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阴历十月初一是什么节

更新时间:2023-02-02 12:04:01 阅读: 评论:0

初中政治答题套用公式-thief的复数


2023年2月2日发(作者:3个人换爱)

1

每个月都有哪些常过的节日?

2

农历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节、冬至节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二十四:祭灶

农历十二月三十:除夕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六至二十:侗族芦笙节

农历正月二十五:填仓节

农历正月二十九:送穷日

农历二月初一:瑶族忌鸟节

农历二月初二:春龙节、畲族会亲节

农历二月初八:僳僳族刀杆节

农历三月十五:佤族播种节

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五:白族三月街

农历四月初八:牛王诞

农历四月十八:锡伯族西迁节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农历五月十三:阿昌族泼水节

农历五月二十二:鄂温克族米阔鲁节

农历五月二十九:瑶族达努节

农历六月初六:壮族祭田节、瑶族尝新节

农历六月二十四:火把节

3

农历七月初七:女儿节

农历七月十三:侗族吃新节

农历七月十五:盂兰盆会、普米族转山会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农历十月初一:祭祖节

农历十月十六:瑶族盘王节

公历节

公历2月7日:"二.七"纪念日

公历2月14日:情人节

公历2月24日:第三世界青年日

公历3月1日:国际海豹节

公历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

公历3月8日:"三.八"国际妇女节

公历3月12日:中国植树节

公历3月14日:国际警察日

公历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公历3月21日:世界森林日消除种族歧视日

公历3月22日:世界水日

公历3月23日:世界气象日

公历4月1日:愚人节

公历4月7日:世界卫生日、世界无烟日

4

公历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公历本月第四个星期日: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

公历4月24日:世界青年团结日

公历4月25日:世界儿童日

公历5月1日:国际劳动节

公历5月4日:中国青年节

公历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

公历5月8日:世界红+字日

公历5月12日:国际护士节

公历5月17:世界电信日

公历5月30日:中国"五卅"运动纪念日

公历5月31日:世界无烟草日

公历6月1日:国际儿童节、国际儿童电影节

公历6月4日:国际日

公历6月5日:国际环境日

公历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父亲节

公历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日

公历6月25日:中国土地日

公历6月27日:国际禁毒日

公历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国际建筑日

公历7月3日:国际合作节

公历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5

公历9月8日:国际新闻工作者日扫盲日

公历9月10日:中国教师节

公历9月20日:中国爱牙日

公历9月第三个星期二:国际和平日

公历9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国际聋人节

公历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

公历10月2日:国际和平斗争日

公历10月第一个星期一:国际住房日

公历10月第二个星期三: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

公历10月9日:世界邮政日

公历10月14日:世界标准日

公历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

公历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

公历10月24日:联合国日

公历10月31日:世界勤俭日

公历11月1日:万圣节

公历11月17日:国际学生日

公历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感恩节

公历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

公历12月5日:社会经济发展国际志愿人员日

公历12月10日:世界人权日诺贝尔日

公历12月25日:圣诞节

6

中国的节日

中国法定节日有:新年(1月1日),全国放假一天;春

节(农历新年),全国放假三天;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

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全国放假三

天;中国青年节(5月4日);护士国际节(5月12日);儿

童节(6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7月1日);中

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8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国

庆节(10月1日),全国放假三天;记者节(11月8日)。

人大代表提出将传统节日纳入法定假日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

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

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

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

记载。>>

中国重大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

中秋节等。此外,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

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

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

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等。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的第一个传统佳节。过去,春节被

称为“新年”,因为按照中国历史上一直沿用的农历,这天是

正月初一,为新一年的开头。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

7

40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

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

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

的由来,后来叫春节。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采用公历纪

年,农历新年便改称“春节”(大约在公历1月下旬到2月中

旬之间)。春节时,家家贴春联、贴年画、装饰居室。春节

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全家人欢聚一起,

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许多人通宵不眠,称“守岁”。次日,

大家便开始到亲朋好友家里“拜年”,相互问候,祝愿在新的

一年里万事如意。春节期间,传统的文娱活动以狮子舞、龙

灯舞、划旱船、踩高跷最为普遍。>>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这

是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

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

宫游玩,与民同乐,并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司马迁创建

《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

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

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

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

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

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过元宵节,有吃元宵和观灯的习

俗。元宵以糯米粉为皮,内裹果料糖馅,圆形,是“团圆”的

8

象征。元宵节观灯始于公元一世纪,沿至当代仍在各地盛行。

每到元宵节之夜,许多城市举办灯会,展出各种彩灯,造型

新奇,千姿百态;在农村,则举行文娱活动,如放焰火、踩

高跷、耍龙灯、扭秧歌、荡秋千等。>>

中和节在农历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此时正值惊蛰前后,

春归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中的昆虫蛇兽将从

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故名龙抬头。古

时龙是神圣的象征,所以就借龙来驱逐害虫。明代曾流行熏

虫儿,二月二这天人们要把元旦祭祀余下的饼,用油煎,以

此熏床和炕,叫熏虫儿。在农村,老百姓用草木灰蜿蜒围宅

一圈,再入院内绕水缸一圈,中引龙回。有趣的是,这天的

饮食也多以龙为名。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中吃龙鳞,吃

面条叫吃龙须,现在的“龙须面”大概就是由此得名的。小孩

这天剃头理发,叫“剃龙头”。妇女在这天还不动针线,据说

是为了避免伤龙眼。也还有以蜡烛照房子墙壁,有“二月二,

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之语。不过这个节日现已被人们遗

忘了,但吃春饼等习俗至今还有。>>

清明扫墓祭祖4月5日前后为清明节。清明节古时也叫

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

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

的只有清明。清明节原是祭祀祖先的节日,而如今更多的是

在这一天开展祭扫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动。清明时分,

9

天气转暖,草木复萌,人们常常结伴到郊外踏青、放风筝、

欣赏春光,所以清明节有时也被称做"踏青节"。>>

端午悼念爱国先人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本名“端午”。

《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风土记》有“仲夏端五,端,初也”

之句。一般认为,它是为纪念中国古代诗人屈原而产生的。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因

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又无力挽救楚国的灭亡,当秦国

灭楚后,五月初五抱石投汩罗江自沉;江边群众得知,便纷

纷驾舟打捞屈原尸体。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后人把

这天定为端午节。每逢此节,民间有带香袋、吃粽子、赛龙

舟习俗。香袋表示屈原的品德节操如馨谥艺,万古流芳:粽

子原是防止鱼把屈原的尸体吃了,后成为节日食品,划龙船

则表示去营救屈原。>>

本文发布于:2023-02-02 12:04: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77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