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大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23-02-02 02:05:21 阅读: 评论:0

数学怪题中考-双立人的字


2023年2月2日发(作者:回眸是什么意思)

节气大暑的资料

大暑介绍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

12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

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

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

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

大家都知道“热在三伏”。大暑一般处在三伏里的中伏阶段。这时在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在一年中最热的阶段,而且全国各地温差也不大。刚

好与:“冷在三九,热在中伏”相吻合。大暑相对小暑,顾名思义,更加

炎热。在《1971~20xx中国地面气候资料》中,从30年8月的极端最高

气温统计中可以看到:

有一部分省区7月的极端最高气温值出现在7月下旬,绝大部分省区

8月的极端最高气温值都是出现在8月上旬,刚好都出现在7月下8月上

的大暑时期。

长江中下游等地的高温伏旱

大暑节气时,我国除青藏高原及东北北部外,大部分地区天气炎热,

35℃的高温已是司空见惯,40℃的酷热也不鲜见。著名的三大火炉:南京、

武汉、重庆在大暑前后也是炉火最旺。比“三大火炉”更热的地方还有很

多,如安庆、九江等。每年最热的地方也不相同。

20xx年6~8月的最热城市是福州、杭州、长沙和南昌。当然最热的

“火炉”,要属新疆的“火焰山”——吐鲁番。大暑前后,下午的气温常

在40℃以上。旅居新疆的清代诗人肖雄在他的《西疆杂述》诗集中写到

“试将面饼贴之砖壁,少顷烙熟,烈日可畏。”由此可见,“火焰山”的

美称的确名不虚传。

大暑期间的高温是正常的气候现象,此时,如果没有充足的光照,喜

温的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生长就会受到影响。但连续出现长时间的高温天

气,对水稻等作物成长十分不利。长江中下游地区有这样的农谚:“五天

不雨一小旱,十天不雨一大旱,一月不雨地冒烟”。

可见,高温少雨是伏旱形成的催生条件,伏旱区持续的大范围高温干

旱的危害有时大于局地洪涝。除长江中下游地区需要防旱外,陕甘宁、西

南地区东部、特别是四川东部、重庆等地也要防旱。

实际上,伏旱并非年年都有,若遇盛夏副热带高压较弱,位置偏南或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两场台风降雨或时不时有些雷阵雨,就不会出现大范

围伏旱。

本文发布于:2023-02-02 02:05: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59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