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你同行
出有根据的调整、变更。
第三,教育性,服从、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
展。任何行动都应该无一例外地遵循人道主义原
则,体现教育活动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关怀,无条件
地有利于所有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这是行动的最
高原则。
(四)总结——分析并解释数据
总结在中小学教学研究中既是一个螺旋圈的
终结,又是过渡到另一个螺旋圈的中介。在总结
这个环节中教师作为研究者主要要做以下几件
事。
第一,整理和描述。对已经观察和感受到
的,与问题、设计和行动有关的各种现象进行回
顾、归纳和整理,其中要特别注重对有意义的
“细节”及其“情节”的描述和勾画,使其成为
教师自己的教育故事或教学案例。这是叙事研究
在中小学教学研究中的体现。 ”做自己的事”
“说自己的话”,这是中小学教学研究改变教师
职业生活方式的关键。
第二,评价和解释。在回顾、归纳和整理的基
础上,对问题、设计与行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判
断,对有关现象和原因作出分析和解释,探讨各种
教学事件背后的理念,揭示规律,提高认识,提炼
经验。
第三,重新设计。针对原有方案及其实施中存
在的各种偏差或“失误”,根据新的感悟、新的发
现、新的认识和新的思考,修改原有方案或重新设
计方案,并付诸实施,进行进一步的检验、论证和
改革探索。中小学教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和
改正,它不可能停滞在一个凝固的“成果”上,而是
一个不问断的自我修订、自我完善的过程。所以,
任何总结,都只是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
上述四个环节构成了中小学教学研究相对完
整的一个螺旋圈,这个螺旋圈可以以一个学段、一
个学年为单位,也可以以一个单元、一节课为单
位。中小学教学研究过程就是问题——设计——
行动——总结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
总之,中小学教学研究是一种“来自实践,通
过实践,为了实践”的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
把教学研究与日常教学实践和在职学习培训融为
一体,使之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生活方式,是促进
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日
(作者单位:浙江省奉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课改专线
用“五大理 0"’ ■■—■—-一一 ! ,J-譬i1
0江苏/朱华忠 .
声 .
新课程下的老师需要有新意识、新观点、新理念。在新
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如何去把握好教师的行为,转变自己的
思维方式和思想理念,积极营造民主的教书育人的环境?
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话题。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几点
认识和思考。
二!蔓 。
对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不
同。有的学生希望得到更深的知识,有的是只想搞清基础性
的知识等,为此,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要让知识给学生
有选择性,而不能够搞“一刀切”的主观主义。“一刀切”的
做法,是以同一个要求和标准去要求学生,这样做的后果,
不是全体学生都进步,而只会是造成“两极分化”——好的
越好,差的越差,达不到大面积提高学习效果、大面积提高
班级整体素质的目的。过于简单的内容,成绩好的吃不饱,
过于难的成绩中等以下的学生学不到。这就要求我们在备
课和设计作业时要灵活,而不应该用统…的标准去要求学
生。
在我的教学经验中,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一次,我没
有经过思考而简单地去布置作业,结果只有一部分人能够
完成,而多数人空着或者是少做。这种情况下,一般老9币是
逼着学生去做,结果是不少学生在抄作业。什么原因使学
生抄作业?就是老师的作业没有经过科学的设计、没有尊
重学生的“需求”、没有满足不同类别的学生的“需求”,老师
对作业检查得紧而逼着学生去用抄来应付。
同样,在课堂上。经常听老师埋怨有一些学生不认真听
讲,有学生在上课时做小动作或者是无所事事。对此,我们
老师不应该把矛头只对准学生,一味地去指责学生,而是要
从老师自己的教学艺术和水平上多去思考,思考学生为什
么会这样,就不难发现自己没有很好地去激发学生的学习
欲望,没有去尊重学生对知识的“需求 ’,没有用心理学、教
育学原理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尊重学生的“需求”,也
是一门教育的艺术,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青年教师2006・41 O
维普资讯
三! 堂皇
一个班级的学生的知识水
平、知识层次、接受能力、兴趣爱
好等方面都存在着高低不等的差
异,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而老师
所做的就是尽量地减少这些“差
异”,并在缩小学生的“差异”中使
每个学生都有进步的感觉和兴
奋,都能够高速地向前进。
作为老9币,如何去面对“差
异”来实施自己的教学活动呢?办
法就是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针
对不同的学生来备课并体现出层
次,让每个层次上的学生在45分
钟里都能够学到知识,都感觉到
自己在进步和成长。这就是我们
经常说的“层次教学”。我在教化
学时,尤其是在进行复习教学时,
我在设计教案和练习时,就注意
这方面的问题,让聪明的学生做
难题,让基础差的学生做简单的
问题。有时,我把一道综合习题,
化解为几个小问蹈,让不同层次
的学生同时上黑板去做,这样使
接受能力差的学生通过几个层次
性的习题练习,较快地接受和掌
握知识,而不是让他们一看到题
目就退却。就承认自己不会。尽管
这样的教学,有时一节课只能够
讲清楚几个问题,但效果却很好,
多数学生是欢迎的。
承认差异,是教育的真正开
始,是教学的起点,是教与学共同
进步的开始。
三 墼堂生
面对新课程,许多老师还是
喜欢自己“一讲到底”,喜欢“灌
注”,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
间。究其根源,一是怕让学生去展
开,会影响教学进度,会打乱自己
的教学设计,是老师把自己课堂
与你陶行
预设得像是“一条流水线”,不敢
让学生“自由发挥”来破坏自己的
教学程序;二是怕学生的展开活
动,会有自己回答不了的问题,会
给自己难堪。或者是破坏了自己
的教学思维;三是这样的“讲”,可
以弥补许多老师心中对’学生的
“不放心”一担心学生的能力,
担心学生接受不了,担心学生学
不到知识等。这样的教学,可以形
成老师目已的 种风格,同时也
僵化了学生韵赋_垴,束缚了学生
的思维,影响媾生创造性思维的
形成,使更多的学生缺乏“质疑”
的能力, 尽管遽样的教学可以取
得考试的篙埝 但是却不能够提
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说,这是
不民主的。也可以说是一种霸道
和野蛮,是在掘杀学生的“灵性”,
造成思维的-‘镁具”化。我们应该
讲究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灵活化,
避免把课上成 个“声音 ,让学
生多点发自 的“呼唤”和“表
白”,使学生的思维在知识的天空
自由翱翔
!墼 竺塑9 四、鼓励学生的'‘翟
新课程的教学,不仅是形式
的多样,而且要有一个民主的氛
围,一个师生和谐的:l-亳《’与“学”
的氛围。新课程的标准要求“解放
学生的眼、手、嘴、耳、脚”,需要多
一点的体现知识自主性 生成”的
探究活动。怎样来营造这样的氛
围?那就是要积极去鼓励学生来
参与,参与教学活动,参与到知识
在生活、生产审的实践运用。老师
应该多让学生跟着自己的问题
“转”或者把知识放到社会、生活、
生产中去思考 让学生自己大胆
地发表自己的个八观点和见解,
让老师的思维和学生的思维在碰
撞,在碰撞中激发“机智”和智
膏年教师2O∞・4,/ I
慧。
垄墼
.新课程体现的“多元化”教育
教学目标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老
师与学生要开展多向的互动,不
仅仅是简单的一问一答,需要情
感的交流。怎样开展情感的交
流?在教学中,不一定是老师一个
人在抛售“赞扬”“表扬”,可以让
同学给同学自己进行评价,不一
定是老师在传播知识,学生之间
也可以相互传播知识,多向合作
性学习是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
老师的评价固然重要,但是
多了以后就不值钱,我们要积极
的调动学生之间的评价,有时这
样的学生评价比老师的要好得
多,因为学生之间的评价.可以增
加同学之间的友情,可以使学生
在他们的同学中树立威望。我们
的不少语文老师,在作文的批改
中经常让学生互评,这就是在推
行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但是经常
这样的互评是不行的,会打击学
生的积极性,适当的几次是可以
的。
老师的知识固然是教学的重
要一环,但信息社会下的学生的
知识也不一定比老师的少,老师
也需要学生来补充自己的知识
面。在我所教的生物学教学中,
师不如生”这样的情况时常发
生。一个人的阅读面、信息面是
不一定超过几十个人的信息量。
师生之间需要知识的互补, “三
人行,必有我师”说得好。由
此,新课程下的“互动”。就不
仅仅是形式上互动,也可以是知
识的相互补充、评价的互动、信
息的互动等 瞄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坛市第
二中学)
维普资讯
本文发布于:2023-02-02 10:33: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74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