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帝国观后感800字_观后感
【第1篇】
根据历史事件改编的《白银帝国》讲述了一家票号的故事。票号可谓是中国现代
银行的前身。正如在《白银帝国》中的商人一样,票号掌控着全国的金融命脉,
同时垄断了汇兑,借贷以及储蓄管理等业务。在《白银帝国》中,这个虚构的商
家反映了当时票号的状况:他们在全中国以及包括俄罗斯、蒙古和日本在内的周
边国家都拥有大量的分号。山西省被斯特林·西格威福在他所著的《宋家王朝》
一书中称为“中国的华尔街”。晋商以他们的博学以及高效率的商业体系闻名,这
也使他们在明清两代能够在财政上挑战朝廷。正如今日的华尔街控制着美国金融
系统一样,票号也掌控了当时中国的金融世界。做为借贷的机构,票号的支柱是
汇款业务。他们发明了一套有安全密码的汇兑(类似于现代银行所出的现金支票)
系统,使得商家和朝廷可以不用运送大量的银子也达到一交一易的目的。分红制
也始于晋商的发明。投资者和经营者从起始就一同拥有股份,这种做法在当时很
独特,也保证了管理层的连贯一性一以及员工的忠诚度。员工们都会努力工作,
争取获得股权,就像现在资浅的律师争取在事务所中升级成合伙人一样。所有的
票号都是总经理中心制。投资人不得干涉银行的运营和业务。他们以及他们的家
人都不得踏入银行一步。这保证了体系内高水平的职业素养,也避免了家族企业
中常见的裙带关系。
康家的先人将活命的最后一口粥让给了陌生人,借到30两银子,百年后连本带
利有五窖银子,占家产的三分之一。还依然在为恩公计算着,这就体现了一种
对信义的坚持的力量。也许有人说:“这是一笔不错的投资嘛”但是我相信康家先
人在让出最后一口粥的时候不会想那么多,心里一定是仁义怜悯的观念超越了生
死,正如孟子所说的“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
正是这种舍生取义的一精一神感动了陌生人,带来了家族第一笔投资;而这种对
于仁义的坚定信念,也确保了康家创业的成功,我相信当时有30两银子的票行
商人应该不在少数,但是真正发展成为“天成元”票号的规模也不多见,“天成
元”票号堪称清代的全国“金融大鳄”,它掌控全国金融,兼营存放款,生意鼎盛
时拥有中国各地以及俄国、蒙古、日本及南洋的二十三个分号,富可敌国。当然
有康家一代代的不懈努力,也有顺应了时代潮流的金融创新模一式,也有严格的
风险控制以及到位的员工激励措施,但是在这一切之上,康家祖上秉承的“舍生
取义”的经营理念也是成就这事业的内在保证。
当然在片中也体现了浓厚的家族观念,光宗耀祖成为中国人原动力之一。得到祖
宗的认同也显得如此重要。“天成元”票号的票规,也充分体现了这样的理念“悯
念先人,俯仰天地;至诚至信,大义参天”先人立下规矩,树立了榜样,后辈就
要谨慎遵行;甚至片尾,画外音也以“让你们的祖先骄傲”作为激励观众的方式,
岂料这种方式在现代社会已经失效了。高速发展的城市化社会,斩断了我们固有
的家族血缘脉络,在经过五四运动和文化革命的冲击,现在很多家庭连家谱都失
散了,何谈光宗耀祖呢?可见看得见的都是短暂的,看不见的才是永恒的。光宗
耀祖的观念不是永远的动力,“荣耀神,以神为乐”才是永恒的动力。
清末动荡,尤其是从白银币制转到纸币过程中所产生的对于票号业的冲击,最后
国破家亡,经商企业有不能承受之重,很多储户存进急速贬值的纸钞,而要求兑
现比较坚一挺的现银,想将风险转嫁给票号。票号作为经营方,原本无需承担社
会造成的系统一性一风险。只有面对艰难的选择时,我们才认识自己,定义自己。
在此家族生死存亡之际,难能可贵的是,康三爷秉承祖宗遗训,以“仁义”为本,
打开了尘封百年的家族银窖,又承受巨大的风险将现银运往北京,分发给储户们。
后面的结果不清楚,也许康家在巨大的社会经济动荡中泯灭了,山西票号业也在
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双重绞杀下走向衰落。但在关键时刻,也康三爷为代表晋
商仁义为本的一精一神却传承了下来,鼓励一代代的中国商人。其实我觉得这表
现了在关键时刻,取舍的抉择的问题: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
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在一个人心目中,到底孰重孰轻,平时尚可以虚伪,
尚可以口是心非,但是到了关键时刻,到了关乎切身利益的时候,一切虚假都是
掩饰不了的。康家三爷的选择与当年康家先人的选择,某种程度上面临类似的情
形,都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大事,正是在这样关键时刻,他们都选择了“仁义”,而
非生命或者金钱。体现了仁义的宝贵,康三爷打开银窖,发现“仁义”的家训,感
动得跪拜先人,他得到了先人的认同。我们作为基督徒呢?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丢
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腓3:8,这是我们每个基督徒都应该扪心
自问的问题?平时在教会也许口口声声的说一爱一主,可是实际生活中呢?遇到
时间一精一力金钱取舍的问题时呢?我无法想象一个连聚会都不规律,奉献也时
断时续的信徒,会跟随基督,以至于死?从《白银帝国》中我看到了一种力量,
坚持正确选择的力量,不为压力所动,不为利益所诱,这才是孟子所说的“大丈
夫”: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硬,威武不能屈。
作为对比邱掌柜在最初于青黄不接之时发放高利贷,被接纳回票号之后仍不思悔
改,在最危急时刻勾结山贼,背叛了“天成元”票号,亲手杀死了朝夕共处几十年
的日昌师傅,给票号带来致命威胁!在邱掌柜心中,银子是被什么都重要的,高
过道义,高过忠诚,也高过生命。这就是完全不同的价值观了,排序方式不同。
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方式带来很多罪恶,尤其是在突然之间,邱掌柜的贪念
丧失了“天成元”挽回败局的最后机会,也葬送了很多同仁的姓名。值得思考的是
康老爷一生阅人无数,他自以为让邱掌柜已经覆灭的职业生涯复一活,他就能感
恩戴德,一辈子作康家的家一奴一。岂不知人一性一里面的贪婪可以被短暂压抑,
但是一旦有了合适时机就会更加凶猛的反噬,险些葬送了康家的家业。这对于我
们反复思考用人的原则,德才兼备最好,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也要以品德为先。在
山西票号如此严格的监管措施和如此到位的身股分红(员工持股)的激励机制之
下,邱掌柜依然可以在非常时期选择背叛,因为他已经不满足于拿最高的员工分
红,而是要整个康家的家产。再好的奖惩措施都是有漏洞的,而一旦事情看站起
来就要同舟共济,彼此的影响是巨大的,这就使我想起林后6:14你们和不信的
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不同的价值观念造成不同的选择标准,在关键时刻就
会有不同的想法,造成不同的观点,容易造成分裂和不可预料的后果。摩3:3
二人若不同心,岂能同行呢?所以我们作为基督徒,选择人生伴侣和生意伙伴之
时,要首选主内有共同信仰的重生得救的真信徒,这样才能有共同的合乎圣经的
价值观念,才能更好的生活或者共事,这是非常重要的。就好像耶稣,约2:24
耶稣却不将自己一交一托他们,因为他知道万人。我们也不可轻易将自己的婚姻
幸福,事业发展一交一托给不信主,不畏天地,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这种人是非
常可怕的,不仅造成平时的很多不同看法,在关键时刻也会造成分裂和难以预料
的后果。
作为金融行业的基督徒,尤其有所收获。CFA课程第一堂不是讲金融理念而是讲
道德(ethics),如此复杂的金融体系,从业人员和客户之间存在的巨大的信息不
对称,而也无时不可面临着巨大的来自于金钱的诱一惑。有很多优秀的企业和个
人就是因为无法抵挡这样的诱一惑,至客户利益和道德准则于不顾,铤而走险,
给客户和公司带来了巨大损失,也使自己的职业生涯走向覆灭。比如:巴林银行
雷曼兄弟、安达信等等,这几年尤其如此,所以金融行业呼唤诚信。原本以为中
国金融监管不健全,可是实际看到的是监管最严格的,制度最完善,历史最悠久
的,实力最强大的华尔街恰恰成为各种骗局和商业欺诈的发源地。在金融危机中,
友邦的高官甚至用政一府的救助金去开Party,报销按摩费,高比例分红,惹得
天怒人怨;前纳斯达克董事会主席麦道夫,涉嫌诈骗500亿美元,造成很多家庭
倾家荡产,养老金打了水漂;使华尔街成为贪婪的代名词,我作为中国金融从业
的基督徒依然也要以此为戒,明白生命中孰轻孰重,不能因为金钱出卖自己的信
仰。我们知道在基督里我们已经得着了,不可贪一爱一世界,因为那是与神为仇。
作为金融从业人员就要践行“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林前4:2所求于管家的,是
要他有忠心。上帝安排我们在金融行业作见证,就要活出他的荣耀来,侍奉神而
不是侍奉玛门,路16:10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
上不义,在大事上也不义。希望我们在金融业服侍的基督徒,作主忠心百般恩赐
的好管家,将来见主面的时候,能听见主的赞许: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太
25:21
【第2篇】
也许是因为曾经长期供职于银行业,一直以来,我对金融类题材的东西特别感兴
趣,比如阿瑟黑利的小说《钱商》,电一影《子夜》、《股疯》和《窃一听风云》
等等。
最近又有一本财经著作和一部商战电一影勾起了我的金融记忆。
周四,阅毕宋鸿兵的《货币战争2》,这是一部揭秘银行家财富魔术的“惊悚类“读
物,有人评价它是一本“妖传”——世界上没有银行家,只有吸血鬼,正像拿破仑
所言,金钱没有祖国,逐利者永远丧心病狂。
周五,也就是几个小时前,看完了电一影《白银帝国》,讲的是清末山西票号的
兴衰,可以看作是货币战争的中国版。两厢对照一下,晋商发达的背后,确实存
在《货币战争》里所指摘的种种不厚道,最典型的一个情节是囤积居奇贩卖私盐。
但是,我要提醒的是,千万不要因此就像宋鸿兵一样否定一个群体,如果光靠下
三路的招数,山西人是无法在明清几百年间笑傲商海,成为中国第一商帮的。
个人认为,电一影《白银帝国》是向晋商致敬的一部作品,投资方郭台铭、导演
姚树华、主演郭富城,祖籍均为山西,我不认为这是巧合,他们是在作一次回顾,
进行一次寻找,去距离这个时代更远的地方解密中国企业家的商业基因。其实,
不止是郭台铭,也不止是山西商帮,我们这个民族之所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几
千年而不倒的法宝或许就在“天成元”先辈们锁在地窖箱子里的二字箴言中——
仁义。如果说《货币战争》里刻意勾勒银行家丑恶嘴脸的做法是一种犬儒主义的
复生,那么《金银帝国》最后一段画外独白则为我们阐释了另外一个境界的经营
智慧——信用至上,利他才是真正的利己。宋鸿兵对全球银行业的妖魔化有失偏
颇,坦白讲,看了《货币战争2》我连《货币战争1》都不喜欢了,虽然不是同
门类的作品,但在创作的态度上,《货币战争》不如《白银帝国》客观全面。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银行,是经营一般等价物的企业,白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
货币金属,历史上,中国是实行银本位历史最长的国家,1935年才被废除,是
不折不扣的白银帝国。在中国电一影的历史上,从文化和战争的角度审视这个国
家的作品居多,而透过商业,尤其是金融业来反应中国一精一神的作品屈指可数。
斥巨资拍摄的《金银帝国》终于来了,这是一部成功的史诗大片,不仅诠释了“进
取、敬业、勤奋、刻苦”的晋商一精一神,而且,对企业管理的探讨也非常有深
度:“财东不管事”指的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法人治理结构,“大管家”是原始
的“职业经理人”制度,“用亲必乱”则是在规避家族企业存在的潜在风险。不光二
十世纪,十九世纪的中国也是人才最贵,在这个问题上,电一影中的老爷子侧重
于权谋,谙熟驭人之术,而新生代则首选贤能,力求兼备德才,两种思路,两种
结局,令人唏嘘,不禁想起那句话:如果各个层级的领导都用比自己强的人,公
司会成为巨人,如果相反,公司只能变成侏儒。此外,片中还出现了大量银行
术语,鉴于我的教育背景和职业经历,听到“汇票”、“挤兑”、“纸币发行”的时候
感觉格外亲切,金融是商业的中枢,货币是经济的血液,通过票号的兴衰,看当
时中国国运的兴衰,姚树华做到了。如果非把《白银帝国》定义成一部商战片,
那么从技术层面看无疑是成功的,能打动台湾首富的剧本绝非一浪一得虚名。
值得注意的是,真正的晋商群体并未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得以善终,清
末山西的“富二代”大部分不求进取、腐化堕一落、挥霍无度,“三爷”是非典型案
例,不具代表一性一。好在,薪火相传,华人社会总有传奇诞生,台湾有郭台铭,
北京有李彦宏,新的晋商如先人灵魂附体,非常茁一壮。
有影评人认为《白银帝国》的情节比较凌一乱,但我想,就算是凌一乱,我们还
是能理出两条主线,一是一爱一情,二是事业。我的感觉是,事业拍得瓷实,但
一爱一情多少有点发飘,女方的革命一性一并不彻底,我们看到了抗“一性一”,
但没用看到抗婚,我们看到了错乱,但没用看清源起,铺垫不够,略显唐突。另
外,作为“郭富城”的一精一神导师,“郝蕾”在影片里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思辨力,
西方教育对她的影响仿佛仅仅停留在歌剧音乐和外科手术上,处理得潦草一点,
让人觉得有些遗憾。
表演方面,值得圈点。先说张铁林,《白银帝国》终于把这位“皇阿玛”从宫廷戏
的漩涡里解放出来,让他演了一个活人。郝蕾、丁志诚等人也都有很好的发挥,
个顶个的优秀。相形之下,郭富城就显得有些吃力,尽管他是金像影帝,但是,
影帝并不是万能的,驾驭这样复杂的人物,郭天王显得还不够分量。不过,比
起陈凯歌用黎明演京剧大师那档子事,第一次拍电一影的姚导演已经非常不错了,
郭富城只是平庸,但不能算糟糕,60分还是有的,比《梅兰芳》靠谱得多。
总之,《白银帝国》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制作一精一良,场面宏大,稍有不足,
但瑕不掩瑜,坡外有坡认为值得一看。
本文发布于:2023-02-02 20:11: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93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