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汉字与中国心

更新时间:2022-11-14 13:55:32 阅读: 评论:0

虹口初三英语一模听力答案-pieces是什么意思


2022年11月14日发(作者:海参豆花是哪个地方的菜)

汉字与中国心的阅读答案

汉字与中国心的阅读答案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

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

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

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是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

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

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

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己,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

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的这些特别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

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

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

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进一杯酒”;喜悦时吟“漫

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

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

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了。

1、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

戏答:

铸就:

新潮难已:

2、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汉字中文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为什么说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4、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说一说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会那么强?

5、选做题:(以下两题中共有8个填空,任选其中的4个填空做)

⑴文中提到“大地”、“海内”、“天涯”、“知己”等词语分

别指什么?

“大地”指:;“海内”指:;

“天涯”指:;“知己”指:。

⑵写出文中下列几句诗句的后半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明月几时有,。

劝君更进一杯酒,。大江东去,。

答案:

1、开玩笑似的回答。/成就、建造。/新潮难已;心情难以平静、

2、(1)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

又灵动,特别是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

(2)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3。因为汉字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大,适宜表达微妙、诗意的情

感,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由汉字写成的古典诗词甚至铸就了中国

人的心理结构。而且使用汉字的人数众多,占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

因此,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

4。因为中国人自小受着中华古典文化的熏陶,心中有对祖国的深

深热爱之情,所以中国人的凝聚力会那么强。

5、大地:泛指祖国的土地。

海内:四海之内,泛指祖国各地。

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

知己:知心朋友

路上行人欲断魂

把酒问青天

西出阳关无故人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问答2:

1。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2分

戏答:开玩笑似的回答铸就:铸造成就

2。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⑴汉字中文的特点是什么?

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是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

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⑵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3。为什么说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

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从潮难己

4。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说一说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会那么

强?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

汉字是把中国人凝聚的纽带。

本文发布于:2022-11-14 13:55: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8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