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王构字肯堂,东平人。少颖悟,风度凝厚。学问该博,文章典雅,弱冠以词赋中
选,为东平行台掌书记。参政贾居贞一见器重,俾其子受学焉。授翰林国史院编
修官。时遣丞相伯颜伐宋,先下诏让之,命构属草以进,世祖大悦。
王构字肯堂,是东平人。年少时就聪明有悟性,气度深沉庄重。学问渊博,行文
有典据且雅正,刚成年就因词赋写得好而中选,任东平行台掌书记。参政贾居贞
一同他见面就很器重他,并让自己的儿子跟从他学习。(王构后来)被授予翰林国
史院编修的职位。当时(朝廷)派遣丞相伯颜攻打宋朝,(皇帝想)先下诏谴责宋朝,
命令王构草拟诏书进奏,世祖(读后)特别高兴。
宋亡,构与李槃同被旨,至杭取三馆图籍、太常天章礼器仪仗,归于京师。凡所
荐拔,皆时之名士。十三年秋,还,入觐,迁应奉翰林文字,升修撰。时丞相阿
合马为盗击死,世祖亦悟其奸,复相和礼霍孙,更张庶务,构之谋画居多。历吏
部、礼部郎中,审囚河南,多所平反。改太常少卿,定亲享太庙仪注。属桑哥为
相,俾与平章卜忽木检核燕南钱谷,而督其逋负。以十一月晦行,期岁终复命。
明年春还,宿卢沟驿,度逾期,祸且不测,谓卜忽木曰:“设有罪,构当以身任
之,不以累公也。”会桑哥死,乃免。有旨出铨选江西。入翰林,为侍讲学士。
世祖崩,构撰谥册。
宋朝灭亡后,王构同李槃一起接受了皇帝的旨意,到杭州收取宋三馆的藏书图册、
太常及天章阁所藏的礼器和仪仗,将这些物品带回京师。凡是他所推荐和选拔的
人,都是当时的名士。十三年秋天,(王构)回到京师,入朝觐见皇帝,调任应奉
翰林文字,升任修撰。当时丞相阿合马被强盗杀死,世祖也已觉察到阿合马的奸
恶,于是再度以和礼霍孙为丞相,革新政务,王构参与谋划了诸多的事情。他历
任吏部、礼部郎中,到黄河以南核查被押在狱的罪犯,其中很多人被平反昭雪。
改任太常少卿,制定了亲享太庙的礼节。恰逢桑哥担任丞相,让(王构)同平章卜
忽木检查审核燕南的钱谷财政情况,并督办那里拖欠的赋税。他们在十一月的最
后一天出发,限期在年底回朝复命。第二年春季他们返回,住宿在卢沟的驿站中,
估量此行已超过了期限,将会有不可预测的祸事发生,(王构)对卜忽木说:“假如
要被治罪的话,我将自担其罚,不连累您。”恰逢桑哥死去,他们才免于被治罪。
朝廷有旨命他出京到江西选拔人才。(王构回京)进入翰林院,任侍讲学士。世祖
去世,王构负责撰写谥册。
成宗立,由侍讲为学士,纂修实录,书成,参议中书省事。时南士有陈利便请搜
括田赋者,执政欲从之。构与平章何荣祖共言其不可,辨之甚力,得不行。以疾
归东平。久之起为济南路总管诸王从者怙势行州县民莫敢忤视构闻诸朝徙之北境
学田为牧地所侵者理而归之。官贷民粟,岁饥而责偿不已,构请输以明年。
成宗登上帝位,(王构)由侍讲担任学士,编纂实录,书编完后,他参议中书省事
务。当时南方有士人上书陈述各种好处并请求朝廷不择手段(向老百姓)收取田赋,
执政的官员想接受这一建议。王构与平章何荣祖共同进言认为此事不能做,他们
的辩解十分有力,此事才没有被施行。(王构)因患病回到东平家乡。很久之后,
被起任为济南路总管。不少王侯的侍从下属依仗主子的势力在州县横行,百姓没
有人敢跟他们对视,王构将此事上报了朝廷,(朝廷)把这些侍从下属放逐到了北
方边境地区。被牧地所侵占的学田,王构都予以处理并归还。官府将粮食借贷给
老百姓,碰上灾荒年官府却不断地要求百姓偿还借贷,王构为百姓请求在笫二年
交纳。
武宗即位,以纂修国史,趣召赴阙,拜翰林学士承旨,未几,以疾卒,年六十三。
武宗登帝位后,因要编写国史,紧急征召王构入朝,任命他为翰林学士承旨,不
久,他就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三岁。
构历事三朝,练习台阁典故,凡祖宗谥册册文皆所撰定,朝廷每有大议,必咨访
焉。喜荐引寒士,前后省台、翰苑所辟,无虑数十人,后居清要,皆有名于时。
王构曾先后在三朝做官,熟悉台阁的典制,凡是有关皇帝的谥册册文都是由他撰
写定稿的,朝廷中每当有重大事情商议时,必定要向他咨询。他喜欢推荐贫寒出
身的读书人,省台、翰林先后征召(他所举荐的),不下几十人,(他们)后来都身
居要职,闻名于当时。
(选自《元史·王构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久之/起为济南路总管诸王/从者怙势行州县/民莫敢忤视构/闻诸朝/徙之北境/
学田为牧地所侵者/理而归之
B.久之起/为济南路总管/诸王从者怙势行州县/民莫敢忤视/构闻诸朝徙之/北境
学田为牧地/所侵者理而归之
C.久之/起为济南路总管/诸王从者怙势行州县/民莫敢忤视/构闻诸朝/徙之北境/
学田为牧地所侵者/理而归之
D.久之/起为济南路总管诸王/从者怙势行州县/民莫敢忤视/构闻诸朝徙之/北境
学田为牧地/所侵者理而归之
10.C(原句为“久之,起为济南路总管。诸王从者怙势行州县,民莫敢忤视,构
闻诸朝,徙之北境。学田为牧地所侵者,理而归之”。据本句关涉到的几个对象“诸
王从者”“民”“构”“学田为牧地所侵者”可排除A、B、D三项,“久之”是放句首的时
间名词。)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觐:古代宾礼之一,源于周代,是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定期朝见
天子,“春见曰朝,秋见为觐”,合称为朝觐。
B.崩:古代帝王或皇后死曰崩;诸侯王死,唐以后也指二品以上官员死,曰薨;
大夫死曰不禄,士死曰卒,庶民死曰死。
C.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与门下省、尚书省并称“三省”。其中
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
D.辟:是汉代选拔任用人才的一种制度,指公府、州郡任用属吏;皇帝征召任
用称“征”,二者合称“征辟”。
11.B(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构学问渊博,文才丰赡。他从小聪明,文章典雅;受贾居贞器重,被延请
成为他儿子的老师;任职翰林院,多有撰写。
B.王构富有谋略,勇于担当。他对朝廷事务多有谋划;办案能平冤昭雪;出外
办事过了期限,他主动担责,最终因此被朝廷免职。
C.王构为人正直,不惧权贵。执政者想同意搜刮民众的提议,他和何荣祖极力
反对;有人倚仗权贵作恶,他挺身而出,有所作为。
D.王构爱惜人才,乐当伯乐。他是三朝元老,慧眼识才并乐于推荐,所推荐的
几十人后来都身居高位,有名于当时。
12.B(据原文“会桑哥死,乃免”可知“最终因此被朝廷免职”错。)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时遣丞相伯颜伐宋,先下诏让之,命构属草以进,世祖大悦。(4分)
(2)属桑哥为相,俾与平章卜忽木检核燕南钱谷,而督其逋负。(4分)
13.(1)当时(朝廷)派遣丞相伯颜攻打宋朝,(皇帝想)先下诏谴责宋朝,命令王构
草拟诏书进奏,世祖(读后)特别高兴。(关键词:让:谴责;属草:草拟;进:进
奏,各1分。句意1分)
(2)恰逢桑哥担任丞相,让(王构)同平章卜忽木检查审核燕南的钱谷财政情况,并
督办那里拖欠的赋税。[关键词:属:恰好,恰逢;俾:使,让;逋负:拖欠(的
赋税),各1分。句意1分]
14.对于搜刮百姓的提议,“构与平章何荣祖共言其不可,辨之甚力”。请结合文
意,推测“不可”的理由。要求观点明确,语言简洁,40个字以内。(3分)
14.示例一:民力决定国力。倘若朝廷大肆搜刮百姓,必致民生凋敝,国力不保。
示例二:民心向背关乎国家存亡。搜刮百姓,虐待子民,必致民心涣散,国将不
国。(扣住科赋繁重,1分;扣住民与国的关系分析后果,2分)
本文发布于:2023-02-02 02:32: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60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