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九一八事变电影

更新时间:2023-02-02 10:49:12 阅读: 评论:0

公务员申论考试视频-月可以加什么偏旁


2023年2月2日发(作者:钻石的选购)

西安事变观后感

(一):

红色电影《西安事变》观后感1000字

观看完西安事变这部激情昂扬影片后,情绪久久不能平

静。为张学良、杨虎诚这两位民族英雄的勇气和大无畏精神

所折服。由于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奉行“攘外必先安内”

的错误决策,导致东北三省相继沦亡,被日本关东军践踏在

铁蹄与炮火之下。日本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昭在光天化日之

下,而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更使中华民族处在水深

火热之中。旧中国摇摇欲坠。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

派仍然置大众的生死于不顾,处在极度的花天酒地之中,人

民的鲜血化成了他们杯中的美酒。

影片中的国民党政府的晚宴更是层出不穷,没有为国民

做过什么实事。此时以毛泽东、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却

艰苦的为人民的完美未来奋斗,为将日本帝国主义军队赶出

中国而做了不懈的发奋,但是应对军事力量强大的法西斯日

本,中国共产党的军力也是不能抵的,此时只有联合国民党,

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才能将帝国主义赶出中国。但是要想

蒋介石放下原有的错误思想是何等的难!国民党顽固派的不

抵抗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他们的心里只有争权夺位,人民的

死活和安慰不是国民党反动派所思考的。

这是,陷入水深火热的中华民族需要一个伟大的人,一

个英雄来促成国民党放下错误的“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

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共产党和全体中国人民,一道发

奋,将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带着国恨家仇,伟大的张学良将

军和杨虎城将军发动起撼动历史的“西安事变”,将反动派

蒋介石软禁起来,使他放下自己原有的错误主张。二位将军

冒着生命危险,他们深知,倘若再不抵抗日本鬼子,东北三

省的死亡惨剧将在全国上演,张学良将军再也不愿意被老家

人成为“不抵抗将军”,发动事变最后成功将蒋介石软禁,

用真诚几经周折没有感动蒋介石,不得不邀请中国共产党代

表来做蒋介石的工作,在周恩来总理和所有坚持建立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的人一道发奋下,蒋介石最后口头答应:放下原

有的不抵抗政策,联合共产党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将鬼

子赶出中国。然后,张学良将军冒着大无畏精神将蒋介石送

回南京。

整个影片让我感动最深的是张学良将军的一句话:我们

的枪不是打中国人自己的,更不是打大学生的,我们是打日

本人的!英雄主义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想,作为一名成长在新中国光辉下的大学生,不用经

历战火,也没有机会像张学良将军那样在战场上报效祖国,

但是我们能够在学习上在工作上在生活中一切以国家的利

益为重,以国家的大局为重,发奋学习,踏实工作,为共和

国的建设添砖加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应有的

力量。没有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发动的西安事变,我们

国家的伟大进程不会有这么快,他们是共和国的功臣,是中

华民族的英雄,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世世代代怀念和敬

仰!

(二):

《西安事变》观后感800字

总的來说,该剧依然秉承几十年來大陆主流观念对“西

安事变”的评价,即认为该事件促成了国共合作全国抗日,

“丰功伟绩,永载史册。”但是,该剧不像以前的一些侑关

影视剧那样把蒋介石丑化成不堪入目的“卖国贼”,也不再

把“西安事变”完全归结为张学良受共产党“抗日主张”的

“感召”,這使它减少了一些与历史真相的隔膜。但另一方

面,该剧仍然侑意无意地隐去了一些至关重要的历史事实,

比如共产国际在中共从“反蒋抗日”“联蒋抗日”转变中的

关键作用,张学良、杨虎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决策最初

是出自于一些长期隐藏在其军队中的中共党员和一些被称

为“托派”的中共“左派反对派”,等等。因此,作为一部

“历史剧”,它带给观众的“历史认识”仍然不免肤浅和偏

颇。

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是: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东北、

华北相继沦陷,红军三大主力长征后胜利会师。当时的形势

是国难当头,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矛

盾。但蒋介石倒行逆施,顽固抱住“攘外必先安内”的内战

政策不变,仍然调张学良和杨虎城的东北军、西北军继续“进

剿”陕北延安的红军。中华民族了最危险的时候,东北军打

回老家去的期望日渐渺茫,反战情绪日益高涨,在民族大义

的感召下,张学良、杨虎城发动逼蒋抗日的兵谏“西安事变”。

以“大历史”观來看在“西安事变”历史舞台尙表演的

各方,其“历史逻辑”也清晰可见:蒋介石侑着使中国真正

统一的“雄伟抱负”,其在日强中弱的现实下是否真侑“攘

外”的决心暂且不说,但先“安内”以解除后顾之忧的策略

也不能说完全没侑道理,只是祂缺乏了一点儿审时度势的眼

光;中共高举“抗日”大旗自然是出于国家和民族的意识,

但在当时的状况下显然首先还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只但是其

巧妙地将生存需要附着在了“国家大义”的口号之中;张学

良,侑“大少爷”的狂傲自大脾气,怀着杀父失地之恨,其

亟欲以“抗日”洗刷“不抵抗将军”的耻辱和想开创自己的

“新局面”的冲动自然强烈,蒋介石想单纯以“亲如父子”

的感情驾驭祂显然是过于自信了。由此能够说,当年国、共、

张三方在“西安事变”舞台尙的表演都侑其“合理性”,這

“合理性”既包括祂們从各自思想理念出发对国家命运的关

切,也包含祂們对自身利益的考量,而這些在必须程度尙都

是受“大历史”操纵的结果。

在剧中,胡军扮演的张学良英气、帅气、刚毅、果断、

霸气,些许匪气,豪爽伟岸,尽显男子汉的阳刚之气,又不

失儿女情长,想象当年的张学良似乎就应当是這样。杨虎城

老谋深算,沉稳睿智,可歌可泣,令人敬仰。蒋介石两面三

刀、阴险狡诈。宋子文眼界开阔与大气沉稳,宋美玲外交风

范与茖人魅力,赵四小姐纯情温柔与坚贞不渝,陈诚聪明俊

拔与唯命是从,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周恩來:“政治是无情的。”的确,张学良、蒋介石金

兰之交,座尙宾、阶下囚转瞬间,令人叹息和扼腕。张学良

和杨虎城当时的悲壮和后來的命运又使人伤感,但我总以

为,我們透过对“西安事变”這一历史事件的客观研究,以

史鉴今,从而对此刻和将來的社会发展方向侑所思索,這却

是十分必要的

(三):

弘扬爱国精神

——观《西安事变》有感

在1936年12月12日,是中国濒临种族危机的一个转

折点,正因当年日寇侵犯我国领土,但我国当时中处于国共

内战时期,战火激烈,日军趁着中国内战时期,对我国东北

领土进行了强占。就在这段时期,拥有强烈的爱国精神的东

北军首领张学良和十七路军杨虎城十分不满蒋介石所推行

的政策“攘外必先安内”十分不慢,他们就撇开了成见,在

中国***建立的抗日统一战线的感召下,毅然对蒋介石进行

了“兵谏”……

刚看完《西安事变》这部电影,深深地被张学良和杨虎

城的爱国精神所折服,他们明知道以下犯上是不允许的,一

旦兵谏不成功就意味着他们会面临着人头落地的危险,但他

们为了整个中国,整个民族的存亡,宁可冒着生命的危险而

去进行了兵谏,他们的爱国情怀是多么的深,中国哺育了他

们两个,他们誓要保卫自己国家的领土,保护自己的民族,

保护自己的国家的尊严。这是多么伟大的爱国精神啊,身为

和他们相同种族的中国人的你我,难道不就应弘扬爱国精神

吗?

他们为了国家的存亡,最后却落得客死异乡的收场,但

相比之下,使我想起了那个可恶的中国汉奸——川岛芳子,

中国可恶的女汉奸,纵观她的一生,同样是中国人民,但她

却丝毫不爱国,多次策划大阴谋,完全不把国家人民的生命

当作一会事,多次卖国,真是令人发指。她的爱国精神去了

哪里?竟然为了利益而放下自己的祖国,试问这与杨虎城和

张学良根本是天壤之别。身为现代主义的中国人,我们务必

向张学良和杨虎城的强烈爱国精神学习,大力宣传爱国精

神,了解中国当年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的史实,知道他们的

英雄事迹,学习他们的精神、弘扬爱国精神。

虽然在社会飞速发展的这天,也许不再需要学《西安事

变》中的张学良和杨虎城那样为中国而献身,但是我们有职

责爱国,在胡锦涛主席所提出的“八荣八耻”当中也有提及

到了“以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因此弘扬爱国

精神是现代社会中不可却少的,我们虽然是未成年人,但也

务必拥有爱国精神,也有职责去弘扬爱国精神,使中国人民

团结起来,使中华民族成为屹立在世界强大民族之林吧!

(四):

近来无事,我就观看了《西安事变》这部电影,看完之

后,深有感触。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当时任职西

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

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

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

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即蒋介石),

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西安事变最终

以蒋中正被迫理解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导致了第二次

国共合作而和平解决。若没有这次事变,国共合作抗日不知

要推后多少年。若没有这次事变,还会发生什么……

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

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张学良撤出了东北,退入山海关内。

1933年1月1日,榆关抗战爆发。同年1月3日,山海关失

守。1933年2月21日,热河抗战爆发。同年3月4日,承

德失守,热河抗战失败。张学良引咎辞职,出国考察。1935

年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经过被毛泽东命名

为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转移,抵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保安县吴起

镇会师。1935年12月9日中国共产党在北平举行了大规模

的大学生示威游行,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

日本帝国主义”,获得全国民众用心响应,全国人民抗日热

情高涨,给实行“攘外必先安内”,“不抵抗政策”的国民

政府巨大压力。

在《西安事变》中,张学良看到周恩来率领中国共产党

代表团到达西安后,联想到国民党中那些所谓哥们的表现,

说了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共产党最仗义!而重新拍制的《西

安事变》也以雄辩的事实说明,在国民党内部,最讲民族大

义的张学良也是最讲哥们情谊的人。张将军为了抗战,扣压

了他的“大哥”蒋委员长,就应说是一种为民族大义牺牲哥

们情谊的表现,但是从以后的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看,他的

这一壮举也是最够哥们的,由此成就了蒋委员长的历史地

位。试想,如果不是在张学良、杨虎城的兵谏促进下,经过

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和谈,蒋介石改变了“攘外必先安内”的

政策,他怎样能成为抗战的总司令,又怎样能在中国抗战史

上留下必须地位呢?直到这天,陈水扁将蒋介石的灵堂拆

除,人们还能对他表示同情,也正是由于他在抗战中有一些

名副其实的表现。如果当年他没有转过来抗战,继续打内战,

他就会像汪精卫那样成为“不齿于中国人的狗屎堆”。

以“大历史”观来看在“西安事变”历史舞台上表演的

各方,其“历史逻辑”也清晰可见:蒋介石有着使中国真正

统一的“雄伟抱负”,其在日强中弱的现实下是否真有“攘

外”的决心暂且不说,但先“安内”以解除后顾之忧的策略

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只是他缺乏了一点儿审时度势的眼

光;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大旗自然是出于国家和民族的

意识,但在当时的状况下显然首先还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只

但是其巧妙地将生存需要附着在了“国家大义”的口号之中;

张学良,有“大少爷”的狂傲自大脾气,怀着杀父失地之恨,

其亟欲以“抗日”洗刷“不抵抗将军”的耻辱和想开创自己

的“新局面”的冲动自然强烈,蒋介石想单纯以“亲如父子”

的感情驾驭他显然是过于自信了,由此能够说,当年国、共、

张三方在“西安事变”舞台上的表演都有其“合理性”,这

“合理性”既包括他们从各自思想理念出发对国家命运的关

切,也包含他们对自身利益的考量,而这些在必须程度上都

是受“大历史”操纵的结果。

影片中的国民党政府的晚宴更是层出不穷,没有为国民

做过什么实事。此时以毛泽东、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却

艰苦的为人民的完美未来奋斗,为将日本帝国主义军队赶出

中国而做了不懈的发奋,但是应对军事力量强大的法西斯日

本,中国共产党的军力也是不能抵的,此时只有联合国民党,

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才能将帝国主义赶出中国。但是要想

蒋介石放下原有的错误思想是何等的难!国民党顽固派的不

抵抗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他们的心里只有争权夺位,人民的

死活和安慰不是国民党反动派所思考的。这时,伟大的张学

良将军和杨虎城将军发动起撼动历史的“西安事变”,将反

动派蒋介石软禁起来,使他放下自己原有的错误主张。二位

将军冒着生命危险,他们深知,倘若再不抵抗日本鬼子,东

北三省的死亡惨剧将在全国上演,张学良将军再也不愿意被

老家人成为“不抵抗将军”,发动事变最后成功将蒋介石软

禁,用真诚几经周折没有感动蒋介石,不得不邀请中国共产

党代表来做蒋介石的工作,在周恩来总理和所有坚持建立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人一道发奋下,蒋介石最后口头答应:放

下原有的不抵抗政策,联合共产党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将鬼子赶出中国。然后,张学良将军冒着大无畏精神将蒋介

石送回南京。整个影片让我感动最

深的是张学良将军的一句话:我们的枪不是打中国人自

己的,更不是打大学生的,我们是打日本人的!英雄主义表

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不用经历战火,当然也没有

机会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但是我们能够在学习上在工作上在

生活中做出贡献。因此我们要发奋学习,踏实工作,为共和

国的建设添砖加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应有的

力量。

(五):

这个星期天,我观看了一部电影《西安事变》。它讲述

了西安事变这一爱国户外的起因,经过、结果,让我更加的

了解了当时中国的局势。

西安事变的起因就是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夜,

一声巨响,南满铁路柳条湖一小段铁轨被炸,打破了东北大

地的宁静,原来是日本侵略有预谋制造的,但他们的目的却

是侵略东北,他们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

进攻了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了,

而这件事变的真相在战后才被揭开。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的想法是借用日本人的刀杀

掉共产党。只是出于这一目的,他采取了不抵抗政策,他密

电给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

不予抵抗,力避冲突,”只有四个多月,东北一百多平米的

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但是当时中国还有局部的抗战力

量。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

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

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东北沦陷以后,日本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1932

年,日本扶植早已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博仪,在长春建立起

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从此在日寇的铁蹄下,东北三千万同胞

过着耻辱的亡国奴生活。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又出现了西安事变。

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在中华民族

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

张,要求

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国民爱国将领张学良,

杨虎城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并亲临

西安督促张学良、杨虎城进攻陕北的红军。

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伟大的爱国

者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他

们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处死蒋介石,中国就

有可能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局面而内战一齐,必使虎视

眈眈的日本有机可趁,从而利于其进一步独霸中国,在此背

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不记宿怨提出了和

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

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方向转变。

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发奋。蒋介石被迫理解“停

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

得到和平解决。

(六):

自从有了网络,就很少看电视了。前几天偶尔看了一眼

中央八套播放的连续剧《西安事变》,情节还算吸引人,于

是也就断断续续的看下来了。不知道这部电视剧中真实再现

历史的情节有多少,虚构的情节有多少,电视剧嘛,毕竟是

文艺作品,只要大致贴合历史就够了。

有关西安事变的图书资料、影视剧已经出了不少,我也

看过一些。从我所了解的来看,至少有三点是能够肯定的:

一是蒋介石也是想抗日的,但他的计划是先统一中国(主要

是消灭共产党红军)后再抗日,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二是张学良杨虎城二人发动西安事变确实是受到了共产党

的感召和影响,西安事变前张杨已经分别同共产党接触并达

成了停战的默契;三是张只是逼蒋抗日,并没有想要杀蒋或

者是长期囚禁蒋已到达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只是一次兵

谏。从这几点来看,该电视剧还是基本贴合历史的。

我一向认为,任何人作出的任何决定,都是他在当时所

处环境和各方面条件制约下,他所认为的最佳选取。蒋介石

的攘外必先安内也好,张杨的兵谏也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也好,都是如此。西安事变是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

的大事件,是非自有历史评说,因此我在那里不想去探讨各

方的功过得失,我的水平也不足以去探讨历史,只是想说说

自己的一些感想。

一是关于时刻的感想。

蒋介石想在消灭红军后再去抗日,这种策略也是能够明

白的,但历史没有给他这个安内的时刻,西安事变就发生了。

其实即使没有西安事变,蒋的这一策略能否付诸实现也未可

知,正因红军不是那么容易就被消灭的。如果不能很快消灭

红军,久拖不决的话,根据当时国内的形势,那就有可能会

出现其他的什么事变来。在西安事变之前,已经有一个两广

事变了,即广东军阀陈济棠和广西军阀李宗仁白崇禧在1936

年6月起兵反蒋,要求北上抗日的事变。因此说,蒋介石的

攘外必先安内的想法很好,但没有时刻去实现。历史上类似

的例子不少,如诸葛亮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

襟”。时不我待啊!

现实生活中这种状况也比比皆是。一个很好的想法很好

的策略,却没有时刻去实现。比如有人说,等我赚够了钱,

我就到世界各地去旅游。想法很好,但等你赚够了钱,你的

身体还能够支撑你去全世界旅游吗?或许到时候你的大脑

还会不会有类似的思维都不必须。这还是比较简单的需要时

刻来实现的想法。

如果你的很好的想法牵涉到别的人,时刻上就更难说

了。比如感情上的问题,你说:“妞妞,等我事业有成,攒

够了钱,我就来娶你。”想法也能够明白,但对方能等到你

事业有成的时候吗?即使她愿意等,她所处的环境容许她等

吗?文艺作品中的类似的变故太多了。《西厢记》中张生与

崔莺莺私下幽会并订了终身,但等到张生进京赶考,半年后

得中状元再回来时,莺莺已被母亲许给他人,幸好张生及时

归来,才使有情人终成眷属。苏三起解中的王公子和玉堂春,

两人情投意合,海誓山盟定下了终身,等到王公子回金陵老

家苦读圣贤书,准备求取功名后再来娶苏三时,王公子自己

却被父母逼迫先娶了妻,回到京城再去看苏三时,苏三也已

被人贩子拐卖到他乡成了别人的小老婆。但是经过一番磨

难,两人最终的结局倒还不错。但能够看出,很多好的想法

是需要时刻来实现的,但现实能不能给你这个时刻却不必

须,个性是在当今人心浮动的年代。

二是关于勇气的感想。

张学良在做出扣留蒋介石的决定之前,是经过了激烈的

思想斗争的。他知道犯上作乱的后果。有可能人头落地,即

使能苟全性命,但他此刻拥有的一切都将付之东流。知道这

种后果而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勇气实在可嘉。而在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后,张又毅然决然地护送蒋回南京,把生死置之度

外,这更是需要勇气。我看那时候的地方实力派和军阀中只

有张汉卿能做得出来。抛开张发动西安事变的是非功过不

说,就凭他这种敢作敢为的勇气,也足以令人钦佩。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虽说没有能改变历史的事情发

生,但很多事情也是需要勇气的,得失之时的选取,荣辱之

间的态度,都需要勇气。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你能做到淡

泊明志吗?你能放下现有的一切去追求自己喜爱的生活

吗?你能真正做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吗?得和失同样

需要勇气。不好说这些生活中的大事,就是小事也需要勇气,

比如,此刻外面北风呼啸,天寒地冻,你能冒着严寒去赴一

个可去可不去的约会吗?

在应对生活中的困扰的时候,我真期望能有张汉卿那样

不顾一切的勇气!

本文发布于:2023-02-02 10:49: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75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揭晓兮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