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桥头镇,国际著名文化史学者、文
学家、散文家、作家、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秋雨书院院长、澳门
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剧协副主席、青歌赛评委。2006
年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首富,其文化散文集,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的
中国大陆最畅销书籍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台湾、香港等地也有很大影响。2010年,
荣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余秋雨作品
▪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晨
▪借我一生▪寻觅中华▪摩挲大地▪历史的暗角▪问学余秋雨▪我
▪戏剧理论史稿▪都江堰▪中国戏剧史▪艺术创造论▪信客▪戏
▪中国戏剧文化史述▪观众心理学
目录
1人物经历
2作家首富
3主要作品
3.1九十年代著作
3.22000-2009年
42010年后作品
4.1《我等不到了》
4.2《从北大到台大》
4.3《何谓文化》
4.4《中国文脉》
5秋雨语录
6学术评价
1人物经历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桥头镇,1962年毕业于培进中学,
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文化大革命”。1975年—1976年在恩师盛钟健
先生的帮助下,到浙江奉化县一所半山老楼里苦读中国古代文献,研习中国古代历史文化。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陆续出版了《戏剧理论史稿》《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戏剧审美心理学》
《艺术创造工程》以及《SomeObrvationsontheAestheticsofPrimitiveTheatre》等一
系列学术著作。先后荣获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全国优秀教材
一等奖。
1985年成为当时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教授。
1986年,被文化部任命为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院长,上海市写作学会会长,上海市
委咨询策划顾问,并被授予“上海十大学术精英”称号。
1987年余秋雨到甘肃联合大学讲学,开办了戏剧创作班,成为联大的教授。
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荣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贡献津贴。
1992年余秋雨辞去上戏院长职务,由胡妙胜接任院长。
2011年9月16日余秋雨重返甘肃联合大学,学校特聘他为甘肃联合大学荣誉教授。
2012年9月11日,余秋雨正式通知日本方面,鉴于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种种作为,
决定拒绝出席9月22号在日本召开的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研讨会。余秋雨原本准备在会上
发表一篇有关中华文明数千年来“非侵略、非远征、非扩张”的学术报告,并以此来对比其
他文明。
2013年6月22日,余秋雨云南曲靖讲学,受聘为曲靖师范学院荣誉教授。
余秋雨多次出席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担任现场点评。
2作家首富
在内地公布的近十年来全国最畅销书籍前十名中,余秋雨
余秋雨的作品(7张)
一人独占了四本。2006年,余秋雨以1400万的版税收入,荣登“2006第一届中国作家
富豪榜”首富宝座,引发广泛关注。
这些著作,获鲁迅文学奖、中国出版奖、上海优秀文学作品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
书奖(连续两届)、金石堂最有影响力书奖、台湾中国时报白金作家奖、马来西亚最受欢迎
的华语作家奖、香港电台最受欢迎书籍奖等。他的近作《借我一生》又创立了“记忆文学”
的新题材,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年度“全世界十大最重要的书籍”之一。
余秋雨由于1999年之后主持香港凤凰卫视对人类各大文明遗址的历史性考察,他相继
被联合国选为研讨《2004年人类发展报告》和参加“2005年世界文明大会”唯一的中国学
者。2000年以来,他在“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总标题下,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耶鲁
大学、马里兰大学、纽约亨特学院和华盛顿美国国会图书馆发表演讲,场场爆满,引起很大
的社会轰动。2005年春季在台湾各大城市的巡回演讲,每场都拥挤满了数十万名听众,被
台湾媒体称之为“难以想象的余秋雨旋风”。天下文化出版公司所编的《倾听秋雨》一书,
记录了这一盛况。
2004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编辑部等单位选为“中国十大
精英”和被环宇电脑评级系统测评为“中国坐标人物”。
2008年9月10日上午,上海市教委“余大师工作室”在位于中国上海市华山路630号延
安西路355号的上海戏剧学院内挂牌。
2011年5月20日,余秋雨获颁第五届台湾元智大学“桂冠文学家”,成为该奖项继陈之
藩、白先勇、郑愁予、高行健之后,第5位获此头衔的作家。
2011年,由32家海外华文媒体共同发起,评选出中国当代“文坛八大家”,余秋雨先
生位列榜首。
语言通俗,散文小说化。作者有意识地将他的散文与小说以最好的形式结合起来,追求
一种小说化的艺术效果。有利于不同层次不同趣味的人读懂、接受、喜欢。其散文小说化艺
术形态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注重故事情节的构建;二是历史现
场还原式的虚拟,丰富的艺术想象。余秋雨并不局限于传统的散文创作规范,而采用了虚拟
性的小说手法,发挥了合理的想象,把抽象概念的历史材料,给予生动形象的艺术再现。
《文化苦旅》共有31篇,以《都江堰》最短,也有3500余字,而压卷之作《江南小镇》
有9000余字。长篇散文能吞吐古今,驰骋中外,具有黄钟大吕的磅礴气势,读起来令人荡
气回肠。描写、记叙、抒情与议论水乳交融,充满睿智与情趣,富含哲理。余秋雨散文的核
心表达方式是议论,但又多与抒情融合,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最具特色和魅力的地方正是来
自这种用抒情笔法进行理性思考的议论。
余秋雨的通俗体散文和央视百家讲坛一脉相通,甚至是百家讲坛的先声。其贡献在于播
散了中国传统文化,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
3主要作品
《余秋雨作品集》
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系列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
叹》《行者无疆》《摩挲大地》《寻觅中华》《何谓文化》《中国文脉》等,文化通史《问学余
秋雨》,长篇记忆文学《借我一生》《我等不到了》等,学术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
美心理学》《中国戏剧文化史述》《艺术创造工程》《中国戏剧史》《艺术创造论》《观众心理
学》等。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1987年授予)、
“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其中,《信客》被选入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教科书,
《都江堰》被选入新课标人教版高中选修《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科书。2010年,余
秋雨出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他的名字典藏于“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
九十年代著作
《文化苦旅》1992年(1992年大陆出版,2003年1月再版,1995年台湾出版)
《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代表作。《文化苦旅》以余秋雨在全国各地的文化遗迹之地的
游览过程为线索,以深刻思想和极具震撼力的语言,揭示中国文化内涵,考问历史和人生的
深层意义。《文化苦旅》向读者展示了余秋雨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以及丰厚的文化感悟力
和艺术表现力,是当代散文领域的范例。
《山居笔记》1995年
《山居笔记》
《山居笔记》一书的写作,始于一九九二年,成于一九九四年,历时两年有余。为了写
作此书,作者辞去了学院的行政职务,不再上班,因此这两年多的时间十分纯粹,几乎是全
身心地投入。投入那么多时间才写出十一篇文章,效率未免太低,但作者的写作是与考察联
在一起的,很多写到的地方不得不一去再去,快不起来。有一次为了核对海南岛某古迹一副
对联上的两个字,几度函询都得不到准确回答,只得再去了一次。这种做法如果以经济得失
来核算简直荒诞不经,但文章的事情另有得失,即所谓“得失寸心知”,为学严谨的态度可
见一斑。
《霜冷长河》
《霜冷长河》1999年
书中收录了关于友情、名誉、谣言、嫉妒、善良、年龄等经典之作。这些作品风格平实
自然,行文简洁流畅,充分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对社会现实
和真实人性的深入思考。
2000-2009年
《千年一叹》2000年
《千年一叹》(3张)
以日记体的形式记录了作者在千年之交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跋涉四万
公里的经历。
在“千禧之旅”即将结束之时,作者写下这样的一段话:“四个月冒险奔波,天天都思
念着终点。今天我们到了,回头一看,却对数万公里的尺尺寸寸产生了眷恋。那是人类文明
的经络系统,从今以后,那里的全部冷暖疼痛,都会快速地传递到我的心间。”
《行者无疆》2001年
《行者无疆》记录了作者走过欧洲26个国家96个城市的旅程中全部感受,为一部考察
西方文明的随笔集。
《行者无疆》
《晨雨初听》2001年
《晨雨初听》收有《青年人的阅读》、《寻找文化现场》、《一个王朝的背影》、《遥远的绝
响》、《最后的课程》、《人生的最后智慧》等文章。
《晨雨初听》
《借我一生》2004年
《借我一生》
是余秋雨对中国文化界的“告别之作”,涉及他和他的家族诸多不为人知的经历,还描
绘了记忆中文革时“大揭发”、“大批判”的整人模式„„从前辈到自己,作者以平实、真
实的记忆组成一部文学作品。
“我历来不赞成处于创造过程中的艺术家太激动,但写这本书,常常泪流不止。”——
余秋雨
《笛声何处》2004年
《笛声何处》(2张)
中国历史充斥着金戈铁马,但细细听去,也回荡着胡笳长笛。只是,后一种声音太柔太
轻,常常被人们遗忘。遗忘了,历史就变得狞厉、粗糙。这本书要捕捉的,就是曾经让中国
人痴迷了两百年之久的昆曲的笛声。在《笛声何处》当中,余秋雨依旧以其一贯的文化的视
角、散文的风格,关注的则是另一种历史的、音乐的非物质的文化。余秋雨称,《笛声何处》
的创作准备早在12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当时,《文化苦旅》还没有进入台湾,余秋雨赴台所
到之处的一系列活动,均是以昆曲学者的身份受到接待的。
《寻觅中华》2008年
《寻觅中华》(2张)
纵观《寻觅中华》全书,并没有多少优美的词句和华丽的辞藻,其间多的是睿智的语言,
以及一则则通俗的故事。余秋雨也很少对山水名胜作具体的描述,往往是笔锋一转,人为地
构造出了一幅幅浓郁而又深沉的人文图景,紧跟着便进入了直抒式的咏叹,继而以纵横四海
的气势,挥洒着对中国文化的种种遐想和议论。它为每一名读者解读了中华文化的壮阔和黄
河文明的盛衰,使读者为文章的情绪所感染,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作者发自内心的感悟,从而
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去思索人生、思索未来。
余秋雨先生全新版的《文化苦旅全书》共分六册。首批推出有关中国的两本《寻觅中华》
和《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2008年
《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一书,精选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中的一些著名篇章,但每一篇都
由作者本人进行了大幅度的精心修改。书中的后半部分有关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生态的文章都
是第一次发表。全书220千字。
从此,余秋雨的全部文化散文著作,均以这套书的文字和标题为准,之前的所有的版本
不再印刷,免误读者。
《历史的暗角》2009年
《历史的暗角:余秋雨的历史散文》作者余秋雨无疑是今世当之无愧的散文大家。《历
史的暗角:余秋雨的历史散文》收录的篇什历来被文学史和读者目为历史、文化美文的典范
之作而广为传诵,堪称秋雨散文中的泰山北斗。读者自会体悟到余秋雨在历史追溯之中体现
出来的心灵的震颤、思考的重量。
《余秋雨作品集》(32张)
《问学余秋雨》2009年
近十余年来,余秋雨先生一直在以亲身历险的方式考察着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考察成
果通过电视和书籍在全球华文界造成巨大影响。本书渊源就是余秋雨老师在凤凰卫视主持的
文化类座谈节目《秋雨时分》。但在主持完《秋雨时分》之后,秋雨老师并没有匆忙推出改
编版的相关图书,而是历时两年,几乎是逐字逐句精心完善和重新创作后,才郑重推出本书。
《问学余秋雨》封面
余秋雨老师将带领读者深入探讨东方及中国各个时代的文化精髓,同时结合文化和电视
传媒的传播威力,将极大地激发读者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探究的欲望。
42010年后作品
《我等不到了》
《我等不到了》
余秋雨在《我等不到了》开篇即说明了创作此书的初衷:“七年前,我写了记忆文学《借
我一生》。没想到,这本书出版后在很多长辈、亲友、同事、邻居间引发了一场回忆热潮。
他们不断向我指出需要补充和更正的地方。连一些以前并不认识的读者,也转弯抹角地为我
提供各种参考资料。一位教授对《借我一生》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说‘什么一生,你和妻
子近十多年的经历最为惊心动魄,但你显然顾虑太多,写得不清不楚。’他的批评很对,中
国文学不应该违避当下的切身磨难,因为这不仅仅是自己的遭遇。写下来才发现,真实,比
文学还文学。”
余秋雨说:“很多与我有关的人,都死去了。我很想与他们说话,不管他们能不能听到。
于是就有了眼前这本书——《我等不到了》。
《我等不到了》以平静的语调叙述了家族的历史,曾祖父、曾外祖父从浙江余姚县桥头
镇(今属慈溪市)出发,闯荡上海滩,众多家族人物的一生,在近一个世纪历史的光影中沉
浮;文革中表哥益生和叔叔之死,折射了畸形年代里的畸形命运,平静的叙述中蕴涵着悲壮
的集体挣扎。余秋雨介绍说,这是一部具有象征意义的作品,一部深入灵魂的“中国读本”。
它告诉读者,在你们出生之前,父辈们有过什么样的精神历程,这种精神历程又如何渗透到
今天,成了你们的生存背景。
《我等不到了》是余秋雨用笔一字一句写出来的,因此他将此书珍惜地称为“纯手工写
作之记忆文学”。余秋雨说:“也许这个奇怪的名称能够引发读者的一种想象:一个上了年
纪的男人握笔支颐,想想,写写,涂涂,改改,抄抄,再把一页页手稿撕掉,又把一截截稿
纸贴上。这种非常原始的‘纯手工写作’,与‘记忆’两字连起一起,真是再合适不过的
了。”
《从北大到台大》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一书的主体内容是余秋雨先生以整整一年时间,
为北京大学中
文系、历史系、哲学系、艺术学院的部分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内容是中华文化史。
它与大学规范的文化史课程不同,只探讨一个现代人应该对漫长的中华文化史保持多少记
忆。本书采用了一个新颖的形式来解读中华文化,即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再加上课后与学
生间的“闪问”、“闪答”,使这本书精彩纷呈而明白晓畅。对于中华文化史的讲述,这本
书也不是按部就班地泛泛而谈,而是以点带面。对于文明早期特别强烈的文化亮点,在余先
生看来,它安顿了中华文化的精神魂魄,重点论述;而对于后期那些漫长的历史走廊,则快
步走过。这是余秋雨心中的一部中华文化史,也是一部充满强烈色彩感的中华文化史。余先
生以其饱学和情感,向国人传递文化记忆,以人类四大古文明中保留最完整也最璀璨的中华
文化,敲响世界文明之钟。《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一书繁体版2010年在台
湾出版,在华语世界引起轰动。
《何谓文化》
《何谓文化》
《何谓文化》为著名散文作家、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的新著。这是一份有价值的、厚重
的的文化读本,从理论,生命,文明,古典四个方面,全面诠释文化究竟是什么。在《何谓
文化》中,余秋雨先生首次对文化这一根本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在学理层面上进行分析辨
源,逐一解答了文化是什么、文化的根本目标以及中国文化的特点等重要问题。用最动情的
散文化语言回忆了与自己有过不寻常交往的多位文化巨匠,如谢晋、黄佐临、巴金、章培恒,
以及台湾文化耆宿林怀民、白先勇和余光中,并特别回忆了四十年前亲自参与文化重建的周
恩来总理。回忆文革往事,从这些大家身上找寻文化的奥秘。值得注意的是,余秋雨在书中
第一次全面澄清和驳斥了历年来媒体和个人针对他的各种质疑和诽谤。
除此之外,余秋雨又结合了自己对多处文化遗址的考察,从古典中提炼文化涵养,谈古
论今。跨时空与地域的双重视角,使《何谓文化》既有理论上的厚度深度,又不乏感人的故
事与动情的文笔。堪称20多年来余秋雨先生关于文化思索的最诚恳、最隆重、最重要的著
述。
《中国文脉》
《中国文脉》是继《文化苦旅》之后,余秋雨教授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当今中国当代文
史领域最重要的作品
《中国文脉》封面
之一。余秋雨教授感叹当前“文脉既隐,小丘称峰;健翅已远,残羽称鹏”,因此以这
部重大的开创性著作来提醒和弥补。中国文脉,就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
命潜流和审美潜流。《中国文脉》以中国文字起源为引,从《诗经》讲起,到春秋战国时期
的“百家争鸣”及楚辞,再到秦汉时期的大一统与书同文对文学的影响,汉赋及“无韵离
骚”《史记》,魏晋时期的三曹及“竹林七贤”等文人雅士的诗作文采,再到唐宋诗词,元
曲及明清小说,一气呵成,使历史与现实相沟通,文理与形象相交融,为广大读者解读了中
国文化的演化过程。第一核心篇目《中国文脉》,酣畅地通论了三千年中国文学的精神主脉
和美学主脉。此前从未发表过;第二核心篇目《笔墨历史》,也酣畅地通论了作为文脉载体
的三千年中国书法史。此前均从未发表过。在这两个核心篇目之后,是对每个时代文脉的精
细论述,组成了一部罕见的《中国文化人格史》和《审美精神流变史》。其中不少文章,已
成当代经典。
5秋雨语录
真正的文化精英是存在的,而且对国家社会非常重要。但是这些年来,由于伪精英的架
势实在是太让人恶心了,结果连真的精英的名声也败坏了。真精英总是着眼于责任,伪精英
总是忙着装扮;真精英总是努力地与民众沟通,伪精英总是努力地与民众划分,这就是最根
本的区别。
凡是文化程度不高的群落,总是会对自己不懂的文化话语心存敬畏,正是这种敬畏心理
被一些投机文人利用了。在中国大陆改革开放这二十几年里边,伪精英文化的发展好像有那
么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可以称为假洋鬼子阶段,第二阶段是所谓拒绝世俗的阶段,第三阶
段是所谓咬文嚼字的阶段。
在文化上,无效必然导致无聊,无聊又必然引来无耻。但是,即使到了这种“三无”的
低谷,也不必过于沮丧。因为只有低谷,才能构成对新高峰的向往。
罗丹说,什么是雕塑?那就是在石料上去掉那些不要的东西。我们自身的雕塑,也要用
力凿掉那些异己的、却以朋友名义贴附着的杂质。不凿掉,就没有一个像模像样的自己。
善良,这是一个最单纯的词汇,又是一个最复杂的词汇。它浅显到人人都能领会,又深
奥到无人能够定义。它与人终生相伴,但人们却很少琢磨它、追问它。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
扰。
人格尊严的表现不仅仅是强硬。强硬只是人格的外层警卫。到了内层,人格的天地是清
风明月,柔枝涟漪,细步款款,浅笑连连。
来一次世间,容易吗?有一次相遇,容易吗?叫一声朋友,容易吗?仍然是那句话--学
会珍惜,小心翼翼。
如果你喜欢文学,喜欢原创文学,我建议你到文博苑里看一看,读一读,同时也希望大
家亲自写一些自己的东西作为锻炼。
为什么那么多中国民众突然对韩国的电视剧,对超女表现出那么单纯的投入,很重要的
原因是,韩国艺术家不知道中国评论家,而超女根本不在乎评论家的存在。
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得还实在太少。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人生保留迸发的乐
趣。当哪一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明确解释了,这个世界也就变得十分无聊。
一切美丽都是和谐的,因此总是浑然天成,典雅含蓄。反之,一切丑陋都是狞厉的,因
此总是耀武扬威,嚣张霸道。如果没有审美公德的佑护,美永远战胜不了丑。
黄山谷说过:“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
无味。”这就是平庸的写照。如此好事,如果等到成年后再来匆匆弥补就有点可惜了,最好
在青年时就进入。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谁也不要躲避和掩盖一些最质朴、最自然的人生课题如年龄问题。
余秋雨的书法(7张)
再高的职位,再多的财富,再大灾难,比之于韶华流逝、岁月沧桑、长幼对视、生死交
错,都成了皮相。北雁长鸣,年迈的帝王和年迈的乞丐一起都听到了;寒山扫墓,长辈的泪
滴和晚辈的泪滴却有不同的重量。——《关于年龄》
我不赞成太多地歌颂青年,而坚持认为那是一个充满陷阱的年代。陷阱一生都会遇到,
但青年时代的陷阱最多、最大、最险。——《关于年龄》
老人歌颂青年时代,大多着眼于青年时代拥有无限的可能性。但他们忘了,这种可能性
落实在一个具体个人身上,往往是窄路一条。错选了一种可能,也便失落了其他可能。说起
来青年人日子还长,还可b不断地重新选择,但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是由种种社会关系和客
观条件限定在那里,重新选择的自由度并不是很大。“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悲剧处处发生,
只不过多数失足看起来不像失足而已。——《关于年龄》
一个横贯终生的品德基本上都是在青年时代形成的,可惜在那个至关重要的时代,青年
人受到的正面的鼓动永远是为成功而搏斗,而一般所谓的成功总是打有排他性、自私性的印
记。结果,脸颊上还没有皱纹的他们,却在品德上挖下了一个个看不见的黑洞。——《关
于年龄》
中年是对青年的延伸,又是对青年的告别。这种告别不仅仅是一系列观念的变异,而是
一个终于自立的成熟者对于能够随心所欲处置各种问题的自信。——《关于年龄》
中年人最可怕的是失去方寸。这比青年人和老年人的失态有更大的危害。中年人失去方
寸的主要特征是忘记自己的年龄。一会儿要别人像对待青年那样关爱自己,一会儿又要别人
像对待老人那样尊敬自己,他永远活在中年之外的两端,偏偏不肯在自己的年龄里落脚。
——《关于年龄》
某个时期,某个社会,即使所有的青年人和老年人都中魔一般荒唐了,只要中年人不荒
唐,事情就坏不到哪里去。最怕的是中年人的荒唐,而中年人最大的荒唐,就是忘记了自己
是中年。——《关于年龄》
老年是如诗的年岁„„
中年太实际、太繁忙,在整体上算不得诗,想来难理解;青年时代常常被诗化,但青年
时代的诗太多激情而缺少意境,按我的标准,缺少意境就算不得好诗。
6学术评价
余秋雨以历史文化散文而名世。他凭借自己丰厚的文史知识功底,优美的文辞,引领读
者泛舟于千年文明长河之中。首部散文集《文化苦旅》依仗着作者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
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
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余秋雨的艺术理论著作,也备受学术界重视和尊崇。例如他在1983年出版《戏剧理论
史稿》,此书是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文化发展和戏剧思想的史论
著作,在出版后次年,即获北京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十年后获北京文化部全国优秀教
材一等奖;而另一本于1985年发表中国大陆首部戏剧美学著作-《戏剧审美心理学》,次年
亦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其学术成就可见一二。
本文发布于:2023-02-02 00:38: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55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