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简短事迹介绍(5篇)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终于实现了亩产900公斤的目标。而在
试验田收割以后,种粮大户王化永告诉他第5号田599。1平米
合0。897亩,毛重1172。5公斤,合1307公斤每亩。并要按
通行的“七五折”来计算他的每亩净产量时,袁隆平谦虚的说,我
们不按七五折,我们按七二折算吧好不好?就这样稻谷收获后经
烘干、除杂后,按标准水分加权平均,七二折合每亩片平均亩产
926。6公斤。
田里增产几公斤水稻也许算不上什么大事,但对杂交水稻之
父袁隆平来说可就意义非凡了。当年把杂交水稻的亩产量从600
公斤提高到700公斤,袁隆平用去了4年时间。从700公斤攀
上了800公斤,又耗去了4年心血。而现在从800公斤实现了
亩产900公斤的目标,袁隆平整整摸爬滚打了7个年头。可想而
知,在这期间,每增加一公斤的产量都要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付
出数不清的心血。如果在这次验收中,袁隆平只要稍微做点手脚,
甚至只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的1000公斤目标可能就会在
现在同步实现了。然非但如此,袁隆平不仅在全程远离验收的专
家组,更主动要求验收专家组放弃通行的“七五折”,而用“七二折”
的净出率。这样一改变,袁隆平的成绩也超过了900公斤,但总
成绩却也“打折”了。
我们中国人素来就有“好事可大不可小,坏事可小不可大”的
“传统”。对于一个人的成绩,不但能“可大”,甚至还能“拔高”和“塑
造”,就是“注点水”人们也能理解。因此不少英雄模范人物出现之
初少有非议,而一经历史检验便难掩瑕疵。特别是如今所谓的这
奖那杯更是非议重重,其主要原因就是成绩的内容并不是那么实
在。按照袁隆平的声望和其贡献。别说成绩要“打折”,就是按照
“毛重”1305公斤计入袁隆平的成绩单,甚至国家就按照这样一个
成绩单奖励他,估计老百姓也很少有怨言。因为按照袁隆平的贡
献,他现在早已远远超出国家的奖励界限了。
也正是袁隆平的这种对自己成绩的“打折”,也才酿造出中国
科学界独具性格而又耀耀生辉的袁隆平。袁隆平是中国的科学家,
按他对社会的贡献和他得到的奖励足够他有晚年享受不尽的奢
华,更用不着在奔波于田间地头,但是我们看到虽然已经80出
头的袁隆平仍然额也不停留的忙碌在稻田里,对奢华的生活更不
屑一顾。他是中国最有钱的农民,但他也可能是世界上工作在最
艰苦环境中的一流科学家。而袁隆平却说,要那么多钱做什么,
那是个大包袱,背来背去。我觉得这种生活很好,搞豪华车有什
么意思,穿着豪华的衣服还有什么鳄鱼的皮带,两千多块钱我从
来没有,送给我,我不要。
事实上正是袁隆平的超然和洒脱,把一切看得都很淡然,才
使他对成绩和荣誉有着非同一般的理解。人们常说,什么都能忽
悠,人的肚子不能忽悠,吃不饱就要挨饿。水稻每亩达到900公
斤,就能解决全球5000万人的吃饭问题,如果这个增产不是实
打实的,就有可能还有几千万人挨饿。而袁隆平把这个成绩“打
折”,就意味着夯实了这个成绩单,也就意味着不仅能保证5000
万人的吃饭问题不会“打折”,更能够绰绰有余。他不仅对自己要
求这样严格,同时也对自己所带的研究生、博士生也有“特殊要
求”:“你要把名利丢开一点,不怕困难,努力钻研”。甚至提出:
我培养研究生、博士生第一个条件你要下田,你怕下田,怕吃苦
的,我就不接收你,我说电脑很重要,书本知识也很重要,都是
基础,但是电脑里面,书本里面种不出水稻出来的。这样一种认
真求实的精神,足该成为中国科学家的“座右铭”。
袁隆平生于1930年9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土生
土长的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
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曾成功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
应用的强化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荣获我国第一
个国家特等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奖”,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水
稻之父”,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此
外,他还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粮农组织等多次国际奖励。
他培育的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
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每年增产的稻谷相当于每年
解决6000万人的吃饭问题。有人说,袁隆平院士是一座精神富
矿,怎么挖掘都有收获,他还是一个多面体,每个侧面都值得大
家学习。是啊,如今,全国人民都在向袁隆平学习,学习他为国
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献身精神,学习他勇于追求真
理、不迷信、不因循守旧、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学习他注重理
论联系实际、勤奋进取的务实精神,学习他顾全大局、不计名利、
甘为人梯的协作精神,学习他谦逊淳朴的人品、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这些精神不是随便说说的,翻开那本中国感动世界,一桩桩
一件件的事情立体真切的展现在脑海里的,就是真实的袁隆平。
袁隆平早在考大学之前,他就立志做一个农业科学家,西南农学
院正是我们这位现今的农业科学家的诞生之地。也许是童年及青
少年时期经历的战火与生活的艰辛让他能够立下这样的志向吧。
大学毕业后,他响应国家的号召,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
需要的地方去!只有心怀大志,目标坚定的人,才会不畏惧苦,不
害怕难!在20世纪60年代,在那饥荒的年代里,袁隆平目睹了
那些惨痛的一幕幕,那一段凝固的历史成为袁隆平前进道路上的
动力。从此,他立志使我国农民摆脱贫困,立志向饥饿挑战。做
一个什么样的人,可以说袁隆平在青年时期就知道了,这也成就
他一生的大业,更造福了亿万的人民。
所以,要做怎样的人?我想应该就是要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
人吧!只有有了崇高的理想,才会有崇高的人格。所以,当我们今
天学习袁隆平那么的美好的品质的时候,我们知道,那个汗霜满
衣,皮肤黝黑的人,展示给我们的却是人格的光芒。
七十几岁高龄的袁老,他会告诉你:日思夜梦的东西变成现
实是兴的事。“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这是美国经济学家布朗
博士提出的质疑。袁隆平的头脑中始终装着一个坚定的答案:我
们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袁老还会告诉你他衷心希望杂交水稻这
一成果不但能增强我们中国依靠自己力量解决吃饭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将为全人类战胜饥饿做出更大的贡献。在袁隆平的带领
下,通过大家努力,杂交水稻目前已在越南、印度大面积种植,
增产十分明显;在菲律宾、巴基斯坦等国的开发工作进展也很顺
利。
袁隆平现在一定很高兴,因为他自青年时期的理想到现在的
目标,不论多苦多难,都已经成为了现实!看完全部的袁隆平传,
我们知道他的高兴,不是因为身上的各种光环,而是因为他给了
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的梦。
学习袁隆平精神,就要作一个有价值的人!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那位永远不服老、一生致力
于杂交水稻、国家功勋获得者的“90后”袁隆平老院士永远离开了
我们。斯人已去,精神长存。缅怀先生,踏着他奋斗的方向努力
前行。
传承追求实践出真知的科学精神。袁隆平院士生前有两个梦
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袁隆平院
士是亲力亲为的,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是到田里检查,他对所带的
研究生说“培养研究生,因为是搞水稻的,我第一个要求你要下
田,不下田,我就不培养”。正是有着异于常人的科学精神,吃苦
奋斗精神,湖南衡南基地早稻高产攻关田最高产量达到了亩产
1500公斤,在江苏南通的海水稻试验田,最高亩产802.9公斤。
打赢种业攻坚战、端好中国人自己的饭碗,才有保障。袁隆平未
竟的事业,将由中国水稻科学家们奋斗实现,他所弘扬和代表的
杂交水稻精神,将永远成为中国人追求美好生活的不竭动力。
学习他淡泊名利追求卓越的人格品质。袁隆平院士从来不关
注金钱的多少,即便获得各方面的奖金,他也把这些奖金用在杂
交水稻的研究经费中。穿几十元的衬衫,戴十几元的领带。即便
荣誉无数,他仍然能够扑下身子,两脚沾满泥土来到水稻中研究
水稻长势。淡泊名利,才能矢志于毕生致力的事业。他已经把论
文写在中国大地上。钟南山院士对袁老的评语真挚和简约。这是
袁隆平院士的人生写照,也应是每一位中国人脚踏实地干事创业
的精神标杆。
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安全。袁老的梦想是解决吃饭问题,但
另一方面,浪费无度问题又从另一方向抵消着增产的努力。就在
不久前,《反食品浪费法》刚刚获得通过。在袁老去世后,有网友
称“今天他好好吃饭了,一粒米也没剩”。确实如此,我们每一个
中国人,都应该牢牢记住“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以
珍惜每一粒粮食来永远缅怀这位不知疲倦的老院士。
如今,天问一号已经着陆火星,祝融号已经开始巡视火星。
天宫一号飞翔太空,更多的成就正在创造,袁隆平院士未竟的事
业,将在每一位中国人身上延续,将在每一位自强国人的奋斗中
实现。
国士无双,彪炳千秋。袁隆平院士逝世后,无数湖南人,亿
万中国人纷纷深切缅怀袁隆平,联合国官微高度赞誉。荣誉无数,
难抵亿万民众的口碑,这就是袁隆平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处。
袁隆平把毕生精力用在了杂交水稻的培育创新上,不仅解决
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为推进粮食安全、消除贫困、造福民
生做出了杰出贡献”。袁隆平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身上所释放的
精神却令人感动。
“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
梦。”袁隆平从小就立志做一名农业科学家,1953年,23岁的他
从西南农学院毕业之后,扎根基层,几十年来一直从事农业科研
工作,为了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他呕心沥血,把科研论文
写在田间地头,把科研成果写在人民群众饭碗中。“他是一位真正
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
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
所有的人远离饥饿。”我们哀悼和纪念袁隆平,就是要学习他立志
为国为民的追梦情怀。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他依然牵挂着一方
稻田,心心念念的依然是自己毕生追求的梦想。作为年轻一代,
我们要像袁隆平那样,敢于播散梦想的种子,并让梦想生根发芽,
抽穗结果。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深深扎根于广袤的大地,
努力地吸取阳光与水分,奋力向上生长,哪怕做一株小小的秧苗,
也要开出最绚丽的稻花,也要结出金灿灿的稻谷。袁隆平的一生
是奋斗创新的一生。作为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作
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袁隆平不仅
敢于冲破传统学术观点的束缚,而且始终淡迫名利,始终奋斗。
面对鲜花与掌声,他始终牢记自己的“种子梦”。耄耋之年,依然
奋斗不息。“外面天晴还是下雨?”“今天多少度?”入院之后,袁隆平
还牵挂着第三季杂交稻。敢于有梦,奋斗筑梦,青春追梦。“90”
后的袁隆平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依然穿行在稻田之中。这种生
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创新精神,必将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砥砺前行。
“一粥一饭,当思来自不易,向袁老致敬!禾下乘凉,吾辈接棒!”。
“袁爷爷,一路走好,一路走好!”当灵车缓缓驶出医院时,在
闻讯前来送行的市民悲恸高呼中,在车辆的呜咽鸣笛中,在每个
人的泪水中,在湖南长沙,在全国各地,在国内外,大家都在不
约而同地表达一种哀思与缅怀。为啥袁隆平的离去会触动亿万人
心,关键就在于他始终心怀人民,心系人民的温饱。面对上世纪
60年代的粮食短缺,作为学农的袁隆平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提
高粮食产量作为了他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理想要高雅一点,要
向前看,不要专门向钱看。赚钱可以,但要赚对社会、对老百姓
有益的钱。”心里装着人民、装着社会,人民才把他高高举在头上。
“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好水稻必须得
下田。”袁隆平始终脚踩大地,专务于伟大事业,才赢得了人民的
热爱与拥戴。
世间从此再无袁隆平,但在遥远的太空,有一颗星星更加闪
亮,那就是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袁隆平星”。我们在表达哀思的
同时,赓续他献身祖国和人民事业的伟大精神,才是对他最好的
纪念与追思。
在科学研究上,袁隆平是一个特别认真特别严谨的人,而在
日常生活中,他是一个豁达大度非常幽默的人。
人生苦短,活着就应该轻松一些,愉快一些,而幽默,就是
轻松愉快的一剂良药。富于幽默感的人大多思维敏捷,才华出众,
胸襟开阔,为人随和。上世纪50年代中期,我与袁隆平在安江
便认识,之后又写过他不少作品,算是老朋友了。有次我与老伴
到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去看望他,临别时留影纪念,他是一位誉
满全球的大科学家,我自然让他站在中间。他开玩笑地说:“这不
是第三者插足吗?”我和老伴不禁一笑。
袁隆平的幽默,是一以贯之的。
当年,他在安江农校当老师的时候,一时找不到抹布,就扯
着衣袖擦黑板,这一举动自然引起学生哈哈大笑。袁隆平正色地
说:“笑什么,爱因斯坦还拿美元支票当书签呢?”
袁隆平喜欢自由,散漫的生活。衣服扣子掉了不补,皮鞋脏
了不擦油,因此,有人给他取了浑名叫“油榨鬼”。油榨是湖南方
言,不整洁的意思。这个浑名是一个叫李效牧的老师取的。李效
牧是个快活鬼,那时候兴学“苏联老大哥”,便给他取了个浑名叫
“扁脑壳夫”。有位姓曾的老师写文章爱带之乎者也,袁隆平就给
他取浑名叫“曾员外”,有位姓曹的老师爱哼京戏,便取浑名“曹孟
德”。他们之间不称呼姓名或某某老师,而是以浑名取乐。
袁隆平才华横溢,爱好广泛,拉小提琴、游泳、打排球、跳
踢踏舞,还爱打麻将。打麻将不带“彩”而是钻桌子,袁隆平输了
照样钻。他有时手气不好,连连失手,钻了一次又一次。有人说,
这回就免了吧!袁隆平不领情,照样钻,做为一个工程院院士、着
名科学家,打麻将钻桌子,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只是现在
年岁老了,钻桌子有困难,改为别的方式,再不钻桌子了。
吸烟,是目前威胁着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据统计,
全国烟民达三亿。对此,袁隆平来个反话正说,总结了抽烟七大
好处:友谊的桥梁(人与人交往的媒介);灵感的源泉(激活思维和灵
感);寂寞的伴侣(抽烟排除寂寞);“非典”的克星(烟中含有焦油);痴
呆的良药(烟中含有尼古丁);健康的象征(如果抽烟的人不想抽烟
说明身体不行了);纳税的大户(国家一部分税收来自烟民)。袁隆平
的一席话,让人觉得他是在宣扬抽烟有益,错了,这是他卖关子,
最后的结论是:“弊大于益,我不吸烟。”
本文发布于:2023-02-02 01:47: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58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