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1000字读后感
文化苦旅1000字读后感(一)
对于余秋雨先生及他的作品是有所闻,但一直没有接触过。我很少看电视,这次去河
北与同去的大姐住一间,她一直在看青歌赛的节目,因此我也一起看了好几期的比赛节目,
比赛中有文化知识的考试,评委正是余秋雨先生,其中的考题都是一些常识、专业性的知
识,考题本身并不复杂,而与考题有关的相关知识的连接,余秋雨先生解读的非常到位,
可见他渊博的知识,他对中华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评判,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
象。
中国文化如奔腾不息的黄河、长江,流经祖国大地,流向浩瀚的太平洋。文化是内化
于心的一种精神财富,在有华人的世界里,就有中国文化的延传,漂泊海外的华人们可以
把原始的巨树当成神庙,供奉着“大公伯”,然后进化成“拿督大公伯”,希望庇佑着他
们。这是典型的宗族文化,一辈子也无法挥去。
960万及其海域的神州大地,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化,有如一朵朵奇葩绽放着,包容
和开放的海派文化,亲新婉约的江南文化,浓郁思乡情结的华人文化......我无法用语言
表达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深刻解读,我只能用心去细细体味。
合上书卷,我们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动的车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种文化,这里
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许咱们应该背起满满对中国文化的疑虑,亲自去辽阔的
土地,让我们读过书后,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文化苦旅1000字读后感(二)
《文化苦旅》这本书我真的读得很苦。
从《道士塔》的漫漫黄沙开篇,和着异乡漂泊者的脚步声结束,从两千多年前李冰的
都江堰直读到两千年后非常时代的吴江船,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苦旅,它涵盖了太多,它
承受了太多,它让一颗不堪负重的心灵,只能用沉默的眼泪来回答历史上那些太多的委屈,
痛苦与太多的无可奈何。
原来散文,真的也可以写出历史的重量。
余秋雨先生的文采当然是好的,华彩明丽的辞藻,工整通畅的行文;但最吸引我的还
是透过词句背后穿透历史迷雾的画面,越平凡质朴越令人动容。王道士远望外国学者拉着
满载敦煌文物大车的背影,天一阁门口及膝深的积水与楼阁上满地的枣核,牌坊下尼姑庵
中那些腼腆年轻女老师们,布鞋踏在昔日牌坊上的雕纹上,送孩子们远去而挥动的小手绢,
那两个为开了一冬的腊梅花瓣撑着紫绸伞的小护士……画面在一个人物身上定格,停顿一
下,又跳到另一个场景上,再停顿。一放一停,一停一放,那么浩大深奥的中国文化历史,
一下就有了形象,有了精气神,不再抽象,不再枯燥,哪怕是屈辱的部分,也让忍辱负重
有了发泄的具体出口。
就我个人来说,最动人的一定是那篇《风雨天一阁》:“登天一阁楼梯时我的脚步非
常缓慢,我不断地问自己:你来了么?你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就这一句问话,竟然让深
夜读书的我感慨到泣不成声。对于一个在22岁就离开了故土的漂泊者来说,我从来没有
对历史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过多么深厚的兴趣,“书生”这个词实在离我的个人旅程太
远。我扪心自问,究竟是什么触动了一个甚至对历史具有抗拒心理的异乡人的神经,让那
种心痛与感触都尖锐到几乎破胸而出,只能用微薄的眼泪来与千里之外的另一个心灵共鸣?
而《文化苦旅》整本书我仔细读了两遍,仍然不敢动笔写读书笔记,直到再读完了《山居
笔记》才终于决定下笔整理自己的思绪,这些文字下面究竟蕴含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力量,
让我的笔为之踯躅,让我的心灵为之震荡而深感敬畏?
读《文化苦旅》第一遍时,对这本书的感觉是复杂的,除了感慨,对有些篇章某种语
气的厌烦也是强烈的。这种厌烦主要出现在作者时不时站到历史代言人的角度上发表感怀
之刻,更在《狼山脚下》一篇中到达了顶峰。那些大而空的言论、呼吁、名词、慷慨陈词,
那些对中国文化进行总结式陈词的语气与对古今文人命运的对比推断让人心里总不自觉的
产生某种不服,不耐烦:这究竟是何许人也,敢这样张狂的把整个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来龙
去脉都笼络进自己的思想体系之下一一解说!可在厌烦的同时,又不得不佩服他的敏锐,
他的精确。比如那篇《上海人》,既道尽了上海人的尖刻与斤斤计较,又通过谦让与不谦
让的比较深入到单元与多元世界观的差异中去,怎么不是以小见大?刚刚为《五城记》中
“构建”、“召唤后代”这样的词汇而反感,再翻几页,苏杭与星罗棋布的江南小镇们又
温柔的用吴侬软语烟波暮霭把刚才的对立情绪抹去,可在舒畅的同时,“人格方位与地理
方位”又跳出来让我不得不撇撇嘴,把书放下,叹口气,再读。
这样复杂的情绪一直伴随我读完最后一页。既然说不清,理不顺,那就必须再读一遍,
直到胸中所有的情绪平复下来,所有的感想沉淀出来,才深深体会到,张狂也好,空泛也
罢,每一个字背后却都是深切而诚恳的情感与倾诉,就如同那句“你来了吗,你是哪一代
的中国书生”一样,背负了太多的重压与积蓄到不得不爆发的深切悲愤,题目本身太大,
平实的由浅入深由小见大是多么得不易!
这份真挚,在《废墟》中表现为苦口婆心,在《漂泊者》中变成一种沉默,在《三十
年的重量》中又幻化成一声长叹。我一边在为那些因为心境过于急切而突兀出来的大词汇
们所皱眉,一边又为这样挚诚的一种迫切而由衷的慨叹。是的,如果他不站出来挥手,呼
喊,不管语气是否不够谦卑,不管调门是否过于鼓噪,我们的时代究竟又有谁更有资格更
应该肩负起这样的重量呢?或者说,难道真要具备某种资格某种背景才能站出来呼喊呼吁
吗?在这样的时代,难道文化还只是精英们的特权?
文字上的完美尽管艰难,但毕竟是一种“技”,可修炼,可学习,可提高,还可炫耀,
可虚张声势;文字背后的真实社会责任感、紧迫感,一种超越了文字以上的思想提炼,一
种愿意负重敢于吃苦的力量,这些,更是《文化苦旅》区别于其他散文的核心,这些,才
让我这样对历史本来并不感兴趣的读者深切的悲痛敦煌文物的流失,努力的想像夜航船的
笃笃声与船桨划破江面的水涛声,才让我数次在梦中拜倒在天一阁朱红大门前虔诚的膜拜,
不自觉的问:你来了吗,你又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
文化,不管在哪个时代哪种文明下,都是一种具有凝聚力的精神感召,是超越一切政
治因素与社会习惯真正为一个人的本源与根基写下定义的力量。
文字,因为真,才会苦。
文化苦旅1000字读后感(三)
从文化大家的园子里归来,被露水打湿的衣领上还带着花的香气,脑海里保留着和这
早晨一样新鲜的记忆。我不揣冒昧地把这些既不连贯。又不准确的记忆写下来,不知能否
对读书养气有所禆益。
读了《文化苦旅》这本书,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
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
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有这种感觉,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
下较深脚印的所在。作者余秋雨先生认为:“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
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我想,这个原因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同样适合。
我们去某一个地方参观旅游,都总会不自觉地回想那里的一切,主人是谁,修建的目
的,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何许人也曾经到过这里等等。这样,就在这一瞬间,把人﹑历史
﹑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历史的沧桑感与人生的沧桑感便笼罩在每一位参观者的全身,
历史古迹所蕴藏着的精神与文化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使每一位参观者都好像亲身经
历过一定的历史事件,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
譬如说,我们路过汨罗江,总会在百感交集之中挤出一声来源久远的喟叹。既羡慕沉
睡江底的闲散,又恨楚国忠臣的轻生;既有感于物换星移的短促,又兴幸楚臣的精神没有
随流水而长逝;既叹惜滔滔江水的无情,又因身为炎黄子孙而骄傲……这众多的感慨,全
是因为楚臣遇到了汨罗。我们看到了汨罗,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爱国精神与浪
漫诗篇。
又如,我们去参观长城。长城,之所以能成为我国的象征,就是因为它一直肩负起了
保家卫国的责任。走在长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觉到无数英灵在抗击匈奴时的勇猛,倒下
前转过头给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亘古不变的黑色的眼睛。“不到长城非好汉”这
一口号的提出,大概也是来自一个简单的愿望:把中华民族的精神历代相存。而不懂得这
一切,长城,中国的长城,只不过是一条长长的土堆儿而已。
大概,每一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需要一些历史事件才能得以丰富,才能成为真
正意义上的古迹,陈年的石头和木块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而文人
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迹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与人类精神感悟出来。因此,文人也是丰富历
史古迹的内涵的要素。没有了历史事件与人物,人们对于无论有着任何意义的景观都只会
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与技术多高啊!”之类单纯的赞叹,而永远
也不会有更层次的感慨。旅游的更高层次,就是要领悟我们祖先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
民族数千年来的传统精神。
《文化苦旅》这本书,犹如一片巨大的花园,作为一只小小的蜜蜂,我所能采到的只
是一点点的花粉。这是要请喜欢赏花的读者们原谅的。
文化苦旅1000字读后感(四)
蝴蝶的美丽源自黑暗束缚中无数次的蠕动,挣扎,破茧而出的是令人惊艳的新生命;
流星的美丽源自相互间剧烈的碰撞,划过天际的是生命华美的绽放。
辉煌的胜利成就了生命的高度,而成功的背后却浸透着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
雨。决胜,在看不见的地方,它可能是水滴石穿的执着,可能是小草破土而出的力量,可
能在我们勇敢前行的每个脚印里。
中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而这其中的波折也跟其历史的长度成正比。几经波折,不
断改变,改进,创新,变革。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涩的,而文人们要在这文化的苦旅中前行
更是非常的艰难。他们中,有不少人沉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从此销声匿迹。但也有一些
人,凭借着自身的坚忍与顽强成功了,每名佳作都流传千年。正如书中柳侯祠的主人柳宗
元。
沿着历史的长河漫步,易安居士在孤独中化悲痛为力量,与低徊婉转中吟唱出了“绿
肥红瘦”的绝妙辞章;东坡居士乐观旷达,屡遭贬谪,以乐观幽默化解人生的痛苦,于旷
远中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千古绝唱;远离了春花秋月的李煜在东风又起的小楼上吟
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悲歌,万千愁怨在坚强的默然承受中成就了词帝的盛名。
他们,有着我们不曾深切体味的孤独和痛苦,然而沉默里的那份坚忍和承受让他们积
蓄了生命的力量。最终,生命如烟花般催然绽放!
塞外飞沙,冷风拂面,苏武北海牧羊,饮雪吞毡,在冰天雪地中苦忍19载,一颗赤
胆忠心如烈火般未曾冷却。远离故国山河,却不移心中那份守望的精神,富贵不淫,威武
不屈,他用一个大丈夫顶天立地的脊梁担当起人间大义,铸就了千古忠魂。是信念,让他
坚守;是责任,让他担当。苏武仿若空谷幽兰,志洁行芳,一股幽香永驻人间。
每当我们羡慕别人的非凡成就时,是否清楚,在这胜利的背后,有着我们看不到的无
法想像的艰辛。成功,不是一日就可完成的,它需要我们一点一滴的努力付出,泪水,汗
水,甚至是我们鲜红的血液,都是取得辉煌胜利的滋养剂。
其实,那些隐藏在背后的坚持、忍耐中的执着才是决定胜利的地方。
文化苦旅1000字读后感(五)
漂泊的旅程中,是谁在孕育千年文化的土地上,留下了一串串探索的足迹?——题记
接触《文化苦旅》的第一篇文章是《道士塔》。它在整本书当中也是堪称经典。荒茫
大漠中,一个古老的意象,记载了敦煌文明的兴衰,见证了一个没落王朝的耻辱与无奈。
当千年前石壁上的第一刀刻下时,一个壮丽无比的乐章便开始奏响。它是一千多年层层的
积聚,它是一千多年鲜活的生命,它是无数艺术家与信徒膜拜的圣地。可是谁又能想到,
它最终的命运却交付到一个麻木无知的道士手里。
王道士不过是那段屈辱历史中的一个小丑,他的无知,他的卑贱,他的自以为是,无
不让人心中可悲可叹,可愤可恨。
当看到他把婀娜的塑像砸成碎片,把绚丽的壁画粉刷得所剩无几时,我好恨;
当看到王道士数着那一点微不足道的银元得意的笑时,我好恨;
当看到一车车的瑰宝被大摇大摆地运到国外时,我好恨;
大漠孤烟,冷冷的夕阳将那些马车的影子拉长。如血的余晖,映在寂寥的戈壁上。此
时,这块宗教的圣地,是否也在滴血?
石走沙飞,粗砺的黄沙击打着空空的石窟。呜咽的寒风,在唱着最后的挽歌。此刻,
这个孕育千年文化的生命,是否也在哭泣?
谈起这些人和事都会使我们感到心口隐隐的痛,我们恨王道士那个历史的罪人。然而,
将所有的罪责全都让这个无知的躯体承担,也过于沉重。即使当初没有王道士,我想其它
一些跳梁小丑也会出现,悲剧依然会要发生,毕竟这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悲剧。
通过《道士塔》,通过那苍凉深邃的笔触,我们能深深地感受到莫高窟所遭受的劫难,
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艺术的荣辱与沦落。太多的眼泪已被戈壁的风吹干,然而那份美不会
改变,纵使它曾经被无情地,任意地更改。
如果说大漠中莫高窟的遭遇令人可悲,那么烟波江南中的人情事态同样使人可叹。
在小桥流水,吴侬软语的江南,一切的氛围,一切的意境,已不都是自然赐予的,更
多的是中华几千年文化营造出来的。虽然我不曾去过,但是书中描绘的江南小镇却给我一
种回家般的宁静。
历史对苏州不公的待遇,作者在《白发苏州》中,为这个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鸣不平。
没有金陵的王气,没有森然的殿阙,没有沙哑的军歌。有的只是青石小巷,有的只是小桥
流水,有的只是撩人的弹唱。然而真的如此么?沉寂千年的苏州,也有石破天惊的一天,
也有奋起反抗的一天。面对明朝腐败的统治,苏州人一改往日的温婉,也如易水壮士般踏
着血泊反抗,悲壮、义无反顾,令世人震惊错愕。然而当浩劫过去,苏州人依旧回到原先
的日子。小桥依旧精致,桃花依旧鲜艳。隐者式的文化影响着这里的人,恬淡闲适是他们
生活的精神。然,不要忘却他们还有那副铮铮铁骨。深深庭院中,虚掩着千年的沧桑历史。
《西湖梦》中至情至性的苏小小,一生都在追寻着美,守候着清泉般透亮的净土,潇
洒怡然的活着。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选择了最美的年龄。如同烟花,灿然绽放于夜
空,即使陨落,也在天空中留下了一道唯美的痕迹。用“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莲花
不胜凉风的娇羞”形容她再贴切不过了。苏小小对于美的追求,或多或少的受到江南文化
的影响。那种对完美的热爱,对生命的敬重。
余秋雨曾说:“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老了就老了吧,安详
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
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
想必这就是他旅行的目的,写这本书的初衷吧。在旅途中,体味到了历史太多的辛酸,
文化太多的无奈。在旅行中涤荡心灵,在旅行中守望文化。
再壮丽的旅程也会隐藏回归的路线,漂泊的行者,是否也在守望着文化?
文化苦旅1000字读后感(六)
黄金葛爬满了雕花的门窗,夕阳斜斜映在斑驳的砖墙。老街坊,小弄堂,白墙黑瓦的
淡淡的忧伤。过路的人们,踩在微有潮湿的石路上,发出轻轻的声响,似流水拍打在嶙峋
的怪石上一般。那份静谧,荡荡的残留在心间,似有悠然间的惆怅。这便是江南小镇。
这景致,不难想象,似如白居易的那首《小柳桥》“细水涓涓似泪流,日西惆怅小桥
头。衰杨叶尽空枝在,犹被霜风吹不休。”带着点点沧桑的味道。
而李商隐来到江南,则更赏到江南的那分淡妆的妖娆。“碧瓦衔珠树,红轮结绮寮。
无双汉殿鬓,第一楚宫腰。雾唾香难尽,珠啼冷易销。歌从雍门学,酒是蜀城烧。柳暗将
翻巷,荷欹正抱桥。钿辕开道入,金管隔邻调。梦到飞魂急,书成即席遥。河流冲柱转,
海沫近槎飘。吴市甲,巴z翡翠翘。他时未知意,重叠赠娇饶。”大概是荷花盛时的六月
吧。江南小镇是没有浓抹的,一切都是朴素的黑白,只有在六月的天里,才可在莲粉红的
映衬下显得些许妖艳。
“入夜天西见,蛾眉冷素光。潭鱼惊钓落,云雁怯弓张。隐隐临珠箔,微微上粉墙。
更怜三五夕,仙桂满轮芳。”方干的这首《新月》是秋季的江南,那是幽静中的更一份悠
闲。秋季的傍晚,江南要比他处更为清冷,月要更明亮。伴着点点明星,和轻唱的晚风,
心情入水般的感受……
江南小镇,周庄便是人们向往的地方。周庄因有九百余年悠远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而被
人们誉为中国第一水乡。余秋雨所欣赏的便是江南小镇这存于巷邑间古朴的文化,给予人
的那一份悠悠的心境。“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致的石桥,傍河而筑的民居,
民居楼板底下就是水,石阶的埠头从楼板下一级级伸出来,女人正在埠头上浣洗,而离他
们只有几尺远的乌蓬船上正升起一缕白白的炊烟,炊烟穿过桥洞飘到对岸,对岸河边有又
低又宽的石栏,可坐可躺,几位老人满脸宁静地坐在那里看着过往船只。”周庄平常而悠
闲的生活,这样映入眼帘。在周庄人看来,这一切都是那么平凡,而对于生活于大城市中
忙碌的人们,确实是一份难得的幽静。也许生活就应该这样,淡然地进行,但而不缺少活
力,我向往这样的生活,正如余秋雨所说:“没有比江南小镇更足以成为一种淡泊而安定
的生活表征的了。”
周庄因水的存在而显得更加清凉,因那斑驳的砖瓦而显得古老,但经历史洗刷后,给
人们留下更多的还是它那似萧瑟秋风下的静立古木的淡泊安宁。对于周庄的气质,余秋雨
这样说:“它们的前边没有险滩,后边没有荒漠,因此虽然幽僻却谈不上什么气势;它们
大多有很有一些年代了,但始终比较滋润的生活方式并没有让它们保留下多少废墟和遗迹,
因此也听不出多少历史的浩叹;它们当然有过升沈荣辱,但实在也未曾摆出过太堂皇的场
面,因此也不容易产生类似于朱雀桥、乌衣巷的沧桑之慨。总之,它们的历史路程和现实
风貌都显得平实而耐久,狭窄而悠久,就像经纬着它们的条条石板街道。”
漫步周庄,看到的不是秦火红色的征战,不是唐金黄色的盛事,不是清灰白色的混乱,
而是源于世间却脱于世间的淡定。江南小镇纵横街道间黛色的水波,古旧石桥上的潮湿砖
块,朴素人家传来的优美歌声,在人们的梦境中回荡。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发布于:2023-02-02 20:14: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94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