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黄山奇石》教学反思(精选12篇)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黄山奇石》教学反思(精选12篇)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教学
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
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黄山奇石》
教学反思(精选12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黄山奇石》教学反思1
《黄山奇石》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我在教学本课
时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让黄山的风景真实地再现在学生眼前,学生有
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带领学生真实、生动、形象地感知课文内容。
根据文章的特点,我尤其注重了对学生的思维训练。
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仙桃石”形状的基础上,我启发道:“仙桃
石”为什么不叫“蜜桃石”或“桃子石”呢?学生只要多读几遍课文,
再深入思考便会发现,这是因为“仙桃石”体形巨大,而且又落在山
顶,不太可能是人间的东西。课文中一个“飞”字和一个“落”字,
便形象地写出了“仙桃石”的神奇。
再如:在欣赏了“猴子观海”的画面后,我引导学生想象:“几
千年来,这只神奇的石猴为什么一动不动的呢?它到底在想什么呢?”
此问犹如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他们大胆猜
想。在愉快而热烈的讨论中,他们既有机会表达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了黄山奇石的有趣。
文中“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三块奇石是
略写的,课堂上,我让学生大胆展开想像,仿照课文前几段具体说一
说奇石的样子。学生兴趣昂然,思维相当活跃。有的说:“山峰的顶
端,有两只顽皮的小狮子,正在抢一个球。它们抢来抢去,直到今天,
它们还没抢到呢!不用说,这就是有名的‘狮子抢球’了。”有的说:
“‘天狗望月’也很有趣。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蹲着一只‘天狗’。
它全身黑得发亮,像一个很有身份的武士,威严、老练。每当夜幕降
临,它昂着头,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天上的月亮。”……还找出几幅怪
石的图片让学生给起名字,发挥学生想象。
读的形式多种多样,最后表演读,让学生扮演导游,把自己喜欢
的部分介绍给大家,搜集黄山奇石的资料,鼓励他们以后去黄山旅游,
总之,抓住“奇”教学,既让学生体会黄山风景的秀丽神奇和怪石的
有趣,又能体会课文语言文字的生动和传神。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黄山奇石》教学反思2
小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经验大部分是间接经验,只有通过想象,
才能了解教师或教科书所描绘的事物的情形和性质,进而理解这些经
验。根据学生的这一思维方式,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通过看图和模拟
表演来创设想像思维的情境,引导学生掌握想象思维的方法。
比如讲授《黄山奇石》时,图中的“猴子”指的是什么?“海”又
指的是什么?学生很快发现,“猴子”是指山顶上想猴子的一块巨
石;“海”是指山间像翻滚的波浪一样的云雾。显然人们把这两种景象
融为一体,称为“猴子观海”。这本身已充满了想象的色彩,接着我
又让学生细读重点句,从中找出“抱着”“蹲”“望”这些描写动态
的词语,以及“一动不动”这个描写静态的词语,品味想象的意境。
这是我让学生结合看图,自己描述看到的景象。有的说:“这只蹲在
山顶上的猴子被翻滚的云海惊呆了。”有的说:“这只猴子被眼前的
云海吓坏了。”还有的说:“这只猴子望着翻滚的云海在沉思。”这
时我抓注时机,让学生将自己看到、想到的情景进行即兴表演,把图
中景物,由语言变为动作。以此激发兴趣,强化想象思维。
在此基础上,我通过谈话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如果这不
是一只石猴,而是一只真猴,面对翻滚的云海,它会想到什么?”这是
课堂立刻活跃起来,有的说:“它会想,我要是孙悟空踏着云彩飞过
去见观世音有多好。”有的说:“我要是会游泳,跳下去游个痛快。”
还有的说:“我要是长出翅膀,飞到对岸去该多好!”……就这样,我
引导学生从观察入手,创设了想象思维的氛围,最中使学生的思维也
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就这样经过多次阅读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促进了学生思维逻辑性
和广阔性的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创造性思维奠定了基础。由此使我认
识到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是学生独立思考,树立
创新精神的基石。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促进
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也是大有可为的。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定
会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有所提高。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黄山奇石》教学反思3
《黄山奇石》是一篇写景的课文,以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了黄山
石的神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自己喜欢的部分。难点是在朗读中感受和体会黄山石的奇妙,并能把
黄山石介绍给更多的人。学习本课时,配图的三个自然段,我准备采
取看图学文的方法,第五自然段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自画“金鸡叫天
都”。最后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当“小导游”介绍黄山的奇石。
一、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黄山风景秀丽神奇,中外闻名,被称为“天下第一奇山”。但很
多学生没有去过黄山,对黄山的风景没有形象的认识。因此,上课伊
始,我用黄山优美的图片、“四绝”的神奇把学生带入黄山,领略黄
山的神奇风光,学生的兴趣极其浓厚,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二、突出重点,品赏奇石。
课文中介绍了七块黄山奇石,其中详细介绍了四块,三块配图。
在学完第一段后,我引导学生“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你从
课文中找一找,文中介绍了几块怪石?学生饶有兴味地很快找出课文
中写到的黄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
并知道“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写得详细。我引导学生重点品读“猴子观海”,通过看图、做动作等
理解“猴子观海”的有趣,但效果并不是很好。
课后,我听了张莉老师的课,我觉得如果这样引导,会不会更好
一些?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感悟,我可以适时地发挥多媒体特有的功
能,播放了“翻滚的云海”的美丽画面,学生看着如此美妙的“云
海”,肯定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此时再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样的云
海?学生对“翻滚的云海”有了深层次的感悟,在理解猴子为什么
“一动不动”就容易多了,怪不得猴子在这么高的山崖一动不动,原
来它是看得着迷了!这样,不但能使课堂教学的难度大大降低,而且
使教学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的思维活动
向独立、主动、深刻、全面发展,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突破了教学的
难点。
但在教学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如下:
1、学生个体的朗读效果得不到保证,语文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
最美。让学生在与文本一次次的朗读中不断加深体会,只有多读才能
使静止的文字表现他的情感,让文字成为一幅幅鲜活的图画。所以,
教师在课堂中的示范是非常必要的。由于学生之前未接触此类文章,
和以前所形成的朗读的陋习。所以,造成了班级中学生朗读水平下降。
2、对学生的引导不够味,相当多的学生能读通顺,但读不出感情,
只一味的让学生一遍一遍按自己的意思去读,不考虑,学生是否能理
解感悟,不做具体的引导,点拨,也是徒劳。这里就要求教师掌握丰
富有趣的教学手段,如:让学生们自己表演一下,文中出现的景观。
使文中的客观文字,变的丰富真实,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
必要的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让学生对“景”了然于心。否
则,很难达到好的学习效果。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黄山奇石》教学反思4
《黄山奇石》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是
一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了我国黄山风景区的许多奇形怪状的岩石。
课文用亲切、自然、极富想象力的语言描绘了各种岩石的特点,再配
以插图,生动的再现了黄山奇石的奇妙之处。作者形象生动语言文字
极具感染力地把祖国的黄山奇石描写得活灵活现!
一、欣赏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年龄小,大多数学生没有到过黄山,缺少对黄山的直接经验。
上课伊始,我通过自己制作的课件,让学生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和老师
一起去领略黄山的神奇风光,学生的兴趣极其浓厚,学习的积极性被
调动起来了,学生非常想看黄山的奇石,学生带着好奇心,很快进入
了学习状态。
二、细心朗读,寻找著名的黄山奇石。
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很快找出课文中写到的黄山奇石:“仙桃
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
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并暗暗惊叹,原来,黄山的
“奇石”连名字那么有趣。那神话故事中的“仙桃”、“仙人”、
“金鸡”、“天狗”都在黄山聚会了,那童话故事中才有的“猴子观
海”、“狮子抢球”也出现在黄山的山峰了。学生由此对黄山奇石产
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
三、抓住重点,从优美的文字体会黄山奇石的“奇”。
在本课教学中,我力求使媒体用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处。如在
品读“猴子观海”这块奇石时,有的学生虽然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知道了“云海”不是真的海,而是“猴子”站在陡峭的山峰上看到的
云雾,但“翻滚的云海”到底是一幅怎样令人心醉的画面呢?学生很
难体会的到,这时,若单靠我的讲解,无论讲得多么精彩,学生也很
难体会、理解,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感悟,我适时地发挥多媒体特有
的功能,及时地播放了“翻滚云海”的动态画面,学生看着如此美妙
的“云海”,都纷纷发表自己对“云海”的独特见解。有的说“云海”
真是波涛汹涌,有的说“云海”波涛滚滚,还有的说“云海”真是人
间仙境,怪不得猴子在这么高的山崖一动不动,它是看得着迷了!
多么精彩的发言啊!学生对“翻滚的云海”有了深层次的感悟。
这样,不但能使课堂教学的难度大大降低,而且使教学结构和学生的
认知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独立、主动、深刻、
全面发展,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更加深深地体会到:要让学生注重对文本
的感悟。重感悟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地去想
象。还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把更多的
机会,更多的思考留给孩子。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黄山奇石》教学反思5
《黄山奇石》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课文描绘了黄山奇石之神奇,
景色之秀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文章构思清晰,意
境优美,想象丰富,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熏陶。识字读文是低年级的学
习重点,但教学不是重复,每个年级都有不同的教学策略,应该有所
提升,比如:学生已经升入二年级,识字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如何
面向全体又有所侧重呢?阅读教学中,如何在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理
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有感情的朗读呢?此次教学《黄山奇石》一
课,使我对低年级语文教学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一、课文导入应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环节的设置要为课文服务,当然也包括开课伊始的导入环节。
在设计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时,我从学生的十一长期生活引入,调动学
生的参与积极性。问:“同学们,假期中你都去哪些地方旅游了?你认
为那里最有趣、最好玩的是什么呢?”然后我说:“今天,老师要带你
们去我国著名的风景区——黄山去旅游。”(接着播放黄山的风景图片,
简介黄山。)板书课题,理解题目的`中“奇”的意思,思考:“读了课
题想说些什么?”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读课文,起到了调动积极性的效果,
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阅读训练要扎实有效
本课的教学建议中提出“本课图文并茂,学习本课应在培养学生
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注意引导学生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可采用看图学文的办法教学。”所以,我从黄
山奇石的“奇”入手,让学生看图理解课文内容。比如:在学习“仙
桃石”时,我让学生自读之后,再看图思考“为什么叫它仙桃石?”理
解“飞”“落”的妙用并发挥想象,“你认为仙桃石是从哪里来的?”
此环节的不足之处就是朗读指导的层次不清,形式有些单一,图
画处理太仓促,想像环节学生说的太少,应该让学生多说,才能有助
于理解课文。
三、适当拓展,发挥学生想象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鼓励学生敢想敢说。于是,我在指导学生品味
奇石的基础上,增加看图联想,给其他怪石起名字,写“奇石”这一
环节,学生在与小组讨论交流之后,加上先前的语言积累,通过儿童
特有的思维,说出了比文中更具有童真童趣的话语。如:有的学生说
道:“有两只大狮子,一直伸着爪子,一直张着大嘴,你争我夺的抢
着一个漂亮的绣球。”再比如:“在远处的山峰上,有一只天狗,它
前爪伏地,后腿蹲坐在一块岩石上,呆呆的望着银盘似的月亮,它心
想,月亮啊月亮,你快掉到我口里来吧!”“一位漂亮的仙女,披着长
头发,坐在平台上,优雅地弹奏一支美妙的乐曲。”这一环节使学生
他们的个性得以舒展,灵感得以释放,语文课堂真正成为了他们可以
尽情想象和创造的乐园。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深地体会到:要让学生重感悟就要把学
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地去想象,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
体验和理解。可别小瞧了这些孩子!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思
考留给孩子。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黄山奇石》教学反思6
这是一篇写景的课文,本课图文并茂,生动地介绍了闻名中外的
黄山风景有趣的奇石、怪石,课文语言生动、描写形象,富有情趣。
在设计本课教学过程中,首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准备了课
件让学生能够比较直观的领略到黄山的美、让他们身处黄山的奇石之
中,发挥学生的想象,从中感受黄山奇石的奇特之处。
教学中,播放黄山风光片,让学生感受于黄山之中,感受黄山的
美、石头的奇,同时不脱离课本,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一找,介绍
“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仙人指路”这些石头课本是怎样
描写的,自由选读,请你当小导游给大家介绍这些石头,孩子们兴趣
盎然,争着来当小导游,课堂气氛活跃。后面的教学中,放手让学生
在小组中合作学习另外两段,这样学生自己找到了学习方法,不仅学
到了知识,而且非常有成就感。本课教学结尾时,我让学生把“天狗
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三块奇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介绍给大家听,让学生展开想象、学生很喜欢说,在老师的引导下,
把话说完整、通顺。这样的教学环节。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
解,又抓住时机,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了想象力。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黄山奇石》教学反思7
上课伊始,我便吊起学生的胃口,先请去过黄山的学生介绍他对
黄山的印象,我又补充介绍了著名的“黄山四绝”,使学生们一下子
就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本节课我以朗读作为重点,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保持了对
话双方的平等意识。比如,师生共同探讨怎样有感情地读,怎样背得
快,都是老师与学生共同商讨,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成为
学习的主人。我让学生通过模拟“仙桃”飞来的情境,突出“飞”字
和“落”字,学生做着动作便很容易理解了课文。还请小朋友上台表
演“猴子观海”,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突出“猴子观
海”的几个动词“抱”、“蹲”、“望”,这正是理解文章的重点。
只有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学生才会真正领会其中的意
境。
在学生有了一些语言积累后,我进行了想象训练,培养学生的创
造思维能力。通过提问来激发他们的思维。比如:什么样的狮子?怎么
抢?抢什么样的球?又通过自选题材,独立发挥想象,对课文内容进行
续编。比如:仙女弹琴,让学生根据这个题目,自己展开想象,仿照
课文编成一段话。经过这样层层深入的反复强化训练。学生逐步掌握
了想象的方法与步骤,并且有了充分展开想象的条件,一段段充满想
象的描述应运而生。有的学生写道:“两只生龙活虎的大狮子,正在
玩着杂技呢!”再比如:“一位漂亮的仙女,来到了凡间,正坐在平台
上,聚精会神地弹奏优美的歌曲。”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中引发
了情感的共鸣,思维得到了提升,也完成了语言的积累。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黄山奇石》教学反思8
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本文写的是黄山的一绝------奇石。作
者选择了一些形状奇特的石头,根据它们的名称展开想象,给黄山奇
石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由于班中小朋友都没有去过或见过黄山,
所以我先向大家介绍了一下黄山的地理位置和最著名的四大景观,让
学生从整体上有一个了解。然后通过播放课文动画,听课文录音让学
生直观感受到文章介绍到的“仙桃石”、“猴子观海”、“金鸡叫天
都”、“五老奔天都”等石头的形状以及人们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媒
体图片,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情景,通过看、听让学生真切
感受到千姿百态的黄山奇石,激发学生对峻美壮丽的大自然的向往,
也激发了他们学习课文的热情。
自主识字仍旧是我们目前的教学重点,在字词教学时,我放手让
学生在小小组内进行自学,让他们用各自的好办法来识记生字,学生
们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有的用加部首,有的用换部首,有的用猜
字谜等方法以熟字带生字,既形象又便于记忆。在教“昂、朝、抢”
时我用做做动作的方法让学生来理解字的含义。教学“陡峭”时用图
片来帮助理解,效果较好。
在教学课文的主要内容时,我采用了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
读一读,并说说喜欢的理由,打破了常规的顺序教学,而是随机地以
学生的回答来组织教学段落的顺序,让学生读读自己喜欢的小节,讲
讲喜欢的理由,同学们互相补充互相借鉴来完成学习任务,体会奇石
的奇妙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文的篇幅较长、生字教多,在字词教学时
花费的时间多了些,所以到课文最后一部分时间就显得比较仓促。在
设计教案时准备让学生学着课文的样子,照样子简单地说说其他几块
石头,可是由于时间关系,这部分内容就只能留到课后再做了。对于
新教材,由于是“新娘子吃汤团-----头一遭”所以在教材的重点、难
点的把握,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方法的使用等等方面都不甚疑惑,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请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
建议,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黄山奇石》教学反思9
(一)教学理念
理解能力的提升,就需要孩子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方
法与策略。诠释策略教学为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深入理解课文中出现
的词语、句子以及段落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通过诠释的
方法帮助孩子在理解课文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有疑问的环节。
(二)教学思路
《黄山奇石》是一篇描写景物的散文,应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
和体会黄山石的奇妙。通过对黄山“名字奇、样子奇、想象奇”的详
细诠释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黄山之美、祖国之美。
(三)教学效果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比较成功的地方有五个:
一是在导入环节。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就是学生对“奇”的理解。
在导入环节,老师将“奇”用这个字的字理结构通过谜语的形式表现
出来,让学生对这个字的初步认识便是从字形上理解并记忆。这一环
节的设计由浅入深,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容易进入状态并激发
学习兴趣,同时为下面更深入地诠释“奇”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是在交代背景环节。在本环节中,教师没有直接进入课文主题,
而是通过一段音乐视频伴随着老师对黄山的介绍,让孩子对黄山有了
初步的认识,并慢慢地喜欢进而开始好奇,从而激发对本节课学习的
兴趣。
三是在学习课文内容环节。准确地说,是在感受黄山之“奇”的
环节。在本环节中,老师通过实物对比及联系生活等等方式诠释了黄
山石之“奇”。比如,在介绍“猴子观海”时,通过猴子的图片与黄
山中“猴子观海”的石头进行对比,让学生一下子理解了这个名字的
由来,其实是黄山石头奇怪的样子,加入了作者奇妙的想象,才起了
这么一个奇怪的名字。在介绍“金鸡叫天都”的过程中,通过孩子联
系生活,仔细观察生活才明白“金鸡”的含义。
四是在课后拓展环节。黄山奇石不仅仅是课文中介绍的这几个,
还有很多很多。在这一环节,老师准备了一些别的黄山奇石的图片,
要学生发挥想象力,为他们起名字。在这一环节,通过老师与学生的
互动与交流,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黄山奇石中“奇”之所在。即黄
山奇石的名字奇、样子奇,想象力更是奇妙。
五是在课外延伸环节。这一环节虽然老师并没有介绍更多的更深
的知识,但是用图片的形式向大家介绍了“黄山四绝”中的另外三绝,
不光让大家了解了黄山风景区,更激发了学生对我们祖国的秀美风光
的热爱。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黄山奇石》教学反思10
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号称“天下四绝”。《黄山奇石》
一文主要讲了黄山四绝中的一绝——怪石。课题“奇”,就已向学生
交代清本文所讲内容,使我们知道课文要写的是石之奇、石之怪、石
之与众不同。教材将文本安排在第一组课文中,而这组课文虽以秋天
为线索,但又不局限于秋景。教学时引导学生在感受秋天的美好,领
略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的同时,还要通过文本使学生体会对黄山奇石
的赞叹之情。
一、教学设计为导游带领游客欣赏美景这样一种形式。
从图入手,先让学生从直观感受“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
指路”的趣味横生;再由图及文,指导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
读中展开想象,这是我教学本课的主旨,以游览形式开始,以学生运
用文本知识讲解结束,有始有终。
二、都通句子,美读全文。
对于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能将课文中的字音读准、
句子读通顺,但要做到有感情诵读是比较困难的,尤其对于像《黄山
奇石》这样有趣的怪石,作者又将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描绘的活灵
活现、呼之欲出的美文写的又是如此有趣,能读出感情就困难了。因
此,我把美读课文与展开想象衔接在一起,让孩子们在读准字音、读
通句子的基础上,图—文—想—画—说,结合起来体会文中描绘的各
种石头的形状,小中见大,从而感受整个黄山的神秘,产生喜爱之情。
在此基础上师—生、生—生互动读、评;小组读、竞赛读、展示读??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将学生读文的情感引向高潮,做到真正意义上的
诵读。至此,第六自然段中提到的“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
弹琴”等石头的样子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形状了。
三、放飞想象,尝试涂鸦。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学到这时水到渠成,
我顺势引导学生在纸上画一画,说一说。孩子们的想象力是不可低估
的,他们脑海中的天狗,狮子、仙女也像作者写的奇石一样,太奇了!
让你不得不叹服孩子们大胆、无拘无束的想象力了!可孩子毕竟是孩
子,他们画中的狗、狮子、仙女??均没有脱离现实生活,还没能很好
地领悟到石的形奇。
四、挖掘教材,填补空白。
我抓住第六自然段中的省略号挖掘文本空白进行拓展,跳出课文
教课文,因孩子们已深深地被黄山的奇石吸引住了,给其它石头起的
名真可谓丰富多彩:海底捞月、石海泛舟、老鹰抓小鸡、凝神静思、
盼??到这里,我觉得已将孩子们的想象力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使孩
子们更惊叹于大自然的伟大、鬼斧神工了!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黄山奇石》教学反思11
《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即有抽象概括的描写黄山景色秀丽神奇,
又有具体形象的描写“仙桃石”,“猴子观海”等4种奇石。作者形
象生动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地把祖国的黄山奇石描写得活灵活现!对
在校的学生来讲,很少有人到过黄山,没见过黄山那种变化多端,形
态各异的奇石,大多数学生缺少对黄山的直接经验,我在教学中,充
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借助电化教学手段,声情并茂,生
动形象地强化学生感知,努力学懂这篇课文。
我根据课文内容,在情景导入、奇石探究、课文朗读等方面适时
使用了课件,效果较好。如在欣赏完文中的第二、三自然段中的四块
奇石后,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课件,再现了黄山许许多多千奇百怪的
奇石。通过这一视听结合的课件手段就能有效地营造出声画并茂的课
堂情境,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调整好准备上课听讲
的愉悦的情绪背景,更重要的是为整堂课做好主题铺垫,使学生的思
维迅速定向于授课内容上。另外调动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
带着想看黄山奇石的好奇心,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很快找出课文中写
到的黄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等,产生了对黄山“奇石”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产生深
入学习课文内容的热情,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为了发散学生的思维,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拓展延伸处理,让学生
根据自己的收获与理解,结合文本内容选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课文内容
或读一读,熟记课文;或画一画,加深理解;或写一写,进行小练笔
等,多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读写练中有收获、有发展。
课堂中适当的课堂气氛调控是必要和必须的。但要把握好时机,控制
好教学节奏,化教学意外事故为课堂生成性资源,在赞赏、鼓励与探
究的气氛中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黄山奇石》教学反思12
每学期最激动忐忑的公开课又来啦,决定了很久也问了很多老师
的建议之后,最后决定讲《黄山奇石》这一课,《黄山奇石》是一篇
写景的文章,主要突出便是在于“奇”。在讲课之前,我同孩子们已
经学习过了《古诗二首》,引导孩子们学会欣赏美丽的景色,但在教
课前我仍担心不能引导孩子们感受到黄山“奇”的特点,好在有组长
和同事的帮助和建议,我对教学设计做出了修改,最终完成了本次的
教学。
在学习课文时,我采取“自学+小组合作学习+全班交流”的方式,
运用小表格通过对第二自然段描写“仙桃石”特点的动词的教授,让
他们自己找到剩下每种奇石的特点,体会奇石的奇特,充分发挥孩子
们的主体性,把课堂还给他们,把思考也留给他们。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虽是低年级的语文教
学,我也尝试着让孩子们进行一些浅层次的探究性学习,培养他们探
究的兴趣。通过图文结合让孩子们用感情朗读、画、抓重点词、动作
表演等形式来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他们的兴趣很浓,学习的效果
也非常好。
在让孩子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时候,我给了他们充足的时
间去思考、进行交流讨论以及表达自己的意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
他们,让他们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
但是总有做的不足的地方,比如教学设计不够严谨;课堂上有两
个明显的字音错误;课堂上孩子们的读书姿势应该着重强调;在让孩
子们模仿奇石样子的时候比较仓促,不具体;在让孩子们理解概念性
的问题时解释的不够严谨清晰;同时最后的练习说话环节因为没有把
握好时间,参与的学生只有一位,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课堂时间的
把控上面还需要提高。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让我体会到,孩子们的力量是强大的,给他
思考的时间,加以引导,得到的预期效果会很不一样,同时教师应注
重教学方法的转变,每次都有新收获,希望再接再厉,继续加油。
本文发布于:2023-02-02 15:28: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83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