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锰的量对氯酸钾分解制氧气反应速率影响的探究
——罗晗111级化学2班
摘要:催化剂的量的不同将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不同,在氯酸钾分解制氧气实
验中,二氧化锰充当催化剂,在实验中利用控制变量法,记录不同二氧化锰量的
时候收集相同多的氧气所需的时间,以此来推断出二氧化锰量不同时,反应速率
的变化趋势,以此找出产生气体最快,最平稳,用时最短的催化剂的用量。
关键词:催化剂、用量、控制变量法、化学反应速率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起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它本身的质量
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会发生改变,催化剂种类和用量的不同将会导致
化学反应速率的不同,也会影响化学反应的效果。在氯化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
过程中,二氧化锰充当了催化剂的作用,不同二氧化锰的量将会导致氧气产生速
率的改变。在本次实验中,采用控制变量法,在相同温度、大气压等条件下,测
量不同氯酸钾、二氧化锰质量比时制取相同体积的氧气所需的时间,以此来推断
出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速率随二氧化锰量的变化趋势,从而找出最合适的
二氧化锰量的配比。
一、实验方程式及装置:
氯酸钾制取氧气:
二、实验步骤:
1、按照实验装置图安装好实验装置,并检验装置气密性。
2、称取氯酸钾六份,每份质量为10g,称取二氧化锰的质量分别为10g、5g、
3.3g、2.5g、2g、1.7g,即使得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为1:1、2:1、3:1、
4:1、5:1、6:1,分别装入试管中,以控制变量法测定反应速率随着二氧化锰量
变化而变化的趋势。
3、加热装置,当导管口出现第一个气泡时开始计时,记录气体装满相同集
气瓶所用的时间。
4、检验氧气纯度,并分析结果。
三、实验结果数据分析:
实验编号质量比KClO3:MnO2集满集气瓶所用的时间
11:1244s
22:1351s
33:1400s
44:1613s
55:1645s
66:1659s
结果分析:随着二氧化锰量所占比例的下降,氯酸钾分解制取相同量的氧气所需
的时间不断增加,即反应速率不断下降。所以,随着不断增加二氧化锰催化剂的
量,反应的反应速率将会不断增加。但是,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
过程中,通常采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质量比为3:1,因为这样反应的反应速率相
对已经很快,并且此时的反应最容易控制,能够达到最好的反应效果,氧气产生
的速率比较平稳,用时也比较短。
四、实验注意事项: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01234567
时
间
/
s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质量比
产生等量氧气所需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与时间关系
1:12:13:14:15:16:17:1
1、实验时,要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止因为装置漏气而收集不到氧
气。
2、在氯酸钾分解法制备氧气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以防止药品中的湿
存水受热变为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倒流回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
3、导管伸入试管内不宜过长,以利于空气排出和氧气导出。
4、等到有气泡产生时就能收集,虽然刚开始冒出的气体是试管内的空气,
但由于控制变量法,并不影响最终收集到的氧气所需的时间的测量。
5、导管伸入集气瓶内也不宜太长,否则,不利于观察氧气的排出速率,也
不利于实验结束抽出导管。
6、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槽中的水倒
吸回热的试管内,导致试管炸裂。
五、实验结论:
随着二氧化锰量的增加,收集到相同体积的氧气所需要的时间将会不断减少,
即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速率将会随之加快,但是,在实验室中,一般采用
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为1:3,因为此时的反应速率比较快,并且反应较
为容易控制,也比较节约试剂,产生氧气的速率也较为稳定,所以实验室用氯酸
钾分解制取氧气的最佳配比为1:3。
实验小改进:在研究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催化剂二氧化锰的最佳
配比时,若用两物质的物质的量的比会比本实验中采用质量比更加科学。
参考文献:
1、《二氧化锰催化分解氯酸钾制氧气最佳配比研究》,江志勇,湖南师范大
学化学化工学院。
2、《用KClO3加热分解制取O2反应的催化剂的研究》,沈锡玮,《南京师专
教院学报(理科版)1994年第3,4期》。
3、《对加热氯酸钾制氧气实验中催化剂的探究》,曹丁亓,《科学自然2012
年12月中旬刊》。
本文发布于:2022-11-14 14:24: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9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