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韶关市始兴中学2013届高三初考模拟测试语
文试题与参考答案
:试题传真
:2012-08-3123:57
:
广东省韶关市始兴中学2013届高三初考模拟测试
语文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
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
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
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
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
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
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目再
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
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
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
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面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
..
的一组是()(3分)
A戏谑
.
/琐屑
.
旖旎
.
/扭怩
.
禅
.
师/禅
.
让
B骁
.
勇/逍
.
遥矜
.
持/玉衾
.
稽
.
留/稽
.
首
C侥
.
幸/狡
.
黠囹
.
圄/泠
.
波呼应
.
/应
.
对
D整饬
.
/炽
.
烈倾轧
.
/扎
.
寨横
.
眉/横
.
祸
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一项是()(3分)
加快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双移‛成功‚腾笼换鸟
....
‛,‚双提升‛战
略瞄准‚扩笼壮鸟‛,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广东从‚拼汗
水‛、‚拼体力‛到‚拼知识‛、‚拼智慧‛,从生产到创意,从制造到创
造,从贴牌到品牌,再次未风先雨
....
,在加快变经济发展方式,践行科学发展观
中,敢为人先
....
,正奋力
..
‚闯出一条新路‛。
A.腾笼换鸟B.未风先雨C.敢为人先D.奋力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作家肖复兴认为,艺术从来没有进化,只有变化,而变得是优是劣,要
看能否坚守核心的传统要素。
B.十几年如一日归还失主钱物的“兰州好爷”赵国福,数年间一直坚持让
老人、残疾人免费乘车的“的哥”蔡生武„„他们虽然朴实无华,却呈现着内
在的道德力量。
C.出国留学热持续升温,其中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是,美国大学正成为很
多国家出国留学的首选,这表明美国高等教育得到全世界的认可。
D.刘翔在“两会”的提案中坦承,运动员本身主观能动性不强、自我约束
能力较差是造成运动员文化教育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4.将下列句子组成一个语段,顺序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语段,又叫句群,是由句子组成的话言表达单位
②它是建筑在逻辑思维基础上的表意‚层次‛
③语段正是这样—个相对独立的较大语义单位
④但是,要表达多方面的、比较复杂的思想,往往需要把几个句子组织起
来.结成更大的言语片段,以表达‚一层‛的意思
⑤我们知道,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能够单独地使用,能够单独地表达相
对完整的思想
⑥它是句子和语篇之间的中间层次
A.①②⑤④③⑥B.①⑤④③⑥②C.①⑥⑤④③②D.①⑤④
③②⑥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严绶,蜀人。大历中登进士第,累佐使府。贞元中,由侍御史充宣翕团练副使,
深为其使刘赞委遇,政事多所咨访。十二年,赞卒,绶掌宣歙留务,倾府藏以进献,
由是有恩,召为尚书刑部员外郎。
未几,河东节度使李说婴疾,行军司马郑儋代综军政;既而说卒,因
.
授儋河东节
度使。儋既为帅,德宗选朝士可以代儋为行军司马者。因
.
绶前日进献,上颇记之,故
命检校司封郎中,充河东行军司马。元和元年,杨惠琳叛于夏州,刘辟叛于成都,绶
表
.
请出师讨伐。绶悉选精甲,付牙将李光颜兄弟,光颜累立战功,蜀、夏平。绶在镇
九年,以宽惠为政,士马蕃
.
息,境内称治。
绶虽名家子,为吏有方略,然锐于势利,不存名节,人士以此薄之。尝预百僚廊
下食,上令中使马江朝赐樱桃。绶居两班之首,在方镇时识江朝,叙语次,不觉屈膝
而拜。是日,为御史所劾,绶待罪于朝,命释之。翌日,责江朝,降官一等。寻出镇
荆南,进封郑国公。有溆州蛮首张伯靖者,杀长吏,据辰、锦等州,连九洞以
.
自固,
诏绶出兵讨之。绶遣部将李忠烈赍书晓谕,尽招降之。
九年,吴元济叛,朝议加兵,以绶有弘恕之
.
称,可委以戎柄,乃
.
授山南东道节度
使,寻加淮西招抚使。绶自帅
.
师压贼境,无威略以制寇;到军日,遽发公藏以赏士
卒,累年蓄积,一旦而尽。又厚赂中贵人以招声援。师徒万余,闭壁而已,经年无尺
寸功。裴度见上,屡言绶非将帅之才,不可责以
.
戎事,乃
.
拜太子少保代归。久之
.
,进
位太傅,食封至三千户。
(《旧唐书·列传第九十六》)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
的一项是(3分)
A.河东节度使李说婴
.
疾婴被„„所缠
B.士马蕃
.
息,境内称治蕃增多
C.绶表
.
请出师讨伐表表示
D.绶自帅
.
师压贼境帅率领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连九洞以
.
自固②不可责以
.
戎事
B.①因
.
授儋河东节度使②因
.
绶前日进献
C.①以绶有弘恕之
.
称②久之
.
,进位太傅
D.①乃
.
授山南东道节度使②乃
.
拜太子少保代归
7.下列各句组中,全都能直接表现严绶“为吏有方略”的一组是()(3
分)
①深为其使刘赞委遇②倾府藏以进献
③绶悉选精甲,付牙将李光颜兄弟④绶在镇九年,以宽惠为政
⑤绶遣部将李忠烈赍书晓谕,尽招降之⑥厚赂中贵人以招声援
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④⑤D.①②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严绶在担任宣翕团练副使时很受团练使刘赞的重用,刘赞死后,他倾尽
自己所有的财物向皇上进献,因此受到恩宠,入朝当官。
B.在挑选可以代替行军司马郑儋的职务的人选时,皇上想起了前日进献的
严绶,于是让他充任了河东行军司马。
C.严绶虽然是名家子弟,做官有方略,但因为他对势利的人很严厉,不在
意自己的名节,因此受到士人的鄙视。
D.严绶在率兵讨伐叛军吴元济时,因他本非将帅之才,既无威望又缺乏军
事谋略,一整年没有立正一点功劳,最后被撤职而回。
9.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①儋既为帅,德宗选朝士可以代儋为行军司马者。(3分)
②绶虽名家子,为吏有方略,然锐于势利,不存名节,人士以此薄之。(4
分)
③到军日,遽发公藏以赏士卒,累年蓄积,一旦而尽。(3分)
10.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酒泉子
宋〃潘阆
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
秋。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
思入水云寒。
(1)有人说“长忆西湖”中的“忆”字是全词的关键,请简要分析。(3分)
(2)这首词运用了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任选一种表现手法,结合具
体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答
对一空给1分。)(6分)
(1),,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
于安乐》)
(2),。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
存。(陆游《游山西村》)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如
是而已。(韩愈《师说》)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古意盎然
朱良志
①中国艺术具有一种普遍的“好古”气息,如在艺术题跋中,经常使用古
雅、苍古、浑古、醇古、古莽、荒古、古淡、古秀等来评价艺术作品。中国园
林多是路回阜曲,泉绕古坡,孤亭兀然,境绝荒邃,曲径上偶见得苍苔碧藓,
班驳陆离,又有佛慧老树,法华古梅,虬松盘绕,古藤依偎。如在书法中,追
求高古之趣蔚为风尚,追求金石之趣蔚为风尚,古拙成了书法之最高境界等
等。
②有的人说这是中国崇尚传统的文化风尚所使然,其实这是误解。这里所
说的“古”,不是古代的“古”,崇尚“古”,不是为了复古,它和文必秦
汉、诗必盛唐之类的复古思潮是不同的,那是以古律今,或者以古代今,而这
里是无古无今,高古,是要通过此在和往古的换而超越时间,它体现的是中国
艺术家对永恒感的思考。
③《二十四诗品》有《高古》一品。高则俯视一切,古则抗怀千载。高
古,就是抗心乎千秋之间,高蹈乎八荒之表。高古就是超越之境。高说的是空
间超越,古说的是时间超越。高与卑对,古与俗对。崇尚高古就是超越卑俗和
此在。在此品中,强调,若要悟入,需要“虚伫神素,脱然畦封”,要从
“封”——人所设置的障碍中超越而出。此时,好风从心空吹过,白云自在缱
绻,我成了风,云,成了天鸡的伙伴,成了明月的娇客。所以此一境界独立高
标,在时间上直指“黄唐”,在空间上直入“玄宗”,超越了时空,在绝对不
二的境界中印认。
④这种尚古趣味在世界艺术史上是罕见的,它源于一种深沉的文化沉思。
立足于当下的艺术创作,将一个遥远的对象作为自己期望达到的目标。在此刻
的把玩中,将心意遥致于莽莽苍古,就是要在现今和莽远之间形成回味无尽的
“回旋”。中国艺术家喜欢这样的“道具”苍苔诉说的是一个遥远的世界;顽
石如同《红楼梦》中的青埂峰上出现的远古时代留下的奇石一样,似乎透露出
宇宙初开的气象„„这些特殊的对象,将人的心灵由当下拉向莽莽远古。此在
是现实的,而远古是渺茫迷幻的;此在是可视的,而遥远的时世是迷茫难测
的。独特的艺术创造将人的心灵置于这样的流连之间,徘徊于有无之际,斟酌
于虚实之间,展玩于古今变换中,而忘却古今。古人有所谓“抗心乎千秋之
间,高蹈于八荒之表”正是言此。这里的“抗”,就是“回旋”,一拳古石,
勾起人遥远的思虑;一片湿漉漉的苍苔提醒人曾经有过的过去,艺术家通过这
样的处理,一手将亘古拉到自己的眼前,将永恒糅进了当下的把玩之中。滤尽
人的现实之思,将心灵遁入永恒的寂静之中。
⑤颇有意味的是,在中国艺术中,常常将“古”与“秀”结合起来。如清
盛大士《溪山卧游录》评明末画家恽向山曰“苍浑古秀”;周亮工《读画录》
评陈洪绶画“苍老润洁”,认为作画“须极苍古之中,寓以秀好”。在中国艺
术中,可谓扁舟常系太古石,绿叶多发荒率枝。艺术家多于枯中见秀用思。如
一古梅盆景,梅根形同枯槎,梅枝虬结,盆中伴以体现瘦、漏、透、绉韵味的
太湖石,真是一段奇崛,一片苍莽,然在这衰朽中偶有一片两片绿叶映衬,三
朵四朵微花点缀,别具风致。像苏轼所说的“生成变坏一弹指,乃知造物初无
物”,那些枯木兀然而立,向苍天陈说着它们也有一段灿烂的过去。
⑥中国艺术家将衰朽和新生残酷地置于一体,除了突显生命的顽强和不可
战胜之外,更重要的则在于传达一种永恒的哲思。打破时间的秩序,使得亘古
的永恒就在此在的鲜活中呈现。艺术家在其中做的正是关乎时间的游戏,古是
古拙苍莽,秀是鲜嫩秀丽,古记述的是衰朽,秀记述的是新生,古是无限绵长
的过去,秀是当下即在的此刻。同时,在苍古之中寓以秀丽,秀丽一点,苍莽
漫山,一点精灵引领,由花而引入非花,由时而引入非时,由我眼而引入法
眼,念念无住,在在无心。这正是中国艺术最精微的所在。
(选自《中国美学十五讲》有删节)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
......
”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
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不符合
...
文意的两项是()()(5分)
A.引用《二十四诗品》中《高古》一品的相关内容,是为了说明中国艺术中
苍古的境界。
B.中国艺术中,亘古和当下,深秋和初春,可以揉搓到一起,体现的是对时
间的超越。
C.为达到忘却古今的目的,可使创作的神思,于有无间、虚实间流连与斟
酌。
D.花与非花,时与非时,我眼与法眼的结合,体现的是对此在与永恒的审美
思考。
E.中国艺术通过追求尚古的趣味,就能滤尽人的现实之思,使人将心灵遁入
永恒的寂静之中。
13.不符合
...
“无古无今”这一审美意识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园林路回阜曲,泉绕古坡,孤亭兀然,境绝荒邃。
B.中国书法强调要有金石气,白字黑底,在沉寂中跳出。
C.艺术创作中对传统的尊崇,以古代替代今日的追求。
D.艺术创作中追求苍老润洁的笔法、古淡的精神、超越的情怀。
14.“高古”与“古秀”所追求的趣味有何不同?(4分)
15.根据文意,中国艺术为什么要追求“好古”的气息?(4分)
四、文字与实用文本阅读(15分)(本大题为选考试题,考生只选做一题)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那些柔软或坚硬的时光
徐怀谦
‚柔软时光‛四个字,大约属于丽江古城的专利。漫步在商铺林立、灯红酒
绿的丽江古城,不时会有‚柔软时光‛、‚一米阳光‛之类的客栈、酒吧,懒洋
洋地探出幌子,挽留你的脚步。幌子上的广告语有点特别,多是‚聊天、偶遇、
看书、发呆、晒太阳、赏月、恍惚、游离、做梦、睡觉‛之类的词汇,让都市人
看了,不免立马恍惚起来。
想起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为了告别的聚会》,书中写美国富翁巴特里弗对
捷克人的生活有这样一番评价:‚在这个国家,人不会欣赏早晨。闹钟打破了他
们的美梦,他们突然醒来,就像是被斧头砍了一下。他们立刻使自己投入一种毫
无乐趣的奔忙之中。请问,这样一种不适宜的紧张的早晨,怎么可能会有一个像
样的白天!那些每天早晨伴着他们恰当地称为‘闹钟’的一阵铃声开始生活的人,
他们发生了什么呢?他们一天天变得习惯于紧张,而不习惯于快活。相信我,人的
性格是由他们的早晨决定的。‛
巴特里弗的话有点‚饱汉不知饿汉饥‛的味道。为了生计,都市里的人有几
个不是伴随着闹钟开始一天忙碌的?可是从人的本性来说,谁不想好好地睡个懒
觉,让自己的早晨乃至一生都过得从容一些?
所以当都市人真的抽身出来,来到丽江古城,沿光滑的石板街寻觅当年马帮
的足迹;在粉墙黛瓦的古屋前倾听岁月的诉说,看清澈的小溪水流走昔日的繁华
与衰落,或者踅进茶馆、酒吧,在一壶茶或一杯酒中品味友情的绵长,从街上陌生
行人的面孔上阅读人世的沧桑,这一刻,你才会卸下生命中的很多重负,感觉
到一份从未有过的闲适与从容。
这就是所谓的柔软时光吧?可它只属于有钱和有闲的人。
在丽江木王府驿栈小住一晚,淅淅沥沥的雨声安谧了我漂泊的心。睡得奇好,
醒来得就早,心想太阳是晒不到了,那就出去淋淋雨吧。推门出去,是黎明前的黑
暗,灯光是有的,一副睡眼惺忪的样子,行人也是有的,三三两两,步履匆匆。是些
什么人呢?看清了,主要有三类:一是上学的小孩子,二是环卫工人,三是赶早买菜
或上货的人。孩子是怕人的,见了我的相机,全都躲着镜头跑开去,硕大的书包在
他们屁股后晃呀晃的,让我想起正上小学的女儿,这个点儿,是女儿起床的时间,
可是丽江的孩子已经奔跑在石板街上了。最近媒体报道成都有个12岁的女孩,
每天清晨四五点钟就在成都街头替生病的姨妈打扫卫生。时光对于这些孩子和
大人来说,是柔软还是坚硬呢?
不错,柔软只属于有钱和有闲的人,而坚硬总是‚偏爱‛那些贫穷和苦难的
人。丽江有大把大把的柔软时光,可是它们是由那些过着坚硬生活的人支撑起来
的。至于熙来攘往的游客,丽江不过是他们释放心情的一个驿站,要他们以此为
家,一辈子就那么柔软下去,也绝无可能。不是财力不济,而是人总要在创造和奉
献中体会快乐,实现价值,一味柔软,就变成了颓废。
所以,对于芸芸众生来说,得柔软时就尽情享受那片刻的柔软;处于坚硬时光
时,也不气馁,不自弃,而是以坚硬的意志去改善境遇,超越自我,像贝多芬那样,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这样的人生,才不枉过吧。
(选自《美文》2008年第15期)
16.巴特里弗根据什么断定捷克人“不会欣赏早晨”?(4分)
17.联系全文,理解文中所说的“柔软时光”和“坚硬时光”的含义。(5分)
18.在倒数第三段叙述了一件媒体报道的12岁女孩替生病的姨妈打扫卫生的事,
联系全文,谈谈这样处理有何用意?(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孟宪实谈历史教育
学者孟宪实与作家阿城联手创作的电视剧《贞观之治》,叫好却不叫座。单
讲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就有可能是一部‚和尚戏‛,为此他们曾设计了两条辅
线——窦建德的女儿进宫替父报仇,却与李世民陷入爱情纠葛;李元吉一子侥幸
逃脱劫难,辗民间,最后入宫,掀动各种阴谋。宫廷、政变、复仇、情爱,所有吸
引眼球的戏剧元素都具备了,可距离历史也就越来越远了。要收视率,还是要历
史,孟宪实他们咬牙选择了后者。
相形之下,《贞观长歌》更叫座。身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的盂宪实
不以为然:‚我认为历史资源与自然环境一样,应该合理开发,杜绝污染。‛
‚原罪‛的驱动力
后人基本都以唐太宗李世民为皇帝楷模,赞扬他从善如流,广为纳谏,创造贞
观之治。
这些业绩,让人很难把李世民与玄武门杀兄挟父的那个人联系在一起。孟宪
实认为,李世民正是对玄武门‚原罪‛耿耿于怀,在这件事的鞭策下,他才借鉴历
史,实行仁政,励精图治。
有史料为证。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主持修《晋书》,他亲自为王羲之传记写
了几段史评,感慨道:‚古人有云: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可
不谓然乎!‛
‚一日之恶‛与‚三年之善‛,相去天壤,可是人们为什么总是更重视前者
呢?李世民认为这不公平。孟宪实认为,李世民是在为自己鸣不平。他的‚一日
之恶‛只能是玄武门之变,‚三年之善‛当然是贞观之治。
《二十四史》有八部史书主要是在贞观时期完成的。身为皇帝的李世民非
常在意后人会怎么看待他,从他对历史的熟悉程度,能看出他是在寻找自己的历
史定位。他能客观指出,秦始皇有点迷信,汉武帝有些穷兵黩武。他还说就打天
下来看,只有汉光武帝可以与自己媲美,只是光武帝登基时已三十多岁,他自己则
18岁上战场,28岁当皇帝。
历史教育的虚无
孟宪实有感于一千多年前的中国曾经有那么一段开明美好的时光。‚在古
代帝王中,像李世民那样理性运用最高国家权力的,独一无二。对于中国古代政
治家来说,了解历史、懂得历史是基本素质。我们现在的历史学变成纯学术,象
牙塔里面的摆设,距离现实比较遥远。‛
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重实用、轻素质的大氛围下,历史教育的位臵正在逐步
萎缩。‚中学历史教科书,就像政治教育,只是灌输了一些片面的历史观点和概
念,讲知识少,阻碍了大家以饱满的热情去对待自己的历史。‛
进入大学后,《中国通史》干脆没有列入必修课,过去北大中文系与历史系
一起上通史课,现在非历史专业的历史课程比例都在压缩。‚大概是考虑到历史
学没什么用吧‛,孟宪实认为理想的历史教育,应该让学生们看到真实的历史过
程,而不是经过‚剪辑‛的。
在日本,第一流的历史学家像谷川道雄,都会参与中学教科书编写工作。
1996年,孟宪实到日本访问,看到当地一所中学设有古典课程,讲的全是中国
《论语》、《孟子》、诸子百家。他很诧异日本人为什么会对中国这些传统文
化感兴趣。被告知中国是儒家的故乡。‚而我们距离这种教育太遥远了,我们现
存教育体制中没有这部分。现在中学生、大学生了解西方比中国历史还要多,读
外语的课外读物,讲的都是西方的风土人情。‛
19.指出“《二十四史》有八部史书主要是在贞观时期完成”意在说明什么?(4
分)
20.文章中反映出孟宪实什么样的历史观?试举例说明。(5分)
21.电视剧《贞观之治》为什么“叫好却不叫座”?这背后反映了什么样的问题?
结合你的看法,谈谈如何面对这种现状。(6分)
五、语言表达运用(12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6分)
①电视报道了一则成都一女人虐待殴打母亲而遭到周围群众强烈谴责的新
闻。当记者采访她时,她居然说:‚来拍嘛,拍近点,这下我就出名了,比李宇春都
还要出名。‛
②据报载,一学生在做值日时,积极劳动,不料招来‚假积极‛的讥讽,让其
觉得‚很受伤‛。
到底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人们在认识上存在着不少的困惑。由此看来,在
全社会开展荣辱观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作为中学生针对上面材料中妇女的言辞
和学生招致的结果,你会对两人分别说些什么呢?(注意说话对象,语言要得体,每
项不少于20字。)
(1)面对虐待母亲的女人,你会对她说:
(2)面对受到讥讽的学生,你会对他说:
23.公益广告语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好的广告语能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但是
有些公益广告语并非如此,请指出以下两条公益广告语的问题,并分别改写,使之
友善、得体。(6分)
(1)宣传垃圾:垃圾,从你我他开始。
问题:
拟写:
(2)宣传生命安全教育:严禁触摸高压电,5万伏高压,一触即死,违者必究。
问题:
拟写:
六、作文(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这样一个电视节目片段山间小学通往外界的唯一的一座石桥被洪水漫
没,老师带领孩子们扶着栏杆挪过石桥,但孩子们看着脚下肆虐的洪水,惊恐
得无法迈步。老师要求‚抬起头,望着蓝天‛,孩子暂时看到了蓝天白云,忘
却了惊恐,勇敢地通过了石桥。
其实,生活中的险境有时无法回避,与其悲观地停滞哭泣,不如豪迈地欢
歌前行。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角度,写一篇作文。要求自选文
体,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2013届始兴中学高三初考模拟测试(语文)
参考答案
1、C(Axuâ/xiânǐ/níchán/shàn。Bxiāojīn/qīn
jī/qǐ。Cjiǎolíngyìng。Dchìyà/zhāhã
ng/hâng)
2.B(A.腾笼换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战略举措,就是把现有的传统
制造业从目前的产业基地“移出去”,再把“先进生产力”移进来,以达到经
济型、产业升级。B.未风先雨比喻未见事实先下结论,应改为一马当先。
C.敢为人先敢”,勇敢、胆量;“先”,先知先觉,指比别人早预知的事情,
果断地作出相应的决策,敢于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D.奋力,充分鼓起劲
来。)
3、A【B搭配不当,把“呈现”改为“散发”;C项成分残缺,“很多国
家”后缺“的学生”;D句式杂糅,删掉“造成”。】
4.C(注意②、⑥句中的“它”和③句中的“这样”代指的内容,注意④
句中的“但是”连接的内容。)
5.C(表,上表。)
6.D(副词,于是,就。A.连词,来,用来/介词,用,拿;B.副词,于是
/连词,因为;C.结构助词,的/语缀助词,无义)
7.C.(①非直接,是“有方略”的结果;②是假公济私使自己得以升迁的
行为,不能视为“方略”;⑥是其“无威略以制寇”的表现。)
8.B(A.“倾尽自己所有的财物”应为“倾尽公家府库所藏的财物”;C.
“对势利的人很严厉”错,应是严绶“一心追求权势得益”;D.“被撤职而
回”错,原文“拜太子少保代归”不是被撤职。)
9.
①郑儋担任节度使(统帅)以后,德宗挑选可以接替郑儋做行军司马的朝
官。(关键词“既”,1分;准确翻译定语后置句式,1分;句意1分)
②严绶虽然是名家子弟,做官有办法,但一心追求权势利益,不在意名
节,士人因此而鄙视他。(关键词“虽”、“存”、“薄”,各1分;句意1
分)
③(严绶)到达军中那天,立即散发官府储藏的财物来赏赐士兵,多年的
积蓄,在一日里(或一下子)被用尽。(关键词“遽”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严绶,蜀人。贞元年间,由侍御史充任宣歙团练副使,很受团练使刘赞的
重用,府中政事经常询问他。十二年,刘赞死,严绶执掌宣歙留后事务,用尽
府库所藏的财物进献皇上,因此受到恩宠,召入朝担任尚书刑部员外郎。
不久,河东节度使李说患病,政事大多耽误废弛,行军司马郑儋代他统管军
政;不久李说病逝,于是授任郑儋为河东节度使。郑儋任节帅以后,德宗又挑
选可以接替郑儋做行军司马的朝官,因为严绶以前经常进献,皇上印象很深,
因此任命他为检校司封郎中,充任河东行军司马。元和元年,杨惠琳在夏州反
叛,刘辟在成都反叛,严绶上表请求出兵讨伐。严绶挑选出全部精锐,交给牙
将李光颜兄弟统领,李光颜多次立有战功。蜀,夏平定。严绶在镇所共九年,
执政宽厚仁爱,兵马增多,境内得到治理。
严绶虽然是名家子弟,做官有办法,但一心追求权势利益,不在意名节,
士人因此而鄙视他。曾经参预百官的例行廊下会食,皇上命令宦官使者马江朝
赐他樱桃。严绶官居两班之首,在方镇时认识马江朝,交谈之间,不觉屈膝跪
拜。当天,受到御史弹劾,严绶在朝廷等待治罪,皇上命令赦免了他。不久出
京镇守荆南,进封郑国公。有个溆州蛮首领叫张伯靖,杀害长史,占据辰、锦
等州,联络九洞蛮人拥兵自守,朝廷下诏命严绶出兵讨伐。严绶派部将李忠烈
带着文书前去劝说,将他们全部招降。
大历九年,吴元济反叛,朝廷商议用兵,因为人称严绶宽宏忠厚,可以交
给他兵权,于是授任他为山南东道节度使,不久加任淮西招抚使。严绶亲自率
兵进逼到叛贼地界,但他缺乏对付敌寇的声威与谋略,到达军中那天,立即散
发官府库藏来赏赐士兵,多年积蓄,一日用尽;又用大量财物贿赂显贵宦官求
作声援。军队一万多人,坚壁固守而已,一年都没有取得丝毫功绩。裴度拜见
皇上,多次说严绶不具备将帅的才干,不能交付他管军事,于是任命他为太子
少保交卸职务回京。
10.(1)一方面,领起下文,引出对西湖美景的描写。(1分)另一方面显示西
湖风景十分美好,令念念不忘。(2分)
(2)①情景交融:钓鱼舟三三两两,悠然闲散,自由自在,雪白的芦花,雪白的
鹭鸟,泛舟垂钓。以高洁、闲雅的景物描写表现诗人对西湖的热爱,以及急欲归
隐的情感②虚实结合。起手两句写念念不忘西湖,终日登楼怅想,结尾两句写收
拾鱼竿,急欲归隐西湖,抒现实情,是实;中间写景部分则是入回忆,描摹往昔的西
湖美景,写昔日景,是虚。(情与景的分析各2分;虚与实的分析各2分)
11.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⑵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
花明又一村
⑶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⑷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
有先后
(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则该空不给分。多选只按前3
题给分。)
12.[答案]AE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A.应是
为了表现“高古”的境界。E.在4段段首、段尾,但原文不构成充分条件,只
是必要条件。B.见4段段意C.见4段中后D.末段末。
1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B。“无
古无今”的概念在2段,从属于“古意盎然”的特征,C项不属于这特征。
14.[答案]“高古”追求的是空间、时间的超越,超越卑俗和此在,(1
分)追求悠闲超越、独立高标;(1分)“古秀”追求的是讲衰朽和新生置于
一体,(1分)打破时间的秩序,使亘古的永恒在此在的鲜活中呈现。(1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能力层级为C。
“高古”趣味在第3段,其中,“悠闲超越”的趣味从3段后面几行的形象描
述中抽象出来;“古秀”的趣味在第6段。
15.[答案]中国艺术追求“好古”的气息,是因为创要将当下艺术创作的
心意,遥寄于莽古,在现今和莽远间形成“回旋”,(第4段)传达一种永恒
的哲思。(第6段)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原因每
句1分。“好古”分解为“高古”和“古秀”,“为什么”即要解释原因,即
要解释“好古”所追求的艺术目的。
16.人的性格是由早晨决定的;(1分)捷克人在闹钟催促中醒来,(1分)立刻
投入一种毫无乐趣的奔忙之中;(1分)他们习惯于紧张而不习惯于快活。(1分)
17.柔软时光是指卸下生命中的重负,去感受那份难得的闲适和从容;(3分)
坚硬时光是指芸芸众生为了生计而忙碌、打拼。(2分)(意思对即可)
18.表明柔软的时光只属于有钱和有闲的人,而坚硬的时光总是“偏爱”那
些贫穷和苦难的人;(2分)强调柔软的时光是由那些过着坚硬生活的人支撑起来
的;(2分)倡导处于艰难时光的人们要勇于改善境遇、超越自我。(2分)(意思对
即可)
19.①李世民在和过去君王的比较中寻找自己的历史定位。②为后人留下历
史借鉴。(共4分,每点2分)
20.①客观真实地对待历史,开发历史,如电视剧《贞观之治》的编写;②深
入细致地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如对唐太宗李世民“仁政”的心理剖析;③要做好
历史教育的传承,饱含热情地实行历史教育,如对日本历史教科书编写的看法。
(共5分,答对1点得1分,2点得3分,3点得5分)
21.电视剧《贞观之治》“叫好却不叫座”是因为它反映了历史的真实,但
是缺少吸引眼球的元素。这反映了我们历史教育的虚无。面对这种现状我们要
深刻反思,积极总结过去成功的经验,借鉴外国优秀的做法,唤起民族的自信心和
自豪感。(具有探究成分,意思正确酌情给分)(共6分,前2问各1分,最后探究
4分)
22.(1)参考答案:面对虐待母亲的女人,你会对她说:我们会帮你出名,但你
必须要知道:美名流传千古,恶名遗臭万年。你想出什么样的名呢?
(2)参考答案:面对受到讥讽的学生,你会对他说:劳动永远是最光荣的。走
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23.参考答案:
(1)问题:表述有歧义,让读者感觉自己和身边的人是垃圾。
拟写:垃圾,人人有责。
(2)问题:表述生硬粗暴,使人反感。
拟写:为了您的生命安全,不要触摸高压电线。
24.作文(60分)
【写作点拨】
这是一则叙事加点评类的作文。提炼本材料内涵一定要抓住点评文字,
“抬起头,望着蓝天”是本文立意核心。但是审视材料中的精彩事例,不难发
现“抬起头,望着蓝天”是极富有诗意的一句话,很有寓意。“抬头”是相对
于“低头”而言的正确选择,抒情说理可以正反分析为什么要“抬头”不宜
“低头”“低头”虽是正视险境,毕竟容易放大困难,自我加压;“抬头”则
是暂时忽视眼前困难,不是逃避与退缩,而是一种处世不惊的从容与镇定,是
在希望与憧憬中获得信心与力量的智慧。当然,结合“望着蓝天”喻意可知
“抬头”还可指“向上看”、“向前看”、“向正面看”、“放大乐观因
素”、“抓取希望与将来”等意蕴。文体选择比较宽泛,记叙文自叙自我经历
感悟为佳,散文加强抒情与哲理为宜,说理文则可从历史文学或现实中选取大
量人例事例加以剖析评说。
(2012-08-3123:44:54)
(2012-08-3021:11:50)
(2012-08-3016:45:14)
(2012-08-3016:44:39)
(2012-08-2700:00:10)
(2012-08-1819:50:03)
(2012-08-1516:44:17)
(2012-08-1121:27:25)
(2012-07-0412:10:33)
(2012-06-0716:00:47)
本文发布于:2023-02-02 06:09: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67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