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录
一、前言1
二、建筑垃圾处置核准1
三、施工现场的主要垃圾1
四、有效的管理措施2
五、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2
六、建筑垃圾清运4
七、施工现场的收尾工作6
1
建筑垃圾处置方案
一、前言
每个行业都会产生各种垃圾,尤其是建筑行业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各种建筑垃圾.目
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建筑垃圾产生的污染相当于汽
车排放尾气的两倍!建筑垃圾的带来的危害如此巨大已经得到了各界充分重视。所以,推进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推进、协调发展,是今后
的发展方向.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牵涉到社会、经济、环境等多项问题,是个系统工程。
二、工程概况
建筑概况:观山悦小区1#地下车库、3#、4#、5#楼工程位于信阳市羊山新区新
六大街东.建筑面积:1#地下车库7430平方米,3#楼地上34330.52平方米,地下365
平方米,4#楼地上4326。66平方米,地下365平方米,5#楼地上2776。16平方米,地下703.55
平方米.结构形式:3#、4#楼框架结构地下1层,地上9层,5#楼地下1层,地上5层,
基础形式为柱下筏板基础.本工程建筑场地类别二类,抗震设防烈度6度,建筑安全等级
二级,抗震等级三级,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工程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质量等级:合格。
三、建筑垃圾处置核准
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包括建筑垃圾的倾倒、运输、中转、回填、消纳、利用等。
四、施工现场的主要垃圾
1。建筑施工垃圾
在施工现场中,不同结构类型建筑物所产生的建筑施工垃圾各种成分的含量有所不同,
但其主要成分一致,主要有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剔凿产生的砖石和混凝土碎块、打桩截
下的钢筋混凝土桩头、废金属料、竹木材、各种包装材料,约占建筑垃圾总量的80%,其
2
它垃圾成分约20%.
2。建筑拆除垃圾
旧建筑拆除垃圾相对建筑施工单位面积产生垃圾量更大,旧建筑物拆除垃圾的组成与
建筑物的结构有关:旧砖混结构建筑中,砖块、瓦砾约占80%,其余为木料、碎玻璃、
石灰、渣土等现阶段拆除的旧建筑多属砖混结构的民居;废弃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建筑
混凝土块约占50%—60%,其余为金属、砖块、砌块、塑料制品等,旧工业厂房、楼宇建
筑是此类建筑的代表。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水平的越来越高,旧建筑拆除垃圾的组成会
发生变化,主要成分由砖块、瓦砾向混凝土块转变.
五、有效的管理措施
1。加强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的程度,避免采用混合收集,减小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
理的难度;
2.提高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建筑垃圾分配现场的施工人员分拣,提高可以回收的
资源;
3。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垃圾处理采用填埋、焚烧、分类循环利用等;
4.提高建设工作者的环境意识,宣传垃圾处理的重要性;
5.施工现场配备一名工人专门负责垃圾的管理,将垃圾类别的标志牌尽量做到清晰
易识别,项目负责人对其进行不定期检查和监督,争取切实做好施工人员的环境意识和资
源合理利用的观念,保护好现场的环境。
六、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
1、建筑垃圾的减量化:
第一,加强建筑施工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减少因施工质
量原因造成返工而使建筑材料浪费及垃圾大量产生。在施工现场中,施工人员大多数以民
工为主,他们普遍素质不高,施工技术水平偏低,这对现场的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强现场管理,做好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提高施工质量,将可以有效地减少垃圾的产生。
在工地产生的建筑垃圾中,因建筑施工质量返工引起的垃圾量比例较大,而且造成材料浪
费。施工技术人员应该尽可能的应用总结出来的办法,把施工质量隐患防范于未然.
3
第二,加强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环保意识。在施工现场上的许多建筑垃圾,如果施工人
员注意就可以大大减少它的产生量,例如落地灰、多余的砂浆、混凝土、三分头砖等,在
施工中做到工完场清多余材料及时回收再利用,不仅利于环境保护,还可以减少材料浪费,
节约费用。
第三,推广新的施工技术避免建筑材料在运输、储存、安装时的损伤和破坏所导致
的建筑垃圾;提高结构的施工精度,避免凿除或修补而产生的垃圾.避免不必要的建筑产
品包装。
第四优化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方案中要考虑的问题有:建筑物应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采用可以少产生建筑垃圾的结构设计;选用少产生建筑垃圾的建材和再生建材;应考虑到
建筑物将来维修和改造时便于进行,且建筑垃圾较少;应考虑建筑物在将来拆除时建筑材
料和构件的再生问题。
2、建筑垃圾的开发和利用
(1)建筑垃圾中砖、瓦经清理可重复使用,废砖、瓦、混凝土经破碎筛分分级、清洗
后作为再生骨料配制低标号再生骨料混凝土用于地基加固、道路工程垫层、室内地坪及地
坪垫层和非承重混凝土空心砌块、混凝土空心隔墙板、蒸压粉煤灰砖等生产。
(2)再生骨料组份中含有相当数量的水泥砂浆致使再生骨料孔隙率高、吸水性大、强
度低.这些都将导致所配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差混凝土收缩值、徐变值增大抗压强度
偏低限制了该混凝土的使用范围(3)建设工程中的废木材,除了作为模板和建筑用材
再利用外通过木材破碎机,弄成碎屑可作为造纸原料或作为燃料使用,或用于制造中密度
纤维板;
(4)废金属、钢料等经分拣后送钢铁厂或有色金属冶炼厂回炼;
(5)废玻璃分拣后送玻璃厂或微晶玻璃厂做生产原料;
(6)废油毡填埋处理基坑土及边坡土送烧结砖厂生产烧结砖碎石经破碎、筛分、
清洗后做混凝土骨料。
3、与其他垃圾的处理方式之间的区别
建筑垃圾属于特殊垃圾,它的处理方式与其他垃圾的处理方式的不同点在于以下几点:
(1)排放的单位必须提前向所在地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部门申报;
4
(2)必须采取专门方式,单独收集,送往指定的专门垃圾处理处置场进行处理处置,
例如泥浆类垃圾应在专用的泥浆池中存放,通过吸污车运输;
(3)从收集到处理处置的过程,由经专门培训的人员操作或由专业人员指导进行,严禁
在专门处理处置设施外随意混合、焚烧或处置。
(4)建筑垃圾一般为无污染固体,国内一般采取填埋法处理,部分回收利用,少部分进行
焚烧。
七、建筑垃圾清运
1、事先将垃圾进行分类,建筑工地垃圾:分为剩余混凝土(工程中没有使用掉的混凝
土)、建筑碎料(凿除、抹灰等产生的旧混凝土、砂浆等矿物材料)以及木材、纸、金属和
其他废料等类型。将废料统一进行堆放,配备专业清运工人进行清运处理。且分类堆放应
符合下列要求:
(1)建筑垃圾可采取露天或室内堆放方式,露天堆放的建筑垃圾应及时苫盖,避
免雨淋和减少扬尘.
(2)建筑垃圾堆放区应至少保证3天以上的建筑垃圾临时贮存能力。如无专用提
升设施,建筑垃圾堆放高度不宜超过3m。
(3)建筑垃圾堆放区地坪标高应高于周围场地不小于15cm堆放区四周应设置
排水沟,满足场地雨水导排要求。
(4)放区应设置明显的分类堆放标志。
2、建筑垃圾运输单位必须经当地建筑垃圾管理部门核准,并应满足如下要求:
(1)运输车辆、船舶应有合法的行驶证,并通过年审;
(2)运输单位应具有当地主管部门颁发的准运证或营运证;
(3)具有建筑垃圾经营性运输服务资质。
3、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应按核准的路线和时间行驶,并到核准的地点处理处置建筑垃
圾。具体要求如下:
(1)建筑垃圾运输车运行时间安排应避开交通高峰时段,以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2)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的运输路线,应由当地建筑垃圾主管部门会同交通管理部
5
门规定;
(3)运输单位将建筑垃圾倾倒在核准的处理地点后,应取得受纳场地管理单位签
发的回执,交送当地建筑垃圾主管部门查验。
4、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型式和载重量选择应遵循如下原则:
(1)工程渣土运输宜采用载重量大于8t的密封式货车;
(2)装修及拆迁垃圾运输宜采用载重量5-15t的密封式货车;(3)工程泥
浆运输宜采用载重量大于8t的密封罐车。
5、建筑垃圾运输车厢盖应采用机械密闭装置开启、关闭时动作应平稳灵活、无
卡滞、冲击现象.
(1)厢盖与厢盖、厢盖与车厢侧栏板缝隙不应大于30mm;
(2)厢盖与车厢前、后拦板缝隙不应大于50mm;
(3)卸料门与车厢栏板、底板结合处缝隙不应大于10mm。
6、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应容貌整洁、外观完整、标志齐全。
(1)车辆车窗、挡风玻璃、反光镜、车灯应明亮,无浮尘、无污迹;
(2)车辆车牌号应清晰、无明显污渍距车牌15m处应能清晰分辨车牌上的字迹;
(3)车厢厢体、厢盖外表面应光滑平整无明显的凹陷和变形。车厢外部锈蚀或油
漆剥落单块面积不得超过0.01m2,总面积不得超过0.05m2;
(4)车辆底盘无大块泥沙等附着物,轻轻敲打时,应无块状泥沙等污渍脱落。
(5)建筑垃圾装载高度应低于车厢栏板高度,装载量不得超过车辆额定载重量。
(6)车辆装载完毕后厢盖应关闭到位并检查车厢卸料门锁紧装置,保证锁紧有
效、可靠。
(7)车厢液压举升机构及厢盖液压、启闭机构的液压部件各结合面无明显渗漏.
(8)运输单位应定期对车辆进行维护和检测保证车况完好。
7.清运中注意的问题
(1)清理施工垃圾时使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撤造成扬尘。施工垃圾及时
清运,清运时,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2)易飞扬的废料尽量保持湿润,如露天存放时采用严密苫盖.运输和卸运时防止
6
遗洒飞扬。
(3)在清运过程中应注意安全。
八、施工现场的收尾工作
工程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清理,平整地面尽量恢复原有地貌,以达到与周边自然环境相
协调,减少或消除对周边景观的视觉污染。
(1)清运场地设备。施工结束应及时撤离施工机械,对拆除的固体废物应集中收
集处理;
(2)清理场地表层。施工场地的废弃物,特别是垃圾、废弃土等不得就地倾倒
或堆放,应及时清运弃于当地允许的地点。
(3)将建筑垃圾清运后,对施工现场应进行一次清理,尽量恢复原有地貌.
(4)施工现场清理完成后,应有项目负责人审核批准,方可。
本文发布于:2023-02-02 00:56: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56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