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哨子]6像勺子
1.学习议/论文准确、严密的语言,认识本文生动活泼、褒贬分明、
幽默、含蓄的语言特点。
2.透过具体例子的生动阐述,把握文章论述的要点。
3.学习提出论点的方法,着重学习讲道理后,归纳出论点的方法
和从一个故事或某种现象、某种事例引出论点的方法,以及根据生活
中某些经历,得到启发,归纳论点的写法。
4.学习用丰富多彩的实例论证论点的方法,即例证法。
教学建议
思想主题
本文以哨子为题,新颖而不落俗套。哨子的比喻义是不必要的东
西,或比喻许多人所追求的对其价值做出错误估价的事物。
哨子从个人的生活经历反思社会上的种种现象,巧妙地提出人生
价值观问题,以小见大,确实值得学习。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有一
些司空见惯的现象不妨做一些深入的思考,或者换一个角度,或许就
有所发现。例如学习上克服困难取得进步,可以联想到做任何事情都
可能遇到困难,对困难的态度决定于个人的意志,由小可以写大,
提出自己的论点。但要注意,对事的分析应从小处入手,不宜东拉西
扯,什么都写,结果反而模糊不清,不知所云。
要抓住两个重点
自学这篇课文,要抓住学习的两个重点:一是理解文中要告诉人
们的一个深刻道理;二是弄清楚文中是怎样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引出
道理的,怎样将记叙与议论很好地结合起来的。一边理清全文思路,
一边分析.写作特点。
结构内容
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2段):叙述自己的一个生活实例:为哨子付出
过高的价钱,带来悔恨;从哨子事件中吸取教训,常常受益。
第二部分(3-10段):列举自己观察到的社会上的各种类型的哨
子现象,从中归纳引出论点。
第一层:(第3段):总提自己观察到的社会上的种?quot;哨子现
象,引出下文。
第二层(第4-9段):用六种事例并加以评述,说明哨子使这些
人付出了太高的代价。
第三层(第10段):归纳论点:许多人所遭受的人类很大一部分
的悲苦……太高的代价。
.写作背景
富兰克林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哨子》一文,
就是根据他自己的亲身经历的生活事例而提出论点:许多人由于对事
物的价值作出错误的估计,因而为他们的哨子付出了高昂的代价,遭
受了难以忍受的悲苦。《哨子》一文所举的事例,看似随手拈来,实
际是作者的生活积累的真实写照,俗话说:见多识广就是这个道理。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多观察、勤思考、善于.总结,人人都会有许许
多多的素材,都能根据需要把这些素材编织成文,关键是要学习作者
的多思、善练。
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本文从作者亲身经历的生活实例中提出论点,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接着课文以哨子比喻对其价值作出错误估计的事物,一一列举评述;
A恩宠荣禄(权势);B所谓的名望;C财产;D寻欢作乐;E远远超
出生活水平的享受;F依从父母之命或贪求荣华会出了太高的代价。
根据以上六种事例,可以让学生来进行想象和分析,也可以让学生从
生活现实中,包括亲身经历的、看到的、听到的事实来举出例子,从
而更加深刻地感受、分析这篇议/论文。
多变的写法与活泼的语言
一般说来,议/论文选用事例不宜过多,因为过多会使论点湮没
在事例之中,无法体现简练明快的特点,而此文却不同,六个事例一
气贯下,细细辨别,作者对荣誉、地位、财物、婚姻等与自己心目中
的事业作了一番比较,轻前者而重后者,思想品格显得高出一筹。在
叙述六个事例时,为避免呆板,人称、语气稍有变化,使语言活泼起
来,这种写法值得品味。
重点、难点
找议/论文的论点:一篇议/论文,一般说来论点言简意赅,一目
了然,读者比较容易捕捉。论点的出现也有一定的规律,有时标题就
是论点,如:《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有时论点
在论述的过程中,如《想和做》;有时在文章的结尾。哨子一文,依次
运用了六个事例,从六个不同的角度论证了他们所遭受的人类很大一
部分悲苦都是由于他们对事物的价值作出错误的估价而造成的,都是
为他们的哨子付出了太高的代价这一论点。
教学设计示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课文《哨子》,作者富兰克林是美国资产
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主义者,科学家。他在研究大气电方面有贡献,
发明了避雷针。他年轻时注意培养美德,要求自己每天晚上自省日间
的某些过失,这种严格要求自己的精神是很可贵的。
二、指导预习
①提示预习要点:(投影或用小黑板出示)
A、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B、本文是怎样列举哨子现象,从中归纳引出论点的?
C、体会文章语言表达生动活泼的特点。
②学生各自阅读课文并完成作业:
A、利用工具书,识记生疏的词语
B、本文的标题有何特点?请你为本文重拟一个标题,要体现中
心论点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本文以哨子为标题,新鲜不落俗套,这个标题提示了
论述的缘由。可以另拟标题:《从哨子谈起》或《莫错估事物的价值,
应该追求有真正价值的事物》。
C、课文第一段用的五次哨子,同后面用的九次哨子的含义有什
么不同?
参考答案:第一段中用的五次哨子是指生活中的实物,即能吹响
的器物。第二段用的哨子,比喻不必要的东西。第三至十段用的八次
哨子比喻许多人所追求的对其价值作出错误估价的事物,除第三段的
哨子是泛指外,从第四段起,所有的哨子在文内还有特指,如第四段
的哨子比喻恩宠荣禄(权势);第五段的哨子比喻名望,第六段的哨
子比喻财产等等。
三、研读课文
①先齐读课文,再分组讨论全文的结构层次(组内推选代表讲解,
其他同学补充)。
②老师指导归纳:全文分二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叙述自己的一个生活实例:为哨子付出过高
的价钱,带来忏悔;从哨子事件中吸取教训,从而常常受益。
第二部分:列举自己观察到社会上的各种类型的哨子现象,从中
引出论点。
四、研究回答预习要点
①文章的论点是什么?
明确:许多人所遭受的人类很大一部分的悲苦都是由于他们对事
物的价值作出错误的估价而造成的。
①文中怎样列举哨子现象,从中归纳出论点的?
明确:本文作者亲身经历(包括观察)的生活实例中提出论
点,给人以启示。先叙作者幼年时一个生活实例并归结出经验教
训,由此对一个哨子的价值作出了错误的估价,因而付出了比它原价
高四倍的价钱。因此而懊恼、悔恨。
接着,课文以哨子比喻对其价值作出错误估价的事物。一一列举
评述:
A、哨子--恩宠荣禄(权势);
B、哨子--所谓名望;
C、哨子--财产;
D、哨子--寻欢作乐;
E、哨子--远远超出生活水平的享受;
F、哨子--依从父母之命或贪求荣华付出了太高的代价。从而引
出中心论点。
②体会文章语言表达生动活泼的特点。
评述哨子现象时,有4次用第三人称(他或她),2次用
第二人称(你);既有陈述,又有感叹;分别用过高的代价,太
高的代价、太高太高的代价的语句。这样略有变化的论述,既准确地
反映了实际情况,又使语言表达生动活泼,词语褒贬分明(如慷慨无
私、精致、温顺、人面兽心、寻欢作乐、恶劣等),使语言鲜明有力。
五、纳小结
本文从生活各个方面,依次列举种种事例,证明同一论点,
是议/论文中不多见的样式。课文最后1段是对全文的.总结,指
出某些人的悲苦是由于对事物作出错误估价造成的,从而告诉我们,
只要正确估价事物的价值,才能始终保持身心的快乐。
六、课后作业
①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②说说付出了太高的代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具体文字
回答)
③第二段表明作者对他们怎样的态度:(答案为C)
A、同情B、嘲弄C、痛惜D、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③体会本文通过对哨子的论述而提出论点的.写作思路。
语文教案-哨子由先生网教案频道搜集整理,
本文发布于:2022-11-14 12:32: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4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