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空头”的思考及其启示
有很多人喜欢把简单的问题说的很复杂,但又并非学术意义上的高度抽象,而是为了复杂而
复杂。因此,能把复杂的问题说的通俗易懂,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就显得十分难能可贵。
大空头就是部难能可贵的电影。金融本源自生活,自然应为众人服务,造福众人,而并
非神秘的被少数人掌握的用来实现私利的工具。
饶是百分之二十的人掌握百分之八十的资源,似乎二十和八十的众人各怀心思,参与一
场不完全信息之下的动态博弈。不论是吃散户,亦或逆袭吃大户,总之人性的深处本来如此,
公与私的较量,充斥着个人、集体以及其间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似乎在房地产这个一定
程度上算是金融产品的行业,公与私的角逐显得尤为明显和突出。
不论是传统的金融产品,亦或是各种金融创新和衍生品,例如CDO,CDS,MBS和资
产证券化(具体名词解释知乎已有详细且通俗生动的描述)等等,其本质无一不是要调动更
多的人、更多的资源、捆绑更多的参与者一起进行相关的金融活动,同时尽可能地分散投资
的风险,降低参与的门槛,达到趋利的同时,也尽可能的避害,不论是在空间范围和规模上,
或者在时间的延续性和可持续性上进行相应的拓展和纵深,将银行、证券和保险之间的业务
相互交融,因此来看,金融业的分业经营策略虽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型金融集团的形成,
但是也起到了控制风险的良性作用。
电影本身反映的人的理性和不理性的交织,相当的彻底和深刻,说不清到底是理性亦或
是不理性,因为二者往往相互转化,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之下。
主人公的大起大落,有偶然性,当然也有必然性。逆天行事,有时候必然失败,但是有
时候真理却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例如几乎没有人看跌房价的时候,有人却悄悄的过度投保,
摊牌也要赌房价必跌,然后等待时机,大肆做空,形成财富的一次重新洗牌和分配。
由此来看,春秋战国时期管仲的“衡山”和“靑茅”之谋,亦不可谓没有异曲同工之妙。唯一
不同的是被炒作的筹码不同而已。但是人性的对于公与私的态度却没有很大的变化。
就电影反映的金融活动而言,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金融业本身是把双刃剑,金
融极大的促进了经济活动的效率,正如同旱苗企盼春霖,但是也加速了经济周期规律的一次
次复现;同时,金融也可能如同激素,不按照自然规律的催生扭曲的果实。如同,风险投资
对于创业公司的重要性,但是也可能因为极端的趋利本能而影响公司运营的正常规律和节奏,
忽视了科技发展的长期性。至于说,到底是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当然关键还是精细的
调节与具体的把控。
当负债变成一种时尚,不负债就意味着变相的损失,那诚实的劳动之花又如何绽放。电
影中反映的投资银行作为牵线搭桥的中介,把更多的豪赌或者胁从的人圈进这场游戏中,同
时变相买通第三方评级机构,利用资产证券化手法广泛的圈钱圈人,机构,个人,公募私募,
无一例外,并利用CDS把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如此精心的做局,趋利同时又避害,然后
稳拿佣金。
当然,中介的产生也并非偶然,需求侧和供给侧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其中。银行的房贷,
抵押,回笼资金,再贷款,再抵押,再回笼资金,再贷款,如此循环,有形无形中加了多少
倍的债务杠杆。投机或者胁从的人们各怀心思,不断接盘。为了得到银行房贷利息的一部分,
资产证券化将更多的经济体圈进了这场游戏,保险公司又为这一切做了最后的担保,当然,
为了保费。不过,如同电影中所描写,例如主人公一样的不信邪的人还是有的,就算百年不
遇,总还是遇到了。
虽说做空有利于将不合格的经济体筛选掉,存在一定的积极意义,然而,任何事情也是
有利有弊,极端的不合理的做空,自然也是弊大于利。
银行的不合理杠杆,保险规则的设计漏洞,监管的不到位,等等一些客观因素。同时,
经济体的主观因素与动机,也存在深思之处。假如银行杠杆合理了,但是如果表外融资、不
良资产出表、消费贷变相入楼市,又当如何?
那次贷危机中,高管会不会有吃里扒外的行为呢,提前知道消息,然后,做空自己东家,
不过,似乎跟古代将军出去打仗一样,将军的家人都在自己国家,似软禁似保护,让将军没
有后顾之忧。谁说高官就没有这样的待遇呢?
当然,任何事情都会向前发展,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如同从来没有绝对的自由,法律虽
然限制了自己,但是也限制了别人一样,只有如此才能同步和协调一致。人性的改变虽然不
易,但是却也光荣而有意义。
本文发布于:2023-02-02 21:02: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95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