为“核⼼韵母”。这种“核⼼韵母”,即同⼀韵部中各字字⾳都含有的相同的韵腹和韵

尾,古代韵书中叫做“韵基”。由此可知,每⼀韵部的各字中,只有⼀个共同的“韵基”。“⼗三辙”之下的⼏千字,就只有⼗三

个“韵基”。原来,在形声字中,声旁是以韵⼊字的。它并不标注完整准确的字⾳,甚⾄也不标注完整准确的韵母,⽽是只标注

字的韵部,或者说,只是提⽰⼀个字所属的韵部。由同⼀个声旁标注字韵的形声字汇聚到⼀起,形成⼀个家族,这个声韵符就

是族长,率领⾃⼰的家族,进⼊⾃⼰所属的韵辙,成为这个联盟的⼀员。长期以来,⼀些有识之⼠把“声旁”改称“声符”以突出

它的抽象性、符号性,本已是⼀⼤进步。由以上分析,依据它的“⽰韵性”,把它称为“声韵符”才更为准确(下⽂就把“声旁”⼀律

改称“声韵符”)。

形声字中声韵符在⼯作中显现出的这种“⽰韵性”,⼤概多数不是由于长期流传造成的,⽽是当初造字时就明确地运⽤“核⼼韵

母”的原则,即后来归纳成的“⼗三辙”标准来构造成字的。学者吕浩就注意到:“有不少形声字,在他们出现之初,就与他们的

声旁读⾳不⼀致。这就涉及到形声字声旁的选择问题了。”很可惜,他得出的结论是声旁选择⾸要标准是能够参与表义。在他

看来,选择声旁,只要能表义,那么,“经济性原则(笔画多少)”也就顾不上了。事实

上,虽汉字简化是⼀⼤失败,但也有⼀个唯⼀亮点,即形声字声旁的置换。如“认、识”两字,是繁体“認、識”两字的简化,声

旁置换后两字的笔画,分别由原来的14画、19画减少到4画、7画,⽽这两个字的字义,并没有受到丝毫伤害。因此,在“声旁

⽰韵性”⾯前,“右⽂说”已毫⽆意义和必要。

⾄此,我们已经清晰地看到,形意字进⼊形声字后,作为形意符,它已经不能直接地表达这个形声字具体意义,⽽是只表⽰该

字的义类所属,具有“提意性”;作为声韵符,它也不是标注具体的字⾳,⽽是只揭⽰该字的韵部所属,具有“⽰韵性”。所以,

⾃古以来把形声字中的抽象的形意符称为具体的“形旁”,把宏观的声韵符称为微观的、能标注具体准确字⾳的“声旁”,把这种

由形意符和声韵符两种抽象的提⽰符号组合成的字叫做“形声字”,是不太确切的,这只是从表⾯的构形层⾯的叫法,从其本质

上看,应该叫做“意韵字”才更为准确贴切。

四、⼀种极为普遍的怪现象

既然声韵符是揭⽰字韵的,那么,为什么在形声字中,存在着很多与声旁所在韵部风马⽜不相及的奇怪现象呢?例如“红”,声

旁“⼯”本⾝所在的韵部是“中东(eng、ong)辙”,⽽“江”并不属“中东”辙,这该作何解释?《说⽂》:“江,从⽔⼯声,古双

切。”许慎也说不清楚为什么“⼯

声”却是“古双切”。难道这不是声旁不起作⽤,形声字⼀⽚混乱的有⼒证明吗?是的,这种怪现象确实⼤量存在。经归纳统计,

声韵符在标⾳时,像前⽂所举⼏族例⼦那样只属⼀个韵辙情况,⼤约占三分之⼆,竟有三分之⼀的字族,都有些字⽆法被声旁

所揭⽰的韵辙所包容和涵盖,都跑到本韵之外去了。请看下⾯的例⼦:

(6)发花辙“加”族:加-①嘉枷架驾(茄)痂

└瘸

②贺茄(注:例中圆括号内为多⾳字)

声韵符“加”在族中标了三个⾳,除了本⾝的a外,⼜标了e、ie,分属于“发花、波斜”两辙。“茄”字本⾝就是多⾳字,分属两

辙;“痂”字本属“发花”,构成⼆级形声字“瘸”,⼜归属了“波斜”。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这还不能说明形声字混乱,相当多的形

声字,声旁已经失去了标⾳功能了吗?是的,确实有些混乱。不过,看到下⾯的⼏例,我们就会发现⼀个极为重要的现象。请

看:

(7)“⽛”族:⽛-①呀鸦芽蚜雅讶②邪

(8)“夹”族:夹-①荚颊侠狭峡②挟

(9)“差”族:差-①槎②搓磋蹉嵯嗟

(10)“那”族:那-①哪娜②挪(娜)

(11)“化”族:化-①花华②讹货靴

└a、哗铧桦b、烨晔(12)“⿇”族:⿇-①(摩)②磨魔摩

└蘑

(13)“乍”族:乍-①炸诈②昨作以上⼏例不难看出⼀种现象,就是有些本属“发花”辙的声韵符,同时也标注出属“波斜”的⾳

来。这意味着,两辙存在着由声韵符作为媒介的语⾳联通现象。现在两族间的联通,是“发花”向“波斜”的输出或传导,是否还

有相反的情况呢?再看下⾯“波斜”辙的⼏个例⼦:

(14)“末”族:末-①抹沫茉②袜(抹)

(15)“合”族:合-①鸽盒颌②哈蛤洽恰

(16)“则”族:则-①侧厕测②铡(17)“⾆”族:⾆-①活括舍②刮话

└阔└啥

(18)“可”族:可-①坷苛呵何河(阿)②阿

└荷└婀

└啊

└嗬以上例⼦说明,确实存在着“波斜”对“发花”的反向输出或传导。我把这两辙间存在着的输出或传导⽽形成的两辙间的联系

和沟通现象,叫做“韵辙联通”现象。其中,如果是像上⾯所列举的两辙间相互输出或传导的联通现象,称为“双通”或“互通”;如

果只是单⽅向的输出或传导,叫做“单通”。经研究,这种韵辙联通现象⼤量存在,且规律性较强。并且,这种“韵辙联通”现

象,甚⾄在多⾳字中及⽅⾔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中,也普遍存在。

仔细观察例(6)和例(17),我们会发现⼀个有趣的现象:例(6)“加”族的“痂”,属“加”的本韵“发花”,当它整个做了声韵符

构成⼆级形声字“瘸”以后,就跑到因“韵辙联通”⽽产⽣的“加”的变韵“波斜”⾥去了。例(17)中的“舍”所构成的⼆级形声字“啥”,

也是由本韵“波斜”跑到变韵“发花”⾥去了。

再看例(11)中的“华”,它的⼆级形声字有5个,前3个“哗铧桦”属本韵“发花”,后2字“烨晔”属变韵“波斜”。下⾯的例⼦更有趣:

(19)“⼯”族:⼯—①功攻贡空红虹

②缸肛杠扛江项

└控腔

└鸿

“⼯”族所在的“中东”辙,与“江阳”辙是互通的。本韵的“空”有两个⼆级形声字“控腔”,前⼀个是本韵,⽽后⼀个是变韵;变韵中

的“江”,它的⼆级形声字“鸿”,⼜回到了本韵。这是什么?知恩图报?投桃报李?战略伙伴?互助互惠?“韵辙联通”,还真有

点“肥⽔不流外⼈⽥”、“打折了⾻头连着筋”的意思。

经归纳统计,形声字声韵族“韵辙联通”的具体类别,计有互通15组,单通多族9组,单通单族16组,3种联通总计40组。详见

⽂后附表。

形成这种联通现象的原因很复杂。⼤概由于或是两辙的韵尾相同或相近,或是韵腹相同或相近,还有的声韵符本⾝就是⼀个多

⾳字,原本就⾝兼两辙或多辙。有的或许还有更深的历史渊源,需到近古甚⾄中古汉语中去寻求,因为北⽅⽅⾔原本就是在⼴

⼤地域内多种⼦⽅⾔长期磨合、相互包容、相互妥协⽽逐渐形成的,各种⼦⽅⾔的⽅⾳都会在共同语中留下⾃⼰的印痕。

“韵辙联通”现象的发现,让我们看到,形声字声韵符本⾝的⾳变现象,呈现出清晰的规律。掌握了这⼀规律,对

于每⼀个声韵符,我们不仅能根据所属的韵辙,准确地读出它的本⾳,也同样可以根据“韵辙联通”规律准确读出它的变⾳。这

样,长期以来声韵符所蒙受的冤枉委屈终于得以彻底洗雪。

五、重新认识形声字

形声字,是和形意字的性质完全不同的⼀类⽂字。形意字那简笔画似的字形能直接表义,这种字字形实实在在,字义可以由字

形领会得出。⽽形声字,字形的两个部分,都是抽象符号,字形显得⽐较虚幻,故字形并不能直接反映出字义来。形声字,传

统所说“形旁表义,声旁表⾳”的结论,是完全错误的。

形声字的字义,要由形旁先提⽰出字义的类别,再由声旁揭⽰出韵部所属,紧接着,循着韵部的这条线,回到⼝语当中,搜索

⾃⼰语库中从0岁开始就储存积攒起来的语⾔资料,找出相应的⾳节的语义,最后,回到眼前,确认字形,将之收储于⾃⼰的

字库之中。这就是识读形声字的全过程。

形声字识读,如果能以字族为单位来学习,这样,族内各字间,既可互相启发,互相提⽰,⼜可互相印证,互相区别,收到整

体输⼊,批量识字,轻松愉快,优质⾼效的识字效果。这种远不⽌事半功倍的⼤好事,将使形声字的识读变得极为简单。

千百年来,形声字给⼈们留下了杂乱⽆章、混乱不堪的坏印象。⼈们,也包括我们⾃⼰,给了我们的语⾔⽂字⼀个“汉语难、

汉字难”的恶劣评价。这让我们⼀代代⼈的⼼中何其纠结,发出多少长吁短叹啊!

这种局⾯的造成,全是因为五⾥雾中那声韵符,成岭成峰,朦胧迷茫,见仁见智,⾦盾银盾,让⼈莫衷⼀是。感谢我们的祖

先,固执地以图画⼿法,“随体诘诎”,“画成其物”,更以形声⼀法,使得汉字的发展,如江⽔决堤,滚滚涛涛,蔚为壮观,好

⼀派盛⼤景象。也多亏找到了形声之法,才确保汉字的发展没有滑到众民族以拼⾳字母单纯记录语⾳,拼⾳辨意的道路上去。

原本祖先发明创造的形声字,清晰明澈,朗若晨星,字字皆可准确辨识,是我们后⼈不但没有能⼒把握驾驭,准确辨识,反⽽

加给她们那么多的污泥浊⽔,诅咒谩骂,恶谥差评。说起来,我们理应给我们的祖先赔个礼,道个歉,我们实在是愧对我们的

列祖列宗。

今天,站在历史的制⾼点上,拨去千年历史迷雾,声韵符的真实⾯⽬终得显现,笼罩在形声字之上的纷繁凌乱、混沌迷朦,顿

时变得云开雾散,天朗⽓清。以声韵符为⾸领的⼀族族的形声字,好象是些训练有术的战⼠,横成列,竖成⾏,有如门捷列夫

笔下《元素周期表》中的化学元素,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可以说,形声字的千古之

本文发布于:2022-11-14 16:04: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84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