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专长综述:
各位尊敬的老师前辈,你们好!
本人***,***出生,出生时家境平寒,体弱多病差点妖折,幸得当地一位医
生妙手,方才续命,因此年幼便对医学产生了兴趣,但真正进入医药行列是在
2000年,由于没有正式拜过师,一切全凭自己对医学的浓厚兴趣,对中医的理
论根底,中医内科学,中医诊断学,中药学等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并运用于临床实
践,由于工作原因,每天都要接触很多各式的医生和处方,与各式的医生进行探
讨,吸取所长,不断积累,希望在将来能运用所学治病救人,就象当初别人救我
一样。
中国医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从?内经?、?难经?、?伤寒??本草纲目??寿世
保元?等等,书中所载历代医家的心血力作可谓浩瀚,然我们个人精力有限不可
能一一详读,但他们的共同点都是运用中医的理论为根底结合临床而成,所以我
们只有领会掌握中医的理论根底,才能在临床中分析不同的病情灵活用药,不能
生搬硬套,因为病情千差万别,不能一方治百病,所谓方无定数病无雷同。
中医是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根底,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阴阳统一体,如果
因为某种因素而使人体的阴阳失去平衡,人就会生病,中医就是通过望、闻、问、
切探求病因病机,再根据疾病的性质和程度采取相应的方法调整人体阴阳使之恢
复平衡。
肾藏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脏腑阴阳之根;机体生命活动的持续和
气血津液的生化有赖于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而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
本〞,“先天之本〞要靠“后天之本〞不断的充盈。因此对于肾和脾胃的研究是
人体健康之根本,肾气胃气尚在虽病易治。
肾为先天之本,藏真阴而寓元阳,只宜固藏,不宜泄露,所以肾病多虚证,
包括阴虚和阳虚,阳虚为肾气不固、肾不纳气、肾阳不振、肾虚水泛;阴虚包括
肾阴亏虚和阴虚火旺,临床上常见有水肿、癃闭、遗精、阳痿、腰痛、耳鸣、眩
晕、泄泻等。
胃为水谷之海,与脾互为表里,共司升清降浊。凡饮食不节,饥饱失常,或
冷热不适,都会影响胃的功能,发生病变。胃为燥土,喜润恶燥,所以一般以食
积、口渴便秘等燥热之证属于胃。又胃主受纳,如胃失和降,常见恶心、呕吐之
证,胃病临床常见有胃痛、嘈杂、呕吐、便秘、口臭、牙宣等。
医术渊源:
没有光鲜的医术学历,只是凭着对中医的兴趣,看了很多中医的书籍,我觉
得最好的是龚廷贤的?寿世保元?和现在的中医教材,因为它总结了?内经?、?难
经?、?伤寒?等历代医家的精华,是学习中医的好途径。
医术实践经历:
从2000年进入药店工作,由于药店是主要经营中药,首先从认识中药开始,
接下来就是了解每味中药的性能,于是去买了中药学、中药炮制学来认真学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根本能认识几百种常用中药以及其性能,由于对中医很感兴
趣,所以对中药有了了解之后便开始学习中医的的理论根底,在工作的时候会遇
到很多的中医和处方,在与他们的交往中他们谈得最多的也是他们的行医经验和
医术,自己也会默默的记在心里,经过认真的学习渐渐掌握了中医的理论根底,
于是开始为身边的人试着看一些小病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就这样开始了我的行
医之路。
本文发布于:2023-02-02 01:37: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57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