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说的起源
阴阳五行说是传统文化中仅次于儒、释、道且影响深远
的一种学说。“阴阳”一词最早出自《周易》,其中有“一阴一
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等诸多说法。五行之说最早出
自《尚书·洪范》,具体是指水、火、木、金、土这五种构成
世间万物的基本要素,是对自然万物的一种抽象概括。《尚
书·洪范》还指出了五行的特点及其所对应的五味:“水曰润下,
火曰炎上,木日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
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墙作甘。”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将阴阳与五行合而为一的学
说—阴阳五行说,一些人用阴阳五行说来解释某些社会现象
和自然现象,出现了“五行之官”的说法。春秋时期,晋国的
太史蔡墨对魏献子说过这么一段话:“物有其官,官修其方,
朝夕思之。一日失职,则死及之。失官不食,官宿其业,其
物乃至。若泯弃之,物乃抵伏,郁淹不育。故有五行之官,
是谓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祀为贵神。社樱五祀,
是尊是奉。木正曰句芒,火正日祝融,金正曰薄收,水正日
玄冥,土正曰后土。”(《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孔子不仅把五
行看做化育万物之本,而且以五行相生解释朝代更迭,提出
了“五德终始说”。他说:“天有五行,木金水火土,分时化育,
以成万物。其神谓之五帝。古之王者易代改号,取法五行,
更王终始相生,亦象其义也。故其生为明王者,死配五行。
是以太昊氏配木,炎帝配火,少昊配金,撷项配水,黄帝配
土。”
(《孔子家语》)季康子问孔子为何要以太吴氏配五行中的木,
孔子解释说:“五行用事先起于木。木,东方也,万物之初皆
出焉。是故王者作而首以木德王天下,以所生之行相转承也。”
他的意思是说,东方是万物初生之地,五行配以木,所以王
者起于东方,配以木德。此后则以五行之生相转承。如此一
来,就把历史演进、社会变化、朝代更迭与五行联系在了一
起。
战国时期的邹衍、邹爽在继承前人阴阳五行说的基础上
创立了阴阳学派,成为战国诸子百家中较有影响的一个学派。
邹衍著有《终始》56篇,把社会历.史的变化归之于五行的
变化生克,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秦汉时期,经过吕不韦、
刘安、董仲舒、刘欲等人的继承和.发展,阴阳五行说遂广为
流布,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
将阴阳家列为“九流”之一,并特辟《五行志》,把自然界发生
的许多灾异事变和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联系在一起,对阴阳
五行说的流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此后的史学家起而效
之,各种官修正史大都设有《五行志》,将历朝历代的灾异
事变与阴阳五行的变化联系起来,用阴阳五行来解释自然现
象和社会历史事件、人事吉凶福祸。在阴阳五行学方面,历
代史学家和官修正史起到了阴阳术士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本文发布于:2023-02-01 23:16: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51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