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22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带答
案与解析
实验题
在图中,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l0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____。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
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
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
棉线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答案】固体能传播声音用金属丝的传声效果更好捏住线振动停
止,发声也停止不能.
【解析】试题分析:(1)“土电话”能实现通话,表明固体可以传声。
(2)因为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用细金属丝连接
土电话,听到的声音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细金属丝传声效果好。
(3)用土电话时,另一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一部分,则线不再振动,
声音无法传播出去,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4)如果在用土电
话时,线处于松弛状态,棉线没有振动,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不能听
到对方的讲话声。
填空题
气温影响空气的疏密程度,气温越高,空气越稀薄,则声速越大,因
而产生声音不一定由声源沿直线传播的情况,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
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较上
层快。于是在地表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
(1)烈日炎炎,在沙漠或戈壁滩上,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听清对方
的大声喊叫,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音在传播时向________拐弯。
(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若枫桥到寒山寺的距离为
680m,客船里的乘客听到钟声至少是________s前僧人撞击钟面而传
来的。(假如当时的气温是15℃)夜晚钟声传播距离比较远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
【答案】上2晚上气温低,钟声向下拐弯,传播的距离比较远
【解析】
(1)因为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总
爱拣温度低的路径,所以人的说话声会拐向高空,其结果就是相距不
太远的人也听不清对方的喊叫声了.
(2)℃v=
℃客船里的乘客听到钟声需要的时间是t=
深夜空气温度比地表温度高,即寺内温度高而枫桥河畔的温度较
低.由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总爱拣温度低的路径,所以寺内的钟声
会偏向地表,沿地表传向数里外的枫桥河畔.
实验题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
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
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
(2)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
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
(3)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
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
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物质做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物质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如图所示,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选填“大”
或“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是正确的.
【答案】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桌子上放一杯水(只要
合理即可)(3)小①
【解析】试题分析:(1)由声音产生的条件解答;
(2)利用转换法解答,把发声体的振动转换成一些较明显的小物体
的振动;
(3)声音的传播需要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解:(1)讲话是声带的振动,音叉发声使水振动,都能证明声音是由
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2)桌子是较大的物体,发声振动不易观察,可转换成桌面上小纸
屑的振动,所以可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
(3)瓶内空气越来越少,声音就越来越小,是声音传播的物质(空
气)逐渐减少造成的,因此猜想①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2)在桌子上放一些碎纸
屑;(3)小;①
填空题
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
乓球会_____,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也能说明声
音可以在______中传播;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_____(选填
“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
【答案】弹开振动空气不能声音不能再真空中传播(或声音
的传播需要介质)
【解析】
在教室里,小明敲响右音叉时,与左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弹起
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声音是与物体振动产生,也能说明声音可以
在空气中传播;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
这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实验题
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
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以
下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
距鞋盒的距离.
(3)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距离
较长
长
短
响度
较响
最响
弱
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答案】(1)机械闹钟;(2)A;(3)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
【解析】
试题解决此题要知道实验声源应该选择声音稳定,有节奏的声音;
实验方案中要能直观的比较,靠听到声音的响度来直观感觉不恰当,
而测量听不到声音的距离较为直观,具有可靠性;
根据距离可以判断隔音效果,距离越长说明隔音效果越差,距离越短
说明隔音效果越好.
解:(1)机械闹钟发出的声音有节奏,声音较为稳定,适合做实验声
源;
(2)靠听到声音的响度判断不是太直观,具有很大的误差,方案不
适合;
而测量听不到声音的距离较为直观,具有可靠性;
(3)由表格数据可知,泡沫的距离最短,说明隔音效果最好;锡箔
纸的距离最长,说明隔音效果最差;
故答案为:(1)机械闹钟;(2)B;(3)泡沫、衣服、锡箔纸.
综合题
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
仍嗡嗡地叫个不停。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
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
下面是聂利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
①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
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
③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
④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
请回答:
(1)聂利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____________。
【答案】避免实验的偶然性蜜蜂发声不是由双翅振动产生的蜜蜂是靠
小黑点振动发声的
【解析】
:(1)采用多只蜜蜂做实验,可以避免实验的偶然性;(2)①把
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②剪去多只蜜
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说明蜜蜂发声不是由双翅振动产生的;(3)
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所以猜测蜜蜂可能是靠小黑点振动发声
的,因此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
实验题
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明同学进行实验研究.
(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靠近
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cm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传
________播的.
(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甲)所示
位置,恰好听不见表声.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cm处安放一块平面
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
则℃AOB是该光路的________(入射角/反射角).此时耳朵又能清晰
地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能像光一样反射.
(3)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
声音的能力_____(强/弱)于玻璃板.
【答案】空气入射角强
【解析】
:(1)耳朵在玻璃圆筒口上方清晰地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2)人看见表,是表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眼睛形成的,所以光
线AO是入射光,所以℃AOB是入射角;
参照光的反射规律可知声音也可以发生反射;
(3)因为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后,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所以海绵板
吸收声音的能力强于玻璃板;
实验题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空气的温度有关,在一定的范围内,
其关系如下表格所示:
℃如果测得今天声音在空气的速度为338.2m/s,则今天的气温是
__________℃.
℃有甲、乙两辆汽车,甲车在后,乙车在前,沿平直的公路上分别以
20m/s和10m/s同向行驶,当相距660m时,甲车鸣笛,经过________s,
乙车司机听到甲车的鸣笛声,乙车司机听到甲车的鸣笛声立即鸣笛,
当甲车司机听到乙车的鸣笛声时,两车相距________m。若当时气温
为15℃.
【答案】122622.23
【解析】
(1)分析表中数据发现,温度每升高5℃,声速增大3m/s,因此声速
为338.2m/s时,温度为
(2)此时声音的方向与两车运动的方向相同,所以:
(3)此时两车间的距离为:660-10m/s×2s=640m;
乙车听回声所用的时间为:t′=
两车之间的距离为:640m-1.8s×(20m/s-10m/s)=622m
填空题
电影《2012》中有这样一段场景:太阳异常活跃,不断向外喷射火焰,
如图所示.同时地球上的人们可以听到它不停发出的爆破声.上述加
点语句中有违背科学的地方,原因是.
【答案】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解:由于太空中没有空气,所以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
此听不到声音;故“同时地球上的人们可以听到它不停发出的爆破声”
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真空不能传声.
填空题
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
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哪些问题?请你写出一个:;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开始进行PM2.5的环境监测,PM2.5是指大气中直
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也称之为可入肺颗粒物.2.5μm=m.
【答案】空气能传播声音;2.5×10﹣6.
【解析】解:(1)由图可知,当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
叉也会发声,所以说明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发生了振动,而我们并没
有直接敲响左边的音叉,证明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给左边的音叉的,
所以空气能传播声音;
(2)因为1m=1000mm,1mm=1000μm,所以2.5μm=2.5×10﹣
3mm=2.5×10﹣3×10﹣3m=2.5×10﹣6m.
故答案为:空气能传播声音;2.5×10﹣6.
填空题
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乙音叉时看到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
乒乓球被弹起来,此现象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中传播,乒乓球弹跳
起来是由于甲音叉发声时,发声体在_____。如图所示,拨打挂在玻
璃罩内的手机时,用抽气机抽掉罩里的空气,我们发现,随着玻璃罩
里的空气逐渐变少,铃声逐渐变小,最后几乎听不到振铃声,但我们
能看见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这个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____介质,而
光的传播____介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答案】空气振动需要不需要
【解析】
乒乓球被弹起来说明与它接触的音叉正在振动,也就间接说明了发生
体在振动,同时还可以说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随着玻璃罩里的空气
逐渐变少,铃声逐渐变小,最后几乎听不到振铃声,这个实验说明声音
的传播需要介质,但能看见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说明光的传播是不需
要介质的.
填空题
在图所示的装置中,敲响右边的音叉,会看到的现象是竖直放置的泡
沫小球__________。如将上述装置由宇航员带到月球表面做实验,则
会看到泡沫小球________,这说明了____________。
【答案】被弹起不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析】
由题意知道: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振动发声,且悬挂在线
上的紧靠在左边音叉的泡沫小球会因音叉的振动而被弹起,这表明声
音由空气传播到左边的音叉;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与地球相比月球
上没有空气,所以左边的音叉不会振动发声,故小球就不会弹起,处
于静止不动,所以这表明月球上是真空不能传声。
实验题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
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
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
的结论是:。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
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
方法是:。
【答案】
【解析】
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
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
能得出的结论是:发声体在振动。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
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
验现象,改进方法是在桌面上撒些小的纸屑。
填空题
如下图:在线的中间拴上一面小镜子,线的一端拴在椅子靠背上(或
另一同学拉着),在线的另一端穿着一个较大的纸盒子,将线绷紧,
镜子稳定下来后,镜子反射的光斑就不再晃动了.对纸盒喊一声,观
察墙上的光斑,你将发现__,该实验证明________。
【答案】光斑晃动固体(细绳)可以传声
【解析】
对纸盒喊一声,看见镜子反射的光斑会随着声音上下跳动,并且会发
现当声音的响度增大时,镜子反射的光斑的跳动幅度变大,这些都说
明固体(细绳)可以传声声音,且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填空题
“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
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又没有阻止声音的,只是阻止声音进入
自己的耳朵。
【答案】产生传播(可以对换)
【解析】解:(1)铃声是由于铃的振动产生,“掩耳盗铃”不能阻止声
音的产生;
(2)地球表面有空气,可以传播声音,“掩耳盗铃”不能阻止声音的
传播;
实验题
如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挂在线上的小球,会发现小球多次被
弹开,这个现象表明_____.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上去做,
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_____.
【答案】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小球多次被弹开但听不到音叉振
动发出的声音
【解析】(1)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故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
挂在线上的小球,由于音叉振动,所以会发现小球多次被弹开,该现
象足以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在月球上,敲击音叉时仍会振动,由
于没有空气,故做该实验时会发现小球多次被弹开但听不到音叉振动
发出的声音。
选择题
宇航员在太空中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其原因是()
A.太空中噪声太大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C.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答案】B
【解析】
宇航员在太空中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其原因是太空
是真空,不能传声。
选择题
甲同学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敲击一次,乙同学在
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声。乙同学听到的声音次数是()
A.一次B.两次C.三次D.四次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通常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
速度大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
传播速度。敲击注满谁的水管,声音分别通过空气()气体、水(液
体)和水管(固体)传播,所以乙同学耳朵贴着水管听到声音的次数
为三次。
选择题
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
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声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
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
A.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
B.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C.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
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电子发生器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
【答案】C
【解析】
A、不塞瓶塞时声音通过空气向外传播,塞上瓶塞时声音通过瓶塞向
外传播,探究的是固体传声和气体传声,不符合题意,该选项设计不
合理;B、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没有控制距离相同,不
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无法比较,该选项设计不合理;C、完好的
瓶胆夹壁中都是真空的,漏气的瓶胆不是真空的,可以验证真空能否
传声,该选项设计合理;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
没有控制声音响度相同,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无法比较,该选
项设计不合理。故选C。
选择题
石头落入水中,产生的水波向四周传播;研究声音如何传播时,将发
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激起水波向四周传播,物理学中将这种研究方法
称为()
A.推理法B.类比法C.替代法D.转换法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通过水波的传播来认识声波的传播方式,这种方法叫做
类比法,这是物理学上一种经较重要的常用方法,比如如通过水压、
水流认识电压、电流等,故应选B。
选择题
如图所示中利用了超声波的是()
A.B.C.D.
【答案】B
【解析】
A、小孩在山谷里对着山壁喊话时,会有回声现象,不是超声波,不
符合题意;
B、蝙蝠发出的声音频率范围是10000~120000Hz,此范围是大多数
是超声波,因为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所以可以判断障碍物的距离,符
合题意;
C、电钻钻墙壁发出的声音能够听到,会产生难听的噪声,不是超声
波,不符合题意;
D、路两旁安装隔音壁是为了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
题意;
选择题
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
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
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
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说明
发声体在振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
较两次的不同,是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说明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振动产生声音.
故选D.
实验题
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
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生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
他设计的下列几组实验中最合理的是
A.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
B.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C.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
D.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
【答案】D
【解析】解答:A.不塞瓶塞时声音通过空气向外传播,塞上瓶塞时
声音通过瓶塞向外传播,探究的是固体传声和气体传声,不符合题意,
该选项设计不合理;B.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没有控制
距离的大小,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无法比较,该选项设计不合
理。C.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没有控制声音响度
大小,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无法比较,该选项设计不合理;D.
完好的瓶胆夹壁中都是真空的,漏气的瓶胆不是真空的,可以验证真
空能否传声,该选项设计合理。故选:D.
选择题
在敲响古刹里的大钟时,有的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
仍“余音未绝”,分析其原因是()
A.大钟的回声B.大钟在继续振动
C.人的听觉发生“暂留”缘故D.大钟虽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答案】B
【解析】
试题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
解:敲击大钟后,大钟振动发出声音,但敲击停止后,大钟的振动却
没有停止,所以会有“余音未绝”;
由此判断选项A、C、D不正确,只有B正确;
故选B.
选择题
中国海军第五批护航编队的护航舰艇上,出现了一种神秘的声波武器
——“金嗓子”,对索马里海盗构成了有效威慑。若要阻挡这一武器的
袭击,可以用薄薄的一层
A.真空带B.半导体网
C.绝缘体网D.磁性物质网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半导体、绝缘体、
磁性物质都能传声,无法阻挡“金嗓子”的袭击,B、C、D选项不符合
题意;真空带不能传声,A选项符合题意,答案:A
选择题
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
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声音的节奏将()
A.一直向右运动B.一直向左运动
C.晃动D.静止不动
【答案】C
【解析】
试题喇叭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向外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波是一种
疏密相间的空气,疏部和密部使烛焰的晃动方向不同,所以会引起蜡
烛的左右晃动。
简答题
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
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后接到回波信号。
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请回答下列问题:
℃人耳能听到超声波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
℃海洋的深度是多少?_____________
℃运用声波的反射,能否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
____________
【答案】不能超声波的频率超过人耳可听声范围。3000m不能声
音不能再真空中传播(或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解析】
(1)超声波指频率在20000Hz以上的声音,因为超出了人的听觉上
限,所以人耳不能听到超声波.
(2)声音到达海底的时间为
由可得海水的深度:
s=vt=1500m/s×2s=3000m
(3)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因为地球到月亮之间是真空,所以超
声波不能传播.
简答题
在两个平行峭壁间的山谷中央放一枪,2s后听到第一个回声,又过
2s,听到第二个回声,则山谷的宽度是_____m.(气温为15℃)
【答案】1020
【解析】
根据题意知:他听到的两次回声分别是声音向两边传播时,各自碰到
峭壁后反射回来形成的,故声音在2s内所走的路程和4s所走的路程
的总和是峭壁间距离的2倍。枪声往返所用的总时间是t=2s+2s+2s=6s,
则声音所走的总路程:s=vt=340m/s×6s=2040m,山谷的宽度是
d=s/2=2040/2m=1020m。
本文发布于:2023-02-02 01:26: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57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