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试教育的优缺点
优点:1.磨练人的意志。
2.公平公正。
3.加强基础教育。
4.提高人的心算、口算、速记。
5.很会面试、考试
6.……
缺点:1.给学生压力过大,容易精神崩溃。
2.让学生丧失想象力、创造力。
3.让学生只知道考试,不懂如何在社会上生存。
4.用学习成绩评判一个人,让成绩上的差生自卑。
5.光学理论知识,不会实践。
6.……
注:有些人看不起想象力,可以看看这个/view/?fr=ala0_1_1
建议:应试教育是有好处,但不能把学生压的太狠了,要留给孩子休息的时间,另外学生的
想象力不要封杀,要鼓励想象力。对差生予以思想辅导,避免差生精神崩溃,如果有可能的
话,可以开创社会生存课、想象力辅导课。另外主科老师尽量不要占用其他课目的课,光是
主科学生会厌烦的。最后希望老师们鼓励实践证明真理,并把其他科目(除主科)的上课情
况列入期末成绩。高考、中考所考科目中加一项实践。但这样并不是说就不教如何应试,只
是把教如何应试的时间缩短点,用剩下的教会孩子如何在社会上立足。
总结: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各有各的优缺点,如果能互补互助,可能更能培养出人才。
预言:如果中国可以在30年以内,解决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融合的问题,中国将在50年内
成为真正的经济大国。
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应试教育
因为相对我国庞大的人口来说,中国的教育资源还是比较短缺的,如果不搞应试
教育就很难保证教育的公平性,因为毫无疑问会被有钱有势的垄断,而广大的下
层的人民的子弟想进入大学就几乎不可能了。中国的社会结构现在已经越来越趋
于稳定,阶层之间的流动也很难了,也就是说从下层社会到上层社会越来越困难,
而“高考”作为应试教育选拔人才的标准和手段对于下层社会的子弟来说显得弥
足珍贵,通过高考他们才能“改变命运”,往上层社会爬。如果不搞应试教育了,
公平性就无法保障,能否上大学就成了家长们社会资源和人脉的比拼,这样就会
让社会阶层的流动变得更困难,很可能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试想农民的儿子几
乎就注定要当农民或农民工,这样的社会多让人绝望。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应试
教育或许是最好的选择。而且应试教育并不是像舆论所说的有那么多的弊端,要
知道日本韩国就是应试教育的典范,这是东方人受教育的习惯或者说传统,如果
应试教育真的有那么多的弊端那日本怎么可能出那么多的诺贝尔奖,经济也发展
得那么好。当然,时代在发展,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教育上的一些理念和经验,
但是并不是说我们就要推翻我们自己的教育体制而完全仿效西方国家的做法,这
样无异于邯郸学步,我们应该用理性的思维选择性、创造性地吸收那些所谓先进
的经验。我们国家现在也确实在做一些实践,比如试点大学自主招生,但是小范
围的,最主要的选拔方式还是高考,这些试点可以为我们增加经验,或许能为我
们的教育的进步作出贡献。
弊端
应试教育”把应试作为唯一或主要的教育目标,是一种十分狭隘的教育模式,这种狭隘的教
育模式正把我国基础教育引进死胡同,弊端显而易见。其消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智育目标狭隘化
应试教育模式虽然把智育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智育的目标却是片面的、狭隘的。智育是
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教育,其中发展智力是智育最重要的目标,但是,应试教育从应试这
一角度出发,过分强调传授知识和技能,强调知识的熟练程度,大多采取过度学习、强化训
练的手段,把学习局限在课本范围内,致使学生无暇参与课堂以外的、各种对发展智力十分
有益的活动,从而出现知识面狭窄,高分低能的局面。
(二)重人力素质轻人本素质教育
就当前教育现状来看,人力素质比人本素质更被教育者所看重。因此,对关系人本素质提高
的价值、人格、权益、政治思想、社会参与等意识方面的教育则注意不够。如果我们的教育
把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视为自私和个人主义,并对此采取虚无主义,甚至以社会整个需要的
名义来规范限制个体的个性发展的价值形成,后果只会导致真正的个人主义和缺乏社会责任
感的自私行为。
(三)阻碍教学方法的改革,影响教育素质的提高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中,学校整个工作围绕着高考和各级统考、会考指挥棒转,管理目标
相当普遍地带有急功近利倾向。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是分数、升学率,全部教育就
是为了考分,教育的科学性,艺术性不再有其真正的内涵。教育研究变成了应考研究,教师
忙于知识灌输和强化技能训练,真正有价值的研究和探索缺乏动力。严重局限着教师知识结
构扩展和各种素质的提高。
(四)阻碍个性发展,扼杀创造力
在应试教育模式中,教育目标狭隘,教育手段单一。学校成分按一个模子改造人的“教育机
器”。人的个性发展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传统的应试教育极易助长学校教育中的管理
主和权利主义倾向,对培养和丰富学生的个性十分不利。
(五)负担过重,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
目前,由于升学率、平均分两根指挥棒自上而下被层层强化,教学中广泛采用过度学习,强
化训练的做法,造成学生作业量过大,中小学生必不可缺的游戏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没有保
障,连正常的星期日和假期也被挤占,影响青少年学生身体的健康发育。同时,也造成许多
心理疾病,如恐学病、逃学病,学习反复受挫后的精神抑郁、孤僻等。
(六)导致学生的两极分化,厌学和差生流失,人为地制造了教育的不平等
在应试模式中,教育竞争被激发到不恰当的程度,竞争中的失败者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帮助,
造成学生学习水平的分化和差生面扩大。许多差生迫于竞争压力中途辍学,这些现象不但违
背了义务教育法,同时也是一种人为的教育不平等现象。
(七)加重教师负担,加剧教师队伍的不合理竞争
传统的应试教育倾向于强化训练、题海战术。这必然导致教师的工作负担的加重,加之学校
管理中急功近利倾向,有许多学校甚至把学生考分和升学率同教师工资、奖金挂钩,导致教
师队伍中竞争加剧,加重教师的心理压力。
(八)酿成严重的考试弊端
以考试、分数作为学生标准的应试教育模式扭曲了考试的功能,考试不是为了检测和反馈,
服务于教学。相反考试成了教学的目的,教学只是为了考试,是为了评分排列等,考试的功
能和作用被严重局限了,这种本末倒置的状况,促使作弊风泛滥。不仅中学存在,高考考场
上存在,小学也存在。个别教师为了获取本班考试成绩虚假的高分率,甚至暗示做弊方法,
污染了学风,十分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优点
应试教育存在着效率不高,缺点明显,被视为古代科举制度的八股文考试,人人
都痛恨应试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废物,但是不知道应试教育的优点。实际上,
能够取得成功的人,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应试教育,或者是小学,或者是初中,他
们继承了应试教育的优点,同时又避免了应试教育的缺点,应试教育通常是在高
级阶段危害才表现出来,主要是高中、大学阶段。因此,受过应试教育小学、初
中教育的人,并没有什么害处,相反好处是非常大的,而且这个阶段对于社会脱
离也不严重,但过分辛苦的应试教育,没什么必要,应试教育越深入,危害越严
重。小学、初中更多的是体现个人利益,高中、大学阶段好象体现国家利益更重
一些,但整个教育,每个毛孔都渗透着国家利益、党派利益,为国家利益努力的
人,命运都非常悲惨。
应试教育的优点如下:
1、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2、使教育模式正规化、易于操作;
3、培养了学生一定的才能,增广了见识;
4、使思维受到了严格的训练,使天下常规工作显得非常简单和容易;
5、排除了人性的弱点:不劳而获,使学生明白了一份汗水,一份收获的道理,
这一点对于社会对于人生都是非常重要的;
6、让未成年人有事情可做,避免了未成年人无事生非,变成危害社会的混混阶
级;
7、培养了学生认真踏实,精益求精、刻苦钻研的精神品质;
8、超强的理解能力、数字能力、文字能力的培养,但所学“知识”应用性不高;
9、超强的学习能力、模仿能力的培养。
总之,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真正培养学生才能的是专科的教育,只要担任专科的
教师水平高,教学比较认真就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因为专科不考试,学生和老师
在乎的是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分数的培养,如果专科被取消,那么应试教育的弊
端就会在人进入社会后充分体现。因此,专科弥补了应试教育的缺点,使学生全
面发展,在应试教育非常严重的情况下,中国学生的实际应用才能是专科培养的,
民族素质的提高专科更是功劳巨大,中国的有水平的专科教师为中国的人才培养
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但他们的努力并不被社会承认,成为最冤屈的一群人,同时
也使他们成为了积极性最差的一群人,他们也变得非常的保守,不愿意把自己的
真正才能传授给学生,因为教育本身就是良心活计,是一个慢性自杀的职业,教
会徒弟,饿死师傅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教师受到的攻击越多,受到的压迫(社
会民众家长和官员的压力越重,受到的待遇越差,教师越自私,学生能学到的真
知识越少,教师会想方设法编制一些花招,表现得非常的辛苦,但实际作用有限,
真正实用的知识在教师脑子里,而不是在书本上,谁也拿不走。实用知识不值钱,
那么愿意学习和愿意传授的人就少,学生学到真本领的机会就少,这是教育的规
律,任何强大的权利或者舆论压力也没办法改变人性。
本文发布于:2023-02-01 23:04: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50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