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生态平衡

更新时间:2023-02-02 00:39:49 阅读: 评论:0

初一英语人教版上册ppt-质数有哪些


2023年2月2日发(作者:吃什么水果美白最快)

生态平衡的意义

学院:资源学院

专业:资源勘查工程

学号:100440201

姓名:李鑫

生态平衡的意义

生态平衡是指指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

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联系。对它的

理解应该是两方面:一方面是生物种类(即生物、植物、

微生物.有机物)的组成和数量比例相对稳定;另一方面是非

生物环境(包括空气、阳光、水、土壤等)保持相对稳定。

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对生态平衡具有重

要影响。在生态系统中,一个物种的消失,有可能使生态

平衡遭受破坏。生物与生物之间彼此靠信息联系才能保持其

集群性和正常的繁衍。人为地向环境中施放某种物质,干扰

或破坏了生物间的信息联系,有可能使生态平衡失调或遭

到破坏.

生态系统一旦失去平衡,会发生非常严重的连锁性后

果。例如,五十年代,中国曾发起把麻雀作为四害来消灭的

运动。然而,在麻雀被大量捕杀之后的几年里,却出现了严

重的虫灾,使农业生产受到巨大的损失。后来科学家们发现:

麻雀在大自然中要吃大量的虫子。麻雀被消灭了,天敌没有

了,虫子就大量繁殖起来。结果出现虫灾暴发,引起农田绝

收的惨痛后果。生态平衡是大自然经过了很长时间才建立起

来的动态平衡。一旦受到破坏,有些平衡就无法重建了,带

来的恶果可能是靠人的努力而无法弥补的。因此人类要尊重

生态平衡,帮助维护这个平衡,绝不要轻易去干预大自然,

引起这个平衡被打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在通

常情况下(没有受到外力的剧烈干扰)总是平稳地进行着,

与此同时生态系统的结构也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这叫做生

态平衡。生态平衡的最明显表现就是系统中的物种数量和种

群规模相对平稳。当然,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即它的

各项指标,如生产量、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不是固定在某

一水平,而是在某个范围内来回变化。这同时也表明生态系

统具有自我调节和维持平衡状态的能力。当生态系统的某个

要素出现功能异常时,其产生的影响就会被系统作出的调节

所抵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以多种渠道进行着,

如果某一渠道受阻,其他渠道就会发挥补偿作用。对污染物

的入侵,生态系统表现出一定的自净能力,也是系统调节的

结果。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能量流和物质循环的途径越

多,其调节能力,或者抵抗外力影响的能力,就越强。反之,

结构越简单,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能力就越弱。农田和果园

生态系统是脆弱生态系统的例子。一个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

是有限度的。外力的影响超出这个限度,生态平衡就会遭到

破坏,生态系统就会在短时间内发生结构上的变化,比如一

些物种的种群规模发生剧烈变化,另一些物种则可能消失,

也可能产生新的物种。但变化总的结果往往是不利的,它削

弱了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这种超限度的影响对生态系统造

成的破坏是长远性的,生态系统重新回到和原来相当的状态

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甚至造成不可逆转的改变,这就是生

态平衡的破坏。作为生物圈一分子的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

响力目前已经超过自然力量,而且主要是负面影响,成为破

坏生态平衡的主要因素。人类对生物圈的破坏性影响主要表

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规模地把自然生态系统转变为人工生

态系统,严重干扰和损害了生物圈的正常运转,农业开发和

城市化是这种影响的典型代表;二是大量取用生物圈中的各

种资源,包括生物的和非生物的,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森

林砍伐、水资源过度利用是其典型例子;三是向生物圈中超

量输入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产品和废物,严重污染和毒害了生

物圈的物理环境和生物组分,包括人类自己,化肥、杀虫剂、

除草剂、工业三废和城市三废是其代表。

人类也是作为生态圈中的一员,理应为生态圈的繁荣以

及平衡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

应该可以做到:不使用一次性的筷子、饭盒等一次性用具,哈

哈,套子可以用啊。节约使用水、电、纸张等,不吃、不捕

杀所有的野生生物,多种树等等。

本文发布于:2023-02-02 00:39: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55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冲浪纸飞机
下一篇:茶馆话剧
标签:生态平衡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