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历史文化介绍
河南历史文化介绍历史河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
发源地。
4000多年前,河南为中国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简称“豫”,且有“中
州”、“中原”之称。
河南是华夏民族早期主要居住的地方,也是今天绝大部分中国人
的祖居之地。
中国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都在河南,
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在河南建都起,先后有夏、商、西周(成
周洛邑)、东周、西汉(初期)、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
(含武周)、五代、北宋和金等20多个朝代在河南定都。
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一省就占了四个,分别为夏商故都郑州、
商都安阳、十三朝古都洛阳和七朝古都开封。
河南与“中国”的得名河南不仅被称为“中原”和“中州”,在历史
上还曾被称为“中国”和“中土”。
今天的“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但历史上最早的“中
国”却是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一带,这是史学界的共识。
“中国”一词,在西周周武王时期意为“中央之国”。
在3000多年前,周公在阳城今河南登封,在洛阳附近用土圭测
度日影(今登封嵩山有周公测影台遗址),测得夏至这一天午时,八
尺之表于周围景物均没有日影,便认为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
谓之中国,并在附近营建了成周洛邑。
洛阳也因此被历代文人认为“居天下之中”。
由于河南不仅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而且数千年
都是这片广阔土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所以“中国”一词渐渐
成了正统国家的代称。
历史上无论是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还是失掉中原的汉族政
权,都自称“中国”而不承认对方为“中国”。
文化中原文化大体可以概括为史前文化、神龙文化、政治文化、
圣贤文化、思想文化、名流文化、英雄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
科技文化、医学文化、汉字文化、诗文文化、宗教文化、戏曲文化、
民俗文化、武术文化、姓氏文化等18种文化。
总之,中原文化厚重、多元、经典,是一种典型的“圣”文化、“福”
文化、“魂”文化。
神龙文化神龙是智慧、勇敢、吉祥、尊贵的象征。
河南是龙的故乡。
被称为人文始祖的太昊伏羲,在今周口淮阳一带“以龙师而龙
名”,首创龙图腾,实现了上古时期多个部族的第一次大融合;被
称为又一人文始祖的黄帝,在统一黄河流域各部落之后,为凝聚各
部族的思想和精神,在今新郑一带也用龙作为新部落的图腾,我们
今天的中国人被称为“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就是因此而来。
濮阳蚌龙距今6400年,是中国最早的龙形象,被考古学界誉为
“中华第一龙”;在“华夏第一都”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型绿松石
龙形器,距今至少3700年,被学者命名为“中国龙”,等等。
汉字文化汉字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
的基本标志,并对朝鲜、韩国、日本等国文字文化有巨大而深远的
影响。
连续4000多年的汉字文化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原汉字史,
汉字的产生及其每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几乎都发生在中原大地上。
黄帝时代仓颉造字、安阳甲骨文出土,上蔡人李斯帮助秦始皇
“书同文”、制定规范书写“小篆”,漯河人许慎编写世界第一部字典、
归纳汉字生成规律、统一字义解析的,他在家乡完成了说文解字这部
汉文字学巨著;至今我们还在使用的规范性字体“宋体”字产生在河南
开封,著名的活字印刷术也发明于这里。
姓氏文化河南是中华姓氏的摇篮,中华姓氏大典中的4820个汉
族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有1834个;在当今的300大姓中,根在河
南的有171个,无论是李、王、张、刘为代表的中华四大姓,还
是林、陈、郑、黄为代表的南方四大姓,其根均在河南。
近年来,河南以“万姓同根,万宗同源”为主题举办姓氏文化节,
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认可与响应,在全球华人中掀起了寻根、朝觐、
拜祖的热潮。
农耕文化农业最早是在中原地区兴起来的。
中原农耕文化包含了众多特色耕作技术、科学发明。
裴李岗文化有关遗存中出土了不少农业生产工具,为早期农
耕文化的发达提供了实物证据。
商业文化中国商人、商业和商业文化的起源在商丘,中原地区
产生了中华商业文化的许多第一。
商代的商丘人王亥“肇牵车牛远服贾”,是第一个用牛车拉着货
物到远地去做生意,被奉为商业鼻祖。
第一个儒商河南浚县人子贡,不仅能做官而且善于经商致富。
第一个热心公益事业而被后人称为商圣的南阳人范蠡,帮助越王
勾践灭吴复国之后,悄然引退,把才能用于经商。
第一个爱国商人新郑市弦高,在经商途中遇到了秦师入侵,以
自己的十五头牛为代价智退秦军。
中国历史上第一批职业商人诞生于西周时期的洛阳,第一个由政
府颁布的保护商人利益的法规质誓诞生于春秋时期的新郑,以“城门
之征”为代表的最早的关税征收发生在春秋时期的商丘,第一个有战
略思路的产业商人为东周时洛阳人白圭,第一个商业理论家是今商
丘人计然,最早的商家诉讼条例发生在春秋时的郑国即今郑州,第一
个重商理论的倡导者为西汉洛阳人桑弘羊,唐代洛阳城内的管理市
场的“三市之长”是最早的“市长”。
世界上第一座人口超百万的国际化大都市就北宋汴京(今开封),
人口150多万,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这一盛况的真
实写照。
清代巩义康百万家族,写下了“富过十二代、历经400年而不败”
的商业神话。
思想文化伏羲演八卦,周文王作易经,诸子百家大多是河南人,
而且活动区域主要在河南。
老子、庄子分别写成了影响深远的道德经和庄子。
法家韩非、商鞅、申不害,墨家墨子,纵横家苏秦、张仪,兵
家吴起,杂家吕不韦,东汉王充在洛阳著作论衡是一部唯物主义哲学
巨著。
中原思想文化传达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中庸尚和的生活哲
学。
科技文化四大发明,在中原孕育而发明。
安阳“司母戊”大方鼎,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东汉杜诗发明的“水排”鼓风技术,较欧洲早1000余年。
鹳鱼石斧图陶缸被称为“中国最早的国画”,距今已有6000年历
史,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67件不可移动文物之首。
“仰韶彩陶”造型精美,“唐三彩”驰名中外,代表了历史上瓷器
制作技术的最高水平。
“科圣”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比西方早1700年;创立的“浑天说”。
唐代僧一行,不仅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自动计时器,而且比英
国天文学家哈雷早1000年提出了“恒星自行”的观点。
中医文化中原医学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国粹。
黄帝被后人公认为中医药的创始人,战国时期编著的黄帝内经
至今仍是中医学工作者必读的指导性医学著作。
东汉南阳人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
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兼备的中医经典专著,被誉为“中国医
方之祖”。
中原中医药大师荟萃。
诗文文化河南是中国文学的发祥地。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河南篇目作品100多篇占三分
之一之多。
历史上有“汉魏文章半洛阳”之说,左思三都赋创造了“洛阳纸
贵”的佳话。
唐代三大诗人河南有其二,“诗圣”杜甫、诗人白居易。
“贾谊、阮瑀、应玚、谢灵运、江淹、韩愈、岑参、刘禹锡、李
贺、李商隐诗词明星灿若星河。
武术文化武术文化又称功夫文化。
中原武术文化技冠天下,“天下功夫出少林”,形象地表明了少
林武术在中国武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历史传奇,帮助戚继光抗倭立功的光辉业
绩,使少林寺遐迩闻名。
本文发布于:2023-02-02 01:17: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57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