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元素及其化合物
硫是一种非金属化学元素,化学符号S,原子序数16。硫是氧族
元素之一,属周期系VIA族,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相对原
子质32.065。
通常单质硫是黄色的晶体,又称作硫磺。硫单质的同素异形体有
很多种,有斜方硫、单斜硫和弹性硫等。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硫元素以
硫化物、硫酸盐或单质硫形式存在。硫是人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
元素,对人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硫主要用于肥料、火药、润滑
剂、杀虫剂和抗真菌剂生产。硫及含硫矿石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
(S+O2==点燃==SO2)在空气中与水和氧结合形成亚硫酸,亚硫酸与空
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硫酸,从而造成硫酸型酸雨。
含量分布
硫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在地壳中含量为0.048%(按质量计)。
在自然界中硫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单质硫主要存在于火山
周围的地域中。以化合态存在的硫多为矿物,可分为硫化物矿和硫酸
盐矿。硫化物矿有黄铁矿(FeS2)、黄铜矿(CuFeS2)、方铅矿(PbS)、
闪锌矿(ZnS)等。硫酸盐矿有石膏(CaSO4·2H2O)、芒硝(Na2SO4·10H2O)、
重晶石(BaSO4)、天青石(SrSO4)、矾石[(AlO)2SO4·9H2O]、明矾石
[K2SO4·Al2(SO4)3·24H2O]等。
物理性质
纯的硫呈浅黄色,质地柔软、轻,粉末有臭味。硫不溶于水但溶
于二硫化碳。硫在所有的物态中(固态、液态和气态),硫都有不同
的同素异形体,这些同素异形体的相互关系还没有被完全理解。晶体
的硫可以组成一个由八个原子组成的环:S8。
导热性和导电性都差。性松脆,不溶于水。无定形硫主要有弹性
硫,是由熔态硫迅速倾倒在冰水中所得。不稳定,可转变为晶状硫。
晶状硫能溶于有机溶剂如二硫化碳(而弹性硫只能部分溶解)、四氯
化碳和苯。化合价有4种,为-2(硫化氢)、+2(硫代硫酸钠)、+4(亚
硫酸钠)和+6(硫酸)价。第一电离能10.360电子伏特。结晶形硫不溶
于水,稍溶于乙醇和乙醚,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和苯。可转变为
晶状硫(正交硫),正交硫是室温下唯一稳定的硫的存在形式。
化学性质
硫可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低价态金属硫化物,
例如硫粉与铁粉:Fe+S=△=FeS
硫粉与铜粉:2Cu+S=△=Cu2S
硫可与强氧化性酸反应:
S+2H2SO4(浓)=△=3SO2+2H2O
6HNO3(浓)+S=△=H2SO4+6NO2↑+2H2O
硫与强碱反应3S+6NaOH=△=2Na2S+Na2SO3+3H2O
制取方法
1.往二氧化硫中通入氢硫酸,可以制取硫。
化学方程式:SO2+2H2S=3S↓+2H2O(氧化还原反应)
2.往酸性高锰酸钾中通入氢硫酸。
化学方程式:2KMnO4+5H2S+3H2SO4=K2SO4+2MnSO4+5S↓+8H2O
3.往亚硫酸中通入硫化氢。
化学方程式:2H2S+H2SO3=3S↓+3H2O
作用用途
硫在工业中很重要,比如作为电池中或溶液中的硫酸。硫被用来
制造火药。在橡胶工业中做硫化剂。硫还被用来杀真菌,用做化肥。
硫化物在造纸业中用来漂白。硫酸盐在烟火中也有用途。硫代硫酸钠
和硫代硫酸氨在照相中做定影剂。肥料。
制造硫酸、亚硫酸盐、杀虫剂、塑料、搪瓷、合成染料。橡胶硫
化。漂白。药物。油漆。
硫矿物最主要的用途是生产硫酸和硫磺。硫酸是耗硫大户,中国
约有70%以上的硫用于硫酸生产。化肥是消费硫酸的最大户,消费量
占硫酸总量的70%以上,尤其是磷肥耗硫酸最多,增幅也最大。硫酸
除用于化学肥料外,还用于制作苯酚、硫酸钾等90多种化工产品;
轻工系统的自行车、皮革行业;纺织系统的粘胶、纤维、维尼纶等产
品;冶金系统的钢材酸洗、氟盐生产部门;石油系统的原油加工、石
油催化剂、添加剂以及医药工业等都离不开硫酸。随着中国经济的发
展,各行业对硫酸的需求量均呈缓慢上升趋势,化肥用项是明显的增
长点。
高品位硫铁矿烧渣可以回收铁等;低品位的烧渣可作水泥配料。
烧渣还可以回收少量的银、金、铜、铝、锌和钴等。硫磺除为生产硫
酸的原料之外,还广泛用来生产化工产品,如硫化铜、焦亚硫酸钠等。
另外,在食糖生产中,要把硫磺氧化为二氧化硫气体用于漂白脱色。
在农药生产中也直接或间接使用硫磺;粘胶纤维生产中需用二硫化碳
作溶剂;硫化金属矿浮选用的药剂要以二硫化碳为原料;除以上应用
外,消费硫磺的行业还有火柴制造、水泥枕轨处理、医药、火药等。
比如作为电池中或溶液中的硫酸。硫被用来制造火药。硫也是生
产橡胶制品的重要原料。硫还被用来杀真菌,用做化肥。硫化物在造
纸业中用来漂白。硫还可用于制造黑色火药、焰火、火柴等。硫代硫
酸钠和硫代硫酸氨在照相中做定影剂。硫又是制造某些农药(如石灰
硫黄合剂)的原料。
硫的主要化合物
1.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是最常见的硫氧化物。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火山爆发
时会喷出该气体,在许多工业过程中也会产生二氧化硫。由于煤和石
油通常都含有硫化合物,因此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硫。当二氧化硫溶
于水中,会形成亚硫酸(酸雨的主要成分)。若把二氧化硫进一步氧
化,通常在催化剂存在下,便会迅速高效生成硫酸。
物理性质
二氧化硫为无色透明气体,有刺激性臭味。溶于水、乙醇和乙
醚。
液态二氧化硫比较稳定,不活泼。气态二氧化硫加热到2000℃不
分解。不燃烧,与空气也不组成爆炸性混合物。
化学性质
在常温下,潮湿的二氧化硫与硫化氢起反应析出硫。在高温及催
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被氢还原成为硫化氢,被一氧化碳还原成硫。
强氧化剂可将二氧化硫氧化成三氧化硫,仅在催化剂存在时,氧才能
使二氧化硫氧化为三氧化硫。具有自燃性,无助燃性。液态二氧化硫
能溶解如胺、醚、醇、苯酚、有机酸、芳香烃等有机化合物,多数饱
和烃不溶解。有一定的水溶性,与水及水蒸气作用生成有毒及腐蚀性
蒸气。
二氧化硫化学性质极其复杂,不同的温度可表现出非质子溶剂、
路易氏酸、还原剂、氧化剂、氧化还原试剂等各种作用。液态二氧化
硫还可作自由基接受体。如在偶氮二异丁腈自由基引发剂存在下与乙
烯化合物反应得到聚砜。液态二氧化硫在光照下,可与氯和烷烃进行
氯磺化反应,在氧存在下生成磺酸。液态二氧化硫在低温表现出还原
作用,但在300℃以上表现出氧化作用。
二氧化硫可以使品红溶
液褪色,加热后颜色还原,
因为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
是二氧化硫与被漂白物反
应生成无色的不稳定的化
合物,破坏了起到品红中起
发色作用的对醌式,加热
时,该化合物分解,恢复原
来颜色,所以二氧化硫的漂白又叫暂时性漂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
液褪色。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毛、丝、
草帽等。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是由于它(亚硫酸)能与某些有色物质
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这种无色物质容易分解而使有色物质恢复原
来的颜色,因此用二氧化硫漂白过的草帽辫日久又变成黄色。二氧化
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的漂白作用也被一些不法厂商非法用来加工食
品,以使食品增白等。食用这类食品,对人体的肝、肾脏等有严重损
伤,并有致癌作用。
反应方程式:
SO2+H2O=(可逆)=H2SO3(亚硫酸)
SO2可以自偶电离:2SO2===(可逆)===SO2++SO3
2-
2SO2+O2===2SO3(加热,五氧化二钒做催化剂,可逆;在大自
然中,也可由空气中尘埃催化)
2H2S+SO2===3S↓+2H2O(归中反应)
SO2+Cl2+2H2O===2HCl+H2SO4
SO2+2NaOH===Na2SO3+H2O(SO2少量)
SO2+NaOH===NaHSO3(SO2过量)
Na2SO3+SO2+H2O===2NaHSO3
CaO+SO2====CaSO3,2CaSO3+O2====2CaSO4(加热)
SO2+2FeCl3+2H2O===2FeCl2+H2SO4+2HCl
SO2+H2O2===H2SO4
SO2+Na2O===Na2SO3
Na2O2+SO2=Na2SO4
5SO2+2KMnO4+2H2O===2MnSO4+K2SO4+2H2SO4
3SO2+2NaNO3+2H2O===Na2SO4+2NO↑+2H2SO4
若和稀硝酸反应:
3SO2+2HNO3+2H2O=3H2SO4+2NO↑
现象为:产生无色气体,与空气变为红棕色。
若和浓硝酸反应:
SO2+2HNO3=H2SO4+2NO2↑
现象为:产生红棕色气体。
制取方法
工业制备
二氧化硫(SO2)制取二氧化硫的方法有:焚烧硫磺;焙烧硫铁
矿或有色金属硫化矿;焚烧含硫化氢的气体;煅烧石膏或磷石膏;加
热分解废硫酸或硫酸亚铁;以及从燃烧含硫燃料的烟道气中回收(见
硫酸原料气)。
三氧化硫-硫磺法。使液体硫磺与三氧化硫在反应器中进行反应,
制得纯二氧化硫气体。
S(l)+SO3===SO2
冷冻法。用硫酸分解亚硫酸铵-亚硫酸氢铵母液,分解产生的二
氧化硫气体经干燥后送至低温冷凝器,在常压下进行冷凝,用氨冷冻
维持温度在液化点-10℃以下。制得液体二氧化硫成品。其
(NH4)2SO3+H2SO4===(NH4)2SO4+SO2(l)+H2O
2NH4HSO3+H2SO4===(NH4)2SO4+SO2(l)+2H2O
纯氧燃烧法将硫黄与纯氧在焚硫炉内燃烧,生成的高浓度二氧化
硫气体,经净化、干燥、压缩液化、冷凝,制得液体二氧化硫成品。
S2+2O2===2SO2
实验室制备
实验室通常用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
Na2SO3+H2SO4=Na2SO4+SO2(g)+H2O
或用铜与浓硫酸加热反应:
Cu+2H2SO4=△=CuSO4+SO2(g)+2H2O
尾气处理: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2NaOH+SO2=Na2SO3+H2O
其他方法制备
二氧化硫可以在硫磺燃烧的条件下生成:
S(s)+O2(g)=点燃=SO2(g)
硫化氢可以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2H2S(g)+3O2(g)=点燃=3H2O+2SO2(g)
加热硫铁矿,闪锌矿,硫化汞,可以生成二氧化硫:
4FeS2(s)+11O2(g)===2Fe2O3(s)+8SO2(g)
2ZnS(s)+3O2(g)===2ZnO(s)+2SO2(g)
HgS(s)+O2(g)===Hg(l)+SO2(g)
应用领域
1.用作有机溶剂及冷冻剂,并用于精制各种润滑油。
2.主要用于生产三氧化硫、硫酸、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也用
作熏蒸剂、防腐剂、消毒剂、还原剂等。
3.二氧化硫是中国允许使用的还原性漂白剂。对食品有漂白和对
植物性食品内的氧化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中国规定可用于葡萄酒和
果酒,最大使用量0.25g/kg,残留量不得超过0.05g/kg。
4.农药、人造纤维、染料等工业部门。
5.用于生产硫以及作为杀虫剂、杀菌剂。
2.硫化氢
硫化氢,分子式为H2S,分子量为34.076,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易
燃的酸性气体,无色,低浓度时有臭鸡蛋气味,有剧毒。硫化氢是一
种重要的化学原料。
理化性质
分子结构:中心原子S原子采取sp3杂
化(实际按照键角计算的结果则接近于p3杂
化),电子对构型为正四面体形,分子构型为
V形,H—S—H键角为92.1°,偶极矩0.97D,是极性分子。由于H—S
键能较弱,300℃左右硫化氢分解。
燃点:260℃,饱和蒸气压:2026.5kPa/25.5℃,溶解性:溶于
水(溶解比例1:2.6)、乙醇、二硫化碳、甘油、汽油、煤油等[2]。
临界温度:100.4℃,临界压力:9.01MPa。[2]
危险标记:2.1类易燃气体,2.3类毒性气体,有剧毒。
颜色与气味:硫化氢是无色、剧毒、酸性气体。有一种特殊的
臭鸡蛋味,嗅觉阈值:0.00041ppm,即使是低浓度的硫化氢,也会损
伤人的嗅觉。浓度高时反而没有气味(因为高浓度的硫化氢可以麻痹
嗅觉神经)。用鼻子作为检测这种气体的手段是致命的。
相对密度:1.189(15℃,0.10133MPa)。它存在于地势低的地
方,如地坑、地下室里。如果发现处在被告知有硫化氢存在的地方,
那么就应立刻采取自我保护措施。只要有可能,都要在上风向、地势
较高的地方工作。
爆炸极限:与空气或氧气以适当的比例(4.3%~46%)混合就会
爆炸。因此含有硫化氢气体存在的作业现场应配备硫化氢监测仪。
可燃性:完全干燥的硫化氢在室温下不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
应,但点火时能在空气中燃烧,钻井、井下作业放喷时燃烧,燃烧率
仅为86%左右。硫化氢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并产生有毒的二氧化硫
气体,二氧化硫气体会损伤人的眼睛和肺。在空气充足时,生成SO2
和H2O。
2H2S(g)+3O2(g)=点燃=3H2O+2SO2(g)
若空气不足或温度较低时,则生成游离态的S和H2O。
2H2S(g)+3O2(g)=点燃=2H2O+2S
除了在氧气或空气中,硫化氢也能在氯气和氟气中燃烧。
H2S+Cl2===2HCl+S
H2S+F2===2HF+S
溶解性:可溶性硫化氢气体能溶于水、乙醇及甘油中,化学性质
不稳定。
硫化氢可微溶于水,形成弱酸,称为“氢硫酸”。其水溶液包含了
氢硫酸根HS(在摄氏18度、浓度为0.01-0.1摩/升的溶液里,pKa=
6.9)和离子硫S(pKa=11.96)。一开始清澈的氢硫酸臵放一段时
间后会变得混浊,这是因为氢硫酸会和溶解在水中的氧起缓慢的反
应,产生不溶于水的单质硫。
硫化氢是一种二元弱酸。在20℃时1体积水能溶解2.6体积的
硫化氢,生成的水溶液称为氢硫酸,浓度为0.1mol/L。硫化氢在水
中的第二级电离程度相当低,以至于硫化钠水溶液的碱性仅比等浓度
的氢氧化钠略低一些,可以充当强碱使用:
硫化氢在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氢硫酸比硫化氢气体具有更强的还原性,易被空气氧化而析出
硫,使溶液变混浊。在酸性溶液中,硫化氢能使Fe3+还原为Fe2+,Br2
还原为Br-,I2还原为I-,MnO4
-还原为Mn2+,CrO7
2-还原为Cr3+,HNO3
还原为NO2,而它本身通常被氧化为单质硫。H2S也能还原溶液中的
铜离子(Cu2+)、亚硒酸(H2SeO3)、四价钋离子(Po4+)等,如:
硫化氢气体可以和金属产生沉淀,通常运用沉淀性被除去,一般
的实验室中除去硫化氢气体,采用的方法是将硫化氢气体通入硫酸铜
溶液中,形成不溶解于一般强酸(非氧化性酸)的硫化铜:
但硫化氢与硫酸铁反应时,若硫化氢量少,只能生成单质硫,因
为Fe3+与S2-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注意:硫化氢的硫是-2价,处于最低价。但氢是+1价,能下降
到0价,所以仍有氧化性,如:
硫化氢能发生归中反应:
其中硫化氢是还原剂,二氧化硫是氧化剂,硫是氧化产物。
硫化氢与高锰酸钾反应
中性环境主要发生以下反应
2KMn04+3H2S==2MnO2+2KOH+3S+2H20
我们一般用的高锰酸钾是用硫酸酸化过的,因为酸性环境下高锰
酸钾的氧化性更强些:酸性条件下会发生如下反应:
8KMnO4+5H2S+7H2SO4==8MnSO4+4K2SO4+12H2O
硫化氢与硝酸反应
稀硝酸能将硫化氢氧化为硫单质
3H2S+2HNO3(稀)=4H2O+3S↓+2NO↑
H2S+2HNO3(浓)=S↓+2NO2↑+2H2O
制备方法
制法1用非氧化性的强酸与弱酸盐(FeS)反应,可生成硫化氢
(H2S溶于水即得弱酸氢硫酸):
FeS+H2SO4(稀)=FeSO4+H2S↑
FeS+2HCl=FeCl2+H2S↑
收集方法
硫化氢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因此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因硫化氢
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瓶口向上的排空气集气法收集。
用品
启普发生器或简易气体发生装臵、集气瓶、玻璃片、FeS、稀盐
酸(或稀H2SO4)溶液、乙酸铅试纸。
操作
制取H2S可以使用启普发生器或制气体的简易装臵。把FeS放入
启普发生器的球形体内,漏斗里注入稀HCl。需用H2S时,打开导气
管活塞,FeS与稀HCl接触产生H2S,停止用气时,只需关闭活塞反
应既可停止。
用蘸有乙酸铅(或硝酸铅)溶液的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试验,如
果试纸变黑则证明集气瓶里已充满了H2S气:
备注
所用硫化亚铁应是新购臵的,若存放时间过久,FeS中Fe和S
都会被氧化,从而影响实验效果。
放入气体发生器中的硫化亚铁要砸成蚕豆粒大小的块状。
不能用浓盐酸,因浓盐酸挥发出氯化氢,使硫化氢不纯。
不能用HNO3或浓H2SO4,因为它们都是氧化性酸,与FeS发生氧
化还原反应,而不能生成硫化氢:
2FeS+8H2SO4(浓)=Fe2(SO4)3+5SO2↑+2S↓+8H2O
FeS+8HNO3(浓)=Fe(NO3)3+5NO2↑+S↓+4H2O
H2S有毒,实验时应注意通风,多余的H2S应及时通入NaOH溶液
(或金属盐溶液)中进行吸收。
制法2
将20%~30%磷酸慢慢地从分液漏斗滴到Na2S·9H2O浓水溶液中,
将所产生的气体经无水氯化钙与五氧化二磷干燥,制得硫化氢气体,
经液化压入钢瓶。
2H3PO4+3Na2S===2Na3PO4+3H2S↑
制法3
用硫磺和氢直接合成制得硫化氢纯度高纯氢减压后进入干燥器
进一步纯化,然后经计量进入反应器底部与硫黄直接接触反应,生成
硫化氢,硫化氢经洗涤器洗涤,再进入硫蒸气冷凝器将其中剩余的硫
蒸气冷凝下来。纯净的硫化氢气体经压机压缩后进入硫化氢冷凝器,
液体硫化氢收集在贮罐中。
用硫化钙与氯化镁反应制备液态硫化氢的反应装臵如图所示,全
部操作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制备硫化氢的装臵
A为臵于水浴中的烧瓶;B,C,D,E,F为250mL玻璃瓶,分别
装有水、饱和Ba(OH)2(外面用冰盐冷浴)、氯化钙、五氧化二磷、玻
璃棉(外面以干冰冷却);G为50mL试管,杜瓦瓶中为干冰乙醚冷冻
剂;H为汞封;I为出口。
在发生瓶A中装入500mL饱和氯化镁溶液,并加入10g固体氯化
镁和50g优质硫化钙。当混合物加热到60℃时,即可平稳和连续地
产生硫化氢气体。C瓶中的氢氧化钡吸收最初产生的硫化氢,转变为
硫氢化钡后,硫化氢即可通过,而其他挥发性酸性杂质则被吸收。系
统中空气未排尽前可使气体不通过汞封H,以加快排空气的过程。反
应一段时间后在试管G中即有液态硫化氢凝聚。
制法4
硫化铝水解法:在烧瓶中放入适量硫化铝固体,从滴液漏斗中慢
慢滴入水,即可顺利地产生十分纯的硫化氢气体。
主要用途
用于合成荧光粉,电放光、光导体、光电曝光计等的制造。有机
合成还原剂。用于金属精制、农药、医药、催化剂再生。通用试剂。
制取各种硫化物。
用于制造无机硫化物,还用于化学分析如鉴定金属离子。[
3.硫酸
硫酸(化学式:H₂SO₄),硫的最重要的含氧酸。无水硫酸为无色
油状液体,10.36℃时结晶,通常使用的是它的各种不同浓度的水溶
液,用塔式法和接触法制取。前者所得为粗制稀硫酸,质量分数一般
在75%左右;后者可得质量分数98.3%的纯浓硫酸,沸点338℃,相
对密度1.84。
硫酸是一种最活泼的二元无机强酸,能和许多金属发生反应。高
浓度的硫酸有强烈吸水性,可用作脱水剂,碳化木材、纸张、棉麻织
物及生物皮肉等含碳水化合物的物质。与水混合时,亦会放出大量热
能。其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氧化性,故需谨慎使用。是一种重要的工
业原料,可用于制造肥料、药物、炸药、颜料、洗涤剂、蓄电池等,
也广泛应用于净化石油、金属冶炼以及染料等工业中。常用作化学试
剂,在有机合成中可用作脱水剂和磺化剂。
物理性质
纯硫酸一般为无色油状液体,密度
1.84g/cm³,沸点337℃,能与水以任意
比例互溶,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使水沸
腾。加热到290℃时开始释放出三氧化硫,
最终变成为98.54%的水溶液,在317℃
时沸腾而成为共沸混合物。硫酸的沸点
及粘度较高,是因为其分子内部的氢键
较强的缘故。由于硫酸的介电常数较高,因此它是电解质的良好溶剂,
而作为非电解质的溶剂则不太理想。硫酸的熔点是10.371℃,加水或
加三氧化硫均会使凝固点下降。
化学性质
浓硫酸化学性质
1.脱水性
脱水指浓硫酸脱去非游离态水分子或按照水的氢氧原子组成比
脱去有机物中氢氧元素的过程。脱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非稀硫酸
的性质,浓硫酸有脱水性且脱水性很强,脱水时按水的组成比脱去。
物质被浓硫酸脱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反应时,浓硫酸按水分子中氢
氧原数的比(2:1)夺取被脱水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或脱去非游离态
的结晶水,如五水硫酸铜(CuSO4·5H2O)。
可被浓硫酸脱水的物质一般为含氢、氧元素的有机物,其中蔗糖、
木屑、纸屑和棉花等物质中的有机物,被脱水后生成了黑色的炭,这
种过程称作炭化。一个典型的炭化现象是蔗糖的黑面包反应。在200mL
烧杯中放入20g蔗糖,加入几滴水,水加适量,搅拌均匀。然后再加
入15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迅速搅拌。观察实验现象。可以
看到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反应放
热,还能闻到刺激性气体。
C12H22O11==浓硫酸==12C+11H2O
同时进行碳与浓硫酸反应:
C+2H2SO4(浓)==加热==CO2↑+2SO2↑+2H2O
2.强氧化性
(1)与金属反应
①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铝等金属钝化。②加热时,浓硫酸可以
与除金、铂之外的所有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硫酸盐,本身一般被
还原成二氧化硫。
Cu+2H2SO4(浓)==加热==CuSO4+SO2↑+2H2O
2Fe+6H2SO4(浓)==加热==Fe2(SO4)3+3SO2↑+6H2O
在上述反应中,硫酸表现出了强氧化性和酸性。
(2)与非金属反应
热的浓硫酸可将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氧化到其高价态的氧化
物或含氧酸,本身被还原为二氧化硫。在这类反应中,浓硫酸只表现
出氧化性。
C+2H2SO4(浓)==加热==CO2↑+2SO2↑+2H2O
S+H2SO4(浓)==加热==2SO2↑+2H2O
2P+5H2SO4(浓)==加热==2H3PO4+5SO2↑+2H2O
(3)与其他还原性物质反应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溴化氢、碘化氢等还
原性气体不能选用浓硫酸。
H2S+H2SO4(浓)==S↓+SO2↑+2H2O
2HBr+H2SO4(浓)==Br2↑+SO2↑+2H2O
2HI+H2SO4(浓)==I2↓+SO2↑+2H2O
稀硫酸特性
性质
可与多数金属(比铜活泼)和绝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相
应的硫酸盐和水;
可与所含酸根离子对应酸酸性比硫酸根离子弱的盐反应,生成相
应的硫酸盐和弱酸;
可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水;
可与氢前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氢气;
加热条件下可催化蛋白质、二糖和多糖的水解;
能与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检验
所需药品:经过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镁粉。
检验方法:使用经过盐酸(HCl)酸化的的氯化钡(BaCl2)。向待测
物溶液滴入几滴经过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震荡,如果产生白色沉
淀;向溶液中加入镁粉后生成可燃性气体,则待测溶液中含有硫酸。
但此方法仅限中学阶段。
常见误区
稀硫酸在中学阶段,一般当成H2SO4=2H++SO4
2-,两次完全电离,
其实不是这样的。根据硫酸酸度系数pKa1=-3.00,pKa2=1.99,其二
级电离不够充分,在稀硫酸中HSO4
-=可逆=H++SO4
2-,并未完全电离,
1mol/L的硫酸一级电离完全,二级电离约电离10%,也就是溶液中仍
存在大量的HSO4-。而即使是NaHSO4溶液0.1mol/L时,硫酸氢根也只
电离了约30%。
制备方法
实验室制法
可以用FeSO4·7H2O加强热,用加冰水混合物的U型管冷凝即可,
用NaOH吸收SO2,理论可得29.5%的H2SO4。关键在于尾气吸收。
FeSO4.7H2O=FeSO4+7H2O
FeSO4=FeO+SO3
SO3+H2O=H2SO4
2FeO+SO3=Fe2O3+SO2
可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双氧水制取硫酸。
SO2+H2O2====H2SO4
另一种少为人知的方法是,先把摩尔浓度12.6mol/l的盐酸加入
焦硫酸盐(S2O5
2-),接着把所产生的气体打入硝酸,这会释出棕色/
红色的气体,当再无气体产生时就代表反应完成。
2H++S2O5
2-=2SO2↑+H2O(离子反应方程式)
2HCl+Na2S2O5
2-=2NaCl+2SO2↑+H2O
若和稀硝酸反应:
3SO2+2HNO3+2H2O=3H2SO4+2NO↑
现象为:产生无色气体,与空气变为红棕色。
若和浓硝酸反应:
SO2+2HNO3=H2SO4+2NO2↑
现象为:产生红棕色气体。
工业制法
方法一
生产硫酸的原料有硫黄、硫铁矿、有色金属冶炼烟气、石膏、硫
化氢、二氧化硫和废硫酸等。硫黄、硫铁矿和冶炼烟气是三种主要原
料。
制取二氧化硫(沸腾炉)
燃烧硫或高温处理黄铁矿,制取二氧化硫S+O2==点燃==SO2
4FeS2+11O2==高温=8SO2+2Fe2O3
接触氧化为三氧化硫(接触室)
2SO2+O2==五氧化二钒催化并加热==2SO3(可逆反应)
用98.3%硫酸吸收(吸收塔)
SO3+H2SO4==H2S2O7(焦硫酸)
加水
H2S2O7+H2O==2H2SO4
提纯
可将工业浓硫酸进行蒸馏,便可得到浓度95%~98%的商品硫酸。
二水法磷酸反应后,利用磷石膏,工业循环利用,使用二水法制
硫酸。
方法二
制取二氧化硫(沸腾炉)
4FeS2+11O2=高温=8SO2+2Fe2O3
将二氧化硫溶于水变成亚硫酸。
亚硫酸氧化得硫酸。
4.三氧化硫
三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易升华的固体,有三种物相。(高中化学一
般认为其在常温下是液体,标况下是固体,加热后是气体。)α-SO3
丝质纤维状和针状,密度1.97g/cm3,熔点62.3℃;β-SO3石棉纤维状,
熔点62.4℃,在50℃可升华;γ-SO3玻璃状,熔点16.8℃,沸点
44.8℃。溶于水,并跟水反应生成硫酸和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又称硫
酸酐。溶于浓硫酸而成发烟硫酸,它是酸性氧化物,可和碱性氧化物
反应生成盐。三氧化硫是很强的氧化剂,特别是在高温时能氧化硫、
磷、铁、锌以及溴化物、碘化物等。
本文发布于:2022-11-14 12:49: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5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