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无用却有用
道是无用却有用本文简介:
道是无用却有用高一1班康文珂谁忙忙碌碌、兜兜转转又回到原处;谁似风走
过、不声不响身后花满枝桠。人类是一种有着英雄主义情怀的生物,就连只有五六
岁的小孩子也梦想成为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对于人类而言,即使没有机会去拯救
世界,也想倾尽全力做些有用的事,终其一生。可是,或在前行途中或在路的尽
头,我们驻足,我们
道是无用却有用本文内容:
道是无用却有用
高一1班康文珂
谁忙忙碌碌、兜兜转转又回到原处;谁似风走过、不声不响身后花满枝桠。
人类是一种有着英雄主义情怀的生物,就连只有五六岁的小孩子也梦想成为拯
救世界的超级英雄。对于人类而言,即使没有机会去拯救世界,也想倾尽全力做些
有用的事,终其一生。可是,或在前行途中或在路的尽头,我们驻足,我们做的自
认为有用的事真的永远有用吗?自己喜欢做的无用的事也真的没有用吗?
我们常听人说,不要读无用的书,不要做无用功,不要交无用的朋友……可又
有谁知道什么是真的无用呢?最终,陶冶我们情操的往往是那些看起来无用的书,
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的,往往是那些所谓的无用功,真正心灵相契的恰是那些看
起来无用的朋友。是的,那些看似浪费时间的无用的事,可能在最后是最有价值
的。没有人能断言什么有用,什么无用,只有时间可以。
梁思成夫妇,当年为考察中国古城墙而走遍大江南北。他们一次又一次跋涉奔
波,只为保留下历史的痕迹。当城墙拆除的方案敲定后,梁思成为其失声痛哭却换
来无数不屑的嗤笑。他们不懂,为什么他要为这种无用的墙做些无用功?为什么他
不同意拆去那无用的东西来建造更有用的建筑呢?是啊,没人懂得到底什么有用。
然而,时间和残余的古城墙共同证明了梁思成的远见:时间把古城墙变得价值连
城,时间把所谓“无用”变得有用。
而那些在古城墙被拆除后建起来的有用的高楼大厦与古城墙比起来,在当时也
着实论不定孰重孰轻。高楼大厦固然有用武之地,对当代生活有大作用,可耸立的
高楼一旦随处可见,便再也比不上古城墙更有价值了吧。古城墙作为历史的沉淀,
是历史的见证。所以,谁能说得清什么是有用,什么又是无用的呢?
当然,有用与无用也未必一定要划分如此清楚的界限,毕竟没有谁能够断定什
么事情是绝对的有用或无用——也许,当初无用的后来就成了有用的,有用的便成
了无用的了。
英国有位古生物学家,名叫玛丽•安宁。年幼时,她捡到一块造型奇特
的石头,有人想要逗弄她便买走了石头,称那石头是恐龙化石。然而从此她便生出
对化石的兴趣,一生都为化石忙碌,直到在43岁去世。可一直到她临近去世,人
们依然不能理解她对化石的热忱———破石头而已,又有什么用呢?可在今天,所
有研究者都对她钦佩不已——是她在外人看起来无用的热忱为恐龙化石的研究铺好
了路。
没有什么必然有用,也没有什么必定无用。我们做的好多件事,或许是对当下
有用,或许是对远方有用。因而,莫听人言有用,莫听人言无用。在不同的时间与
空间里,两者交汇,颠倒众生。
点评:
本文以诗意的语言开篇,形象阐释了有用与无用的变化。主体部分主要围绕无
用的可能会转化为有用而展开。在论述中,既有道理的分析,又有大量生活事件的
例证,并重点以梁思成对古城墙的保护论证,极富说服力。文章最可贵的是,又继
续深入思考下去,提出有用与无用未必一定要划分清楚界限的观点,将二者在一定
条件下可以互相转换的辩证关系作了深入阐释。
道是无用却有用本文关键词:无用,有用
本文发布于:2023-02-02 01:20: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57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