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纸样设计》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服装纸样设计
英文名称:ThePatternDesign
课程性质与类别:学位课
课程简介:
服装纸样设计主要研究服装纸样设计原理和技术,并创造性地解决服装从立体到平面、
再从平面到立体结构的转变,它与服装制作工艺及成衣技术紧密衔接,是实现设计思想的根
本手段,作为服装设计到成衣的中间环节,它不仅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也是完成服装设计
过程的再创造、再设计。因此,服装结构设计能力是服装设计师必备的专业素质之一。该课
程分四个阶段讲授服装结构设计的理念、规律、技法,课程名称分别为“服装纸样设计1”、
“服装纸样设计2”、“服装纸样设计3”,“服装纸样设计4”并经过教学实践和调整,建立
了适合学生循序渐进、学能相长的教学内容模块。
课程目的: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以及艺术设计专业服装艺术设计方向、
服装设计与表演方向的专业主干课程,该课程注重设计与工艺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已使服装结构设计能力成为我院服装专业毕业生就业强项,被服装企业所认可,也成为我院
的特色课程。
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服装工艺,服装设计
限定教学时数:240理论学时:240学分:12
教学纲要及教学进度表:
教学内容讲
课
时
数
设
计
时
数
作
业
学
时
上
机
时
数
自
学
时
数
习
题
课
讨
论
时
数
第一章绪论(纸样设计1)2
第二章服装与人体工学3
第三章女装原型25
第四章省道转移30
第五章裙装结构设计(纸样设计2)15
第六章裤装结构设计15
第七章领子结构设计15
第八章袖子结构设计15
第九章整体结构设计(纸样设计3)60
第十章计算机在服装工业制版中的应用
(纸样设计4)
40
第十一章CAD样板排料放码20
合计240
总计
240
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服装人体工学;人体测量;基本纸样的省移和施褶原理;
领子变化原理;袖子变化原理及纸样的变化规律;女装纸样设计原理和规律;国家服装号型
标准以及推板,服装CAD制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各类服装的工业
纸样设计。
考核形式:考查
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女装设计原理与技巧》刘瑞璞等中国纺织出版社1991.12第一版
2.《男装纸样设计原理与技巧》刘瑞璞等中国纺织出版社1991.12第一版
3.《服装工业制版》潘波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6第一版
4.《服装工艺学(结构设计分册)》张文斌等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12第二版
5.《英国经典服装纸样板型》威尼弗雷德奥尔德里奇著刘莉译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2第
一版
6.《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应用》欧内斯廷科博等著戴鸿等译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4第
一版
7.《人体与服装》中泽愈著袁观洛译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4第一版
8.《服装号型标准及其应用》戴鸿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8第二版
课程教案:
《服装纸样设计1》教案
第一章绪论
一、服装纸样设计的性质
服装纸样设计学是服装专业的主干课,是研究以人为本的服装结构平面分解和立体构成
规律的学科。它涉及到人体工程学、服装材料学、服装卫生学、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生产工
艺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是艺术和科技相互融合,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现代服装工程是由款式造型设计、纸样设计、工艺设计三部分组成。
二、服装纸样设计的方法
1.平面设计
将指定的服装款式,结合人体穿衣的动、静及舒适要求,运用一定的计算公式,变化原
理通过平面结构制图方法将服装整体结构分解为基本部件或样板的结构设计过程。主要有比
例分配法和原型法两种。
2.立体设计
将样布披覆在人体模型上,运用边观察边造型边裁剪的手法,直接裁剪岀指定的服装款
式或经整理成服装的基本纸样的设计过程。有单一式,混合式,展平式三种方法。
三、服装纸样设计的内容
第一章绪论(纸样设计1)
第二章服装与人体工学
第三章女装原型
第四章省道转移
第五章裙装结构设计(纸样设计2)
第六章裤装结构设计
第七章领子结构设计
第八章袖子结构设计
第九章整体结构设计(纸样设计3)
第十章计算机在服装工业制版中的应用(纸样设计4)
第十一章CAD样板排料放码
第二章服装与人体工学
第一节人体的构成
一、人体主要部位的构成
人的基本体型由头部、躯干部、上肢部、下肢部四大部分构成。
二、人体主要基准点的构成
人体主要基准点是服装人体测量、结构设计制图重要理论依据之一。主要基准点的构成
分前面、后面与侧面两大部分。
1.头顶点:人站立时头顶部最高点,位于人体中心线上,是身高测量的基准点。
2.颈围前中心点:连接左右锁骨之中点。
3.颈侧点:位于颈侧面根部,从人体侧面观察,位于颈根部宽度的中心点偏后的位置,
此基准点不易确定,宜斟酌而定。
4.肩峰点:肩胛骨肩峰上端向外最突出点。
5.肩端点:位于肩峰点偏前的位置,此点是衣袖缝合线袖山的位置,同样也是肩宽、袖
长确定的基准点。
6.前腋点:当手臂自然放下时,手臂根部与体干部在前面形成绉纹的起点,此点位置因
人而异。7.乳头点(胸高点):胸部最高点即乳头的中点。
8.腰围线前中心点:腰围线与前中心线之交点。
9.腹部前突点:位于前中心线腹部向前最突出点。
10.膝盖骨中点:膝盖骨的中心点。
11.大转子点:大腿股骨上端向外最突出点。
12.颈围后中心点(颈椎点):颈后第6-7颈椎的突出点,是背长测量的基准点。
13.后腋点:当手臂自然放下时,手臂根部与体干部在后面形成绉纹的起点。
14.腰围线后中心点:腰围线与后中心线之交点。由于人体型的关系腰围后中心点往往
比腰围线前中心点稍低。
15.肘点:上肢弯曲时肘关节向外最突出点。
16.臀部后突点:臀部向后最突出点。
17.手根点:位于手腕部后外侧最突出点,是测量袖长的基准点。
18.外踝点:踝关节向外侧突出点。
三、人体主要基准线的构成
人体基准线是结构设计的根基,也是理解人体形体结构的基础。
1.颈根围线:是人体躯干与颈部的分界线。此基准线通过颈部前、后中心点、颈侧点。
颈部前中心点略低颈部后中心点1cm左右。
2.臂根围线:人体躯干与上肢的分界线。
3.肩线:肩端点与颈侧点的连线。
4.胸围线:经过两乳头点的水平围线。
5.腰围线:人体腰部最细部位的水平围线。
6.臀围线:人体臀部最丰满部位的水平围线。
7.袖肘线:通过肘关节的水平线。
8.膝盖线:通过膝盖中点的水平线
四、人体主要体表形态的构成
人体由骨胳、关节、肌肉等组成,它们是决定人体体型的基本因素。
骨胳是人体内固定的支架,由二百多个不同形态与尺寸的骨头所组成。
关节是骨与骨之间连接的部位,人体的所有动作都是与关节有关,它是人体运动的枢纽,
关节有不同的形态与种类。
人体的肌肉组织极其复杂,分布于人体的各个部位,人身上有五百多块可分离的肌肉,
肌肉附于骨骼与关节之上。
第二节人体的体型特征
一、人体的比例
我国正常成人男女的人体比例为七头至七头半高。
二、人体体形生长变化规律
不同的年龄段,人体比例各不相同。人体体形生长变化规律大致分以下几个阶段
三、男、女、童体型差异
1、儿童体型特征
儿童体型与成人体型的差别:
(1)下肢与身长比越年幼腿越短,1~2岁的孩子,下肢大约是身长的32%
(2)和小腿比越年幼的孩子大腿越短。随着成长,下肢与身长的比例逐渐接近1:2,
其中大腿的增长很显著,1岁乳儿大腿的内侧尺寸只有10cm,而3岁时是15cm,8岁
时是25cm,10岁时是30cm,与身长的增长率比其他部位大。
(3)儿童的头身比如下图所示
(4)8岁前的孩子男女没有体型上的差异,几乎是完全相同的小儿体型。
(5)从侧面看童体腹部向前凸出,乍一看就象肥胖型的成人一样,但是,成人的后背
是平的,而儿童由于腰部(正好是在脐正后的背部)最凹,因此,身体向前弯曲,形成
弧状。
(6)颈长乳儿的颈长只有身长的2%左右,但1~2岁就是达到3.5%,6岁时就达到4.8%。
(7)B类体型腹部在后面(腰部)几乎没有发生变化,侧腹其次,前腹部沉积有非
常多的脂肪,向前方挺出。下肢中的大腿受腹部前凸的影响,前面比后面沉积有皮下
脂肪是一般倾向。
2、男女体型差异
胸部差异女体为以BP为顶点的圆锥体—用对准BP的省道消除前浮
男体为盆状体—用不对准BP的省(撇胸)或工艺方法消除前浮
肩部差异女体﹤3个头宽男体=3个头宽
男体肩斜≥女体肩斜=22°
B﹡﹣W﹡男体为Y体(22~17㎝)A体(16~12㎝)B体(11~7㎝)C体(6~2㎝)
H﹡﹣B﹡男体为2~4㎝
前后腰节差男(前腰节-后腰节)=﹣1.5㎝
女(前腰节-后腰节)=1㎝
第三节人体测量
一、测量工具
1.人体测高仪:主要由一杆刻度以毫米为单位垂直安装的尺及一把可活动的尺臂(游标)
组成。
2.直脚规:用于测量人体短而不规则部位的直线距离。
3.弯脚规:用于人体不能直接以直尺测量的两点间距离的测量。如肩宽,胸厚等部位的
尺寸。
4.软尺:最常见、最简易的人体测量工具之一,一般以厘米(cm)为单位。
5.人体截面测量仪:用于测量人体水平与垂直横截面尺寸的仪器。
6.现代化测量工具:如电子激光扫描,摄影仪等。
二、测量注意事项
被测者挺胸直立,眼睛平视前方,肩部放松,上肢自然下垂,手伸直,自然呼吸,手掌
朝向体侧,手指轻贴大腿侧面,自然伸直膝部,保持立正姿势,裤带放松,软尺轻紧适宜。
三、人体测量的部位与方法
1、测量基准点、基准线
要点:基准点——常是骨骼的端点
基准线——常是人体形体凹凸状变化大的部位
重要的点、线:BNP、SNP、BP、EP、踝点、NL、BL、UBL、LBL、WL、HL、MHL、股下长
2、测量方法
产业常用方法:软尺测量(坐姿、立姿)
科研常用方法:常规:马丁测量法、截面测量法
特殊:莫尔等高线法、三维全息非接触测量法
3、常用测量方法和项目:
前腰节长——自SNP~WL沿体表过BP的垂直长
后腰节长——自SNP~WL沿体表过脊骨的垂直长
衣长——自BNP~所需部位的垂直长
袖长——自SP~所需部位沿手臂形态的长
胸围——通过左右BP的水平围长
领围——沿BNP、SNP、FNP为基础领围,实际领围在颈部领高部位围量
肩宽——左右SP通过BNP的横长
腰围——通过腰部最细部的水平围长
裤长——腰围线~踝骨附近的垂直长
臀围——通过臀部最丰满处的水平围长
上裆长——腰围~臀凹处的垂直长,或裤长—股下长
注意:测量方法必要时要示范,特别注意围度尺寸要达到水平围长的要求。
第四节服装放松量与人体运动的关系
一、放松量确定的原则
1.体形适合原则
肥胖体形的服装放松量要小些、紧凑些,瘦体型的人放松量可大些,以调整体形的缺陷。
2.款式适合原则
决定放松量的最主要因素是服装的造型,服装的造型是指人穿上衣服后的形状,它是忽
略了服装各局部的细节特征的大效果,服装作为直观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的首先是其
轮廓外型。体现服装廓型的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肩、胸、腰、臀、臂及底摆的尺寸。
3.合体程度原则
真实地表现人体,尽量使服装与人体形态吻合的紧身型服装,放松量小些;含蓄地表现
人体,宽松、休闲、随意性的服装,放松量则大些。
4.板型适合原则
不同板型其各部位的放松量是不同的,同一款式,不同的人打出的板型不同,最后的服
装造型也千差万别,简洁贴体的制板,严谨的服装、有胸衬造型的服装放松量要小些,单衣、
便服要大些。
5.面料厚薄原则
厚重面料放松量要大些、轻薄类面料的放松量要小些。
二、放松量与空隙度的关系
三、各部位放松量大小
第五节制图基本知识
第五节服装制图工具
一、基本术语
1.基本线:构成服装结构制图的框架的线条;
2.结构线:客观反映服装内部结构的线条;
3.轮廓线:适合人体体型、款式特点,表示服装外形的线条;
4.尺寸标注线:标注服装结构计算公式及细部尺寸的辅助线条。
二、制图规则符号
(一)制图规则
1.服装结构制图顺序:先前衣片,后后衣片;先长度线,后围度线;先基本线,后结
构线,再轮廓线。
2.服装结构制图(包括技术要求和其他说明)的尺寸,一律以厘米为单位。
3.服装结构制图部位、部件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该结构最清晰
的图形上。
4.结构制图所用线条(基础线、结构线、轮廓线、尺寸线等)必须符合规定要求。
5.服装主要部位的尺寸标注应尽量采用比例分配方式表示,以适合不同规格尺寸计算
要求。
(二)制图符号
1.服装制图主要部位代号服装制图主要部位代号
胸围——B腰围——W臀围——H领围——N
胸围线——BL腰围线——WL臀围线——HL领围线——NL
肘线——EL膝盖线——KL胸高点——BP颈肩点——NP
袖窿长——AH长度——L中腹围——MH肩宽——SW
背宽——BW前胸宽——FW领宽——NW领深——NH
前中线——FCL后中线——BCL颈前点——FNP颈后点——BNP
颈侧点——SNP袖山高——ST
2.结构制图符号
三、制图工具
1.直尺:以公制为计量单位的尺子,一般以厘米为单位。
2.角尺:两边成直角90°的尺子。
3.弯尺:两侧分别为弧线状的尺子,主要用于绘制侧缝线,袖缝线等弧线。
4.自由曲线尺:可以任意弯曲的尺,一般用来测量直尺不能测量的弧线长度的尺子,
也可用来绘制弧线。
5.比例尺:用来按一定比例缩小或放大绘制结构图的尺子。常见的有三棱比例尺,6
种不同的有比例。
6.曲线板:服装专用的曲线板用来绘制袖笼、袖山、侧缝、裆缝等部位的曲线。
7.针管笔:绘图专用水笔,其常用的规格有0.3、0.6、0.9mm等几种,一般用来分别
绘制结构线、轮廓线等。
四、服装结构线的名称
1.上衣前、后衣片结构线的名称
2.袖子结构线的名称
3.裤(裙)前片、后片结构线的名称
4.中式服装的结构线的名称
第六节成衣号型标准与成衣规格设计
一、GB服装号型
1.号型定义
"号"是人体的身高,以CM为单位,是服装结构设计和选用服装长短的依据。
"型"指人体的上体胸围或下体腰围,以CM为单位,是服装结构设计和选用服装肥瘦的
依据。
2.体形分类
以人体的胸围与腰围的差数为依据来划分体型,并将人体体型分为四类,体型分类代号
分别为Y、A、B、C。
3.号型标志
号型的表示法为号与型之间用斜线分开,后接体型分类代号。
4.号型应用
号:服装上标明的号的数值,表示该服装适用于身高与此号相近似的人。
型:服装上标明的型的数值及体形分类代号,表示该服装适用于胸围或腰围与此型相近
以及胸围与腰围之差数在此范围之内的人。
5.号型系列
号型系列是服装批量生产中规格制定和购买成衣的依据。号型系列以各体形中间体为中
心,向两边依次递增或递减组成。身高以5CM分档组成系列,胸围以4CM分档组成系列,腰
围可以4CM或2CM分档组成系列。身高与胸围、腰围搭配分别组成5·4、5·3或5·2号型
系列。
二、成衣规格设计
控制部位数值是人体主要部位的数值(系净体数值),是设计服装规格的依据,成衣规
格尺寸指服装关键部位的尺寸。上衣通常有衣长、胸围(B)、总肩宽、袖长、领大五个部分
的尺寸,下装通常有裤(裙)长、腰围、臀围三个部位的尺寸。
男上装规格设计
女上装规格设计
男、女下装规格设计
第三章女装原型
原型是根据人体的尺寸,作为制作服装时平面制图的基础而制定的纸样,它是覆盖人体
的基本服装的纸样。原型是考虑作为简单的符合大多数人的体型而制作的,此外,为使立体
的服装平面化、简单化,原型加上了作为服装所必需的放松量。
目前国际上使用的原型有以英国为代表的适合欧洲人的原型和日本的适合东方人体型的原
型。
日本原型根据性别、年龄可分为妇女用、儿童用、男子用等几种原型,根据作图的方法
又有文化式、田中式、登丽美式原型之别,本课程采用日本的文化式原型。
对原型的要求
只有满足下列要求的才是理想的原型:
1、量体简单、制作容易:量体部位少,作图容易。
2、任何服装和款式都能很容易地使用:从内衣到外套、到大衣等都可应用原型制作。
3、适合面广、有很好的功能性:原型既要能适合大多数人,又要考虑造型好、运动性
好。
原型的制作
女装原型根据人体各部位可分为衣片原型、袖片原型和裙片原型。衣片原型以胸围和背长尺
寸为基准,袖片原型以衣片的袖笼弧线长度和袖长尺寸为基准,裙片原型以臀围和裙长尺寸
为基准,围度尺寸加上服装处于动态时所需要的放松量进行制图,以后以这些原型作为基础,
发展运用于各种服装的纸样设计中。
人体除特体外,一般左右对称,故在制作原型时只需作半身图,在制作衣片原型时女装作右
半身,男装作左半身。
女装原型尺寸规格如下(cm):
身高165胸围84腰围62
臀围90臀长18袖长55
背长38裙长60
一、衣片原型
衣片原型是覆盖躯干部的上半身的原型,以胸围和背长尺寸为基准,其它各部位尺寸都
由此推出。以胸围尺寸为基础推算各部位尺寸,容易得出适合人体各部位的尺寸,也容易理
解,这是因为胸部无论是在体型上还是在款式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如果胸围增大,肩
宽、领围、腋围等尺寸并不成比例地增加,公式中的定数尺寸(经实践总结得出,对各种人
都能较好地适应)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设定的。
衣片原型制作步骤如下:
1、纵向取背长尺寸、横向取胸围的一半加5cm放松量即B/2+5,以此尺寸作一长方形,
长方形的底边为腰围线的基本线,右边线为前中心线,左边线为后中心线。
2、胸围线:是距上端B/2+7cm处划一水平线。胸围线决定的是袖笼深,而不是经过
B.P点的水平线。当胸围尺寸偏小时,袖笼深尺寸偏小;当胸围尺寸偏大时,袖笼尺寸偏大,
此时必须对袖笼尺寸作适当的调整。
3、背宽线、胸宽线:在上平线与胸围线之间,作一距后中心线B/6+4.5cm的垂直线,
此线即为背宽线;作一距前中心线B/6+3cm的垂直线,此线即为胸宽线。因于人体向前运
动的频率和幅度都较向后运动的频率和幅度大,所以背宽的定数尺寸较胸宽的大。背宽线与
胸款线之间的距离为人体的厚度。
4、侧缝基本线:连接腰围基本线的中点和胸围线的中点即为侧缝线。
5、各部位轮廓线:
(1)、后侧颈点:在上平线上以B/20+2.9cm(7.1cm)确定后横开领宽点,以其点向
上作上平线的垂线,垂线的长度为后横开领宽的三分之一(2.4cm),垂线的端点即为后侧颈
点。
(2)、后肩端点:从上平线与背宽线的交点沿背宽线向下量取后横开领宽的三分之一
(2.4cm)得点,过其点向前中心线的方向作背宽线的垂线,垂线长为2cm,垂线的端点即
为后肩端点。连接后颈点和后肩端点将得到后肩线。
(3)、前颈点、前侧颈点:在前中心线上距上平线[后横开领宽+1cm(8.1cm)]定点,
其点即为前颈点。在上平线上距前中心线[后横开领宽–0.2cm(6.9cm)]向下作垂线,垂
线的长度为0.5cm,垂线的端点为前侧颈点。
(4)、前肩端点:在胸宽线上从上平线向下取后横开领宽的三分之二(4.7cm)定点,
过其点作胸宽线的垂线,以前侧颈点为圆心、[后肩线长–1.8cm]为半径划圆,该圆与垂
线的交点即为前肩端点。后肩线长度比前肩线长度长1.8cm,在这1.8cm中包含1.5cm的
后肩省的省量和0.3cm的前、后肩线缝合时后肩线的吃势,后肩部位这样的处理是因为肩
胛骨的缘故。
(5)、腰围线:在前中心线上腰围基本线放低前横开领宽的二分之一(3.45cm)得点,
过其点作水平线的平行线,平行线的长度为[前胸宽/2+0.7cm],在腰围基本线上侧缝基
本线向后中心方向移2cm得点,其点分别与胸围线的中点和平行线相连,分别可得到侧缝
线和腰围线。
(6)、领口弧线:
a、后领口弧线:弧线与上平线相切在距后颈点三分之一后横开领宽处,弧线的凹势不
应太大。
b、前领口弧线:分别过前颈点和前侧颈点作水平线和垂直线的平行线,过两线的交点
作45°的角平分线,在平分线上取[前横开领宽/2–0.3cm]定点,用弧线将该点与前颈
点和前侧颈点相连将可得到前领口弧线。
(7)、袖笼弧线:分别在胸宽线和背宽线上将前、后肩端点至胸围线的距离二等分,分
别得点1和点4,分别从胸宽线和背宽线与胸围线的交点作45°的角平分线,在前片的角平
分线上取背宽线与侧缝线的距离的二分之一得点2,在后片的角平分线上取背宽线与胸宽线
的距离的二分之一再加0.5cm得点3,用弧线顺势连接前肩端点、点1、点2、侧缝线与胸
围线的交点、点3、点4和后肩端点即得到袖笼弧线。后片角平分线的长度比前片角平分线
的长度长是为了增加后片的活动量。
6、B.P点的位置:在胸围线上距前中心线[前胸宽/2+0.7cm]向下作垂线,垂线长4cm
定点,该点即为B.P点。
二、袖片原型
袖片原型是覆盖手臂部分的原型,是考虑到与衣片原型想吻合并既美观又具有活动量而
制作的一种袖子,稍加改动即可用于合体的套装中。袖子原型是以衣片原型的袖笼弧线长度
尺寸为标准而制作的。袖片原型的必要尺寸为:袖笼弧线长度尺寸和袖长尺寸。袖笼长度的
测量方法是将皮尺竖立着沿衣片原型的袖笼弧线测量。前袖笼弧线的长度用“前AH”表示,
后袖笼弧线的长度用“后AH”表示,前、后袖笼弧线长度之和用“AH”表示。
制图步骤:
1、作两条相互垂直的线:一条水平线和一条垂直线,水平线即为袖山底线,垂直线即
为袖中线。从两线的交点O点向上量取AH/4+2.5cm作为袖山高,袖山顶点为A点。垂线
的右边部分为前袖部分,左边部分为后袖部分。
2、以A点为圆心,分别以前AH、后AH+1cm为半径划圆弧,分别与袖山底线交于B
点和C点,A点分别与B点、C点相连。OB和OC线段长度分别为前、后袖宽(肥)尺寸。
3、从袖山顶点A点沿袖中线向下量取袖长尺寸得C点,过C点作袖山底线的平行线,
此线即为袖口基本线。分别从B点和C点作袖中线的平行线,分别与袖口基本线交于E点和
F点。
4、由袖山顶点沿袖中线量取[袖长/2+2.5cm]定点,过其点作袖口基本线的平行线,
其线为袖肘线。
5、袖山弧线:
(1)、前袖山弧线:二等分前袖山斜线长,由其点向B点方向量1cm得H点。由A点向
B点方向量取四分之一的前袖山斜线长,过该点作前袖山斜线的垂线(向外),在垂线上量
取1.8cm得点I;将BH线段长二等分,过等分点作前袖山斜线的垂线(向内),在垂线上量
取1.3cm的点J,用弧线圆顺连接A点、I点、J点、B点即可得到前袖山弧线。
(2)、后袖山弧线:从A点向C点方向量取四分之一的前袖山斜线的长度的得点,过该
点作后袖山斜线的垂线(向外),在垂线上量取1.5cm得点K,用弧线连接A点、K点、C点,
连接时应与前袖山弧线圆顺相接,后袖山弧线在距C点四分之一的前袖山斜线长处与后袖山
斜线相切。
6、袖口线:E点、F点向上1cm分别得点K点、L点,前袖口宽二等分,过该点作袖口
的垂线(向上),在垂线上量取1.5cm的点P;二等分后袖口宽的点Q,用弧线圆顺连接K
点、P点、Q点、L点将可得到袖口弧线。如此调整袖口弧线是因为手臂是向前倾斜的,手
腕的最前端袖口部分应短些,后端袖口应长些。
袖片原型制作完成后,进一步的工作是要确保袖山弧线长度尺寸与袖笼弧线长度尺寸相
吻合。袖山弧线的长度要比袖笼弧线的长度长,当衣料弹性较小或无弹性时,两者相差1cm
左右,甚至可相等;精纺面料相差3~4cm;粗纺面料相差5~6cm。两者相差的部分作为
衣袖缝合时的归缩份。测得衣片原型的前后对位记号尺寸分别加上0.2cm(作为衣袖缝合时
的袖山底部的归缩量),按其尺寸确定袖山弧线的对位记号。
三、裙片原型
裙片原型是覆盖下半身的原型,裙子原型作图的必要尺寸为:腰围、臀围、裙长、臀长、中
臀围(根据体型而定)。
制图顺序:
1、以[H/2+2~3cm]为宽、裙长为长划一长方形,左边线为后中心线,右边线为前中
心线,上平线为腰围基本线,下平线为下摆线。距前中心线[(H/2+2~3)/2+1cm]作
一垂直线,该线为侧缝基本线。通常臀围的最少放松量为4cm,这是动态时的最少松量。
臀围放松量比胸围放松量小,是因为胸部在呼吸和运动时胸围尺寸有明显的变化。
2、臀围线:距腰围基本线臀长尺寸划一水平线,该线即为臀围线。
3、腰围尺寸:前腰围尺寸为:W/4+0.5+1cm;后腰围尺寸为:W/4+0.5–1cm。
公式中0.5cm为放松量(或归缩量,也称吃势量),1cm为前后差量。
4、侧缝线:以侧缝基本线与腰围基本线的交点A点分别向前后中心线量取前后臀围与
前后腰围尺寸差的三分之一得B点、C点,分别过B点、C点作侧缝基本线的切线,切点距
臀围线5cm;两条弧线顺势向上延伸0.7cm,分别得E点、F点。
5、腰围线:过E点作弧线与前腰围基本线相切将得到前腰围线,该线应与侧缝线成直
角;后腰中点下降1cm得点H点,将F点与H点用弧线相连即得到后腰围线,该线应分别与
后侧缝线和后中线成直角。后中心下降1cm是因为后中心部位比较平坦,在运动过程中裙子
的后腰中心易下降从而引起裙子侧缝线的倾斜,影响美观,下降1cm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该数的大小与臀围和腰围的尺寸差数有关,差数大,该数也应加大,反之亦然。
四、原型的补正
原型是为标准人体制作的,虽然它能很好地符合绝大多数人的体型,但人体是复杂的曲
面体,不但每个人的体型不同,而且各个人随着年龄的增加体型也会改变,因此当我们的体
型不标准或变得肥胖丰满或太瘦小等其他情况时,如仍按原型制作纸样,那么服装就不合体,
所以当体型不标准时必须对原型进行补正。
1、瘦身体型:
因为原型的尺寸是根据胸围的尺寸推算出来的,所以瘦身体型的人因胸围小而使除胸围
外的各部位尺寸也容易变小,因此要将领口稍加大,背宽、胸宽、肩宽等也要追加些。
2、肥胖体型:
与瘦身体型相反,领口、袖口、肩宽等尺寸偏大,因此要将这些部位的尺寸适当减小。
3、中老年体型:
通常中老年体型的变化比较大,人到中老年容易变胖,自颈部到肩部会变得丰满,背长、
后肩、背宽容易变得不够,所以必须将这些尺寸增大;胸部的B.P点的位置会降低,必
须重新测量乳高尺寸,调整B.P点的位置。
第四章省道转移
女装的变化丰富多彩,不但体现在面料、色彩等因素上,更体现在造型的变化上,
女装造型的变化很大程度取决于省道的变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女装造型的变化就是
省道的变化。本章的内容是对省道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
第一节原型的基本省缝
一、立体构成原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体会:用一块平面的布或纸去包一物体时,总会出现或
多或少的皱褶,例如我们用一块平面的布去包一长方形的物体是就会出现皱褶,如不进
行处理就不可能平整地包覆物体。若要不带皱褶而又合理地包裹物体时就必须按物体的
形状裁剪、制作,为此我们必须对各种不同形状物体展开成平面的形状进行研究。
1、一次曲面:
2、二次曲面:
3、自由曲面:
自由曲面即是由一次曲面和二次曲面组合而成的曲面。人体是由不同的曲面非常柔和的
组合而成的,一般地人体可概括为由三种曲面组合而成。
二、原型基本省缝
(一)、省缝
人体本身就是许多不同曲面的组合体,当我们用一块布包裹人体时就会发现,随着
人体曲面的起伏,会形成多余的皱褶。为了使布料贴合人体就必须捏取其中多余的皱褶,
这就形成了“省缝”,皱褶量就是省量。从这就可看出所谓“省缝”就是用平面的布包
裹人体各部份曲面时,根据曲面的曲率的大小捏取的多余的布。由此可得出一结论:收
省的目的是为了使服装构成线接近人体的形状,达到服装合体的目的。根据人体体型的
差别和收省的部位的不同,省量和省的长度应该有所不同。
(二)、原型的基本省缝
1、衣片的基本省缝:
由于在原型制图时是用胸围尺寸计算其它各部位尺寸的,所以腰围的尺寸比人体的
尺寸大,在腰围部加1cm的放松量即[腰围尺寸+1cm]作为腰围的必要尺寸,其余的量为
省量。
(1)、前衣片的基本省缝:侧缝线劈去1cm,前腰围的必要尺寸为:W/4+0.5+1cm(其
中0.5cm为前衣片的放松量,1cm为腰围尺寸的前、后差量),用调整后的前片腰围线
的长度减去前腰围的必要尺寸即为前衣片的省量。从B.P点向下作垂线与腰围线交于
A点,在腰围线上A点向左量1.5cm得B点,从B点向侧缝线方向量省量得C点,BC
线段的长度为省量,B.P点分别与A、B两点相连,这两条线为省缝线,两条省缝线的
长度应相等,若不等,可适当调整B点的左右位置。
(2)、后衣片的基本省缝:后衣片包括两个基本省缝:肩省和腰省。
肩省:在后肩线上距后侧颈点3~4cm定C点,过C点作后中线的平行线,平行线
的长度为6~7cm得D点,D点向后中心线方向移0.5cm得E点,E点为省尖点;从C
点沿肩线向肩端点方向量取1.5cm得F点,E点分别与C、F两点相连,这两条连线为
肩省的两条省缝线。后肩省是为适应人体的肩胛骨的凸出及肌肉、脂肪的厚度而收的省。
肩部是人体各部位中曲率变化较大的部位,它的特点是肩胛骨凸出的部位面积较大,不
像胸省一样成为一点,因此只靠省缝难以处理得好,一般在收省的同时还要作归拢处理,
所以肩省量为1.5cm,还有0.3cm为合肩时后肩的归缩量。
腰省:侧缝线劈去1cm,后腰围的必要尺寸为:W/4+0.5-1cm,用调整后的后片腰
围线的长度减去后腰围的必要尺寸即为后衣片的腰省量。在胸围线上过背宽的二分之
一等份点作垂线,垂线交腰围线于H点,垂线的长度超过胸围线2cm,得省尖点I;从
H点分别向左、右两边各量取/2得K、L点,KL线段的长度为后腰省量,I点分别与
K、L点相连,这两条线为省缝线。
2、裙片原型的基本省缝:
裙片原型根据腰、臀围的差数可在前、后片各收两个省。腹部的鼓凸各人差别较大,
裙子收省的要点是很自然地用布料将其加以遮掩,并根据不同体型,由省缝线的形状把
凸出的盆骨加以掩盖,使过份明显的腹部看起来不那么明显。
(1)、前裙片的基本省缝:前裙片腰围的尺寸减去前腰围的必要尺寸[W/4+0.5+1cm]即
为前裙片的总省量。根据人体的构造,就服装的基本造型而言,前片靠中心线的省的位
置可加于乳点和盆骨之间,前裙片的两个省的省量、长度可以相等。确定第一条省缝中
心线后,将该线到前侧缝线的距离二等份,二等份点处即为第二条省缝中心线,两条省
缝中心线均垂直前腰围线,省缝线的长度为8cm。
(2)、后裙片的基本省缝:后裙片的腰围尺寸减去后腰围的必要尺寸[W/4+0.5-1cm]即
为后裙片的总省量。后片靠后中心的省是为了适应臀部的凸出,所以省位应在臀部最
大的部位,虽然臀长的基本尺寸为18~19cm,但臀部的起落部位为12~13cm,所以靠后
中心的省的长度为11cm(应与体型相适应),省量为2/3的总省量;确定第一条省缝中
心线后将其至后侧缝线的距离二等份,等份点处即为第二条省缝中心线,省缝线的长度
为9cm,省量为1/3的总省量。
3、袖片的基本省缝:
袖原型的袖口尺寸与袖肥尺寸一样,显然袖口尺寸偏大;袖原型的造型是垂直向下,
不符合手臂的形状,因此为了使袖子造型符合手臂的形状,有必要将袖口的尺寸减小,
同时改变造型。袖口宽尺寸是以手掌围尺寸加放松量确定的。手臂的形状从侧面看从
手肘部位向前倾斜,要使袖子适合人体,因将袖中线向前倾斜,方法是将袖中线与袖口
线的交点A向前袖移2cm得点B点,将该点与袖中线与袖山底线的交点0点相连,该连
线即为袖中线;从B点分别向前袖、后袖量取[/2-1cm]和[/2+1cm]得E、F点,将
E、F点分别与前、后袖宽点G、H点相连,将E、G点的连线与袖肘线的交点向袖中线
的方向移0.5cm的点I点,用弧线连接E、I、G点将得到前袖下线;将F、H点的连线
与袖肘线的交点向左移1cm得K点,用弧线连接G、K、F点将得到后袖下线,调整袖口
线并延长后袖下线使两者成直角。分别测量前、后袖下线的长度得到两者长度差。在
袖肘线上距K点6~6.5cm定点L,L点为袖肘省的省尖点,从L点作后袖下线的垂线,该线
为袖肘省的省中线,在其线两边各取省量的二分之一得到两个省缝点,将这两点分别与
省尖点相连即可得到两条省缝线。省量除与有关外,还与面料的弹性有关:当面料无
弹性时,总省量为;当面料有弹性时,总省量为2/3,/3作为袖下线缝合时后
袖下线的归缩量,这样处理可使袖肘部位更合体、更柔和。
(三)、省的特点
1、省的位置:
省可以设计在任何部位,但省的方向必须指向凸点或凸起区域,收省后的效果完全
一样。
2、省的形状:
收省的目的是为了使服装合体,因此当做紧身合体的服装时,省的形状必须根据人
体的形状而定。
3、省和分割线的相互转换:
省和结构分割线可以相互转换,若服装上有分割线,而且该分割线具有结构线的功
能,那么在分割线上应包括省量,其时就不必或很少另外再收省。
4、省份和效果:
为了保证取在不同部位的省起到同样的效果,那么省的长度不同,省量的大小也不
同,省的长度越长,省量也越大;反之亦然。判断不同部位的省的效果是否相同,只要
看省缝线的夹角是否相等,若相等,则效果相等;反之,则不等。
第二节省移原理
省的设计在时装设计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女装设计就是对省特别
是胸省的设计。女装设计的重点之一是如何根据流行体现女性的胸部,这实际上就是如
何合理地设计胸省的位置、确定胸省的大小,这就必须变化省的位置及大小。在上一节
中我们介绍了原型的基本省的大小和位置,这一节研究如何将省移到别的位置及如何将
一个省转化为多各省。
一、移省法
移省法就是按住凸点(省尖点)将原型的省移到新的位置的方法。它可分为移
全省和移半省两种。
1、移全省:
步骤:
(1)、确定新省的位置C点,将C点与B.P点相连,连线为新的省的缝合线。
(2)、确定原型基本省如何闭合,是省缝点A向省缝点B移动,还是B点向A点移动,
不动点至C点的原型的轮廓线不变,描下不变的原型的轮廓线
(3)、按住B.P点转动原型使A、B两点重合,C点移到了Cˊ点,连接Cˊ和B.P点将
得到新省的另一条省缝线,描下步骤(2)没有描的那部份轮廓线,这样原型的基本省
已不复存在,它已被新省所取代。
2、移半省:
移半省就是将原型的省的一部分移到新的位置,除保留基本省(省量较原型的基本
省量小)外,增加了另外的省。步骤如下:
(1)、确定新省的位置C点,将C点与B.P点相连,连线为新的省的缝合线。
(2)、确定原型基本省如何闭合,是省缝点A向省缝点B移动,还是B点向A点移动,
不动点至C点的原型的轮廓线不变,描下不变的原型的轮廓线
(3)、按住B.P点转动原型使原型的腰围线成一水平线,C点移到了Cˊ点,连接Cˊ
和B.P点将得到新省的另一条省缝线,描下第二步没有描的那部份轮廓线,这样原型的
一个省被二个省所取代
由移全省和移半省可看出,原型经移全省后腰围线变成曲线,腰围线不可避免的成
为斜丝,同时如要加长上衣原型的长度就显得比较困难;移半省后腰围线成直线,能较
好地解决上述困难。
3、省的调整:
由于胸部的凸起不是一点,为了能很柔和地体现胸部的隆起,省止点不应该到达
B.P点,而应该离开B.P点一定的距离,距离的大小随服装的合体程度而定,省的形状
也应随服装的合体程度的变化而变化。
服装合体程度省尖点距凸点的距离省的形状
紧身2cm以内,不得少于1.3cm依人体
合体适中,2cm以上直或稍依人体
宽松较远,5~6cm直
二、剪省法:
移省法可以很方便地对一些省进行处理,但当省缝线为曲线时用移省法就很不方
便,此时用剪省法就很方便。
1、通过凸点的省:
步骤:
(1)、确定新省的位置点A,将A点与B.P点用所需要的线条连接,该线为一条省缝线。
(2)、剪开A点与B.P点的连线。
(3)、折叠原型的基本省(若是移半省,将原型的腰围线移成水平线即可。),A点移到
Aˊ点,将Aˊ点与B.P点按剪开线连接可得到另一条省缝线。描下原型的轮廓线。
2、不通过凸点的省:
(1)、形成碎褶(或褶裥):
a、决定分割线的位置并根据碎褶的形状决定分割线至B.P点的剪切线是直线还是折线,
剪切线越多,褶量分布越均匀,收褶后褶的形状越漂亮。根据需要将剪切线剪开,同时
决定缝合对位记号。
b、折叠原型的基本省或辅助省,产生收褶量,在收褶部位修正缝合线
(2)、多省(MULTIPLEDARTS)
a、决定省的位置和省的长度,分别得A、B、C点,并将A、B、C点与B.P点相连,将
省沿省缝线剪开,并延长至B.P点。
b、折叠基本省或辅助省,描下折叠后的轮廓线。
c、各省的省尖点决定在各剪切省的中点,各省的省尖点与各自的省缝点相连将可得到
省缝线。
d、折叠各省,连接侧颈点和肩端点,修正肩线。
(3)、末端为褶裥的多省(MUTIPLEDARTSENDINGINTUCKS):
操作过程基本与多省相同,只不过在操作时首先要决定省的长度和褶裥的缝止点。
三、加省法:
前面我们所研究的两种移省的方法(移省法、剪省法)的总省量是原型的省量,用
这两种方法经移省后所得的省经收省后服装的合体程度与原型的合体程度一样或基本
一样。但有些时候要求增加某些部位放松量以达到所需要的效果,这就是即将要研究的
加省法。顾名思义,经加省后省量超过了原型的总省量,与原型相比,服装的合体程度
有所变化。
四、缝份的加法:
原型是净样,它不包含缝份,因此在制成工业样板之前必须首先加上合理的缝份。
缝份的大小随缝口的位置及制作工艺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一般情况下缝份为1cm,衣领
缝合线的缝份为0.8cm。加缝份时一般首先加直线部分,后加曲线部分和含有省量的部
分。在加曲线部分缝份时应将与曲线部分相交的直线部分的缝份沿制成线倒向大身后再
加缝份,这样能保证当烫开缝份时在直线与曲线相交处不会出现缺角的现象;对含有省
量的部分加缝份时应折叠省量后再加缝份,这样能确保在收省后轮廓线仍能满足要求。
第三节分割线
服装中的分割线有两类:结构线和装饰线。结构线是使服装合体的线,在结构线中
往往包含省量,因此设计结构线的位置时必须考虑人体的构成线,同时结构线也具有决
定服装风格、增加服装美感的作用;装饰线是起装饰作用的分割线,在设计装饰线时不
必考虑人体的构成线,只需考虑如何增加服装的美感。我们着重要讲的是结构线。
人体是多曲面的结合体,为了使服装适合人体,分割线或省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使
平面的布料形成立体的曲面,必须作出与人体构成线相应的结构线,因此有必要研究人
体的构成线,并弄清人体构成线与服装结构线之间的相互关系。
人体的构成线就是构成人体体型的线即通过人体表面面与面之间的线,它是通过构成人
体体型的重要部位的线。
结构线与人体的构成线的关系如下:
分割线1:通过人体的前中心的线线。
分割线2:从小肩宽的二分之一点经B.P点直至下摆的连线(又称公主线)。该线包含
肩省和腰省,经过人体前面最凸起的部位。
分割线3:通过体侧面与体前部(人体宽度与厚度)的交接处,在下半身经过盆腔骨的
隆起处。
分割线4:通过体侧面与体背部(人体宽度与厚度)的交接处,是构成合体服装的重要
分割线。
分割线5:该线通过肩胛骨和腰部,它包含肩省和腰省,此线又称公主线。
分割线6:通过人体的背中心的线,体现脊椎骨的弯曲形态。
在进行纸样设计时结构线设计的愈多,服装的立体感就愈强,就愈合体。在一般情况下,
结构线必须通过B.P点和肩胛骨部位,而在腹部和臀部则可根据体型或设计要求决定其
位置。在有分割线的部位很少再收省,因为分割线中已包含省量,除非分割线距凸点或
凸起部位较远。
作业:1:指出影响纸样设计的8处人体关键数据。
2:利用国标160/84人体尺寸,制作制作1:5和1:1第三代女装标准基本纸样(包
括上衣两片、袖子一片和裙子两片)。
3:省道转移练习10款。
1
本文发布于:2023-02-02 16:30: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84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