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场,感受,意见”到“⽬标,⽅法,⾏动”
在得到APP上,花了两个⼩时读完了罗胖最后⼀期罗辑思维视频节⽬的⽂字稿,感触最深的莫过于罗胖提到:
我活了四⼗多年,我现在观察,⼈间就有两种⼈。第⼀种⼈他的世界⾥是三个词,叫⽴场、感受和意见。那第⼆种⼈他的
世界⾥也是三个词叫⽬标、⽅法和⾏动。我四⼗岁开始创业,其实就为完成⼀件事,把我的思维⽅式从第⼀种,就是⽴
场、感受和意见切换到第⼆种,就是⽬标、⽅法和⾏动。
审视⾃⼰的思维⽅式,就是罗胖说的“⽴场,感受,意见”。
⽴场:只懂得站在⾃⼰的某种⽴场上说话和⾏事,不知道别⼈也有⾃⼰的⽴场。这种单⼀的思维模式的反⾯,我想应该就是多赢的思维。要训练
⾃⼰在任何场合下考虑到别⼈的利益。⽐如,写作⾃嗨就是只顾及⾃⼰利益的⾏为。既然在公开场合分享,就要考虑分享的内容对其他⼈是否
有⽤。
感受:有感受⼒是好事,不过缺少⽅法的感受给⾃⼰带来的却是情绪的折磨。感受到事情不好的⽅⾯,如果没有建设性思维,就会陷⼊抱怨中。
所以感受也要有层次。
意见:有时候容易冲动地表达意见,为了表达欲或者获得认同,⽽只提出意见没有⾏动。就⽐如,⽂章⾥写出来是⼀个意思,⾏为上是另⼀个意
思。
归结下来,⼜是⼀个知⾏合⼀的话题:
以⽬标代替⽴场,有⽅法地去感受,有意见更要有⾏动。围绕⽬标采取有⽅法的⾏动,⽽不是光说不练。
放在罗胖的场景就是,从⼀个有⽴场的说书⼈,转换到创业做⼀家公司,把读书分享这种原本很个⼈化的⾏为升级为以公司为载体的有组织的商业
化的知识服务。
这对我的启发是什么?
我的近期⽬标是成为⼀个会学习的⼈,我该怎样调整⾃⼰的⽅法和⾏动?
本文发布于:2022-11-14 14:15: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9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