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祭灶节的来历】祭灶由来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为汉族传统节日祭灶节,民间又称“交年”、
“小年下”、“小年”。这天晚上家家户户均行“祭灶神”的仪式,送灶
王升天。祭灶神为商周时代五祀之一,初为夏祭,后改为腊祭。
古称“炎帝于火而死为灶”。古祭灶日期,有“官祭三,民祭四,王
八祭五,鳖祭六”之说。
简介
依照我国汉族的传统风俗,阴历腊月二十三日,叫做“小年”。
之所以如此称呼,恐怕是因为再过几天,作为“大年”的春节就要
来临了。因此,也可以说“小年”是“大年”的前奏或序曲罢!
小年祭灶是大江南北共同的习俗。过去,到这一天人们都要
在灶屋(厨房)的锅台附近墙壁上供奉灶王爷、灶王奶奶。神龛的
两侧还要贴上一副对联,上联写“上天奏好事”,下联写“下界保平
安”或“回宫降吉祥”,横额是“一家之主”。古人云:“民以食为天”,
所以人们把灶王爷恭恭敬敬地奉为一家之主,这是完全可以理解
的。
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
的一位大神。记述春秋时孔子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
奥,宁媚与灶”的话。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
2/4
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说为门、井、户、灶、
中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
的酒食作为祭品。要陈列鼎俎,设置笾豆,迎尸等等。带有很明
显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迹。
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
祭灶。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
十五(民俗专家说,在古代,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也
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
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像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
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相反,南方远离政治
中心,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而鄱阳湖等沿湖的居民,则保留了船
家的传统,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无论是哪天过小年,人们辞旧
迎新的愿望却是一致的”。)(四川和贵州等部分地区腊月三十为小
年,正月十五为大年),在山东部分地区小年为腊月二十二。小年
被视为过年的开端。
清朝的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
为了节省开支,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
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
的分野。
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据说这一天,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
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祭灶时,还要把
3/4
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
说坏话。“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
男子。由于中国人基本食用稻米,熟食一般不易保存,必须随时
烹煮。不像西方食用面包,可以一次烘烤许多保存食用。所以对
中国人来说,“柴”(燃料)是生活中“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里第
一位重要的,没有燃料,即使有基本粮食也没有办法食用。西方
一般一个村庄只有一个面包炉就足够了,在中国必须每家都有一
个炉灶。由于每家都有炉灶,所以由此产生一个传说,即玉皇
大帝在每家派驻一位监督员-灶神(司命灶君、灶君、灶王爷、灶
王),以监督考察这一家一年的所作所为,到了腊月二十三日这一
天,灶神将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玉皇大帝根据汇报来决定下一
年对这家是奖励还是处罚,第二年新年灶神再回来继续监督这家
的作为。祭灶节这一天,实际是各家欢送灶神上天的节日。
具体操作方式:由于一般每家在灶台附近贴有灶神画像,有
时还有灶王奶奶画像陪伴,经过一年烟熏火燎,画像已旧,面目
黢黑。要把旧像揭下,用稻草为灶神扎一草马,为了让他“上天言
好事,回宫降吉祥”,还要贿赂他,用一块黏稠的糖瓜或者是糕粘
在他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能说好事,然后和草马一起烧掉。这
个过程被称为辞灶。大年三十再将一幅新灶神画像请回贴上。在
中间这几天内,由于没有灶神的监督,一般人放量暴饮暴食、聚
众赌博,放纵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时也认为不应该犯的小过错。
4/4
做糖瓜、祭灶是这一天的主要活动,从此后就进入准备过年
的阶段,人们精神上开始放松。
本文发布于:2023-02-02 00:46: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55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