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大雁塔的修建和哪位名人有关

更新时间:2023-02-01 20:19:54 阅读: 评论:0

2019河南中考数学卷子-真好英文


2023年2月1日发(作者:沙河市教育局)

西安大雁塔导游词

各位游客:

到西安游览时,您肯定想去看看大雁塔二这座唐代古塔是古城西安的独特标志,古人曾留下“驱山晚照

光明显,雁塔晨钟在城南〞的诗句。作为关中八景之一的大雁塔高高屹立在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距市中

心约4公里,是我国的佛教名塔之一。

大雁塔前身是有名的慈恩寺。慈恩寺初名无漏寺,到了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高宗李治做太

子时,为追念死去的母亲长孙皇后的恩德,下令在长安晋昌坊建筑寺院,敕赐“慈恩〞。它北面正对大明宫

含元殿,占地26570平方米,周边风景优美,为唐都长安最雄伟、最壮观之佛教寺院。下面,请大家随我

一起走进慈恩寺和大雁塔游览一番。

走进寺院是两座小楼,东边是钟楼,里边悬挂有明代嘉靖年间铸造的一口铁钟,重15吨。西边是鼓楼,

楼里存有一面大鼓。长期以来,人们都把“雁塔晨钟‘作为关中八景之一,广为流传。但以往人们都以为〞雁

塔晨钟“是指西安小雁塔的钟,其实此景指的是大雁塔,因为大雁塔这口钟重3万斤,是在大慈恩寺内于明

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十月铸造的,比小雁塔那口钟搬入寺内的时间早100多年,上面还铸有〞雁

塔晨钟“铭文。

大雄宝殿后是藏经楼,存有《藏文大藏经》等重要经典。楼下是讲堂,为佛教徒讲经说法之处,供奉

阿弥陀佛铜像一尊,高1米多。殿内珍藏玄奘亲自供奉的佛座一件,还有唐代青响石四大天王像座一块。

此石为蓝田玉山所产青石,敲之锵锵有声,清脆悦耳。

各位游客,我们走出藏经楼,就能看到壮观宏伟的大雁塔。看到这座唐代建筑,你们肯定会又感叹又

好奇吧?首先一个问题就是此塔为何要以大雁命名呢?

根据印度佛教传奇,当时佛教有大乘与小乘两派,小乘佛教不忌荤腥。有一天,正是菩萨布施日,一

座小乘寺院的和尚却买不到肉下饭。这时天空中一群大雁飞过,一个和尚望着雁群自言自语:〞今日增房

无肉吃,大慈大悲的菩萨肯定不会遗忘这是什么日子。“话音未落,领头的大雁便折翅坠地。于是全寺和尚

大惊失色,认为这定是菩萨显灵。他们就在大雁坠地处建筑石塔,并戒绝荤腥,改信大乘佛教。因此,佛

塔又称大雁塔。

到了大雁塔,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名僧玄奘,他是慈恩寺内的第一任住持方丈。相传唐永徽三年〔公

元652年〕,有名高僧玄奘大师为安置他从西域带回来的经书、佛像、舍利,奏请高宗允许,在慈恩寺西院,

敕建了大雁塔。当年三月开工,玄奘亲自监造,一年建成。

各位游客,大雁塔在建时高60米,5层,砖表土心,光盘梯。后塔心砖缝草木丛生,渐趋颓废。经武

则天长安年间、唐玄宗天宝年间、后唐长兴年间几次改造,大雁塔比原先长高了4.5米,还加了两层。底层

每边长25米,基座为方形,边长45米至48米,每层四面均有券门,塔内装有楼梯。塔底层门楣上均有精

致的线刻佛像,尤其是西门楣的释迦牟尼佛说法图,上刻当时废殿建筑的写真图,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

的手笔,是讨论后代佛教文化和建筑艺术的宝贵资料。塔南门东西两侧的砖龛内镶嵌有唐太宗李世民撰的

《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唐高宗李治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两碑都是唐代有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

为唐代碑刻中的精品,是受国家爱护的宝贵书法原刻,是讨论古代书法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完全可以这

样说,这座仿木结构的楼阁式方形砖塔,造型简洁,气概宏伟,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和时代风格,是我国佛

教建筑中的杰作。

游客们,大雁塔自建成至今,历代名人都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句。杜甫有’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

的赞语,岑参有“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的名句。诗人气概磅礴的描写与富

于哲理的感叹,经常在人们登塔时引起共鸣。

篇二:西安大雁塔导游词

在中国的西北部,秀丽的西安市是有名的十三朝古都。有标志性建筑物钟楼、明长城遗址、华清池等

等。可最宏伟、最有盛名的还要数大雁塔。

大雁塔自唐朝以来,由玄奘法师修建,用来存放经书的佛塔。它建在大慈恩寺内,从古至今,保存完

好,如今供游人参观、游览,是我国有名的旅游景点,更是有名的古城西安的象征。西安市的市徽中央就

印着大雁塔,由此可见,大雁塔是当之无愧的西安的标志。

雁塔的由来奇妙玄秘。相传,在印度摩伽陀国,一个寺庙内的和尚信奉小乘佛教,吃三净食〔即雁、

鹿、犊肉〕。一天,空中飞来一群雁。有位和尚见到群雁,信口说:“今日大家都没有东西吃了,菩萨应当

知道我们肚子饿呀!〞话音未落,一只雁坠死在这位和尚面前,他惊喜交加,遍告寺内众僧,都认为这是

如来佛在教化他们。于是就在雁落之处,以隆重的仪式葬雁建塔,并取名雁塔。玄奘便以这个典故,修建

了大雁塔。

大雁塔最早因财力缺乏,只是一座五层的建筑,后来因武则天信奉佛教,将它修建到了十层。可不幸

的是,五代战乱又降至七层,才有今日的七层青砖塔。塔高64.5米,地面各有一个门洞,造型简洁、气概

宏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中的不行多得的杰作。

从远处望去,你会发觉大雁塔略有倾斜,这可是有来头的。过去,西安有过数次的地震,将塔震得像

一边微有倾斜,后来,塔下身部分为土质,地下水不匀称,使大雁塔加速了沉降倾斜,如今渐渐收回地下

水,使大雁塔“改邪归正〞。

大雁塔是第一批全国重点爱护文物,经过一次次整修,这个七层的青砖塔变得牢固牢固,大雁塔在日

后的文物爱护、社会建设中,不减从前古典的秀丽,覆盖这一层迷人、神秘的面纱!吸引着世人探寻佛教

文化和古代东方文明。

篇三:西安大雁塔导游词

大雁塔位于南郊大慈恩寺内,是全国有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相传是唐僧从印度〔古

天竺〕取经回来后,特地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因仿印度雁塔样式的修建故名雁塔。由于后来又在长安荐

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为了区分,人们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荐福寺塔叫小雁塔,始终流传至

今。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约45米,高约5米的台基上。塔七层,底层边长25米,由地面至塔

顶高64米。塔身用砖砌成,磨砖对缝牢固异样。塔内有楼梯,可以回旋而上。每层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

可以凭栏远眺。长安风貌尽收眼底。塔的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桅上均有精致的线刻佛像,传为唐代大画

家阎立本的手笔。塔南门两侧的砖龛内,嵌有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述

三藏圣教序记》两块石碑。唐末以后,寺院屡道兵火,殿宇焚毁,只有大雁塔巍然独存。

另一说: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内,故又名慈恩寺塔。慈恩寺是唐贞观二十二

年〔648〕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大雁塔初建时只有五层。武则天时重修,后来又经过

多次修葺。如今的塔是七层,共64米,呈方形角锥状。塔身为青砖砌成,各层壁面作柱枋、栏额等仿木结

构。每层四面都有券砌拱门。这种楼阁式砖塔,造型简洁,气概宏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的杰作。大雁

塔底层南门两侧,镶嵌着唐代有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的两块石碑。一块是《大唐三藏圣教序》;另一块是唐

高宗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侧蔓草花纹,图案优美,造型生动。这些都是讨论唐代书法、绘画、雕

刻艺术的重要文物。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有名、最宏丽的佛寺,它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

唐三藏--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寺内的大雁塔又是他亲自督造的。

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始终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寺门内,钟、鼓楼东西对峙。钟、鼓是寺院的号令,俗有“晨钟暮鼓〞之说。东侧钟楼内悬吊明代铁钟

一口,重三万斤,高三米多。唐代学子,考中进士后到慈恩塔下题名,谓之“雁塔题名〞,后沿袭成习。唐

代画家吴道子、王维等曾为慈恩寺作过不少壁画,惜早已湮没。但在大雁塔下四门洞的石门楣、门框上,

却保存着精致的唐代线刻画。西石门楣上的线刻殿堂图尤为宝贵。

大雁塔东南侧,有和尚墓塔群。其中六座是清代建筑的。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中心建筑,殿内有三身佛、

菩萨和罗汉泥塑像。是礼佛诵经之所。法堂是讲经说法的地方。堂内有阿弥陀佛铜像。

今日的慈思寺是明代以来的规模,而寺内的殿堂则是清代末年的建筑。如今大雁塔经过修复,古塔宏

伟,寺殿香火缭绕,庭院鲜花争艳,是一处特殊吸引国内外游人的游览胜地。

本文发布于:2023-02-01 20:19: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44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