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芙蓉如面柳如眉

更新时间:2023-02-02 01:25:31 阅读: 评论:0

初三在外上小班的优劣-爱不释手是什么意思


2023年2月2日发(作者:迪达拉头像)

《长恨歌》即“歌长恨”,歌咏爱的长恨

-------在白居易《长恨歌》讨论课上的发言

@《汉书·孝武李夫人传》载,李延年向汉武帝引荐李夫人时,曾歌曰:“北方有佳

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思倾国,果倾国矣!”

@白居易并非单纯地批判李、杨的爱情,他是要让他们的爱情建立在纯洁真挚的基础上,

从而体会那一份由爱情毁灭爱情的无可奈何的感伤。

@从“一”到“百”,再到“六宫”,数位的递升,展示了杨妃魅力的不可抗拒。

@“芙蓉帐”,绣着莲花的华贵帐子。“芙蓉”即荷花。参以下文“芙蓉如面柳如眉”、

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脸似芙蓉胸似玉”、《感镜》“自从花颜去,秋水无芙蓉”、

《简简吟》“色似芙蓉声似玉”等诗,则知此处不单单写帐,而有以帐上“芙蓉”与

帐里“芙蓉”相比映之意。“暖”,非仅指“芙蓉帐暖”,也有暗喻李、杨爱欢爱缠绵

之意。“度春宵”之“春”,一方面照应了前文中的“春寒”句,另一方面极言良宵

之可贵。

@“夜专夜”指夜夜由杨妃一人独占侍寝之机。这两句和上面其他几句一起,概括

李、杨缠绵情状,将浓烈欢情与荒废朝政融在一起。今日之沉缅美色,正是他日“长恨”

的内因。

@一句之中,用大小迥异的两个数字,形成对立之势,给诗句增添了表现力。前面

“回眸”一联,采用的是递升的夸张,此处用的则是递减,充分写出杨妃得宠之专、受

宠之深。

@《长恨歌》前半部分用了许多“春”字,这当然并不意味着李、杨一系列的活动

只发生在春天,诗人只是利用了“春”这一原型意象而已。春天是万物萌动的季节,是

人的情欲勃发的季节。细细品味《长恨歌》前半部分,我们就会发现,有“春”这一

背景作衬托,李、杨的爱情就更加热烈,更显浪漫。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杨妃的得宠,居然改变了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的观念。白居易如此写,目的很明

确,仍是为了显示李隆基对杨妃的宠爱之至,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影响。

@“渔阳鼙鼓”句,指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乱。“

@“六军不发”,要求处死杨贵妃,是愤于唐玄宗迷恋酒色,祸国殃民。诗句以替

罪羊之死,委婉含蓄地抨击了唐玄宗。

@“掩面”是不忍见其死,“回看”是不忍无情地离去。这里,一“血”一“泪”,

一死一生,衬托出凄惨、痛苦、万般无奈的情状。

@秋天乃万物凋零、生机消歇的季节,是生命悲剧的季节。从春天到秋天,李、

杨爱情也走向悲剧。白居易虚构路途的险峻、时景的萧瑟,无非要与当时动荡的时局,

与玄宗衰飒的心境相配合。

@一个“空”字,蕴含着唐玄宗悲哀、痛苦的回忆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诗人以时光和景物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把秋天与春天进行近距离地观照、对比,

使李、杨前后境遇的大起大落,更为鲜明地表现出来,给读者以更强烈的心灵震撼。

@“挑尽”,是说夜已深了,灯草即将挑尽,它表示一种结果,也暗示一个过程,

即一直挑至终了。

@李、杨相亲相爱之时,“芙蓉帐暖度春宵”;爱情失落之后,“翡翠衾寒谁与共”。

一“暖”一“寒”,是自然界变迁所致,更是人事变迁的结果。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生离死别已经过了一年,杨妃的亡魂始终未曾进入梦中。思念到极处,在梦中相见

也可聊以慰藉,然而这样的期待依然落空。此时的痛苦真是到了无以复加、难以忍受

的地步。这两句语调酸楚动人,有浓重的抒情气氛,为下文作好了铺垫。

@前言生人不得见,期之以梦,而梦中相逢的希冀也属镜中之花,事情至此依稀“山

穷水复疑无路”,但接下来却“柳暗花明又一村”。

@“玉容”应以“梨花”,均有白皙之意。由于梨花色白且经不住晚春风雨,诗人往往

用它象征不幸而哀伤的女性。“泪阑干”应以“春带雨”,写杨妃珠泪潸然之貌。一

句直接描绘,一句间接描绘,同一意象获得了叠加的效果,二者融合成一个完整的形象。

@不写成“钿盒”而用“钿合”,也许还有相合、相会之意。以物之两半相合喻夫

妻合谐,或以两半之分喻两情悬隔,这种写法由来已久。金钗、钿盒原是完整的两件

东西,如今一分为二。一方面,如原文所言,是表示爱情的地久天长;但另一方面,意

味着永无复合的可能。这也正象征李、杨再次结合的期望永无实现的可能。故具有反

讽效果。

@最后两句以概括性的语言点明“长恨”,表现了唐玄宗对杨贵妃的爱情誓言不能

实现的千古遗恨。这两句常为后人引用。《老子》谓“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这里则反其意而用之。通过“尽”对“天长地久”的否定,

极度夸张地写出了“恨”之永。同时,又通过“此恨绵绵无绝期”,显示了“在天愿为

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愿望的虚妄,加深了李、杨爱情的悲剧意义。其实,愈是

饱含泪水不懈地追求与思恋,其分离就愈具有悲剧意义,使人冥冥之中感受到的那一份

无可奈何的心灵负荷就愈沉重,感伤的心灵就愈丰富。而李、杨永恒的分离与彼此痛

苦的思恋,又把他们的悲剧放大了,使他们的爱情悲剧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评解

这是一首著名的长篇叙事诗,以“长恨”为中心,生动地描绘了唐玄宗、杨贵妃

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及悲剧结局。其中相当复杂的情节,只用精练的几句话就交代过去,

而着力在情的渲染。诗人从反思的角度写出了造成悲剧的原因,但对悲剧中的主人公

又寄予同情和惋惜。全诗写得婉转细腻,却不失雍容华贵,没有半点纤巧之病。明明是

悲剧,却又那样超脱,实为浪漫与古典兼备的绝妙典型。读后令人荡气回肠,不愧为

千古绝唱。

关于《长恨歌》的主题,历来有争论。或曰批判“汉皇重色”误国;或云歌咏李杨

爱情;或云二者兼有之。然而文学作品的价值并不止于“主题”。从作者创作意图来

看,《长恨歌》即“歌长恨”,歌咏爱的长恨。白居易自言“一篇长恨有风情”(《编

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末戏赠元九李十二》),说明作者是为歌“风情”而作此诗。

诗分四段,先写热恋情景,突出杨氏之美和玄宗对她的迷恋,对玄宗因贪恋女色而误国

事有所讥讽。次写兵变妃死,悲剧铸成,玄宗肠断。这是悲欢荣辱极端对比的写法。

再写物是人非及刻骨铭心的无望思念。最后写天人永隔之长恨。如此由乐而悲而思而恨,

构成全诗的感情脉络,其间因果关系密切而分明。

【长恨歌】赏析一个皇帝竟无法保全心爱的女子,马嵬兵变,生死离别,昔日共聚

的时光是多么美妙,分离之后的寂寞悲伤也就可想而知了。而唐玄宗本人,既是悲剧的承

受者,又是悲剧的制造者。全诗通过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讲述了一个哀婉动人的爱情故事,

准确把握了人物个性,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塑造了唐玄宗、杨贵妃这两个有血有

肉、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评介备份:

全篇中心是歌“长恨”,但诗人却从“重色”说起,并且予以极力铺

写和渲染。“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等等,看来是乐

到了极点,象是一幕喜剧,然而,极度的乐,正反衬出后面无穷无尽的恨。唐

玄宗的荒***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

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诗

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过去许多人说《长恨歌》有讽喻意味,

这首诗的讽喻意味就在这里。那么,诗人又是如何表现“长恨”的呢?马嵬坡

杨贵妃之死一场,诗人刻画极其细腻,把唐玄宗那种不忍割爱但又欲救不得的内

心矛盾和痛苦感情,都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由于这“血泪相和流”的死别,

才会有那没完没了的恨。随后,诗人用许多笔墨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唐玄宗对杨

贵妃的思念,但诗歌的故事情节并没有停止在一个感情点上,而是随着人物内

心世界的层层展示,感应他的景物的不断变化,把时间和故事向前推移,用人物

的思想感情来开拓和推动情节的发展。唐玄宗奔蜀,是在死别之后,内心十分

酸楚愁惨;还都路上,旧地重经,又勾起了伤心的回忆;回宫后,白天睹物伤情,

夜晚辗转难眠。日思夜想而不得,所以寄希望于梦境,却又是“悠悠生死别经

年,魂魄不曾来入梦”。诗至此,已经把“长恨”之“恨”写得十分动人心魄,

故事到此结束似乎也可以。然而诗人笔锋一折,别开境界,借助想象的彩翼,

构思了一个妩媚动人的仙境,把悲剧故事的情节推向***,使故事更加回环曲折,

有起伏,有波澜。这一转折,既出人意料,又尽在情理之中。由于主观愿望和

客观现实不断发生矛盾、碰撞,诗歌把人物千回百转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故

事也因此而显得更为宛转动人。

《长恨歌》是一首抒情成份很浓的叙事诗,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

造上,采用了我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写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

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诗人时而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

用景物的折光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时而抓住人物周围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事物,

通过人物对它们的感受来表现内心的感情,层层渲染,恰如其分地表达人物蕴

蓄在内心深处的难达之情。唐玄宗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

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以悲凉的秋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在蜀

地,面对着青山绿水,还是朝夕不能忘情,蜀中的山山水水原是很美的,但是在

寂寞悲哀的唐玄宗眼中,那山的“青”,水的“碧”,也都惹人伤心,大自然

的美应该有恬静的心境才能享受,他却没有,所以就更增加了内心的痛苦。这是

透过美景来写哀情,使感情又深入一层。行宫中的月色,雨夜里的铃声,本来就

很撩人意绪,诗人抓住这些寻常但是富有特征性的事物,把人带进伤心、断肠的

境界,再加上那一见一闻,一色一声,互相交错,在语言上、声调上也表现出人

物内心的愁苦凄清,这又是一层。还都路上,“天旋地转”,本来是高兴的事,

但旧地重过,玉颜不见,不由伤心泪下。叙事中,又增加了一层痛苦的回忆。回

长安后,“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

泪垂”。白日里,由于环境和景物的触发,从景物联想到人,景物依旧,人却不

在了,禁不住就潸然泪下,从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宫的垂柳仿佛看到了杨贵

妃的容貌,展示了人物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

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从黄昏写到黎明,集中地表现

了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这种苦苦的思恋,“春风桃李花开日”

是这样,“秋雨梧桐叶落时”也是这样。及至看到当年的“梨园弟子”、“阿

监青娥”都已白发衰颜,更***起对往日欢娱的思念,自是黯然神伤。从黄埃散

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回归,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

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

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如此跌宕回

环,层层渲染,使人物感情回旋上升,达到了***。诗人正是通过这样的层层渲

染,反复抒情,回环往复,让人物的思想感情蕴蓄得更深邃丰富,使诗歌“肌

理细腻”,更富有艺术的感染力。作为一首千古绝唱的叙事诗,《长恨歌》

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很高的。古往今来,许多人都肯定这首诗的特殊的艺术魅力。

《长恨歌》在艺术上以什么感染和***着读者呢?宛转动人,缠绵悱恻,恐怕是

它最大的艺术个性,也是它能吸住千百年来的读者,使他们受感染、被***的力

量。

关于《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是读者争论的焦点问题,观点颇为分歧,

约可分为三派:其一,爱情主题说。认为从作品宫中多宠的宪宗;其三,双重主

题说。认为将此诗看成纯粹的讽谕诗或爱情颂歌都不恰当,它是暴露与歌颂的

统一,讽谕和同情的交织,既为李、杨的爱情悲剧一掬同情之泪,又为他们的误

国失政一叹遗恨之声,二者交相融汇而不是机械叠加。此外,还有人认为此诗

是作者借李、杨悲剧来抒发自己爱情失意的情怀。究竟如何,还需从作品本身去

分析。

应该说,写作之初,白居易至少在主观上是同意陈鸿的“惩、窒乱阶”

之说的,后来在《新乐府》的《李夫人》、《古家狐》中还重复强调了“惑

人”、“狐媚害人”的主题,明确宣扬性爱之为害,但是又承认“人非木石皆

有情”,性爱是消灭不了的,所以解决问题的途径只好是“不如不遇倾城色”。

但在《长恨歌》的实际写作当中,他又服从了民间爱情故事所表达的人类的向

美本能和情感欲望。这样,整个故事便具有了更为深刻复杂的涵义:既写了真美,

又写了真恶,并将两者直接联系在一起。《丽情集》本《长恨歌传》有一段话

白居易写作《长恨歌》时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是:不因为“甚恶”而抹煞。

“甚美”。尽管其主题最后似偏离了对“甚恶”的谴责,但“甚恶”内容本身

毕竟没有被抹煞,反过来又丰富了“甚美”的涵义。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长恨歌》实际处于这样一个交汇点上:一方面是

一个重大的历史题材和政治题材,另一方面又是一个来自民间的具有悠久传统的

人性题材、心理题材。白居易在创作中服从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诗人的个性思

想,即传统模式与作者主观能动作用同时并存,这固然是与诗人的生活经历和人

生观是分不开的。白居易一生跨中晚唐,他的思想以贬官江州司马为界,经历

了由积极入世到消极出世两个阶段,实践了他所信奉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

善其身”的儒家人生模式。白居易所谓“独善”的基本内涵是乐天知命、知足

保和,并由此而与释、老相通,以随缘任运、委顺自然为应世态度。在他的整个

思想体系中,“独善”与“兼济”并行不悖,“施之乃伊吕事业,蓄之则庄老

道德”(《君子不器赋》),它们是一个完整人生观的两个侧面。还在遭贬以前,

他努力为云龙、为风鹏,并与元稹大力倡导新乐府运动。也正是因为他年轻时

候的胸怀大志,颇有挽唐室于既衰,拯生民于水火的政治气慨,才使得他有足够

的气魄处理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题材,并以“不惑”来总结唐明皇后半生的政

治得失,写就了《长恨歌》。这样,在他心目中对唐明皇的一分为二,必然要在

塑造形象中反映出来。正是因为一往情深的唐明皇同重色轻国的唐明皇是对立

统一体,所以,白居易把这个故事写成一个好皇帝的悲剧。好皇帝有所惑,终于

造成了自己和百姓的悲哀。我们从作品中看到的唐明皇性格的塑造已排斥了理

想化,乃是另一种理想化的结果。排斥的是封建统治阶级为皇帝们头上加足光圈

使其上升为半神的理想化。而这排斥本身,就包含了城市居民的另一种理想在

内,他们从现实生活中皇帝权威下降的土壤出发,把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想像为

和他们自己一样的普通人,一个有爱欲、有苦恼、有错误、有缺点的人情味十

足的痴情皇帝,简直同一般爱情故事中的主人公并无差别!他们从另一角度把皇

帝理想化了,理想化的皇帝应该和百姓一样是有血有肉的人,不是神!而白居易

从民本思想出发,有条件、并且有所扬弃地接受了城市居民的这种对唐明皇的理

想化,这样完成了对唐明皇形象的塑造。诗人被贬江州以后,“独善”与“兼济”

的地位才发生了转化,他的精神生活与仕宦生涯逐渐转轨,终于以“独善”消释

了“兼济”,在精神自救的过程中,白居易逐渐从关注社会政治转向关注个体生

命,对于自由人格的钟爱逐渐超越了对道德人格的执著,甚至于在佛教世界中

消极避祸、闲散自适,使其政治、文学生命黯淡无光。我们也可以感觉到中唐土

人在封建政治辗压下极为渺小而懦弱的一面。实际已放弃了一度用以自勉的积

极、负责的现世精神,而佛教思想中妥协、避世、庸俗、自私的宿命论思想最终

左右了他的生活哲学。

《长恨歌》所涉及的安史之乱历史事件,或许可以写成正义与邪恶的斗

争,但他却选择了另外的主题,这源于诗人儒家知识分子的政治立场。其道德主

题并不体现在直接的政治批评中,而是从更一般意义上来规范人们的伦理关系

和社会行为,感情主题与历史(道德)主题交织在一起。应该说白居易在此问题上

并没有太多的道德禁忌,或者说,他对道德问题的看法比较单纯:礼防所不容

的事情不能做,人本有的情欲也应有适当宣泄。但即使在礼防较宽的唐代,白诗

的这种公然将“重色”、“风情”当作诗歌主题,尽情讴歌女性美的描写也已

经对某种道德规范和文学轨仪造成了冲击。也就是说,白居易在这样处理感情问

题时,早已面临着道德的压力。他在道德与感情之间有时也有非此即彼的选择,

有些可能更为无形但仍约束人心的道德锁链是他不愿接受而抛在一边的。这使我

们联想到他早年曾有的恋爱经历。正式结婚前,白居易曾与一名为湘灵的女子

自由恋爱,但家庭和社会不能接受这种婚姻,原因即在于它是非礼结合,两人的

关系是属于两情相悦的私下结合,而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也是其不能长

久维持下去的根本原因。再加上家庭对白居易幼年的影响,使他的世界观和个性

在两个并列的世界中形成:一个是道德和仕进的世界,另一个是感情和个人生

活的世界;父亲代表前者,母亲代表后者。这幼年的两个世界——道德和感情,

实际上成为白居易人生和文学创作所围绕的两大主题。联想到《长恨歌》又未

尝不是对往事的痛苦回忆,我们便不难理解,白居易在道德与感情问题上也常常

陷于困境,在其成长过程中也必然发生过若干次精神危机,他的感情生活也肯

定会有不少难言的隐衷。或许应该这样说,这些来自早年生活的情感体验便构成

了他不畏“结靡”之攻击而大胆进行感情主题创作的动力。

正是由于诗人追求功利的淡化与艺术的深化,以“情”为中心,描绘了

中国版的“人鬼情末了”的动人场景,是一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作

品。其中凝聚着诗人的理念,也层层积演着历代读者的美好理想,人性的赞美

使作者与读者之间产生了互动。惟其绵绵“长根”的豆古主题和对真情的向往与

追求

@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

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

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由于诗中的

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

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作为一首千古绝唱的叙事诗,《长恨歌》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很高的。古往今

来,许多人都肯定这首诗的特殊的艺术魅力。《长恨歌》在艺术上以什么感染

和诱惑着读者呢?宛转动人,缠绵悱恻,恐怕是它最大的艺术个性,也是它能吸

住千百年来的读者,使他们受感染、被诱惑的力量。

本文发布于:2023-02-02 01:25: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57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