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译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
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
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
层层递进。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下面是
小编整理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译文,欢迎阅读!
【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
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
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
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
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
(1)[天时]包括时令、气候,乃至政治形势等非人力所能及的条件。
(2)[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3)[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有所向,内部团结。
(4)[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城:内城。[城非不高也]城墙并不
是不高啊。
(5)[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6)[环]包围。
(7)[之]代这座城
(8)[而]连词表转折。
(9)[夫]句首发语词,不译。
(10)[而]连词表递进。
(11)[是]这。
(12)[也]表判断语气,“是”。
(13)[非]不是。
(14)[池]护城河。
(15)[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
类。
(16)[坚利]精良。坚,坚固。利,锋利。
(17)[米粟]粮食。
(18)[多]充足。
(19)[委]放弃。
(20)[而]连词表顺承。
(21)[去]离开。
(22)[之]代词,代“城”。
(23)[故]所以。
(24)[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25)[以]凭借。
(26)[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封,划定。疆,边疆。界,界限。
(27)[固]巩固。
(28)[国]国防。
(29)[山溪]山河。
(30)[险]险要。
(31)[威]震慑,树立威望。
(32)[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的人,此处特指君主。
道,正义。下同。
(33)[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
(34)[寡]少。
(35)[之至]到达极点。
(36)[畔]通“叛”,背叛。
(37)[顺]归顺,服从
(38)[以]凭借。
(39)[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0)[故]所以。
(41)[有]要么,或者。
(4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4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
(44)[亲戚]内外亲属。
【翻译】
有利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条件,有利的地理条件比不上
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有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从四面围攻它却
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了有利的天气时令,
可是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
作战的地理条件。
城墙不是不高啊,护城河不是不深啊,武器装备不是不坚固锋利
啊,粮食不是不充足啊,但守城者却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
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地去,不能靠划定的疆域的界
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振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施行仁政
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
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
极点,天下人都会归顺于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优势,攻打连内
外亲属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
就一定能胜利。
【赏析】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
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
重要性,同时反映孟子所说的“仁政”。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
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
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
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
钉截铁,不容置疑。
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运用否定排
比句式。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
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
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
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
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
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
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这一观点。
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
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
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
(得道的意思为施行仁政)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到披靡,失人心者,
人心向背,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我们通常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来表示:合乎正义者
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的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在这里,我们把“道”理解为“正义”。那么,什么叫“正义”?《现
代汉语词典》中说:“正义”是指“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道理”。
这是富于现代气息的理解,然而是和它最初的含义一脉相承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个著名论断。《孟子·公孙丑
下》中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
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
胜矣。”这里的“畔”字通“叛”,是背叛、反对的意思。这段话是
说,对得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对失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帮
助的人少到极点时,就连亲戚都会反对他;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
下的人都会顺从他。拿全天下都顺从的力量,来攻打连亲戚都反对的
人,要么不战,一战必胜。
孟子在这里说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
而是指一国之君。一国之君既是战争的总指挥,也是政治上的领袖。
孟子通过论述战争胜负的问题,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
点,然而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对于战争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对
于政治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
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说,得天下必先
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谓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拥
护和帮助。所谓的“得天下”,是指通过施行仁政来“王天下”,而
不是单靠武力来争夺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自动
来归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来,得天下之道,即是
施行仁政。因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那么,如何“得其心”,即如何行仁政呢?孟子提出了“保民”的
思想。保民,就是关爱和保护人民,它要求君主做到“所欲与之聚之,
所恶勿施”,就是人民所希望的,就替他们聚积起来,人民所厌恶的,
不要强加给他们。人民所希望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富裕、幸福的生活。
孟子认为,这是行仁政的根本着眼点。做到了这一点,然后民心归服、
天下归服,是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的。
本文发布于:2022-11-14 15:30: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82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