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课例《三国鼎立》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初中历史
教学课例名
称
《三国鼎立》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了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
期的历史,主要围绕以下三块内容展开,即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三块内容之间因果相联,在一些
重大战役的作用之下,曹操、刘备和孙权的势力逐步崛
起,进而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鼎立是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必然结果,它的形成,实现了
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为下一课学习西晋的统一奠定
了基础,体现了知识的延续性,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教学难点: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
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
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
设情境、讲故事、讨论等方式,采用探究启发式教学,
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与主动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评价曹操,认识国家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学生学习能
力分析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
力较弱,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呈现出单一和片面的特点。
由于三国故事家喻户晓,有关三国的网络游戏也很流
行,因此学生学习起来兴趣浓厚,能够把课外的已有的
历史知识和教材的新知识结合起来。本课教学比较容易
创设历史情境、问题情境和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学生
在学习本课时需要掌握三个基本史实,即官渡之战、赤
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以及曹操、刘备、孙权
及诸葛亮等历史人物。
教学策略选
择与设计
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
动机。
2、探究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定难度的
探究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独立解决问题,培
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合作学习法:根据学科特点难度较大的问题,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老师最后做总结。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林俊杰的歌曲
《曹操》,把学生带入课堂学习的氛围中去,播放歌曲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讲授新课:
先用PPT向学生展现三个空表格,分别是官渡之战
的概况、赤壁之战的概况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概况,
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并派代表起来回答,老师最后
进行总结。
(一)官渡之战
战役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时间
200
208
地点
官渡
赤壁
作战双方
曹操VS袁绍
曹操VS孙刘联军
特点
以少胜多
以少胜多
结果
曹操胜利
曹军大溃,北撤
影响
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赤壁之战曹操战败后北撤,专心经营北方,而南方
则形成了刘备和孙权两个政权,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
成。
国名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魏
220年
曹丕
洛阳
蜀
221年
刘备
成都
吴
229年
孙权
建业
课例研究综
述
1课前收集有关三国的小故事和讲课所需要的资
料。
2、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思路要通畅。
本课主要是围绕曹操等几个历史人物和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三个基本史实来展开,在课堂教学
中适当的穿插三国小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节
课堂气氛,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端额引导慢慢的融入课
堂中从而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本文发布于:2023-02-02 04:54: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65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