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贻琦的教育思想
梅贻琦先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之一。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教育思
想和教育观念,并以此指导教育工作,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丰硕成果,使清华大学在短短十年内由一所颇有
名气但无学术地位的学校迅速崛起成为国内一流的大学。作为一名杰出的教育家,梅贻琦的教育思想主要
体现在这几个方面:通才教育思想;德智体美群劳诸育并进;“大师论”思想以及学术自由的思想。下面对
这些方面一一探究。
1.通才教育思想
“通才教育”思想,是梅贻琦教育思想的核心。正是奉行这种思想,清华大学得以在二十世纪三、
四十年代在各个领域培养出了众多卓越、一流的人才,创出了清华校史上的“黄金时代”。抗战时期,梅贻
琦在代表作《大学一解》中理论地概括了这一思想。梅贻琦认为在大学期间,“通专虽应兼顾,而重心所寄,
应在通而不在专。”(梅贻琦《大学一解》)。梅贻琦再《大学一解》中写道“通识之授受不足,为今日大
学教育之一大通病,固已渐为有识者所公认,然不足者果何在,则言之者尚少”。他认为要想实现“在明明
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就必须在大学阶段给学生以充分的通识训练,使学生“知类通达”。
大学着眼于“通识”的训练,才能便于学生在毕业后能接受更高深、更专门的学问或研究。否则,“以无通才
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大学一解》)梅贻琦自己提出了“大学而不重专门,
则事业人才将焉出”的问题,他回答说培养专才“固别有机构所在”,例如“大学之研究院”,各类“高级之专门
学校”和“社会事业本身之训练”等等。
依照梅贻琦“先通后专”的原则,清华的学生从第二学年起才进入专业领域,而在第一年实行通才
教育,即大一年级不分系,文、理、法、工学院的学生在一年级都修习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
学三方面的共同必修课,共计36~38学分,占总学分的27.2%~28.3%。这样学生便能拥有较宽的知识面,
为进行专深研究打下广博的基础。进入二年级后,学生开始学习本院系必修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必修课数
目并不多,不苛于求通求全,而选修课则科目繁多,学生可以跨系自由选择。
梅贻琦将学分制和选修制相结合并运用于通识教育之中,而且很好地兼顾了文、理、法、工各专业
课程的特点及专业的个性。这给学生提供了纵横交错多层次的知识结构,做到深广并重,而且在广泛选课
中,照顾了个人的学习兴趣、个性差异,而含有因材施教的特点。这样的制度不仅有利于培养眼界、思路
开阔、知识面广、专业目标明确的“通才”,而且有利于调动教师授课的积极性,增加了他们以科研促教学,
以新知创见教好新课的压力。这也正是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在教学中的集中体现。
反观当今的教育领域,片面强调知识的吸收、传承,忽视学生综合综合素质的发展,以考试分数作
为衡量学生优劣标准的教育体制的确存在着诸多弊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校长曾表示,中国大学要想成为
世界一流,需要至少二十年、甚至五十年。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中国大学过早地划分了专业,忽视了
对学生的通识教育。因此,无论是对于学生的我们,还是对于当今的教育工作者,梅贻琦所推崇的“通才教
育”思想都能带来许多深刻地启示。
2.德智体美群劳诸育并进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关于德育,梅贻琦认为“明明德或修己工夫中之所谓明德,所谓己,所指
乃一人整个之人格”,所谓整个之人格,“至少应有知、情、志三个方面,而此三方面皆有修明之必要。他
所推行的德育,主要是爱国主义和健全人格两大项,这两方面从根本上来说也是统一的。梅贻琦在1934
年12月3日的总理纪念周上讲话中说:“养成勤俭德行,尊重团体秩序,是最关重要”,“希望吾们更造成
健全人才,以备国用”。这是梅贻琦德育思想的体现。
为了强调教师的引导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梅贻琦提出了著名的“从游论”——“学校犹水也,师生犹
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
为而成。”教师的人格和学术精神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达到“不为而成”,这是很高明的教育方法。
梅贻琦主张的“智育”的核心是“通才论”,此处不再赘述。在学校管理实践中,梅贻琦所推行的智育非
常注重抓学风建设这个中心环节。教学纪律方面,首先从教师抓起。对于学生,有关考勤,考试的纪律也
十分严明。对于这些纪律梅贻琦都严格地掌握执行。清华大学的入学标准也十分严格,一律凭考试成绩。
然而对于真正优秀的特殊人才,学校也会不惜破格录取。华罗庚从小店员成为清华大学的教授经历“三破格”
便是典型的例子。
重视体育是梅贻琦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梅贻琦曾说“体育至关重要,人所尽知,特别在我国目
前的国势之下,外患紧迫之时,体育尤应人人去讲求。身体强健,才能担当艰巨的工作,否则任何事业都
谈不到。”(《体育之重要》)梅贻琦不把体育单纯地看做“粗腕壮腿”的手段,而是“重在团体道德的培养”。
梅贻琦希望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培养团队精神、急公好义、守纪律等品格,以后他又把体育作为培养学生“吃
苦耐劳”精神的途径。梅贻琦要求,“凡在校诸生,每学期皆为必修,学分固不算在学分总数之内,然非体
育及格者,不得与毕业考试。”在当时,每天只要天气晴朗,下午四时所有的教室、宿舍、图书馆甚至小卖
部尽行关闭,学生必须到体育场上活动1小时。梅贻琦在体育方面堪称表率。他是篮球场上的活跃分子,
常兴致勃勃地和学生们一起练习和比赛。
他的体育思想对清华体育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1948年以前,清华一直是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体
育大校”。作为当今清华学子,我们仍应当响应马约翰先生“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号召,重视体育锻炼,
为以后更好地奉献社会奉献祖国打下良好的基础。
注重美育是梅贻琦教育思想中的重要方面。清华大学的张清常教授回忆说,他在清华读书的那段时
期内,清华不仅在哲学、中文、外文、心理、体育等系、室的课程中设置多种属于美育方面的内容,配备
有像谢冰心、朱光潜、俞平伯、王文显、郑振铎、赵元任等担任有关课程的专家,而且还设有音乐室、古
音社(业余团体)以及其他多种文学艺术团体。那时的课余生活“弦歌满园”,各种业余社团活动、讲座、
展览、演奏经常举行。
梅贻琦的群育思想并不是着眼于表面上的“集体化”、“社会化”,而是有着更深刻地意义。他曾在著作
中说“夫友,所以祛孤陋,增闻见,而辅仁进德者也。个人修养之功,有恃于一己之努力者固半,有赖于友
朋之督励者亦半”;“而教育之最大目的,要不外使‘群’中之‘己’与众‘己’所构成之‘群’各得安所遂生之道,且进
以相位相育,相方相苞,此则地无中外,时无古今,无往而不可通也”(《大学一解》)。
梅贻琦的“劳育”思想,不是强调大学生在求学期间要参加多少体力劳动,而是强调大学生在校时就要
养成一种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例如他曾在讲话中说:“吾们要记住,外面的环境像这里的很少。大
家要准备着出去受劳苦。倘在校养成享受习惯,出外不耐劳作,则殊自误。”
3.“大师论”
梅贻琦在他的就职演说中说道:“办学校,特别是办大学,应有两种目的:一是研究学术,而是
造就人才。”为了达到这两个目的,他认为“必须有两个必备的条件,其一是设备,其二是教授”,“一个大学
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的教授。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我现
在也可以仿照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就职演说》)他提醒人们:“勿
徒注视大树又高几许,大楼又添几层,应致其仰慕于吾校大师又添几人。”梅贻琦认为教育应当在知、情、
志三个方面培育学子,这上文已经提过。他认为,优秀的教师应当不仅在“知”方面循循善诱,而且应当在“情”、
“志”两方面给学生作出榜样,树立楷模。这种教育,应当“于日常生活中予以自然之流露”,使得“从游之学
子无形中有所取法”。这便是古人所谓的“身教”,“以善先人”之教。为了体现教师的引导在德育中的重要作
用梅贻琦还用“从游论”进行了生动的比喻,前文已提及,此处不再赘述。
梅贻琦的“大师论”突出了大师在大学中的特殊地位,把他们的作用提到了相当的高度。梅贻琦接
任清华大学校长以后,首先对教授表示尊重。他在清华大力推行教授治校,民主管理,把教授作为学校的
办学主体和依靠力量。梅贻琦对待教授的态度使得许多知名学者因此愿意留下来之教。同时,梅贻琦还十
分注重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任教。“对校外名家大师,总是设法延聘。”对于到校任教的教师,他完全
信任,十分尊重,从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梅贻琦为了使教师安心教学,解决后顾之忧,还大幅度提
高了清华教师的生活待遇。梅贻琦的这种教育思想使西南联大集中了当时全国第一流的学者,有不少是世
界知名的学术大师。教授阵容之强在国内高校中无与伦比。各个学院也由此得以充实和发展。
众所周知,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的条件极为艰苦。然而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教师们以爱国乐
教的情怀认真执教,其敬业严谨的教风对学生们产生了深刻地影响。西南联大在恶劣的环境中,培养出了“大
批科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在教育界、工商界出类拔萃者亦不少”,清华大学在数年中跨入“黄金一代”,
这些都是一大批大师们辛勤耕耘,为国育才的结果。反观当下,大学的物质条件、教学环境优良,而难以
实现如西南联大时期那样丰硕的学术成就。人们也感叹,斯日大师已远去,当今时代大师难寻。这或许与
当今浮躁的社会风气与学术风气有关。但至少,我们知道梅贻琦的“大师论”没有过时,它在现今有着很强
的时代价值、现实意义。我们的大学需要大师,我们的整个民族需要大师。中国的高等教育要想快速发展,
培养、造就或者引进一批名师大家非常关键。梅贻琦的大师论应当获得当今教育界乃至当今社会的重视。
4.学术自由的思想
学术自由,是梅贻琦办学的灵魂。梅贻琦积极吸取了蔡元培改革北大所采用的“思想自由,兼容
并包”的自由主义教育思想,以创造性的构思提出了“学术自由”的办学理念。他在《大学一解》中引用宋儒
胡瑗的话来说明学术自由的重要性:“艮言思不出其位,正以戒在位者也,若夫学者,则无所不思,无所不
言,以其无责,可以行其志也;若云思不出其位,是自弃于浅陋之学也。”梅贻琦说:“所谓无所不思,无
所不言,以今语释之,即学术自由而已矣。”他还辨析了“自由主义”(liberalism)、“荡放主义”(libertinism)
的不同。接着,在文中他还把学术自由提到了“新民”的高度,认为学术自由不仅是文化进步的源泉,还是
新民的基础。他说认为“其‘无所不思’之中,必有一部分为不合时宜之思,其‘无所不言’之中,亦必有一部分
为不合时宜之言”,而正是这种“不合时宜”的学术自由,“新文化之因素胥于是生,进步之机缘,胥于是启,
而新民之大业,亦胥于是奠其基矣。”
梅贻琦是学术自由思想的践行者,梅贻琦在30年代白色恐怖正浓时容许冯友兰先生去苏联观光
考察,回来后在全系大会上公开宣讲苏联之种种优越制度。梅贻琦对共产主义并不了解,甚至怀疑,然而
他却容许被国民党反动派深恶痛绝的所谓“共产分子”吴晗、闻一多在校园内公开进行革命宣传,并无视种
种压力,多次护卫他们的安全。清华大学教务长吴泽霖回忆说:“梅先生办学,一贯主张学术自由,对不同
思想兼容并蓄,校方不应干预学生和教师的政治思想。”梅贻琦对政府干涉学术自由的政策还给予坚决的抵
制。20世纪40年代,国民党为加强党化教育,政府加紧对大学的控制。针对这一情况,梅贻琦将其主政
的西南联大教务处拟定的《教务处会议呈常委会文》转呈教育部,对专制的党化教育提出公开批评。此文
在当时被视为民主教育思想与专制教育思想的公开决裂,表明了梅贻琦坚持学术自由的决心。
梅贻琦以博大的胸怀,学术自由的态度努力凝聚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地教师力量,使烽火连
天的西南联大“弦歌不辍”,“八年之久,合作无间”,三校精神融于一体。冯友兰说:“在风雨飘摇、惊涛骇
浪的环境中,联大保存了原来三校的教学班子,维护了‘学术第一、讲学自由、兼容并包’的学风,一直维护
到抗战胜利,三校北返。”这种自由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学风对于人才的培养是十分有益的。大学之所以为
大学,离不开自由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学风。无论社会如何变迁,保持自由的学术风气对于高等教育的可
持续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5.小结
清华老校长浦薛凤说:“梅师之教育精神,在学问则诲人不倦,在事业则以身作则,在品德则潜
移默化,尤其在德育与群育方面,熏染陶冶,一出于‘无言之教’,其收效至为宏大。盖一般青年学子,都于
不知不觉中,受梅师朴实伟大人格之感应。可见生活教育,当求之于躬行实践,而不在标语口号。”梅贻琦
的教育思想,也正印证了清华大学“行胜于言”的校风。梅贻琦先生的教育理论和思想,以及教育实践活动,
对二十世纪30~4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这些经验和思想都是值得
后人加以吸收、总结和珍藏的。同时,这位在教育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教育家博大的胸怀以及爱岗敬业、
爱护学生、严谨笃实、勤俭清廉的高尚人格也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
本节参考文献:
《就职演说》梅贻琦
《大学一解》梅贻琦
《赠别大一诸君》梅贻琦
《体育之重要》梅贻琦
《梅贻琦教育思想研究》黄延复著辽宁教育出版社
《梅贻琦与清华大学》山西教育出版社
《生斯长斯吾爱吾庐——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吴洪成著山东教育出版社
网络资料:百度百科“梅贻琦”条目
本文发布于:2023-02-02 19:52: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93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